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子的故事
A.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来,字孔明,南阳人氏,人源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
B.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这句的英文原句谁知道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
泼西·毕希·雪莱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国塞克斯郡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雪莱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以后学数学、法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12岁进入贵族中学。在同学中,他对一切卑劣、腐朽的人和事情有强烈的反感,从不妥协。对弱小者、被欺侮者却心甘情愿给他们帮助。
1810年,雪莱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和一个朋友合写了长诗《流浪的犹太人》,自己写了两个传奇故事。就在这一年,他进了牛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刊印出版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触犯教会,被学校开除,并被父亲赶出家门。
1815年,雪莱的父亲去世。雪莱得了家庭的经济津贴以后,便逐渐进入了创作的盛年。
年轻的雪莱酷爱大自然,通常喜欢在露天旷野度过青春时光。他常常扬帆海上,躺在小艇里,听任烈日的灼烤,像小孩子喜欢顺水漂流的纸船一样。他喜欢在海上写诗,他的著名诗篇或写在海滨浴场、或海滨别墅的屋顶、或漂亮的小艇,或海边的石洞里。
1816年,雪莱结识了拜伦,来往亲密,友谊日深。1818年雪莱被英国法院以无神论者为借口,剥夺了他对子女的监护权,被迫离开祖国去意大利,在那里,他和拜论一同住在地中海海滨。
雪莱一生写了很多诗,他给诗的定义是:“生命的形象表达在永恒的真理中的是诗。”他充分肯定了诗的战斗力量和社会作用。他说:“诗人的力量,不为他人做左右,而能左右他人。”通过创作实践,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雪莱旅居意大利时期,写了不少充满优美而蓬勃的幻想、又富有浪漫色彩的诗,《西风颂》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以西风为中心,准确而有力地描写了一系列自然 播种子、驱乱云、放雷电,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的秋色。写出了大自然如何在西风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诗人以此象征了当时的整个现实,寄托诗人对未来的希望。那“枯死的落叶”不正是反动势力?他们虽然看来人多势大,但“有翼的种子”——不胫而走的革命思想——却暗藏在地下,只等春雷一响,就会将它的色与香充满人间。旧的必将让位与新的。诗人请求西风把他振奋起来,使他发出革命的歌唱。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雪莱的革命乐观主义使他在诗篇的结尾发出了响彻欧洲的预言,我们听到了诗人发自整个灵魂的呼唤: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哟,春天怎么会遥远?
诗人希望诗歌像西风一样,促成新世界的诞生,“愿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像预言的喇叭把沉睡的大地唤醒。
雪莱另一类抒情诗具有辉煌的想象和优美的情致。如《云》、《致云雀》、《改月亮》等,善于在描写自然景象中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
在雪莱的抒情诗里,主人公往往充满信心,这与大自然是协调的。他深信自然和社会都处于永恒的变动之中,一时的痛苦和黑暗终将变成幸福与愉快。
雪莱的诗歌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构思想.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序言中,雪莱阐述了他希望通过创作来改变世界。
在英国的诗歌史上,雪莱的抒情诗是出类拔萃的。想象的丰富,音韵的和谐,比喻的美妙,哲理的深刻都是罕见的。他的抒情诗和拜伦的叙事诗同样是英国诗歌中的高峰,是值得我们仔细吟咏的。
1822年7月8日,雪莱从利弗尔诺乘船返回勒瑞奇,途中突然遭遇风暴,船被吹翻,夺去了诗人仅30岁的年轻生命,经过了好几个漫长的日夜,才在沙雄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当地的法律规定,任何海上飘来物都必须付之一炬,于是雪莱的遗体就由拜伦和特列劳尼安排火化。那一天,晴空万里,火焰升得很高,发出耀眼的金光,终于火化了一代诗杰雪莱的遗体,令人惊奇的是,那个心脏却完整无损,被特列劳尼从白炙的火堆中抢出。
雪莱的骨灰被送往罗马,安葬在塞斯乌斯的金字塔旁的新教徒公墓,墓地上立了一块标志诗人埋葬处的石碑,碑上刻着诗人的姓名:泼西·毕希·雪莱,他的姓名底下还刻有这样两个拉丁词:众心之心。
这简洁的铭文是他的妻子玛丽对他的品格所作的鉴定,也是对雪莱一生最其实、最深刻的赞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哇,好冷啊!”刚一开门,凛冽的寒风迎面刮来,我踉跄了一下,颈上的毛都竖了起来。我对着风雪狂吠了几声,又转过身子嗅了嗅屋子里炉火温暖的味道,不禁呜咽了几声以表示我的不满。对了,忘了介绍,我是一只天才狗,我叫布克。至于站在我旁边的自然就是我的小主人莉比 华盛顿了。她此刻正微笑着凝视这漫天的风雪,身上套着不合身的火红色运动服,身子显得很单薄,与这肆虐的风雪相比,非常不和谐。
她又站着看了一会儿,便扭过头冲我喊道,“我们出发吧。”便冲进了这冰天雪地里,我极不情愿地跟在她身后奔跑着。我被风雪吹得眯上了眼,又抬头望望她。莉比轻轻地呼气吸气,只看得到一点雾气。但我还是看到了她自信的微笑。
雪下得越来越大了,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雪落到了我的身上,冷冰冰的,渗入到我的皮肤,使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我拼命地甩着身子,希望把雪甩掉,同时又让我想起了温暖的炉火,卧在炉火前红色的地毯上,看着跳动着的蓝色火苗,既温暖又舒适。可是,我现在却要奔跑在寒风中。想到这,我又朝莉比狂吠了几声,并用哀求的眼神望着她,可她根本不理我,只是喘着粗气,脸涨得红红的,嘴唇却发白。她皱着眉头,张大嘴呼吸着,显出努力的样子。只是脚步渐渐慢下来,接着似乎想起什么似的,微微一笑,又加快了脚步。
雪终于停了,莉比脸上继续保持着自信的微笑。眼前的景物快速地闪过,出现了熟悉的一个小花园。我吁了一口气,终于到了。我又抬头望她,兴奋地叫了一声。顺着莉比的目光,我看到了一串串脚印,那时我们刚刚跑过的地方。
莉比俯下身,抱起我,又抚了抚我的毛,轻声对我说:“布克,你知道我是怎么坚持跑完的吗?因为我想到了临出门前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C. 春天有哪些鸟
春天常见的鸟有以下几种:
一,杜鹃鸟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二,燕子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三,丹顶鹤
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
四,麻雀
麻雀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五,鹭
是一种候鸟,体长60~95厘米 ,头的一部分或全部裸露。大部分种类的羽毛呈白色,有时带玫瑰红色调。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六,黄鹂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黄鹂鸟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亮刺耳的鸣声而判知其所在。
D. 我是一颗种子,春天到了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发生在春天里的童话故事
我们的春天来了,一颗种子发芽了!
E. 严文井童话故事有哪些
四季抄的风
一年四季袭都有风。
春天,一阵阵风吹过,唤醒了万物,种子都悄悄地露(lou)出头来,探望那明亮的世界。花儿开了,草儿绿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bo)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的脸上滚落下来。人们多么需要风啊!然而,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就算有点风也是热烘烘的,吹不散炎热。
秋季,阵阵凉风拂面,吹在人们身上凉飕(sou)飕的。黄色的树叶你追我赶,从树上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lu wei)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冬天,呼呼的寒风刮起来了,卷起尘土,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行人缩(suo)着脖(bo)子,把手放在袖筒(tong)里,快步向前奔走,只盼早早回家。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小溪流的歌》、《向日葵和石头》、《四季的风》、《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南南和胡子伯伯》、《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
F. 像霍金一样自立自强的故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主席。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其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G.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了下面的对话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楼主本人之文学素养与逻辑学等等急切的需要回炉重造一下。
H. 小班认识熊和鸟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情景,能随着故事发展展开大胆的想象、猜测。
2、能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说“蓝蓝的、白白的、绿绿的····”。
3、在模仿活动中体验播种、成长、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熊、种子头饰每人一个,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每人一份
2、种子、小芽芽、萝卜、地毯积塑等
3、幼儿对种子的成长过程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春天天气真好》歌曲律动导入
二、师幼谈话:春天,感受春天的特征
师小结:天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草是绿绿的,花是红红的。
三、情景表演《熊宝宝的小芽芽》,感知故事的发展
1、介绍熊宝宝的小工具
2、熊宝宝在草地上种下了一粒小种子,小种子长呀长,长大了,长出了小芽芽。www.jy135.com长呀长,会不会长出苹果呀?会不会长出梨子呀?会不会长出西瓜呀?那到底长出什么了呀?
3、师幼一起表演拔萝卜。
四、观看ppt,完整欣赏《熊宝宝的小芽芽》,加深对故事的了解。
提问:熊宝宝的小芽芽会不会长出苹果呀?会不会长出梨子呀?会不会长出西瓜呀?那到底长出什么了呀?
五、创编动作,随音乐模仿小种子成长过程
六、情景表演《熊宝宝的小芽芽》
1、教师和一名幼儿表演
2、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师幼一起表演《熊宝宝的小芽芽》。
【活动延伸】
师: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熊宝宝在草地上种下了一粒小种子,收获了一个大萝卜,我们也到外面去播种吧!
I. 帮我找找伟人和名人的成长故事,急需,谢谢!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