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家庭的故事
Ⅰ 有关鲁迅的家人的故事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鲁迅的原配名为朱安,一位传统的旧式中国妇女。她身材娇小,一双小脚,目不识丁而忠于自己的男人。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他的婚事自然是大事。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之后,周老太太更是整日的寻思琢磨,给鲁迅找媳妇。
当时鲁迅已经家道中落,门第高的看不上他们,门第低的他们看不上。找来找去,就找着了朱安。朱安出生商人家庭,但是祖上也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小官,加之朱安本分温顺周老太太看了很喜欢。
而朱家认为周家虽然经济拮据,但周老爷曾经在京中当过大官,后来虽然被问罪,但周家也还算是绍兴名门。两家都还挺满意,这婚事也就定下来了。当时鲁迅在新式学堂读书,对这门婚事虽然提出了反对,但是周老太太坚持,于是只好作罢。
但他也给朱家提了个要求,希望朱安放了小脚,去新式学堂读书。朱家是传统人家,听了这话十分震惊,并没有按照鲁迅说的去做。于是这婚事也就耽搁下来,后来鲁迅去日本留学,更是没有成婚的打算。
最后还是周老太太熬不住了,连写了几封信,谎称自己生病了,将鲁迅给骗回来成了婚。婚礼依照的是旧式礼节,繁琐而严肃。当时鲁迅已经剪掉了辫子,成亲的时候还戴了条假辫子。朱安坐在喜轿里被抬到周家,一路上吹吹打打,透着与日后清冷空虚生活不同的喜庆。
喜轿落地,轿子里伸出一只不大不小的绣花鞋。因为轿子有点高,一时没有踩到地面上,然后绣花鞋就掉了,露出里面尖细的小脚。朱安听说自己未来的丈夫不喜欢小脚的女人,于是穿了双正常大小的绣花鞋,里面塞满了棉花。
本想着讨好丈夫,却不想闹了笑话,而这似乎也昭示着这段婚姻的不幸。许多人都害怕新郎闹起来,但鲁迅却全场沉默的配合了。这倒不是说鲁迅没火气,而是选择了沉默的对抗。他本来就不满意自己的妻子人选,加之被母亲从日本骗回来,心里压着火气。
成婚的第二天,鲁迅没有按照规矩去祠堂,晚上也没有回新房,而是独自睡到了书房。第三天就收拾行囊,去了日本。
(1)家人家庭的故事扩展阅读:
朱安的下半生
一位旧式妇女,从结婚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和自己的丈夫绑在了一起。不管自己的丈夫如何对待自己,她都选择了默默忍受。
鲁迅仅仅只是和朱安维持着形式上的婚姻关系,他曾经对自己的友人说:“她(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不是没想过离婚,但是在当时被休了的女人,将要遭受的远比现在的生活更苦,特别朱家还是个旧式家庭。
丈夫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朱安此后在周家都是同周老太太在一块儿。后来许广平怀了孕,周老太太还曾催过她。但是朱安只能将苦泪往肚子里咽,没有男人哪里来的孩子呢?
不是不嫉妒许广平,但是朱安是个善良而大度的人。此后她将许广平的儿子看作是自己的儿子,对母子两爱护有加,连许广平的儿子都对她十分敬重。
Ⅱ 家人互相好关爱的小故事
我们的一家人是最关爱的,爸爸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爸爸,当然他们最爱的还是我。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很担心,让妈妈躺在床上,在抽屉里拿出体温计一量:“呀38度!”爸爸急的赶紧把妈妈背进医院。那时候已经晚上了,爸爸一直陪在妈妈身边照顾她一夜都没睡觉,还怕她冷,把身上的大衣披在妈妈身上。
家里的是爸爸担任,所以说爸爸很辛苦。晚上,爸爸的朋友喊他去饭店吃饭。吃完饭后爸爸回来了,进门就躺在床上睡着了,原来是酒喝多了,妈妈把被子盖好,再把盆放在床底下,以免他吐。过了一会儿,妈妈也睡觉了。
我的家庭永远是关爱的,我爱我的家。
请给好评
Ⅲ 家人之间爱的故事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亦不同。老朋友久别重逢是一种幸福;老年人在儿女的细心照料下安度晚年是一种幸福;家人的关怀和给予的爱更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幸福源于家人的爱。
成长的道路中,我得到许多爱。有同学间的爱,有亲戚间的爱,有老师给予的爱。这些爱十分珍贵也是成长中重要的精神能源。但在内心深处储蓄的那一份爱,对我而言是所有的爱所不能比,也比不上的……
“你小心一点儿,别摔着。”“你多穿点儿,别冻着……”这些简短的话流露出母亲的爱。“要认真,爸爸对你有信心。”“你学什么都要专心,可不能三心二意啊……”这些平常的言语去乘载着父亲的爱。“要锻炼,不要总看电视……”“抓紧时间,多读,多做些练习”这些厌烦的语言却渗透出哥哥的爱。
记得有一次,哥哥骑自行车载我去上学。因为年纪太小,太顽皮,不小心将脚伸进自行车轮的钢圈上,脚后跟被刮伤了直流血。这时,哥哥立马调头到离家不远的医院。哥哥将我背在身上,把车一扔,飞快的冲进医院找医生。看着哥哥背着沉重的书包和我时,不禁流下泪水……“没什么大碍。”“真的吗,您再仔细查一下……”“真的不用了”。这是哥哥才放心。回到家,原来在上班的父母得知消息后赶回家,照顾我。父母为我送茶,剥水果。放学回来的哥哥帮我复习功课。原本难以忍受的伤痛顿时消失了。此时的我沉浸在家人浓浓的关爱中,感到无比幸福。
因为有着家人的爱使我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是多么的幸福;有着家人的爱使我晓得这个世界是光彩亮丽的,因为有着家人的爱使我懂得怎样去回报这个家,这个祖国,乃至这个世界……用爱带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幸福
刮风下雨时有父母的护送;熬夜读书有的哥哥的陪伴。批评教育存有父母的疼爱。吵嘴打闹留有哥哥的疼惜……
拥有幸福,我回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懂得幸福,我回常常感激生活的恩赐;理解幸福,我会把幸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幸福的背后也经历过痛苦,但懂得快乐比痛苦重要的多。没有痛苦的人不会幸福,因为他无法懂得幸福的珍贵,这就如家认的爱,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就不知哓幸福的真正含义。
幸福源于家人的爱,无须物质的装饰,只要用心去理解,去关怀,就会给身边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带来幸福。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人的爱,每一个人都能幸福。
二
有一个人,他用那双坚实有力的手臂将呱呱坠地的我抱起;有一个人,他用那宽阔的肩膀为我支起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人,他那算不上伟岸的身躯却能让我安心的去依靠……那个人就是父亲。从小到大,我从未对父亲表达过对他的爱,父亲也一样。因为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所以他也从不把对我的爱挂在嘴边。但尽管如此,透过他的眼神,他的习惯,在他不经意的言语和动作,我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埋在他心底部却从未表。
有一年期末考试,我因为沉迷网络,结果只考了80分。到家后,我正猜想父亲会怎样惩罚我,但父亲却出奇平静的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自己总结此次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起点,争取获得好的成绩。”然后父亲和我一起分析原因,并辅佐我学习,为我解答难题,经过父亲的辅导和我的不懈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在期末考试中,我超常发挥,终于获得了名列前茅的优秀成绩。回到家后,看到我的分数,父亲欣喜若狂。第二天,有人向父亲提起这件事,父亲自豪的挺起胸膛。这是父亲最自豪的事情。这时,我看到了父亲的自豪面。
我的父亲像船帆一样,在无边无际的海上,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怕。记得那一次,是六一儿童节。虽然,我已经不是幼稚的小毛孩,但是父亲却还要给我庆祝。父亲答应我,下午下班时给我“肯德鸡”。我可开心了。我盼啊盼啊,叨啊叨啊,终于等到了父亲的下班时间。我欣喜若狂地跑到阳台前,抬起头。天哪,乌云密布,居然快要下雨了。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透过阴深深的天空,我失望地垂下了头,心里想:父亲现在回来,一定不会淋到雨,但却吃不了“肯德鸡”;父亲要是给我买“肯德鸡”,但会成了“落汤鸡”。哎,父亲一定会因为下雨而着了慌,肯定把“肯德鸡”的事抛到九霄云外,我越想越气愤,生气我真倒霉,倒霉会碰到下雨天。哎,我大叹了一口气。在一旁收衣服的妈妈说:“呀呀呀,快要下雨了,你爸还不回家,真是的”啊,“哗哗哗……”下起了雨 连妈妈都忘了,爸爸就别想了。“肯德鸡”——“泡汤”了。过了一会儿,门铃响了。我急匆匆地开门,只见父亲全身湿漉漉的,头上的水不时地往下掉,手上还提着2个袋子,我分明看到了袋子上写着“肯德鸡”和“新华书店”两个大字,却不敢相信。原来,父亲为了给我买节日礼物,被大雨淋到,我既兴奋又难过,父亲见我一幅呆楞楞的傻样子,轻轻地对我说:“孩子,节日快乐”。我感动极了,忙接过袋子,拿来了毛巾,给……我知道,父亲为了我给我一些Happy,被雨淋成这个样子;我还知道为了借次机会来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是啊,当我想到这,就想到帆。父爱就是样,我相信你也有,只要你所想要的,父亲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完成你的愿望……
父亲的肩是我们的天柱,父亲的臂腕是最安全的港湾!我爱你!
Ⅳ 有什么孝敬长辈或家人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人人网
新浪微博
开心网
MSN
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44回答时间:2006-12-26 15:14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guolpyy | 十一级
擅长领域: 历史话题 小说 健身 情感情绪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相关内容
2010-10-12 孝敬父母的故事(要简洁) 28 2010-11-1 孝敬父母的故事 2010-10-26 读一个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2010-9-7 古代两例孝敬父母的故事 21 2010-9-19 子女孝敬父母的故事 5 更多关于孝敬长辈或家人的故事?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孝敬父母 故事 谁能告诉我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媳妇的美好时代bt全集。RMVB格式。请给我种子、谢谢,可以发邮箱tao81...0回答寻找亲人母培君0回答爸爸的小看护读后感8回答50怎么能找父母要个手机??0回答遇上了这样的亲人,我该怎么办?1回答弟弟才8岁,想要一个QQ分组0回答他们还没结婚 后妈就开始欺负我 算计我而且看的出来 她想要爸爸的财产...1回答10周瑾钰是我们班的同学,从小身患地中海贫血病,妈妈每个月都要带她来...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2条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
Ⅳ 家人之间的故事作文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不像别人的父母那样疼孩子,甚至他们还经常‘欺负’我。
记得有一次,我刚学会魔方,妈妈为了考验我的思维能力,便对我说:“咱们来个魔方大赛吧!”我害怕被打败了,便不答应,妈妈对我说:“你真是个胆小鬼、懦夫!”。我只好无奈的答应了。我用手指笨拙的转动着魔方,时不时的还需要想一会儿。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到了第五分钟,我好不容易才拼成了魔方的六面。再看看妈妈,和我恰恰相反,只见她手指灵活的的转动着魔方,看得我都眼花缭乱,很快就完成了。我垂头丧气的低着头,感到很失望。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小鬼,要加油啊!”如今,我的手指比妈妈还灵活,魔方比赛也再不会输给妈妈了。
二年级暑假时,老爸为了让我充分的发挥作文水平,便要跟我进行写作文比赛。一听到老爸要跟我比作文,我的心里不由有点发颤,嘴里嘟囔着:“你们是大人,我是小孩,不公平。”可是妈妈却说:“老爸已经好久没写作文了,作文水平应该跟你差不多。”一场作文比赛只好在不公正的判决下开始了。我不得不绞尽脑汁把这两个学期所有合适的好词好句都用了上去。最后,妈妈开始评比这两篇作文,比较之后,妈妈得出结果,我赢了。我欢呼着去,差点蹦了起来,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比以前好多了,有几篇还被发表到市读写乐园上了呢。
我和父母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在他们的欺负下,我却越来越进步,聪明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妈妈点评:儿子,你能通过真实具体的两件事写出爸爸、妈妈对你的‘欺负’,并从中感受到了那份爱,也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妈妈很欣慰,我的宝贝真的长大了!妈妈永远爱你,也愿你在成长的路上用心体会,感受美好的生活!
Ⅵ 写家人的故事作文1600
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
你能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吗?我就能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在我家里,每个人都是快快乐乐的,非常的可爱。
美好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温馨。在我家里,爸爸、妈妈、弟弟和我都是家里劳动积极分子的一员,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如果爸爸和妈妈不去上班,我家四员就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爸爸抹窗户,妈妈洗衣服,弟弟扫地,我拖地。这样,我家的卫生就干净极了。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你能感受到吗?
幸福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温馨。在我家里,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有筷子声在动来动去,这不是馋嘴,而是我们把菜夹给对方,让他吃多点好东西,这就是我家的幸福带来温馨的家庭。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您又能感受到吗?
快乐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馨。有时候我家吃完晚饭时,我和弟弟就拿出一盒飞行棋游戏来玩,和我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我们分别要了一种颜色。开始玩了,我们每个分别掷一次塞子,有时候妈妈先起飞了,有时候我先起飞了,弟弟和爸爸就很不高兴的。在玩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都会自相残杀,你吃我的,我吃你的,有时候弟弟就大声的哭起来了,后来,我还是没有把弟弟的棋子吃掉,这样我们就亏本了。这样的家庭的温馨你尚馋试到了吗?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您再能感受到吗?
这样美好、幸福、快乐的家庭温馨,您全能感受的到吗?这全都是我深深感受到的。家庭的温馨的回忆都是永远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而且我有时候每时每刻都想起了家庭的温馨是永远使这个家庭永远都是幸福的家庭!
Ⅶ 和家人的故事
我和家人的故事 苏州的同学打电话,相互询问对方情况的时候,他突然问我道:“你做过什么最让你的母亲感动的事?”
我一时被问住了,我似乎并不记得甚至也没想去记母亲是否曾因为我的什么而感动过,我哑口无言,曾那般自豪自己与母亲平等的朋友关系、那般夸耀自己如何让母亲欣慰的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心酸。
母亲出差了,她经常出差,留我一个人在家自己料理生活,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性格里充满了独立的东西,我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可以长大独立,精神,还有经济上的。我很少深切地想念她,而当我带有几分故意气她的口气,用否定的答案回答她永不变的问题“想我了吗”后,她总会半开玩笑地说我没良心。又是她的电话,聊了两句,我突然问她:“在你的印象中,我有没有做什么事特别让你感动?”她顿了一会,说:“当然有呀——”接着,她说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那件根本不曾在我脑子中存留过一丝印象的事。在我4岁时,母亲有一次带着我曾和父亲一起去办事,办事的人和父亲交谈的过程中,母亲建议性地说了一句话,不知为什么惹怒了办事的人,开始对母亲大吼大叫的,而还未待父亲出面阻止,小小的我就冲到了母亲面前,挡在她前边,对着办事的人嚷道:“不许骂我妈妈,不许骂她。”那人呆住了,一下子怒火就没了,伸手去摸我的头,可强硬的我却推开了他的手,硬要拉着妈妈走……母亲继续讲着故事,我听到电话那头有些哽咽了,而我的泪水也总在向外涌,母亲说,这是她所记得最让她感动的事了,她说小时候的我特别乖巧,特别可爱,不像现在。
我不是一个乖孩子,起码现在不是,我跟她顶嘴,用些刻薄的词汇玩笑般地“损”她,拿些她不懂的新兴词汇来气她,我似乎一出生就这样,早已忘记自己曾经乖巧可爱。母亲常抱怨希望我长不大,那样她就不会老,我也不会气她了,我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做过些什么,但却记得曾经的我愿意拉着母亲的手过马路,嘴里还在对母亲说“我领你过马路吧”,曾经的我还在睡觉前一定要拽着母亲的手,怕梦里的恶魔把我带走……
我,长大了,母亲,也老了,大了的我学会了还嘴,学会了和母亲争些她总能让着我的鸡毛蒜皮。我还记得母亲把我的校服染得五彩缤纷后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向我道歉,我还记得母亲在看到她满意的作文时用那种玩笑式的悲哀语气说“哎,我的文章过期了”,我还记得母亲因为我不懂事的顶撞而气得哭了,我还记得母亲为我没良心的语言而感到心寒,虽然这生活点滴的插曲过后又是我们两个人的艳阳天,但我却担心着母亲真的感到痛苦悲伤,我怕她对我失望。
而我,我又做过什么呢?我没有资格说我曾做的什么让母亲感动,我没拿过真的令她高兴的成绩,没有足以让她炫耀的一技之长,而当她生病的时候,我除了递杯水,拿点药,我连带母亲去看病的能力都没有。我清楚母亲肩上的担子很重,她得养活我这个不懂事却花消惊人只掏不赚的耗钱耗力耗时的主,我听到过她有时候在夜里哭,母亲不是一个绝对坚强的人,但她却从不把这种负担转给我,可我,又做过什么呢?我的泪又不听话的流了下来,母亲说过,她不喜欢总看到我哭,可我却依然那么的不听话。
我,是悔恨?是内疚?是惭愧?是痛苦?是悲哀?是酸涩?是苦楚?是心痛?都是,也都不是……
母亲并不慈祥,她打过我;母亲也不漂亮,她老了;母亲不罗嗦,却喜欢听别人说;母亲的事业很平凡,她依旧在辛苦工作……而母亲却用严格的宽松,换给了我一个令我自豪的性格;用她的青春,换给了我成长;用她的习惯倾听,换给了我一张总和她强词夺理的尖牙利嘴;用她一生的辛劳啊!
Ⅷ 谁知道老舍和家人之间的故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
妻子:胡絜清,满族正红旗人,1931年毕业于回北京师范大答学国文系。1958年受聘于北京中国画院,为一级美术师。历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满族书画研究会会长、北京文联顾问、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顾问等。大女儿:舒济,原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副编审,;儿子:舒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女儿:舒雨,教授;小女儿:舒立。
Ⅸ 家人之间的故事作文
在一个热闹的圣诞夜晚,整条路上布满了红色与绿色的节庆颜色美妙交响曲,一盆盆的圣诞红,琳琅满目圣诞树饰品排排站着,上面挂着大家五颜六色的无限希望,这一年的圣诞节,显得特别热闹!
第二天,妈妈叫我把一些资源回收拿到垃圾场,还给了我一些跑腿费。走在路上,每一户人家的小孩子欢乐、开心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里,想也知道昨天晚上“圣诞老公公”又来了,我望进窗户,圣诞树下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礼物绑着美丽的缎带,孩子们一个个带着欣喜若狂的心情拆开礼物,圣诞袜里满满都是糖果,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时光……
小的时候的圣诞节,我也收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但到了我十二岁的时候就没有“圣诞老公公”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也知道真正的“圣诞老公公”是谁了,这是长大不好玩的地方。看到这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开开心心的景象不禁让我想起那些无业的游民,小孩们在自己温暖的家中快乐的玩耍时,许许多多的游民却只能在外头吹着冷冽的寒风。忍着天气的酷寒,我继续的走,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老翁,随兴铺了几张报纸就躺在上面睡,手中抱了一个东西,旁边大包小包的资源回收,我想他大概是收资源回收赚取一些微薄的钱以糊口安身吧!我看了看手中的一袋资源回收,虽然不多,但多少也可以帮助他,便缓缓的把一整袋资源回收放在他的袋子旁就急急的走了。
我走到了一家便利商店旁,看着妈妈给我的跑腿费,决定进去买了一个面包;我跑回刚刚那老翁睡的地方,这时他已经醒了,他看到多了一袋的资源回收感到非常惊讶,我拿着面包跑到他的面前,在他面前示意要将面包给他,那时老翁的反应我深深的记在心里,老翁抬头用他那双眼睛看着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他一脸非常的惊讶,就像奇迹似的,他停顿了一下后好像才回过神,眼眶泛着红,缓慢的从我的手中拿走那个面包,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他一定饿了很久了,我发现在他睡觉时抱着的东西居然是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一个大家庭,那他的家人呢?我不禁为他感到难过鼻酸。接着,他突然停了下来,从口袋拿出了一条有点像项链的东西,真的是一条小小的金项链。我心想:为什么他不去把项链卖了,就不用像现在落魄的样子?他将项链放在我的手上,我吓了一跳,他没把项链卖掉,代表这条项链对他意义重大,所以我摇了摇头,将项链还给他,这时他居然露出了一个微笑,硬是把项链塞到我手上,我只好勉强的收下了。我将项链收到了口袋,慢慢的走回家,心中的激动,百感交集,无以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