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次的励志故事
① 励志小故事 100~200字左右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理由充份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须追上它,” 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份展现出来。)
第一名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麽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没听清楚?”
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
(名与利是多少人的捆绑、多少人的心结?我们被教育要争气、要出头,但是争气出头的,不过是少数人,沉默的大众毕竟还多数。想一想,有那麽多人都和你我一样,不也是很兴奋的一件事吗?)
② 关于坚持不懈的200字左右的名人故事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专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属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越王勾被俘践卧薪尝胆,三年后大破吴国
张海迪: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但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③ 励志小故事 正能量故事200字左右
《路上的巨石》
从前,有位国王,一天他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
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国王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国王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碰到问题和困难,不要被表面现象吓到,应该从最直接的方法入手,一一尝试,失败了再另想办法,这样可能会像小王子一样,找到成功的捷径。
④ 急求一个励志小故事,200字左右,还要有启示!谢谢。
2、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回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答,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⑤ 励志200字小故事
弥勒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Maitreya Buddha
Visited the temple of the people all know, one into the temple, the first is the Maitreya Buddha, the welcoming smile, and in his back is heikou black Whitfield. But the long ago, they are not in the same temple, but were in charge of the temple.
Maitreya Buddha warm happy, so very many people, but he didn't care about anything, absent-minded, there is no good management accounts, so still make ends meet. And Weituo although bookkeeping is one of the players, but overcast with a face, too serious, make fewer and fewer people, cut off the last incense.
Buddha incense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e problem, the two of them in the same temple, the Maitreya Buddha responsible for public relations, Xiaoying Happo guest, so incense Mong. The Whitfield niggardly, let him be just and stern, responsible for finance, strictly. In two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temple thriving scene.
In fact, in the master's eyes, not useless, as the martial arts master, do not need to precious sword, defloration Fei ye can hurt, the key to see how to use.
⑥ 几个励志的历史故事200字,要冷门的
励志故事之一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创业领悟: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励志故事之二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创业领悟: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励志故事之三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 “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创业领悟: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⑦ 励志 故事200字
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地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地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地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地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低头,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著,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的低头,也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练达。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修养。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得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你就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⑧ 求一些200-400字的励志故事
共享一个上次主持会议时说的一个故事 个人觉得比较励志..
-----------------------------------------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⑨ 名人故事 励志 200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年学生常在一起谈论立志,那么究竟什么是立志?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毛泽东同志在年轻时给一位朋友写信是这样说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后去实现真理,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客观规律,然后按客观规律去推动社会的前进。认清真理,坚持真理,去实现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下了这首《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表明了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走前辈曾经走过的路容易,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走自己的路也许要艰难许多,但不再复制先人足迹的人生也许会更加精彩!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人们怎会关注一个名叫韶山冲的小地方;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中国的现代史也许会少许多华彩的乐章;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幻也许会是另一个模样。
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准备成功的决心。常言无志人常立志,有志人立长志。“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大志、长志。人活这一生,都要经历学习的过程。有为了父母学习的,有为了自己学习的,也有为了家乡、家国学习的。为父母学习的常常偷奸耍巧应付差事,往往学无所长,平庸一生;为自己学习的也许会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也许会学有所长,光彩一世;为家乡、为国学习者,其使命感往往会成为不竭的动力,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自然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不成名誓不还”是一种决心,更是动力,督促少年毛泽东焚膏继晷、博览群书,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而积蓄着能量。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好男儿志在四方,不会拘泥于家乡故土、儿女情长。“人生无处不青山”好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坦荡襟怀!埋骨桑梓地,顶多是在祖坟里加了一个坟堆;放眼青山,凡是有绿草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梦乡。毛泽东的心胸包容宇宙,毛泽东的视野穿越古今。湖南是出人才的地方,国家领袖将要从这里诞生;湖南是古文化的渊薮,楚地雄才将横空出世。与当今学子异乡求学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不同,毛泽东“出乡关”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湖南的天地早已承载不下毛泽东的心胸。与当今学子出国留学是为了给父母长脸面不同,毛泽东“出乡关”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湖南的古文化使得他觉得窒息,他要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这就是毛泽东,将自己的足迹撒遍中国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了每一的中国人的心中。也许将来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会湮灭、消失,但毛泽东的形象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卷页上,成为永不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