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武松打虎故事500字
㈠ 《水浒传》简述武松打虎(500字)
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猛虎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没有理它,继续往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眼睛上翘,额头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
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1)改编武松打虎故事500字扩展阅读
武松原形
明初洪武年间,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诏出使四川,功成辞官回到故里,名扬一时。徐麒请苏州(一说为钱塘即杭州)隐士施耐庵到家里当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镇环境幽美的大宅里,边教书边写作《水浒传》,当地人都尊称他为“耐庵公"。
武松景阳冈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冈,黄狗变成吊睛白额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景阳冈位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
㈡ 武松打虎读书笔记500字!初中水平。谢
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我最欣赏嫉恶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人称二郎。他“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在景阳冈,武松遇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临危不惧,一把抓住大虎的头按下黄坑里,然后用左手紧紧揪住虎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气绝。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我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要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㈢ 武松打虎500字简介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听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紥,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515字
㈣ 也谈“武松打虎”作文500字
《水浒传》是一部备受人们喜爱的长篇小说。其中“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话说武松在景阳冈后一家酒店中喝醉酒后,到山上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恶虎,为景阳冈的百姓除了一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而现在,有的人却提出了质疑:武松打死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虎,因此,武松算不上是大英雄。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武松生活的时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人们根本没有抵御老虎的能力,要不怎么会有“谈虎色变”这一成语呢?这也足以说明“老虎”是古人心中的危险的代名词。那时是虎伤人,而不是像现在的人伤虎。据《水浒传》描述,在景阳冈一带,不管男女老少,凡是路过的人都成了老虎的口中餐。武松听说这一只恶虎为害一方,便见义勇为为民除害,使人们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令人拍手称快。从这一点来说,武松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再说,当时人们还没意识到保护动物与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而且,像老虎这样凶猛的动物也经常出没于树林之中,伤及人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成了珍稀动物,成为人们的盘中餐。更重要的是,古人一见到老虎便避之唯恐不及,哪还顾得上去保护呀!正所谓不知者不知罪,武松又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哪想得到老虎到今日却会如此稀少?如果武松生活在现代,我想他也会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保护这个一级动物—老虎的。
总而言之,于情于理,武松醉酒打老虎,行为可嘉,其英雄的行为值得肯定。
㈤ 水浒传人物传记武松500字
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诨名“三寸丁枯树皮”。
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江湖上都称他“灌口二郎神”。为什么要称他为“灌口二郎神”呢?因为镇守灌江口的二郎神,武艺惊人,神通广大,排行也是第二,所以给武松起了这个美名。
武松在家好打不平。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恶霸,怕吃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河北沧州,躲在小梁王柴进府中避祸,一住二载。其胞兄武植(武大郎),在家靠卖炊饼为生,兄弟二人十分义气。武松离家两年,时刻挂念胞兄。就在那年九月间,山东济州郓城县宋江,因在家杀死阎惜姣(阎婆惜),也逃到沧州柴进府中避祸。宋江路过阳谷县时,路遇武植,武植托宋江带口信给武松,说清河县的命案,因无人作证,官府不再追究;武植已迁居阳谷县,等武松到阳谷县相会,以求兄弟团聚。宋江、武松二人在柴进府中一见如故,并结拜玉兰。宋江把武植的话告诉了武松。武松得到哥哥的消息,归心似箭,第二天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阳谷县寻兄。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武松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去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了张青、孙二娘;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之后,夜走蜈蚣岭,在坟庵杀死恶道飞天蜈蚣王道人。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央视版电视剧中武松杀了方腊的儿子方天定被方腊砍去左臂,新版水浒传中被方腊偷袭用钢叉刺穿左臂插在柱子上一增添时拔不出来,为捉住方腊武松用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两版最后都是武松单臂擒方腊),回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圆寂。
㈥ 武松打虎是不是英雄作文,500字
武松打虎算不算英雄
王仁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因此武松称不上英雄。
我觉得武松打虎算得上英雄。因为那时时宋代,老虎很多,虎患很严重,当地很多人都被老虎吃掉了。一次武松出去,遇见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是吃人为性的,一见到武松便张开了血盆大口,想要吃他,武松出于自卫,所以把老虎打死了。武松为民除害,人们高兴地把老虎抬着游街,因此武松还被封为督头。
但是现在不能打老虎,因为现在野生老虎濒临灭绝。据科学家统计,二十世纪的野生老虎差不多十万只左右,目前却不到五千只。我国只有五十多只左右,而华南虎却不到十只。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我们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唇齿相依。众所周知现在产于中国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野马﹑高鼻羚羊﹑麋鹿等10于种动物已经完全绝迹。而大熊猫﹑长臂猴、老虎、野象、白鳍豚等十几种野生动物正面临灭绝的趋势!由于一小部分人的无知,贪婪,愚昧到处捕杀动物使得地球生态不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总之,综上所述,我认为武松打虎是英雄,但现在不能打虎,否则将会让老虎很快灭绝,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㈦ 《景阳冈》武松打虎的部分读后感 500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我最欣赏嫉恶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人称二郎。他“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在景阳冈,武松遇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临危不惧,一把抓住大虎的头按下黄坑里,然后用左手紧紧揪住虎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气绝。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我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要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㈧ 武松打虎500字简介
武松在景阳冈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吃饱了酒肉。不听店家劝说:山上有专大虫,不能独自上属山;看到官府榜文后依旧不回头直径走向景阳冈中。
走到坡上一片茂盛的树林中间,武松酒力发作,想睡一觉。不料从乱树林后猛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大虫从地上一跃,半空中朝武松扑去,武松一闪,躲开了。大虫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闪在一边。大虫把尾巴束起来一剪,武松再闪。这一扑、一掀、一剪,大虫的力气泄了一半。武松举棒一打,却打在树枝上,树枝断成两截。大虫反扑,正好扑在武松身前,武松就势揪住大虫的头顶花皮按定,乱踢起大虫面门,又空出右手,使尽平生力气,打了五六十拳,打得大虫“七窍流血,动弹不得。”
武松找到那根棒子,又打了一回,直到确定打死了大虫,才下冈来。(
㈨ 水浒传武松打虎500字读后感
《水浒传抄》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形象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他是山东清河县人,人称二郎。他身高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景阳冈,武松遇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临危不惧,一把抓住大虎的头按下黄坑里,然后用左手紧紧揪住虎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气绝。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正义理想。
如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通常有许多人都会临阵退缩或者逃避不敢面对,自从我学习了《武松打虎》这篇课文之后,使我懂得做人遇到困难时要临危不惧,我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要无论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时都要不慌张、不退缩,勇于挑战,勇敢面对,勇往直前。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打虎英雄”。
㈩ 家乡的名人武松打虎500字作文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武松一直是人们称道的英雄好汉,我也很敬佩武松。然而一个叫王仁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武松打死老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的表现,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因此称不上是英雄好汉。
这可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与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武松打虎是自卫,如果他不打死老虎,就会成为老虎的美餐;有的说武松特别勇敢,为民除害,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有的说虽然现在老虎的数量越来越少,但也绝不是因武松打死一只老虎造成的;还有的说如果连武艺高强的武松都被老虎给吃了,那不知道有多少人命丧虎口呢,也许现在地球就成了老虎的王国,要颁布的可能就是《人类保护法》,而不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了。
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其中有一篇文章说我国既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就必须要保护像老虎这样珍稀的野生动物。谁偷猎野生动物,就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武松打虎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今天,那肯定是违法的,不过在800多年前,就不能说他违法,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是现在才颁布的,用现在的法律要求古人,很可笑,也不公平。细细一想。这种观点很有道理。
因此,我认为武松是一个英雄,不能因为今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而否定他的英勇行为。他,的确是那个时代里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