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探险小故事

探险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3:48:41

A. 关于探险的小故事

这是三个探险小故事:“失重的晕眩感”

约翰·冯·迈斯特,48岁,商人。“‘20秒’,扬声器里传出一个嘟嘟哝哝的声音。20秒之后,我将与其他11名游客一起,体验失重的感觉。在我身边,德国女子安娜感觉有些不适;中国人陈想展开一面国旗,拍照留念。我们是在莫斯科附近加加林中心上空海拔9000米的地方。发动机的声音逐渐减弱。一个手势就让我飞腾起来,触到了天花板。‘5秒’:得赶快回到减震垫上。一名机组成员紧紧抓住完全不知所措的安娜。整个体验过程持续30秒钟。之后,发动机重新启动。” 深海探险:对于新手来说,在下潜到深海之前,接受三天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宇航员训练:为了模拟失重状态,宇航中心在飞机上安排了此类飞行。

“潜入海底洞穴”

贝恩德·乌韦·加尔赖因,60岁,律师。“要到达墨西哥的海底淡水洞穴,先要穿过丛林。一群群蚊子向我们————三名潜水员和一名向导发起攻击。我的装备重20公斤,潜水服紧贴在身上。到达目的地之后,向导告诉我们,这些洞穴以前是玛雅人的饮用水蓄水池。洞穴是在最后的冰河期由于冰的作用而形成的,存在于整个尤卡坦半岛的下面。我们最后潜到了一个满是清澈的水的洞穴前。我们鱼贯进入,因为那里很窄。洞穴的入口在水面下5米处。一根绳子固定在洞壁上。向导警告我们:‘有几名潜水员在这里失踪了,因为他们走得太远。’有的时候,光线会从洞穴的裂缝中照射下来。突然,我开始上浮,因为稳定背心里气体太多。 ‘咣啷!’我撞在了洞顶。幸运的是,我没有损坏钟乳石。我重新落下来。潜水35分钟之后,我们重新见到了白天的阳光。”

“勃朗峰,艰苦旅程”

达尼埃尔·迪昂,45岁,记者。“我们的目光固定在勃朗峰(欧洲最高峰,海拔4808.45米)上。我们一行6人,从沙莫尼山谷注视着勃朗峰。太壮丽了。我们就是为了它才来到这里的。高山向导菲利普·博纳诺解释说:‘走这条路对人是一种锻炼。一周内,你们将学到所有能让你们登上峰顶的技术。’四天之后,已经受过锻炼的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乘坐游览列车上山后,距离登山运动员的高山小屋还有5个多小时的路程和1500米的高度差。攀登的过程很顺利。第二天凌晨两点,高山小屋里人声鼎沸。之后,我们再次上路。目标是海拔4808米的地方。没有人讲话,只能听到防滑鞋在尚未解冻的积雪上的摩擦声。心跳加速了。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理由停下来。但我们不能冻僵,得慢慢地前进。我们的思维凝固了,在严寒中耸肩缩颈,呼吸困难。‘跟着脚印走。’向导不住地低声提醒我们。终于成功了!10点40分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峰顶。景观雄伟壮丽。强风吹走了冰冻的雪。但有些人说,最艰苦的事情还在后头:下山回到山谷。”

B. 探险的小故事

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探险家的故事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C. 有关中国探险的小故事

斯科特的故事
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和同行的四人悲伤而沮丧地站在南极大陆上。他们已经在极度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行走了80天,只为了寻找亚孟森在一个月之前留下的帐篷。里面有一封致给挪威国王的信笺,而斯科特曾经答应了亚孟森一定将信件带回。后人提起这段故事的时候,都说,这封信将斯科特从一个南极考察者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信童。
斯科特一行五人起先准备了不少犬只和马匹,但由于无人精通狗拉雪橇,而马匹也很快在厚而冰冷死去,大多数的路程里,他们只能自己拖着沉重的雪橇前行。到了三月中旬,当他们支起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帐篷的时候,人数已经减少到了三人。曾经同行的体力最好的埃文斯因为营养不良和体力不支最先告别了队友。而后,奥茨两脚的冻伤继续恶化,疼痛难忍使得他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他不想让自己拖累了队友,于是一天,他挣扎起身,拉开了帐篷,回身望了望同伴,说:“我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从此便消失在茫茫暴风雪之中,后人也再也没有找到他的遗体。
然而,严重的体力不支和极度恶劣的天气还是夺走了剩下三人的生命。在临终的时日里,斯科特一直坚持写信和记日记。此刻,他已经远离了那些有关荣誉和成功的渴望,而成为这个探险队的领袖。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的信件中,他始终没有悲观,而是记录着关于英勇、信念和壮烈的一切品质。
半年以后,人们找到了这个帐篷,发现了斯科特等三人的尸体还安详地躺在各自的睡袋里。后来,人们用滑雪橇制成了十字架立在了他们的墓前。

D. 探险小故事英文

An Explorer's Story
Explorer Ben Saunders chills the PopTech audience with photos of his 1,240 journey from Siberia to Canada earlier this year.We're into the afternoon's sessions on Day Two.
Ben's presentation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just how diverse the speaker selection is this year.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the world to make a complete crossing of the frozen Arctic Ocean,solo and unsupported.The expedition was a traumatic one:out of the four solo attempts,Ben was the only one to reach the North Pole.After experiencing first hand conditions described by NASA and Environment Canada as ‘the worst on record’,Ben has raised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regarding the extent to which climate change is affecting the Arctic.He noticed conditions that were up to 15 degrees warmer than in 2000,and had to negotiate vast,unprecedented areas of thinning ice and open water.
In discussions in the coffee room after his talk,no one I talked to can imagine doing this or ever wanting to do this.Someone from the audience asks the panel about religion.Ben fumbles for an answer - can you imagine not having a number of reflective spiritual moments ring that lonely,harsh and bitterly cold 72 day journey,'religious label' or not?His leave behind:"don't underestimate what 'man' is capable of when we have a strong belief system about our goals and destiny."

E. 关于探险的小故事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船队开始了远航,从而最终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外港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

当欧洲人把大西洋走得不再陌生时,他们还不知太平洋的存在,这个比大西洋古老得多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卧伏在亚洲之东、美洲之西的巨大海盆上,那时还不曾有一个欧洲人闯入过。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从巴拿马西岸的高山上,发现了新大陆和亚洲之间,有一个宏伟的大洋,欧洲人叫它“大南海”。

远航之梦

第一轮的探险热开始了,欧洲的探险家们纷纷吵嚷着要去美洲寻找通向大南海的海峡,他们相信一定有一条这样的海峡存在。在那些跃跃欲试的人中,有一位名叫麦哲伦的葡萄牙军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远航舰队到达过马六甲海峡,并在夺取这个东方交通命脉的战斗中,为葡萄牙建立过功勋。因为这些忠臣的欲血拼杀,葡萄牙最终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马六甲城。但是,当麦哲伦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时,除了身上的战伤和一个跟随他的马来亚奴仆亨利外,一无所有。他来到国王面前,讲述自己的远航知识,希望效力于国家并得到重任,可曼纽尔国王傲慢地拒绝了。

麦哲伦想组建船队去东方寻找香料群岛,传说那里神奇的热带风光十分美丽,还有数不尽的财富。他思忖香料群岛的位置,它在东方海洋之东端,按地球是圆形之理论,哥伦布向西航行的路线应是正确的,只要在美洲找到那条通向大南海的海峡,进入神秘的大南海,再向西一直航行下去,就能到达香料群岛。麦哲伦为自己的计划欢欣鼓舞,他带着这个伟大的西航计划来到邻国西班牙。西班牙国王立刻答应为这个被他的祖国抛弃的葡萄牙人组建远航船队。麦哲伦被授予海军上将、舰队统帅和未来他所发现的全部岛屿与大陆的总督之职。

漫长的征程

麦哲伦的船队由5艘舰船组成,共256人。在最初几天的航行中,海上风平浪静,他们利用轻快的东北信风和赤道海流航行。两个月之后,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巴西。

麦哲伦站在南美海岸,苦苦思索着那条神秘海峡,它应该在南美的某个地方,他久久地遥望着那长无尽头的蛮荒的海岸线,似乎听到神秘海峡的召唤,那鲸歌一般悠扬苍凉的召唤声就在远天飘摇着。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起航沿南美海岸南行。船队一连走了几个月,所到之处仍然是坚固的陆地,根本没有海峡的影子。而麦哲伦的固执简直令人不可理喻,他命令船队放慢速度贴着海岸航行,不放过一个海湾,对它们进行仔细地勘测,想在冬天来临之前找到海峡。冬天就在这缓慢的航行中到来了,吼叫的寒风连同翻卷起的刺骨的大浪一起击打着舰船,海岸荒凉得不见一只野兽。

船员们渐渐失去了耐心,在南纬49度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麦哲伦决定停止航行,在此过冬。船队中埋伏的奸细认为时机已到,便四处煽动起来,说麦哲伦找这条海峡,就像哥伦布在大西洋里找中国和印度一样荒唐可笑。面对众多的反对声,麦哲伦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后退半步,除非我死了,我一定要找到通往大南海的海峡,到达香料群岛。”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场叛乱开始了,麦哲伦方寸未乱,他凭着军人的果敢和机智迅速平定了叛乱。他将为首的分子或处死,或驱逐,但宽恕了参与叛乱的水手们。如此一番整治,船队里再没有谁反对他了。

春天到来时,船队向南开拔,人们默默无言,不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行到南纬52度,船队进入一个深远的海湾,船员们的眼前一亮,半年以来,他们看到的一直是荒寂的海岸,凄冷昏暗的海湾,而这里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两旁起伏的群山覆盖着皑皑白雪,显得壮丽无比,这岩石峭壁夹持的昏黑的水道是通向大南海的入口吗?麦哲伦站在甲板上,整个人沐浴在冰雪气息之中,他仿佛又听到那鲸歌一般悠扬的召唤声,船队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之路。他们在那处大海湾里走了一个多月,1520年11月22日,一条海峡闪现在前方,这就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神秘海峡,后人称它为“麦哲伦海峡”。

船队平静地驶过海峡,他们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水域,一片开阔无比的大洋,这是欧洲人从未莅临的地球上的另一个海,最大最古老的海。舰船升起西班牙国旗,向着大洋鸣礼炮致意。从这一天起,人类终于弄清了自己星球的模样,在这颗星球上,世界大洋都是相连的,陆地不能也不可能分割它们。麦哲伦船队驶入一望无际一无所知的大洋,海上风平浪宁,多么太平的一片大洋!麦哲伦于是亲切地将这片大南海称为“太平洋”。这便是太平洋名称的由来。

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了许多日子,一天,他们在一个岛上抛锚,面对岸上聚集的大量土人,麦哲伦命令自己的马来亚奴仆亨利先上岸去打探一下情况,亨利走到土人中间,这是海洋探险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亨利竟然听懂了岛民们的话语,那是他本民族的语言,这些土人都是他的同胞,亨利扬起头,泪水在他的面颊上流淌,从多年前离开苏门答腊,跟随麦哲伦从印度到欧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他整整绕了地球一周,回到了家乡。之后不久,也就是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与菲律宾群岛中的马克坦岛土著人冲突时,中箭死去。1522年9月8日,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回到桑卢卡尔港。

这就是著名的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文明人类中最坚强的一员,完成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旅行,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在人类还没有从外太空观测自己星球的时候,这名葡萄牙军人在500年前就用勇气和意志弄懂了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 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 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 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 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 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因而也 三度负伤。 麦哲伦伤愈后,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船只触礁。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际,麦哲伦挺身而 出,带领幸存的海员克服重重的困难,直到得到援救。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 长,被留在了印度。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一带进行了 探索和游历 他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猜测在 这片大海的东面,肯定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15 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然而国王却不理 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 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麦哲伦的环 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首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用由国 家负担。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土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新发现的土地的全 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为了监督麦哲伦,国王又派了皇室成员作为船队的副手。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 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飘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 在第二年一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 “海峡找到了!”“海峡找到了!” 海员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然而随着船 队在海湾中的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宽广的河口,这就是今天乌拉 圭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 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 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 伦。麦哲伦设下计谋平定了这次叛乱,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废的结局。 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又到了这个地区春暖花开的季节,麦哲伦又率领船队 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 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 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 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 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向来以 沉着、坚定著称的麦哲伦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债,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如果你打开 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 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 叫“太平洋”。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 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 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上话时,麦哲伦是多么激动啊!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 要实现了,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的的确确 是圆形的。 为了征服这块盛产香料的富饶土地,这个坚韧果敢却满怀野心的麦哲伦,企图利用当地 部族间的矛盾来达到他的目的,然而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害了。最后, 麦哲伦的助手烧掉一条破烂不堪的船,带领仅存的两条船载满香料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 洋、过好望角,辗转一年多,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时,整个船队仅剩下 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 从1519年9月到19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 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虽然死去了,但是他对后世航海和科学事业所 做的贡献,却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的。

F. 科学家探险的小故事50字

短的:
【美】富兰克林,物理学家,为研究电力“捕捉雷电”
【德】魏格纳,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波兰】居里夫人,为研究放射性元素始终坚持在“实验室”工作,最后患癌症去世
长的:
1901年8月,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远征南极,他们沿着和当年罗斯相同的路线,驶过罗斯海,在罗斯冰障西侧的罗斯岛登陆,并且在那里度过了南极漫长的冬夜,天气转暖以后,他们开始向南极大陆内地进军.
1902年,他们经过一翻苦斗,来到了离南极点只有350公里的地方,胜利在望了,却遇到了极为恶劣的天气,食物和燃料也将耗尽,队员病倒,只好败退回来.
执着的追求使斯科特又做了8年的准备,1910年6月,他又率领一支65人的探险队离开英国直向南极.谁知,这时挪威极地探险家 阿蒙森也奔向了南极,他们谁能首先到达南极点呢?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探险竞赛"就这样开始了.
阿蒙森是挪威人,他小时候读过一本书,《约翰·富兰克林探险记》,这本书叙述了英国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乘船去北极探险的真实故事.小阿蒙森读了这本书以后深受感动,立志征服北极,到达北极点,登上难达之极.
阿蒙森长大以后,3次率队进入北极地区,还参加过南极探险.在漫长的北极探险生涯中,阿蒙森经常乘坐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橇,并且学会了驯服这种狗的办法.这种狗在-50℃的低温中仍然活蹦乱跳.阿蒙森准备让这种狗拉着雪橇到达北极点.
1909年夏末,阿蒙森正筹备向北极点进军,猛然传来了美国人皮尔里到达北极极点的消息.阿蒙森当机立断,把予头指向南极,参加了南极探险的行列.
1910年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到达罗斯岛,在埃文斯角登陆时,阿蒙森的小型南极探险队也来到了罗斯冰障另一侧的鲸湾.
阿蒙森探险队只有5个人,驾着由52条爱斯基摩狗拉的4架雪橇.他们在鲸湾建了营地,每向南一个纬度(110公里)便设一个仓库,存贮了大量的食品和燃料,为了防止迷失方向,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雪地上插一个标竿.
阿蒙森探险队进入南极腹地之后,遇到了重重困难.有一次,一架雪橇掉进了一条冰缝,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它拖上来.在离南极点550公里的时候,出现了上坡路,暴风雪又不停,怎么办?阿蒙森决定,把活着的42条狗中的24条体弱的杀掉,由剩下的18条壮犬拖3架雪橇.只带两个月的口粮,向南极极点冲刺.“一定要赶到斯科特之前!”阿蒙森的队员们互相勉励着.1911年12月14日下午3点,阿蒙森探险队到达了南纬90度,站到了南极极点上,5个人的5双手共同抓住一根旗杆,把一面挪威国旗升到了极点上空.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他们唱起了国歌…….
当挪威探险队员在极地庆胜利的时候,斯科特的队伍还在暴风雪中挺进.斯科特是驾西伯利亚矮种马拉雪橇的,这种马适应不了南极的严寒,又都陷入雪中,一匹一匹地死去了,最后只好用人力拉雪橇.暴风雪、冻伤、体力下降,打击一个接一个地向斯科特袭来.1月16日,已经胜利在望了,队员却发现了挪威的旗子,显然,对手走到了他们的前边.这是极为沉重的精神打击,有的队员精神几乎要垮下来了.
“前进!”斯科特吼着.
1月18日,斯科特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极点,他们在挪威人的帐篷里看到了阿蒙森留下的信.他们把英国国旗插在帐篷旁边,他们成了到达南极极点的亚军.
第二天,精疲力尽的斯科特队踏上归途,他们按照科学探险的惯例,仍然沿途收集各类岩石标本,书写探险日记.他们的口粮不足了,有的队员手指甲冻掉了,狂风咆哮着,两名队员牺牲了.
3月29日,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的末日已经不远了.这是很遗憾的,但恐怕我已经不能再记日记了".
8个月后,搜索队找到了他们的帐篷和遗体,人们在斯科特身边发现了18公斤岩石和各种化石标本-他们在死亡将临的时候仍然 没有丢下科学,仍然为人类保留着科学财富!

G. 中国古代的探险小故事二十到三十字 急

张骞险辟丝绸之路一 除边患武帝下诏征汉使为报国张骞自愿通西域二 遇强敌汉使匈奴陷罗网持汉节十载为奴志不移三 离虎口九死一生过沙漠越葱岭历尽艰辛寻月氏四 祁连山匈奴再次俘汉使战沙场张骞边陲立新功五 联乌孙张骞再次通西域结友谊丝绸之路通四海班超西域建奇功一 效张骞班超立志通西域征鄯善司马首战显奇才二 将计就计斩神巫于阗来降斗胆孤身擒兜题疏勒归汉三 为黎民违君命玉门锁壮士东伐西讨班超孤军守西域四 背信弃义疏勒王乌即叛乱调虎离山班超设计破莎车五 运筹帷幄汉军稳坐钓鱼台缺粮断炊强敌不战自取降六 南征北战二十载丝绸之路重开战功赫赫垂青史班超名传万代法显漫游天竺一 感时弊六旬法显去天竺越戈壁流沙热浪苦难当二 同行人历尽艰辛各东西过雪山慧景葬身北瓦口三 朝圣迹法显只身遇黑狮习经律高僧就读巴特那四 见物生情他乡思故国风恶浪险扬帆归不得五 水尽粮绝孤帆飘零渡南洋满载而归法显译经献余生唐僧西天取经一 净土寺陈�出家十三岁玄奘讲学二 玄奘立志去西天凉州设卡关难度三 李州吏瓜州得通缉石�陀慕名巧认师四 白发老翁献瘦马至诚圣僧独向西五 感诚心王祥尽私意马识途玄奘又逢生六 高昌国异族结兄弟凌山顶同心闯难关七 波罗奢森林遇强人机灵僧小洞救师父八 阿瑜陀玄奘坐以待毙狂风起强贼惊魂失魄九 玄奘学成思报国佛学真经到中华鉴真东渡日本一 请高僧荣睿普照离故国受邀请誉满江淮学问僧二 扬州城如海告密采访使遭搜捕首次东渡成泡影三 浪勾浦风狂浪激船破损桑石山缺粮断水人被困四 好鉴真跋山涉水又东渡浑徒儿请官追截三受阻五 风恶浪险孤帆海上任飘零鱼飞蛇舞海盗江边险丧生六 为祖国荣睿葬身异国土结友谊鉴真颠沛失双目七 百折不回鉴真东渡遂宏愿鞠躬尽瘁盛唐文化传日本徐霞客丛山探秘一 鄙功弃名甘与山川共春秋历艰临险龙湫探源雁荡湖二 踏雪寻奇凿冰直上光明顶登高览胜霞客畅游天都峰三 不信神鬼霞客考察麻叶洞遇盗遭抢静闻险失法华经四 追根求源冒险寻觅三分石历尽艰险霞客遍探诸溶洞五 为还愿静闻丧生崇善寺守信义霞客负骨走千里六 鸡足山顾仆背信弃主人徐霞客汗洒山河献终身

H. 探险小故事

孤岛奇遇:
明朝时候,郑和的船队里有一名商人,名叫皇甫德,很会做生意。自从他跟着郑和出海以来,从西洋贩回珍宝在京城兜售,一连发了几笔横财。
皇甫德吃到了甜头,便每次都要跟着大船队出海。可是,后来有一回,皇甫德乘坐的一只小船在海上滞留时遇到大风浪,被猛烈的台风打翻,他也掉进了海里。危急之时,他侥幸抓住了一块船板,便在茫茫海上一直漂流着,最终连饿带累竟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了。他发觉自己静静地躺在一个小岛之上,和煦的微风吹过,温暖的太阳映照着他的身子,他不知这是在哪里,想爬起身来,又觉得浑身酸痛,体力不支,就这样爬爬歇歇,没走几步远,便又倒在了地上。恰在这时,天气阴沉下来,一阵风过后又飘来了细雨。他四面环顾,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洞,便鼓足勇气,挣扎着向洞口爬去。
刚刚爬进洞口,黑暗中,忽然他发觉手边毛茸茸的,定睛细看,发现竟是一只大猿猴。皇甫德顿时惊恐万状,想要抽身逃跑,可又实在无力爬起,只好认命了。
这时候,猿猴也发现了他,猿猴对他并无恶意,相反还飞身回洞内拿了一些野果给他充饥,只是,此时皇甫德感到口渴得厉害,他用手比划着向猿猴征询水源在何处,猿猴会意,领着他走到洞内,果然有水从石顶上渗透下来,一滴一滴,皇甫德张开大口饮着……
吃饱喝足,皇甫德一下子觉得神清气爽,不再困乏,便跟着猿猴在洞里转悠起来。
猿猴看来是寂寞已久,对皇甫德的到来十分高兴。当夜幕垂下的时候,猿猴还将它自己平日睡觉的一处"床铺"让给皇甫德,而它自己却守在"床铺"边,好似在为皇甫德守夜。白天,皇甫德在洞内静坐,猿猴出去采野果、野菜,夜间他们同枕共眠。就这样,日起日落,春来冬去,皇甫德与猿猴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了一年多的日子。
忽然有一天,天刚蒙蒙亮,猿猴猛烈地将皇甫德从睡梦中推醒,又使劲拽着皇甫德走出洞口向岛边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列船队,皇甫德一看,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他连忙高声吼叫,希望船队能向他靠过来。猿猴见此情形,也跟着叫起来,声音听起来煞是悲伤。可船队好像仍然没有发现他们。皇甫德急中生智,赶忙示意猿猴去洞内拿了些柴火,在岛边生起了一堆大火,这时候,船队向他们这边驶来。
皇甫德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这一天,他激动万分,而猿猴也似乎在为皇甫德高兴,手舞足蹈,喜形于色。等到小船靠岸,皇甫德才发觉船上的一位商人正是他的老朋友。皇甫德顿时泪雨横飞,将这一年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友。老友听了甚是惊奇,而且对猿猴也肃然起敬。皇甫德登上小船,准备启航,老友望着猿猴,恻隐之心顿然而生,不由得挥起手,似在向猿猴告别。这时,皇甫德若有所思,高声道:"不如把猿猴也带上,到了京城,或许还会卖个好价钱哩"老友似乎没有听清,嚷道:"你说啥再讲一遍。"皇甫德说道:"我说干脆把猿猴带回京城吧,这只猿猴很懂事,那些富人见了肯定会出大价钱买它的。"不等皇甫德说完,那老友已经挺过身来,飞起一脚将皇甫德踢进了海里,并且恶狠狠地骂道:"禽兽不如的东西"
皇甫德落水后,挣扎着喊了几声,便淹没在了一片汪洋之中。
外国的我建议去看一下《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
再给你个探险故事的链接http://www.xiaogushi.com/diy/tanxian/

I. 关于名人探险的小故事

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探险家的故事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