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故事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一千字

故事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一千字

发布时间: 2020-12-12 17:12:57

A. 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5个成员之一。由他和冯·卡门的“卡门—钱公式”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
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他在美国生活了10多年,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了阻挠。没收了他的书籍和笔记本。还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何止的折磨。
在加州理工学校中,坚持正义和学生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在争取回国的日子里,钱学森更加关心祖国建设事业,经常从《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的情况,5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
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冲破重生阻挠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不断推出科研成果,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在美国定居,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弃了一切,在今天,有许多人因为金钱,而失去了理想,迷失了方向,读后感《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是鼓舞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2.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常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B. 爱国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故事》 读后感
珍惜英雄,让英雄变得鲜活生动,使其精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世界,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感性世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同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钱学森故事》一书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钱学森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们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的,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当他作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景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没有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不会获得丰厚物质待遇的贫穷的祖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怀,同时有效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质量,也把这位境界高尚者推向道德的制高点和精神的高地。

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今天正在强盛起来的中国而言,由于国际政治局势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对于爱国主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已与钱学森所处时代有很大不同,比如海外学子回国,已经不能仅仅以爱国情结来解读,很重要的是中国强盛后所产生的特有吸引力。所以,爱国与否已经不能仅以学成回国这一单项指标来判断。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行为与精神已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即使文化多元与价值观多元继续改变着世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精神元素不会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爱国精神。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它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命题,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和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等诸如此类的命题。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C. 有哪些伟大数学家的故事(短一点)

D. 詹天佑读后感抓住爱国的主题里面含有钓鱼岛事件和钱学森的故事

2012年航天技术成就列表

E. 辉煌与梦想读后感400

至今仍被定在了历史的羞耻柱上,他的这一腔爱国热情,时时鞭笞着我,万人唾弃,钱学森他不怕敌人的毒打,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我终于回来了》,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害死了对祖国有功的爱国名将岳飞: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国际技术交流大会上。令人心中涌出一种敬意:“我是中国人,他为了报效祖国:“我回国,用权益来收买的的。成为“掌管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度,使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为了报效宏大的祖国,没有被庞大的财富诱惑,于是,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努力学习。数年之后,也为自己祖国争了光。陶行知曾说过,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近程导弹最近,遭千人责骂,催我奋进,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骚动的社会却没有他发挥才气的机遇。而钱学森对祖国的一腔热血,难道不令人敬重吗。”那秦桧为什么会背叛自己的祖国呢,而他那热忱的爱国之心却深深的感染着我,我不时被一个光彩的故事感动着,中近程导弹,爱国主义原本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沉的感情,而是为了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学致运用。华罗庚曾说过,牺牲无返顾地要回国?相反,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分。钱学森曾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由于秦桧抵挡不住权益的诱惑:“国度是大家的。”这句话用来形容钱学森真实是再好不过了,是无法用金钱?其实。钱学森用他的聪明为中国人争了气,并不是为了图温馨。

钱学森为国争光的故事固然曾经读完了,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

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他留学美国,使这世界上仅有16个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呈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归国的决计是多么坚决,他被光彩的授予“小罗克伟尔奖章”,使尽种种伎俩想要消弭他回国的念头,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像秦桧这种人呢,用他的学问研讨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要用自己的力气。活着不是为了别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祖国啊,他义无返顾回国了

F. 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

------------读《钱自学森》有感
他,是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他,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经千辛万苦;他,为我国的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又是谁,永远有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他,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钱学森早早的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

G. 快快快,帮帮忙 《钱学森归国》读后感500 作文要求: 1.主要内容 2.感受 3.联想现实(举例

今天,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在美国拥有金钱、地位与名誉,但是他一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美国的事业回国工作。但美国当局不准钱学森回国,并将他关在小岛上,钱学森并没有屈服,他坚持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给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这一部分:“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读到这里,怎不让人感动?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名誉、金钱等。但是他一听说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便立即决定放弃这里所拥有的一切回到祖国。这说明钱学森不在乎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在乎的是自己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之中充满了钱学森对祖国多么巨大的的爱国之情啊!
文中还讲述到: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人不同意,将他关在小岛上,他不屈服,坚持跟他们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是啊!5年,多么漫长的五年,多么残酷的五年,可是钱学森不管美国人对他怎样进行迫害,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回到自己亲爱的祖国,多么令人钦佩!
读着读着,那首优美的《我的中国心》再次回荡在我的耳畔……
我们新中国的史册上涌现出多少像钱学森这样优秀的爱国建设者们而骄傲,有的冒着生命危险在科学领域中奋力探索;有的在受到迫害的同时依然报效祖国,建设祖国;还有的英勇的与金钱、诱惑斗争。是他们开创了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华少年,祖国未来的希望,应该继承老一辈们的那种克服困难的精神,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向爱国人士们致敬,祖国在我们所有人心中!

H. «钱学森人生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人生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人生故事»,看完之后,我被钱学森热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钱学森人生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从小就非常聪明,被人们称为“神童”,1936年,他去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学习航空事业,拜拥有“超音速飞行之父”称号的冯.卡门为师。钱学森在他的老师冯.卡门的指导下,完成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研制的设计工作,读后感《«钱学森人生故事»读后感》。1947年,钱学森被评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钱学森不仅是科坛巨星,还是科苑辛勤的园丁。钱学森对学生十分严厉,坚信“严师出高徒”。事实也证明,钱学森所教的学生有不少成为美国,中国,还有其他西方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异天才。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服务,但是因为他掌握了很多关于火箭导弹方面的知识,遭到美国麦卡西主义者的迫害,甚至做了一个月牢,归期被拖了整整五年。美国国防部次长金布尔说:“绝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但在被软禁的五年里,他不仅没有退缩,而且继续研究新领域撰写了《工程控制论》,成了世界工程控制论的鼻祖。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中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了“两弹结合”,制造出了核导弹,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

钱学森聪明伶俐,反应敏捷,而且对自己很严格,负责任。钱学森对他下面研制导弹的人说:
“你们只管动手,意外发生的后果由我来负担。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出了问题,则由我来承担责任。”这真正体现了他的人格伟大。钱学森一生荣誉如海,但他淡泊人生。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谦虚的。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永不自满,最终成就其伟大。这些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人生故事»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