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说感受150字
㈠ 关于文明的普通话的小故事演讲稿100-150字
今天,来我们班的下午的第二节源的队活课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就是北京人讲的话,因为中国的话太多了,国家要统一一种语言,那就是普通话了。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目前能在全国不同方言区域或不同民族之间起沟通作用的通用语言。自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提出要“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使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显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在2000年10月,我国就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项法案确立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作为一个拥有80多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的人口大国,国家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是为民众能够正常的交流提供的一个良好平台的重要举措。作为窗口行业的公共服务行业,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更是应该多加提倡。
今天,我们的队活课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希望同学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说好普通话。
㈡ 讲故事比赛有感广播稿150字
放飞理想——希望的萌动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
㈢ 讲历史人物的故事不少于150字
三八复二十三的故事制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上街,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原来是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枚钱?”。颜回见状,就上前劝架,对买布者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 谁知这人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要你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一条命。你错了呢?” 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事后孔子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以为我老糊涂了,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差之甚远,我真是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㈣ 女娲补天 写出自己的感想这个故事通过讲述女娲补天我体会到了什么 150个字
女娲是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
她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们做过许多好事。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看见人们遭到如此奇祸,感到很伤心,于是决心补天,好阻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大家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读完了《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被女娲的善良和正义所感动。为了人类能够幸福地生活,为了孩子们能够死里逃生,继续过上美好的生活,她无私奉献,这种精神非常让人感动。
补充:女娲补天的相关传说,在上古奇书《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上均有记载。
早期的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并无交集,不但没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关键字,对于世间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也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其中根本没提到因为共工、不周山而引发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可见在先秦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苍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学者王充把共工触山与女娲补天焊接到一块。
㈤ 莫言的讲故事的人读后感150字以上
@老虎不吃饭饭: 作为一名讲故事的人,莫言在这样一个隆重的场合下接连讲了好几个故事。这些故事串联到一起就是一个道德讽喻。他以一个小说家的方式而不是一名思想家的方式,巧妙地把话题紧紧地拴在了故事上。没有故事的人是可怜的,有故事讲不出来是可怜的,没故事可讲却硬要编个虚假的故事,是可怜的。
@老虎不吃饭饭: 苦难、人性、爱、理解与宽容,是莫言演讲关键词,他用这种方式与世界性普世价值对接,能够宽容彼此价值差异的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在不违背人性的前提下,人们应彼此宽解、尊重,而不是朝着别人扔石头。那个被小孩子莫言及同学扔过石头的老单干户,在他不断的反思中,成为他小说中的人物。
莫言说到母亲的言传身教,他说到他母亲的那些细节,很真挚。他是讲故事的人,所以他没有用一种说教的方式或者用一些观念,来讲他的文学创作。而是从自己的经历说起,用故事说话,让人从中看到他的善恶观,道德观,让人看到他内心非常柔软的部分,这是他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印象里,莫言本人一向如此,他的书很少涉及思想、理论,而是一直用经验说话。讲话中,能看到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回顾,我想这主要是出于西方世界可能还对他有所陌生,所以有所交待是必要的。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用很巧妙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回答了国内或华文世界,在一些方面对他的争议。他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作品,他最真实的想法都在自己作品里,我觉得回答得很巧,也是可以理解的。采写/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莫言站在诺贝尔讲台上,向全世界人讲述了一个生存的和文学的故事。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我、人生、社会、历史的理解,以及民间故事与现代小说的关系。莫言在演讲中呈现了现实经验转化为艺术经验的过程。他的故事有三个来源:一是现实的残酷经验,如童年的苦难记忆。二是超越残酷经验的爱和悲悯,如母亲的爱、东方哲学的启示。三是故乡流传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这些要素,通过他个人的奇思异想组合在故事结构中。他的故事,既是对残酷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超越现实的残酷性和人的局限性的通道,更是一个存在和灵魂的避难所。由此,实现了文学的超越性。这正是文学的根本价值和精神旨归。新京报记者 张弘
许金龙(社科院外文所学者)
他离开不了高密的热土
大江健三郎是在学校上的大学,而莫言是在民间上的大学。他最初的文学启蒙来自他的母亲和民间传说,他通过母亲来获得这种启蒙。他的母亲代表着当地的边缘文化,这种边缘是相对于主流文化和中原文化,相对于权力中心和文化中心而言。所以他始终有一个冷静观察的视角,能跳出来审视这种文化。
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大地之子的传说,莫言的母亲是大地,只要他站在大地上,任何人和神都伤害不了他。他离开不了高密的热土,离开了就不是莫言了。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反映高密的乡土人情。他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只是技巧性的东西,不构成他的血肉和基因。文学像大河,外来文化能让他漫出一点河堤,但主流始终是由高密当地文化、地理、历史和民间传说所造就的。新京报记者 刘雅婧
出自搜狐新闻> 2012年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消息 供参考
㈥ 看图讲故事150字左右
蘑菇与分的故事
㈦ 讲一个关于意志坚强的小故事(150字以内)
以下有两则关于古抄人意志坚强的袭小故事~楼主可以从中选一个:
孙敬头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苏秦锥刺骨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㈧ 听讲一个上海故事作文150字
上海,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看着那户口本上显然印着的:上海市崇明县……我莞尔一笑,我出生在上海,出生在上海的瀛洲这块宝地,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吧!不得不说,我的童年并没有那繁华喧嚣的胡同巷弄,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百货大楼,伴随我成长的,只有一片片茂密的农田……
或许,是出生在这片世外桃源的缘故吧,我与大自然似乎也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情谊,捉鱼,摸虾,网螺丝以及那儿时与哥哥在河边玩耍反而一不小摔入河中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也仍能够“呵呵”地笑出声来!
但如若再叫我去细细回想,竟也发现,自己记住的也就这么多了,毕竟那时的自己也还小,毕竟自己也只在那儿呆了四年。
仍然记得那是六岁的一个早上,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上海闵行区梅陇镇,我在那儿上完了我的幼儿园和小学,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上海的喧哗与热闹非凡,我第一次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
渐渐,我发现这儿没有了往日的小伙伴,没有了曾经的那一片片田野,没有了那对我关爱倍加的邻家老毛阿婆,我感到无聊,感到孤独,感到陌生。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这儿,我也不明白,我们明明有家,为何爸爸妈妈还要在相隔甚远的地方,用钱组一个家呢?
但又不可否认,现在家里还留着当时对门刘爷爷送给平时就酷爱养花的爸爸的滴水观音,从小学一年级就在打闹的挚友小5在小学毕业时送给我的八音盒……或
许,也就是这些,潜移默化地让那时还小小的我重温了他人的关爱与人间温情和那现在仍环绕我的快乐。翻翻相册,那时第一次去外滩的我的笑颜仍映在脑海。
但我似乎又要迁徙了,我只能在小学毕业典礼那天,看着早已打包好的行李,默默地想:再见了,我的第二个家。
我知道我终会流下泪水,毕竟我在这儿度过了七个年头……
现在的我明白想当初去闵行爸爸是为了开出租车挣钱的,而经过这七年的奋斗后,爸爸终有了积蓄,他也想真正在上海安个家,但无耐闵行的房价爸爸又无力消受,于是他在宝山,在顾村公园旁买下了我们的第三个家。
而现在的我就住在这第三个家里,这里有樱花的烂漫,有我新结实的同学,有新朋友,有新邻居,有新老师,但一回头我也已经读了初二了,我在这儿竟也度过了整整三年了,也常常会和同学开玩笑:“你知道吗?只差一点点我们就不能一起读书了呢?”于是,是一片欢声笑语。
在这儿的生活也是快乐无比的,或与已变得愈发成熟有关,在这儿的生活也就有着更独特的视角了,在这儿我经过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精彩,也与快要中考有关吧,我也在这儿挥洒了更多的汗水!
如今的我已经14岁了,我的那十四年竟也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三段记忆,渐渐回忆,也会仍不住偷偷咧开嘴角,但沉静下来时也会思考:我为何如此奇异拥有了三个家呢?如今思考起来倒也觉得这莫不过是最好的答案:
那就是生活,那就是生活的奇妙与精彩因为注定这样我的上海故事才是完整的,这才算是我真正的In上海的全部!
㈨ 老奶奶为小红讲故事一年级作文150字
天,我做完作业后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童话故事,这我觉得他很有趣时,一只蚂蚁悄悄地爬到了我的书页上,我忍不住停下来观察它。
小蚂蚁的身体小小的,黑黑的,可爱极了。它走走停停,不时地抬起头,好像在跟我说话。我觉得它很有趣,就对它说:“小蚂蚁,你来我这做什么呢?我给你讲故事好不好?”小蚂蚁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再次抬起头,然后一动不动的停在书页上。我把书放在桌上,然后开始给小蚂蚁讲我所知道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又一个,再看看小蚂蚁,他依然在书页上走走停停,当我讲完第六个故事时,小蚂蚁抬起头,似乎在跟我说再见,然后沿着书边来到桌边,然后沿着桌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我觉得小蚂蚁是个很棒的听众,下次我还要给它讲故事。
㈩ 听老人讲革命故事作文(150字)
听奶奶讲革命故事
人物:奶奶、妻子、日本人、孙女、汉奸、丈夫、八路。 (孙女蹦蹦跳跳上场,奶奶坐在椅子上) 孙女:(欢喜的)奶奶、奶奶
奶奶:诶,乖,今天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孙女:奶奶,您平时不是总是教导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共产党
员吗?告诉您个好消息,您孙女马上就是一个党员喽。
奶奶:(惊讶状),真的呀?好!好!孙女长大了,是大人了,奶奶为你骄傲啊。
孙女:奶奶,我们入党前还有一个讨论会呢,要讨论自己所知道的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事迹, 您能给我讲一些吗?
奶奶:(沉思片刻),好,奶奶给你讲一个和咱自家有关的共产党员,亏了她,要不……哎。
那是1943年的秋天,鬼子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一个八路的小队被敌人打散,隐蔽在咱村里,其中一个就在咱家,那时候正赶上你爷爷生了场大病,卧床不起……(这时候可以在讲一半的时候黑灯,以布置场景)
(孙女下,奶奶换装扮继续)(丈夫卧病在床,妻子与八路在床边的桌子上做活计)
妻子:大妹子,你说这小鬼子还能闹腾多久啊,这群遭天杀的折腾的咱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的,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八路:大姐,您放心好了,小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小日本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要不了多久,咱们就可以把小鬼子赶回老家去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快来了。
妻子:哎,真盼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儿到来啊,这整天寝食难安的日子,实在是熬不下去了,你看你大哥,一直这样病着,要不是有大妹子你在这儿帮衬帮衬,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抹泪状)。
八路:(牵大姐手)大姐,千万别这么说,你和大哥都是好人,您能冒着风险让我藏在您家,
我已经感激不尽了,帮着做点儿活也是应该的。
妻子:不是这话大妹子,现在这世道,人心都乱了,你说中国人再不互相帮衬着,岂不是更让别人笑话,小鬼子也就赶不走了。咱八路在前方拼了命似的打
小日本,还不是为了咱普通老百姓,换了别人,谁肯为咱这贫苦百姓去舍命啊。 八路:大姐,共产党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党,老百姓的命就是共产党的命。只有让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党才是真正尽到了自己的指责,毛主席一直教导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全民族、全中国的同胞团结起来,才能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妻子:大妹子,你看你年级轻轻的就在战场上拼杀,天可怜见的,也真是苦了你了。听你这样说,我都想和你一起去杀鬼子了,哎,就是不知道你大哥的病,啥时候能好啊,让他能为咱共产党尽些力也好啊。 (丈夫咳嗽,妻子马上过来捶背) 妻子:当家的,哪儿又不舒服?
丈夫:(咳咳),哎,没哪儿不舒服,就是埋怨自个,你说我要是没有这病该多好啊,现在看着大妹子他们在战场上冒险,心里不是滋味啊,你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哎……,还不如直接让我死了算了,也免得拖累你们。
八路:大哥,你就安心养病好了,等病好了,还可以一起打鬼子,等把鬼子赶跑了,还等着大伙一起把祖国建设好呢。 丈夫:但愿我能撑到那一天吧。
八路:不远了,这一天马上就会到了。(远处悉悉索索脚步声,细语声) 妻子:咦,好像有什么声音(妻子到窗边,八路跟上) 八路:不好了,好像是鬼子来了
妻子:哎呀,那怎么办啊,你一定不能被他们抓走啊,大妹子,你赶紧逃吧 八路:来不及了,再说我也不能扔下你和大哥不管,更何况大哥还在病中,行动不便。大姐,家里有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我们先躲一躲吧。
妻子:有倒是有,前年你大哥没病之前在墙上挖了一个暗格,不过当时家里就我们两口子,暗格也就只能藏下两个人啊。
丈夫:(挣扎起身)家里的,我这一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你和大妹子赶紧躲起来吧,我一个病秧子,死了就死了吧,没啥可惜的,何况,鬼子不一定会对我这个病鬼下手。
妻子:当家的,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转身对八路)大妹子,你快躲躲吧,我和当家的生死都在一起了。
八路:不,大姐,我绝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这些日子多亏了大哥大姐的照顾,我已经感激不尽了,大姐,你赶紧扶着大哥躲了吧,不要管我了。 妻子:不行,大妹子,鬼子都不是人,况且你是共产党,一旦落入他们手里就……
八路:大姐,您就别挣了,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将二人推入暗格关好,整理下头发,开门) 另一方面
汉奸:太君,探子来报,说有一个女八路就藏在这户人家 太君:哟西,女八路一定要抓活的,出了差错,你滴,责任大大滴 汉奸:嗨,太君,您放心吧,我的情报千真万确,这女八路,肯定跑不了 太君:哟西,你滴,快快带路滴干活 汉奸:嗨(走……)太君,到了,就是这家 太君:哟西,敲门
(汉奸大力敲门,八路开门,汉奸退后,小兵端枪前逼) 汉奸:你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