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搜集一些关于长头发的故事

搜集一些关于长头发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06 20:09:20

1. 名人与头发的故事

西施,传说小时候头上无发,常因丑陋而默默流泪。一天做梦,一神仙启发她说:“你只要每天到村头的河边洗头,坚持三年,就会长出满头黑发。”西施不怕苦累,从此日日洗头,不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不论艳阳高照,还是大雨倾盆,始终没有间断,满三年后的那天,果然长出了满头的青丝。
再看曹操,行军打仗时曾号令三军:践踏青苗者斩。不料麦田中偏偏飞出一鸟惊吓了他的战马,致使战马冲进了麦田,曹操“言而有信”,立即拔剑自刎,幸亏左右以死相拼才得以幸免,但曹公铁面,仍自觉地割下了一绺头发代替头颅,并以此发再度号令三军———注意,头发居然可以代替头颅,足见头发之珍贵。
那么,如果满头的青丝一律剃去,必是又舍不得,那可怎么办?请看电影明星陈冲。报载,为了演好电影《诱僧》中的尼姑青绶,她忍痛割爱,毅然剃去了满头的青丝,这种献身艺术的牺牲精神,的确值得称颂。
这种忍痛割爱的事体育界也有。前苏联运动员埃·奥琳佐娜在夺得第十七届奥运会标枪冠军后曾声称:“我发誓在第十八届继续夺冠,如不成功,就剃去满头金发!”不料事与愿违,在第十八届奥运会上她只得了个第五,她说到做到,立刻剃掉了头发,并从此卧薪尝胆,刻苦训练,果然在十年后再度刷新了女子标枪的世界纪录。
关于头发的故事中,最具幽默色彩的,当数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那故事中是这么说的:施特劳斯是个满头金发的美男子,成名前曾因贫困而屡遭贵妇人的冷眼,后来,当功成名就的他再度回到那座曾使他备受难堪的城市时,他曾狠狠地报复过这些贵妇人。这就是,当贵妇人纷纷来信,情意绵绵地向他索要一绺头发时,他爽快地答应了,还真的一一寄去了一绺“头发”。不久,他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贵妇人们也就浓妆艳抹,纷纷前来送行,并纷纷炫耀自己已经得到这位英俊音乐家的头发。但也就在这时,施特劳斯出现了,他依然满头金发,只是身边的金毛狗却已“金发”全无,被剪成了一只秃毛狗,贵妇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羞愧之极。
那么,文学家们是怎样描写头发的呢?我以为最妙者当数雨果,雨果描绘《悲惨世界》中的芳汀时曾这样写道:“黄金在她的头上,珍珠在她的口中。”不说满头金发,却说“黄金在她的头上”,不说满嘴洁白的牙齿,却说“珍珠在她的口中”,雨果出手不凡,果然是一代大师。

2. 与头发有关的故事和文化

故事1
中国人的头发跟中国人一样,五千年来,多灾多难。第一场灾难发生于十一世纪,金政府下“剃发令”。这个剃发令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强烈的痕迹,在民间也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应,但它却是政治力量第一次的干预发型。金政府是女真人的政权,而塞北一些民族,包括蒙古人、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女真人,他们对头发的处理,可谓独出心裁,不像汉民族那么大而化之。汉民族处理的方法曰“束发”,把全体发同志提而束之。塞北民族却把头顶边缘剃了个净光,只留下顶瓜皮上的一小撮,然后梳成狸尾巴似的辫子,悬到背后。这种世界上最丑陋的发型,女真人却当作传家之宝。幸好金政府剃发令特征是,凡是全身为高官的汉人,才恩准剃出猪尾巴。小官小民,想剃也不能剃,以保持猪尾巴的尊严。
第二次灾难发生于十七世纪,也是女真人组成的清政府,卷土重来,再下一次“剃发令”,这次灾难的规模,可就大啦。后生晚辈的女真人思想一变,认为那种世界上最丑陋的发型,是汉人向女真人屈膝的象征,也是女真人政治力量威不可挡的象征。汉民族的反抗惊天动地,女真民族采取血腥镇压,最后陷于歇斯底里状态,把猪尾巴跟他们的王朝扯在一起,喊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呜呼,中国人永不了解欧洲同胞,为了稀松平常,不足挂牙的宗教信仰,竟会杀人如麻。在中国人印象中,你信你的观音菩萨,我信我的太上老君,井水不犯河水,实在用不着动刀子。同样,洋大人也永不了解中国同胞,为了稀松平常,不足挂牙的头发发型,竟也会杀人如麻。在洋大人印象中,你梳你的五龙戏凤,我梳我的开花炸弹,同样井水不犯河水,更用不着堂堂政府,跳进去搅和。
到了十九世纪,汉人对女真人的猪尾巴,再掀起反抗。太平天国辖下的臣民,一律恢复大汉衣冠。清政府不自我检讨猪尾巴的丑态,反而破口大骂“发匪”——发匪者,拒绝沿边剃光的大汉衣冠也——事情黑白颠倒到如此地步,也算浩劫。幸亏小民并不跟着叫,而只叫“长毛”,长毛就是长头发,以区别女真人的猪尾巴。可惜这场护发运动,只有十二年寿命,即归惨败。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叶,孙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才把清政府和猪尾巴发型,同时连根拔起,扔到博物馆里,一些遗老遗少,一个个气得发昏第十一。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是中国人头发的黄金时代,谁想留啥发型就留啥发型,谁想梳啥花样就梳啥花样。——嗟夫,那短短的十数年间,不仅仅是头发自由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于是,万物育焉,天地化焉。然而好景不常,就在二十世纪三○年代,第三次灾难来临,政府又把巨手插到头发里,不过这一次受害者只限于正在学堂念书的学生,依照规定,学生老爷一律向阿兵哥看齐,剃得光光如也——当时年轻人称之为“和尚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头发是父母生命的部分。十七世纪第二次发劫之时,汉人为了保护头发,血流成河,伏尸千里。想不到三百年后,有权管头发的朋友,一面猛喊维护传统文化,一面却向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自动自发地猛下毒手。当时盛况惨烈,青年们一个个光秃秃兼秃秃光。抗战爆发后,忙着跟大日本皇军打仗,对头发才略微放松。想不到来台湾之后,故态复萌,可能认为大陆所以失守,都是因为青年头发太长之故,于是,男学生的头发就首先遭了殃,女学生的头发接着跟进,好像只要能对学生老爷老奶的头发加以控制,就能正心诚意,齐家国平天下。
不过,追根溯源,学生们的发型到今天这种惨不忍睹的局面,大日本帝国实在是它的能源。三○年代那段日子,就是日本光头文化西侵的结果。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都是留头发的,只有大日本帝国的武装部队,上自大将军,下到二等列兵,全部寸草不生。光头文化不过稍稍西侵,就使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束发文化,败下阵来。而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五十年之久,自然更根深蒂固。回忆一九五○年前后,台湾的学生老爷千篇一律的青萝卜,学生老奶也千篇一律的西瓜皮——女学生的西瓜皮,在大陆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嗟夫,猪尾巴是天下第一等丑陋的发型,青萝卜和西瓜皮则是天下第二等丑陋的发型。不知道东洋朋友啥时候得罪了上帝,上帝衔怨在心,才用这种绝招,降下惩罚也。
在日本本土发展的丑发文化,一支侵入台湾,一支侵入中国大陆之后,再迂回到台湾,如鱼遇水,毫不困难地一拍即合,汇成三十年之久的丑发洪流,蔚为奇观。不过,有一点跟从前不一样的是,从前光秃秃兼秃秃光,而且以发出闪亮,为顶尖上品。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官恩浩荡,学生老爷准许因“平头”,顶瓜上那块小小的地盘,可以略微长出半公分左右。但学生老奶,从小学堂到高中学堂,西瓜皮如旧。
自从盘古开天地,中国境内从来没有光头平头的,只有三种人有这种现象:一种是野蛮民族,所谓“断发纹身”;一种是囚犯,古时候就有“髡形”,把头发干掉;一种是和尚,表示他远离尘世,活着跟死啦一样。儒家学派的古圣先贤包括孔丘先生以及朱熹先生在内,他们如果知道中国的学生老爷老奶,已被当作化外之民、囚犯,甚至活死人看待,教官大人或训导大人,一个个手执钢剪,虎视眈眈,把他们捉住,“断”之“髡”之“秃”之,恐怕会到处找眼泪瓶,大哭一场。
日本发明光头的原因,我们弄不清楚,但有一点却是弄清楚的,光头显然违反大自然生物的生存要求。上帝何等聪明(据说,他的聪明至少不比柏杨先生差),既然教头发生到人的头上,就是要它阁下保护人的顶瓜皮下的大脑小脑。遇到雨打日晒,总算隔了一层。万一流氓喽罗朋友,斜刺里一跃而起,当头一棒,或者忽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飞来一片残瓦,当然也可能立刻脑浆崩裂,但比较之下,垫一层软绵绵的万缕乌丝,总比直接承受,活下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所以,光头政策,不但丑陋,而且还是一个隐性的谋杀和消极的谋杀。谁要说柏杨先生危言耸听,谁就应该身体力行,为青年表率,以头试髡,站到太阳底下两个小时,表演给大家

3. 长发妹故事主要内容20字

有个侗族小女孩名叫长发妹,她住在荒凉的陡高山下。一次,长发妹好不容易才给生病的母亲弄到一点水,她担水经过老榕树,看到树的枝叶枯黄,就向树根浇了些水,老榕树立刻变得全身碧绿。后来,长发妹在陡高山的崖壁上发现了一股泉水,她又惊又喜,忽然一阵黑风把她刮进阴森恐怖的山洞,山妖威胁她,不许把发现泉水的事告诉任何人,否则就把她们全寨人都弄死。

长发妹回到家里,痛苦把她折磨得头发变黄,又由黄变白。为使乡亲们不被渴死,她终于下决心把泉水的事告诉了大家。可是正当人们为得到泉水而欢乐的时候,一阵黑风又把长发妹刮进山洞,山妖命她躺在泉眼下,千年万年被泉水冲刷,否则就叫全寨人活不成。

长发妹决定牺牲自己,当她来向老榕树告别时,老榕树变成一位老人,老人使长发妹的头发长到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石人头上,令石人代替长发妹站到泉眼下。这时山妖出现了,老人给了长发妹一副弓箭,射死了山妖,从此长发妹的长发变成了一条瀑布,寸草不生的陡高山变成了花果园,长发妹又长出了一头乌黑的长发。

出自少数民族侗族的传说《长发妹》

(3)搜集一些关于长头发的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长发妹》又是一个取材于我国少数民族侗族的传说改编而成的经典动画短剧。侗族民间故事。选自《侗族民间故事精选》。按现在的话来说,长发妹的故事是老套的故事,结局是老套的结局,情节也是平淡的情节,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大概是出去旅游的时候,总要被导游忽悠,什么这里是某某名人的诞生地,那是是某某名人的洗笔池吧,因而对这种原生态的传说与景色,总是心驰神往。也许我们神住的不仅仅是那一片山,那一道川,更是那孕育于心底的,对最纯真的善良与平实的期待吧。

4. 一个《长发公主》的故事

《长发公主》的故事

从前,有个名叫爱兰西的长发国。在那里,有一位小公主出生了。一出生,她的头发就长得长的,至少有一米!

“将来您肯定是这个国家的大美人,公主!”布妮·伊拉夫人说。因为爱西兰是长发国,而小公主是这国家贵族中唯一的长发女人,所以她很让人关注。大家给了她好多祝福,王后也希望公主能快乐地生活。

国王给小公主起名叫兰妮公主,还为她准备了大量的头花、发绳和卡子等,为这位小小的长发公主梳妆打扮。公主每天的生活平静快乐,她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从四岁起,她就每天披着头发不扎辫子了。在公主专题的假发课上,其他公主看见她时都会挖苦她:“哈哈!你以为你是我们长发国唯一的长发公主,每天披着头发长大就能当上女王?!你就当个普通的长发老百姓还差不多!将来看你还有没有办法披散着头发!”就这样, 兰妮还是每天披着头发。

如果短发美女拉拉带着她的剪发工具来看兰妮的话,兰妮公主就会尖叫:“难道你不想就像我一样留长发吗?难道你不觉得长发好美吗?”王后走来,劝说道:“兰妮,拉拉只是给你稍微修剪一下头发!”可是,兰妮根本就不想剪一丁点,她抱着自己的长发匆匆离开了。

邻国的公主弗美伊塔非常喜欢交朋友。王后经常会邀请爱西兰国的兰妮公主去她们国家的主题公园一起玩耍。而这位公主却喜欢和短头发的女孩子一起玩。

这一天弗美伊塔过生日,于是她的母亲又邀请兰妮来自己的国家玩儿。兰妮穿了条新裙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抱着礼物,带着小包去邻国了。到了邻国,邻国王后就问兰妮:“你喜欢弗美伊塔吗?”兰妮回答:“当然喜欢。”

“不过,我的弗美伊塔喜欢短头发的女人!”王后说,“你不如把头发剪了,作为她的生日礼物吧。”小公主一猜到邻国王后要给她剪头发,马上哀求道:”我求您不要剪我的头发啊!“王后觉得兰妮公主有些奇怪:“你既然喜欢弗美伊塔,为什么不打扮成她喜欢的样子呢?”兰妮觉得她更喜欢自己的长头发。

公主十五岁时,城堡外的风景秀丽,城堡里其他的人纷纷前去赏景。可是兰妮公主不能去,因为她总不剪发,不扎头发,头发太长了。如果去郊外的话,地上的脏东西会沾在公主兰妮头发上的——她可讨厌自己的头发变成这个脏模样。就这样,公主兰妮很少去野外玩。

公主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披长发,很多王子都很会仰慕她,说这样的公主多美啊。国王想让公主兰妮在这些王子中好好挑选挑选,嫁给公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可王子们不仅仅喜欢长发的公主,更喜欢见多识广的公主。兰妮因为整天都窝在城堡中照顾自己的长头发,很少有时间到外面,也没空多看看书,见识自然就短些。

于是,为了兰妮公主尽快地找到她的心上人,公主的老师和仆人就立刻带她去各地参观。可有一次,突然刮起龙卷风,仆人说:“公主,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您的头发太长,会被吹跑的!所以,你不剪发就要赶紧扎起来。”

公主不剪发,她也不想被吹走,急忙用两手紧紧地抓住旁边的树木。幸好,公主没有被吹走,但她的头发却被吹走了。她的头发看上去一点也不长了。这时候大部分待选的王子都走了。仍然有一位王子——就是在兰妮头发很长时站赞美公主,现在见到头发变短的公主依然还爱着公主的那位啊。

国王和王后就给公主和王子举办了婚礼。公主还是很美,她再也不会非要披长发了,有时她会剪发,有时,她也会扎辫子。

(4)搜集一些关于长头发的故事扩展阅读:

这部电影是根据《格林童话》里的经典篇章《莴苣》改编的。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朵神奇的太阳花被一位老巫婆发现并珍藏起来,一位王后怀了孩子生了病,国王命令士兵们立刻去寻找可以治王后病的良药,士兵们寻找到了老巫婆家并且偷走了有神秘力量的太阳花。

太阳花给王后吃下了之后,病情有了好转。数日之后,王后生下了一位金色长头发的公主。巫婆发现太阳花不见了,去寻找太阳花。接着,她在一座城堡里发现了一位小公主,她的头发颜色和太阳花一样,所以就偷走了小公主。

公主从小被巫婆偷走,自然就叫老巫婆妈妈。她被囚禁在森林的高塔里,唯有放下那一头瀑布般的金色长发,人们才能上到高塔。长大后的公主一心向往高塔外的世界。十六岁那年,巫婆外出购物准备给公主过生日,一位名叫尤金的盗贼把公主带了出来看孔明灯,那是公主的要求。

他们经历了一段冒险之后,还是被巫婆发现了。尤金把公主的长发剪掉了,所以头发的魔力也消失了。尤金被巫婆杀害了,巫婆也跳楼死了。后来,公主的一滴眼泪就复活了尤金。公主后来回到了城堡,和尤金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这部电影教给我们一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想办法勇敢的面对并解决,因为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5. 作文 头发的故事

1
“好了,现在请闭上眼睛,告诉我,你有多久没剪头发了。别不好意思。”今天我就来说说头发的故事。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或许十因为大脑过于重要了,才没让头发萎缩成汗毛,一来保暖、二来增添不少安全感。可是也不尽是,就有这么一种叫“和尚”的职业,他们似乎并不崇拜达尔文。想要加盟这种职业可不容易,用一把刀把你顶上的毛剃得干干净净,只留一个光秃秃的顶,如果天生一副好顶,再加上精湛的刀功,说不定还能省了镜子钱――这是笑话。

当然,你不是和尚,我也不是和尚,我们不说和尚。综观历史,头发的故事着实不少。它曾被视为政权的象征。清兵刚入关,满人做了皇帝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留辫革命”便打响了,满人要汉人留长辫,汉人只好留啊,毕竟“寄人篱下”,谁叫他们是亡国奴呢?当然,有几个对“反清复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就以“剪辫”以示其反抗,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同样是大清天下。鸦片战争一打响,“不安分”的汉人就坐不住了,死灰复燃。耶酥的弟弟“屈身”投胎中国,纠集犁锄之众,在遥远的大西南易帜造反。他们造反的第一件事就是废了辫子,披头散发,清军称之为“长毛”。“天兵”灭了,清帝废了,“洋水”就涌进来了。先是一些留洋的学生,在头发上抹油,锃亮锃亮的,惹人眼,一些看不惯的人就称之为“假洋鬼子”。

到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洋水”就不能再叫“洋水”了,该美其名曰“对外贸易”。“发油”的后代——种叫“摩丝”的东西就来到了中国,同样是一些粘乎乎的东西,一个劲儿地往上抹,就像当年的鸦片一样,有些人一旦沾上,好象就再也放不掉了,“摩丝”成了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看看我身边的人,十个有九个已经把好好的头发硬分成了十份,或左四右六,或左三右七,或――任其分割,严重违背头发的自然生长规律。

当然,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也不容易,毕竟大自然是伟大的,但是自然也是可以为人类所改变的,于是“摩丝”就要施展其威力了,小小一点东西能让头发硬得跟针儿似的。

真可怜头发受这种罪!春天到了,也让你的头皮沐浴一下春光吧,把长长的头发剃短些,或许你会惊喜你的形象更好了。

2
头发的故事

上周上课时她一进教室就说,老师,可以不摘帽子吗?

她戴了一个白色的毛线鸭舌帽,只有帽檐的那种。我一下子猜到了。她剪掉了刘海,额头露出来了。我说当然可以,但是反问她:在我这里可以这么宽容,到了学校怎么办呢?她不回答。过了一会儿,她说,是老师给我剪的,我不让,老师偏给我剪。。。老师说上面要来检查。。。。。她的眼圈红了。

我吃惊地说,你也没有烫发,头发不算违反学校的规定吧。她眼里噙着泪,嗫嚅着说,老师说,我头发太长了。。。。。。我一直哭。。。一直哭。。。。。

她的刘海的确很长,几乎挡住了眼睛。后面扎成马尾。我知道她为什么梳这样的发型。她是个不自信的女孩,不够漂亮,也不活泼,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有的科甚至不及格。来自普通的家庭,穿的也普通。瘦瘦的,害羞,沉默。她以为她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就想躲起来,藏起来,就用头发盖住额头,甚至想盖住眼睛。她的老师也许对她的沉默退缩很不耐烦,动手剪掉了她的刘海。她13岁,是初中生了,是个少女了,在教室里受到这样的对待,这是她13岁以来最大的耻辱。

我先放下要讲的作文,讲了头发的故事。我说,我小时候也被大人强行剪过头发。那时我七岁,刚上小学,我爸突发奇想想给我理发,我妈马上同意了,这样她就不用给我梳头了。他们把我摁在凳子上,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喜不喜欢,就动手剪头发。他们很不专业,头发越剪越短,最后只好修剪成男孩子一样的发型。在那个年代,这种发型一点也不流行,女孩子头发短成那样显得很怪。我哭了一个晚上,希望这是一场梦。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戴了一个天蓝色的头巾,我坐在座位上不敢把头巾摘下来。语文老师先是说了一句,你来的真早啊。然后奇怪地问:你怎么不摘头巾呢?我小声说:我铰头了。老师说,是吗,老师看看。我慢慢把头巾摘下来,老师微笑着说,挺好看的嘛。我得到了一点安慰,但是好几天都很沉默,我那天不想管我爸叫爸。但是现在我原谅他们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受伤害,老师也是受了很多伤害才长大的。你们看我现在不是很幸福吗。

我爸现在还动手打我呢。一个男生说。我笑道,你都上初二了你爸还动手啊。他说他是我爸啊。说完把头转过去,面对墙壁,眨巴了几下眼睛。

总之,我认为这件事是你的老师不对。我看着这女孩的眼睛说。她的眼圈又红了。不管面对谁,我都坚持认为,老师在没有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动手剪头发是不对的。头发如同女孩的一件特别的衣服,起到保护和识别的作用,改变发型需要很大的勇气,即使是父母也没有权利强迫孩子必须留什么样的发型。何况这孩子的发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我知道,无论是谁,看到眼睛几乎被头发盖住的发型都会有点不舒服,但是这正是问题所在。我好不容易把这个缺乏自信的女孩改变得脸上有了笑容,现在我的同行要把我的劳动都毁了。她几乎没去过新玛特,几年都没看过一场电影,也没有外出旅行过,甚至拒绝上辅导班。她的亲戚说,她就只有这一个作文班。上别的辅导班家长安排好了她也不去。一年来,初中班逛书店,看电影,湿地野餐,参观博物馆,她都很积极地参加。每一堂作文课结束后,我都单独把她留下,单独辅导一会儿,看着她把错别字改过来。语文成绩从不及格到及格。眼看着她比以前快乐。现在受了这样的打击,恐怕她对学校的感情除了隔膜还要加上憎恨了。

那天上完课,照例把她留下。教室里只有我和她。等她写完作文,改完错别字,我说,关于头发的事,我再说一句,最容易做的事就是从此以后不再上学了,那你就被彻底打败了。其实没有人那么在意你,没有人天天在意你的头发。很多人过几天就忘了。你也可以选择忘记。等你长大了,会发现13岁那年发生的事是件小事。她点点头。淡淡一笑。

周杰伦有一首歌,唱的是: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每当看到一个沉默内向又瘦小的女孩,都像看到自己小时候。对这样的女孩,我格外怜惜。因为我知道她们如此平凡,普通,缺乏光彩,只是因为缺少关注缺少疼爱。如果我们当老师的都能换位思考,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心:我小时候是怎么想的,那么很多伤害就可以避免,很多沉默的孩子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你会幸福地成为塑造他们灵魂,走进他们生命的那个人。你也会收获这份职业最大的成就感。

6. 鲁迅作品头发的故事简介

《头发的故事》简介:

《头发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版说。小说以权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小说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

(6)搜集一些关于长头发的故事扩展阅读:

在鲁迅先生的《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这个人物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中国人头发历史的讲述与评论。

在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头发故事背后,却暗藏了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一声长叹:中国的革命,不彻底。

这并非是后人对先生思想的无端臆测。事实证明,这次革命革得真是不彻底。否则,人们为什么还像清人一样思考问题。

小说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新”社会中人们的旧思想。《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

7. 故事里专门讲长辫子或长发的小说

长发公主的故事就是啊,有电影,你可以看看~

8. 头发的故事的原文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⑵。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
“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他说: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⑶。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
“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
“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纪念这些事。
“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
“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宫刑和幽闭也是一件吓人的罚;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⑷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
“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⑸,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⑹。
“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⑺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
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
“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⑻,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还时时记得哩。我在留学的时候,曾经看见日报上登载一个游历南洋和中国的本多博士⑼的事;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⑽,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
“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骂了;但我没有到乡间去。”
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
“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⑾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你们的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
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我说,“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一九二〇年十月。

9. 童话故事中有个长长头发的公主,是什么童话来着

从前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俩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总也得不到。最后,女人只好希望上帝能赐给她一个孩子。他们家的屋子后面有个小窗户,从那里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长满了奇花异草。可是,花园的周围有一道高墙,谁也不敢进去,因为那个花园属于一个女巫。这个女巫的法力非常大,世界上人人都怕她。一天,妻子站在窗口向花园望去,

看到一块菜地上长着非常漂亮的莴苣。这些莴苣绿油油、水灵灵的,立刻就勾起了她的食欲,非常想吃它们。这种欲望与日俱增,而当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吃不到的时候,她变得非常憔悴,脸色苍白,痛苦不堪。她丈夫吓坏了,问她:“亲爱的,你哪里不舒服呀?”“啊,”她回答,“我要是吃不到我们家后面那个园子里的莴苣,我就会死掉的。”丈夫因为非常爱她,便想:“与其说让妻子去死,不如给她弄些莴苣来,管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黄昏时分,他翻过围墙,溜进了女巫的花园,飞快地拔了一把莴苣,带回来给她妻子吃。妻子立刻把莴苣做成色拉,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这莴苣的味道真是太好了,第二天她想吃的莴苣居然比前一天多了两倍。为了满足妻子,丈夫只好决定再次翻进女巫的园子。于是,黄昏时分,他偷偷地溜进了园子,可他刚从墙上爬下来,就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女巫就站在他的面前。“你好大的胆子,”她怒气冲冲地说,“竟敢溜进我的园子来,像个贼一样偷我的莴苣!”“唉,”他回答,“可怜可怜我,饶了我吧。我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我妻子从窗口看到了你园子中的莴苣,想吃得要命,吃不到就会死掉的。”女巫听了之后气慢慢消了一些,对他说:“如果事情真像你说的这样,我可以让你随便采多少莴苣,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把你妻子将要生的孩子交给我。我会让她过得很好的,而且会像妈妈一样对待她。”丈夫由于害怕,只好答应女巫的一切条件。妻子刚刚生下孩子,女巫就来了,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莴苣”,然后就把孩子带走了。

“莴苣”慢慢长成了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孩。孩子十二岁那年,女巫把她关进了一座高塔。这座高塔在森林里,既没有楼梯也没有门,只是在塔顶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每当女巫想进去,她就站在塔下叫道:

“莴苣,莴苣,

把你的头发垂下来。”
莴苣姑娘长着一头金丝般浓密的长发。一听到女巫的叫声,她便松开她的发辫,把顶端绕在一个窗钩上,然后放下来二十公尺。女巫便顺着这长发爬上去。
一两年过去了。有一天,王子骑马路过森林,刚好经过这座塔。这时,他突然听到美妙的歌声,不由得停下来静静地听着。唱歌的正是莴苣姑娘,她在寂寞中只好靠唱歌来打发时光。王子想爬到塔顶上去见她,便四处找门,可怎么也没有找到。他回到了宫中,那歌声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每天都要骑马去森林里听。一天,他站在一棵树后,看到女巫来了,而且听到她冲着塔顶叫道:

莴苣姑娘立刻垂下她的发辫,女巫顺着它爬了上去。王子想:“如果那就是让人爬上去的梯子,我也可以试试我的运气。”第二天傍晚,他来到塔下叫道:
莴苣,莴苣,

把你的头发垂下来。” 头发立刻垂了下来,王子便顺着爬了上去。
莴苣姑娘看到爬上来的是一个男人时,真的大吃一惊,因为她还从来没有看到过男人。但是王子和蔼地跟她说话,说他的心如何如何被她的歌声打动,一刻也得不到安宁,非要来见她。莴苣姑娘慢慢地不再感到害怕,而当他问她愿不愿意嫁给他时,她见王子又年轻又英俊,便想:“这个人肯定会比那教母更喜欢我。”她于是就答应了,并把手伸给王子。她说:“我非常愿意跟你一起走,可我不知道怎么下去。你每次来的时候都给我带一根丝线吧,我要用丝线编一个梯子。等到梯子编好了,我就爬下来,你就把我抱到你的马背上。”

因为老女巫总是在白天来,所以他俩商定让王子每天傍晚时来。女巫什么也没有发现,直到有一天莴苣姑娘问她:“我问你,教母,我拉你的时候怎么总觉得你比那个年轻的王子重得多?他可是一下子就上来了。”“啊!你这坏孩子!”女巫嚷道,“你在说什么?我还以为你与世隔绝了呢,却不想你竟然骗了我!”她怒气冲冲地一把抓住莴苣姑娘漂亮的辫子,在左手上缠了两道,又用右手操起一把剪刀,喳喳喳几下,美丽的辫子便落在了地上。然后,她又狠心地把莴苣姑娘送到一片荒野中,让她凄惨痛苦地生活在那里。

莴苣姑娘被送走的当天,女巫把剪下来的辫子绑在塔顶的窗钩上。王子走来喊道:

“莴苣,莴苣,

把你的头发垂下来。”
女巫放下头发,王子便顺着爬了上去。然而,他没有见到心爱的莴苣姑娘,却看到女巫正恶狠狠地瞪着他。“啊哈!”她嘲弄王子说,“你是来接你的心上人的吧?可美丽的鸟儿不会再在窝里唱歌了。她被猫抓走了,而且猫还要把你的眼睛挖出来。你的莴苣姑娘完蛋了,你别想再见到她。”王子痛苦极了,绝望地从塔上跳了下去。他掉进了刺丛里,虽然没有丧生,双眼却被刺扎瞎了。他漫无目的地在森林里走着,吃的只是草根和浆果,每天都为失去爱人而伤心地痛哭。他就这样痛苦地在森林里转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来到了莴苣姑娘受苦的荒野。莴苣姑娘已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王子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而且觉得那声音很耳熟,便朝那里走去。当他走近时,莴苣姑娘立刻认出了他,搂着他的脖子哭了起来。她的两滴泪水润湿了他的眼睛,使它们重新恢复了光明。他又能像从前一样看东西了。他带着妻子儿女回到自己的王国,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他们幸福美满地生活着,直到永远。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