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同学间的故事150字

同学间的故事150字

发布时间: 2020-12-16 12:32:10

⑴ 和小伙伴之间有趣的童年故事作文150字

我小时候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就象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其中一件是最让我难忘回的吃水答果冰奶茶。

我6岁那年,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我和小伙伴们去逛街,走着走着,看见一家榨汁店里在榨樱桃,我想,那不是樱桃吗?我家后院多着呢!

于是,我和小伙伴说:“我们去做水果冰奶茶吧!想吃的就跟我回家吧!”

我们很快的到家了,小伙伴们争先恐后的把后院的水果摘了下来,我负责把水果洗干净,切开来,再把水果放进榨汁机里榨一下,然后把果汁到进杯子里,放进冰箱冷冻1小时后,取出来,加了面包丝,草莓丝,巧克力丝,再加牛奶。水果冰奶茶就这样诞生了。

在后院,我和小伙伴们开心的品尝着,啊!真美味呀!

⑵ 我和朋友的故事150字2则作文大全

我和好朋友的故事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乌黑发亮的长发,长得眉清目秀。虽然有点胖,但是很可爱。她就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敬佩的对象——施羽露。
她就像一个热水瓶,外表看起来冷冰冰的,其实却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关爱。
一次音乐课上,同学们拿着课本,准备去音乐教室上课。可我翻遍了书包也找不到音乐书,我急得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心想:这节课的老师可是全校出了名的严厉,任何同学只要出一点差错,就会被长时间的批评和教育,并且是在全班面前,让人多难为情啊!我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胖乎乎的手向我伸来,手里拿着一本音乐书。我抬头一看,是我的好朋友——施羽露。她微笑地对我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嘛,这节音乐课,我和你一起来看我的书”我顿时愣在那里,就像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突然找到了一股清泉,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们俩一起走进音乐教室,我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且申请这节可与施羽露坐在一起,合看一本书。这节课是我最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俩的歌声飞得很远很远。
她就是这么一个乐于助人的朋友,总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能遇到这么一位好朋友,我真是幸运!

⑶ 名人友谊的故事,150字左右,四个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为世再无之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管鲍分金
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己欠的一些债,这钱还没入帐就给花了,现在会计上的名词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钱恐怕离贪污公款罪也不远了。更可气的是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他也就接受了。
这可把鲍叔牙手下的人气坏了,有个人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平时他开销又大,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话,我一定不会厚着脸皮接受这些钱的。鲍叔牙斥责他手下道:你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钱,就没发现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难吗?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帮帮他,我情愿这样做,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
后来这哥俩又一起充了军,二人更是相依为命。有一次齐国和邻国开战,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大厮杀,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一儆百拿管仲的头吓呼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
关键时刻又是鲍叔牙站了出来(此时鲍已当上了军官),他替管仲辩护道:管仲的为人我是最了解不过了,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过了两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没了牵挂,这才踏下心来为齐国效命,果然是比谁都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拔重用。
后来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己的谋士。而鲍叔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这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成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军师及时提醒他的主子: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先我们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我看还是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派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护送您回国。公子纠笑答:好主意!
当管仲带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带领一队莒国人马护送公子小白飞弛而来。管仲上前拦住去路,他说:你不好好在姥姥家呆着,要干啥去呀?公子小白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我看您还是返回莒国好好呆着吧!
鲍叔牙虽然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现在是各为其主啊!他瞪着眼睛喝斥管仲:我们公子回国有自己的事情,你管的着吗?再说你扯的瞎话也瞒不了我鲍叔牙吧?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了齐国,那你干嘛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管仲谎言被揭,脸色通红,一时无言以对。
鲍叔牙不敢耽搁,命令部队火速前进,管仲见状急得要命,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自己还有啥脸面再见公子纠啊,于是他心一横,搭弓取箭,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一点没伤到人,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要是再补上一箭他就没命了,于是他才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见管仲跑了,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驰。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结果到齐、鲁边界的时候,一个齐国的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使者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
管仲一听,才知道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于是一气之下把齐国使者给杀了,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了,命令大将曹沫摔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去跟齐国拼命。于是齐、鲁两国就开了战,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兵马少,又是到人家齐国门口来打仗,那有不败的道理呀!辛亏大将曹沫很勇敢,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后,称为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于是他命令鲍叔牙领兵30万去攻打鲁国,那时齐国很强大,小小的鲁国为了公子纠这么个破外甥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国君王见顶不住了,就派人和齐国讲和,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不然的话绝不退兵。鲁庄公没别的法子,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
鲍叔牙帮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又帮他杀了公子纠,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没想到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他说:以前我帮君王做了些事情,那全是凭我对您的忠心而竭尽全力的,现在您要把国相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我,这绝不仅仅凭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该找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才行啊!齐桓公说:在我手下的大臣中,还没发现比你更出众的人才呢!鲍叔牙说:我举荐一个人保证能帮您成就一番霸业!齐桓公急忙问他:这个人是谁呢?鲍叔牙笑着说:此人就是我的老友——管仲,我把他从鲁国要回来,就是要他帮您的!
齐桓公一听就火了,他拍案而起!说:这小子拿箭射过我,这一箭之仇我还没报呢,你反而让我来重用他?我不把他杀了就不错了!
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用箭来射杀您,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讲忠义的人吗?各为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他当时那样做没什么不对的,现在要治国了,若论才华,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啊!您要成就霸业,非得到管仲的辅左不成。您现在不计前嫌地重用他,他维一的出路就是死心塌地的为您卖命啊!
齐桓公是个很有肚量的人,为了齐国的利益,他还是听了鲍叔牙的劝说,断然弃忘前嫌,拜了管仲为国相。
管仲很感激好友鲍叔牙,更对齐桓公的大度和睿智所折服,决心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报效齐桓公,他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重新给农民划分土地,由于他从小经商,也很重视和其它国家通商和发展手工业。他还对国家常设的军队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之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在几年内就兴盛起来,获得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地位,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有趣的是,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桓公问:假如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为好呢?管仲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就又说了一个人的名字,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三人选呢?管仲就又说出了一个人名。齐桓公很不高兴的再次问:那么第四人选呢?管仲说:那就是鲍叔牙了!齐桓公说:我真的很奇怪,鲍叔牙对你那么好,听说以前你们一起做生意,他也老让着你,你上了公子纠的贼船,还射过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说情,我早就把你杀了,后来鲍叔牙又在我面前积极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请你推荐下任国相的人选时,你竟然把鲍叔牙放在第四人选的位置上呢?你对得起人家鲍叔牙吗?管仲说:我们现在是在谈论谁做下任国相最合适的问题,您并没有问谁是我最感激、最要好的朋友呀!我们的私交很好,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嘛!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关于友谊诗句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
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抱朴子.交际》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晋)陆机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高适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南宋)辛弃疾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战国策》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人生》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西)塞万提斯
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 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
-谢觉哉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
-谢觉哉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 -(罗马)西塞罗
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 -(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伊索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意)卜伽丘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 -(英)拜伦
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波斯)萨迪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黎)纪伯伦
患难识朋友 。 -(苏)列宁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英)柯林斯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希腊)伊索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希腊)苏拉格底
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美)富兰格林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五卷书》
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查理士
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
-(俄)别林斯基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
-(俄)别林斯基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俄)克雷洛夫
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
-(俄)普希金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
-(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
-(前苏)高尔基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前苏)高尔基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马克思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 -(英)莎士比亚
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
-(德)贝多芬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曹雪芹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子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毛泽东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中国谚语
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伊索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高尔基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德国谚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真正的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忘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
--桑弗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亚里士多德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⑷ 说说你和朋友之间的小故事150字

友谊是宝贵的,友谊是让人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体贴、帮助,正如古人说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等,这次我们的小团队朋友都深深的被友谊而感动。
今天,我和院子里面的小团队用草丛中的粗毛绳编成了一个长绳子,决定分组来跳皮筋。我们一共有18个人,分成六组,每组三人一块跳。分(liao)了后让我高兴的是我们是第五个出跳的,总算可以做一些心里准备了。不一会就轮到我们了,看着每一组都跳的很好,自己羡慕不已,不想给自己的队伍丢脸,就开始跳了。别组的队员刚抡起绳子,“请等一等!”思思说道。“你在说什么!思思,已经轮到我们了!还犹豫什么?”我和子怡生气地说。“哦!大、大家对不起!”思思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们开始跳了,不一会就快要跳到50下了,“43、44、45.....“ 思思不知心里在想什么,刚准备跳第49下的时候,“哎呀!好疼,呜呜呜呜呜!”思思看着自己划破了的腿,就一瘸一拐的走到秋千上坐在上面大哭。这下可把子怡气坏了,她拽着思思的头发辱骂她到:“死丫头骗子,你太为我们组丢脸了,还又连哭,要是我是男的话我早就动手了,下次在敢这样,你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思思听后哭的比以前更厉害了。
这时,二组的粒粒来到思思身旁,拿起了手绢为她擦干眼泪,还安慰她说:“不要再哭了,哭红了眼大家都会笑话你是小白兔的!”思思哭了,这次的哭是因为她被粒粒深深的感动了,大家看了都被她们俩感染了,有几个伙伴眼睛冷淡地转向子怡那方,说道:“你这个人真是没有教养!”子怡听后为了不丢面子就说:“我也是不忍心的,反正我真的不是诚心的,这是她自己非要这样的,心里早已踏出九霄云外了。”伙伴们来到了粒粒跟前,连连为她鼓掌,而那旁的子怡却羞红了脸。

⑸ 校园里的的小故事作文150字

老师请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讲台念自己的日记。我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或给他们热烈的掌声。突然,林老师请我去念,我不敢上去,害羞地低着头,内心激烈地斗争。林老师走到我身边,耐心地鼓励我,我鼓足了勇气走上讲台。

刚开始念,我不敢大声,声小如蚊,讲台下的同学根本听不见。林老师悄悄地竖起大拇指,暗示我要勇敢,给我力量,我终于放开声音念了起来,我渐渐进入角色,仿佛再现我写日记的情景。念到精彩的部分,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心里一种从未有过的甜意。

林老师说:“洪欣奕,你很勇敢,要继续努力。”

今天,我很开心,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一定要继续努力,不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

⑹ 关于学习的故事150字

讲的是匡衡来,西汉的著名学者匡源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⑺ 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每个故事有200字以下,150字以上。要5个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孔子韦编三绝)

⑻ 【急,高悬赏】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150字左右

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

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蠋,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我们只不方便三个小时

⑼ 我观察同学认真书写的故事150字

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高斯
-12-22 16:54:07 网络 阅读次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2、大海边的阿基米德
-5-29 18:21:39 来 源:《中国校外教育》 网络资源 阅读次

阿基米德11岁那年,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古希腊最大的城之一的亚历山大里亚求学。当时的亚历山大里亚是世界闻名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城中图书馆异常丰富的藏书,深深地吸引着如饥似渴的阿基米德。
当时的书是订在一张张的羊皮上的,也有用莎草茎剖成薄片压平后当作纸,订成后粘成一大张再卷在圆木棍上。那时没有发明印刷术,书是一个字一个字抄成的,十分宝贵。阿基米德没有纸笔,就把书本上学到的定理和公式,一点一点地牢记在脑子里。阿基米德攻读的是数学,需要画图形、推导公式、进行演算。没有纸,就用小树枝当笔,把大地当纸,因为地面太硬,写上去的字迹看不清楚,阿基米德苦想了几天,又发明了一种"纸",他把炉灰扒出来,均匀地铺在地面上,然后在上面演算。可是有时天公不作美,风一刮,这种"纸"就飞了。
一天,阿基米德来到海滨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数学问题。无边无垠的沙滩,细密而柔软的沙粒平平整整地铺展在脚下,又伸向远方。他习惯地蹲下来,顺手捡起一个贝壳,便在沙滩上演算起来,又好又便捷。回到住地,阿基米德十分兴奋地告诉他的朋友们说:"沙滩,我发现沙滩是最好的学习地方,它是那么广阔,又是那么安静,你的思想可以飞翔到很远的地方,就象是飞翔在海面上的海鸥一样。"神奇的沙滩、博大的海洋,给人智慧,给人力量。打那以后,阿基米德喜欢在海滩上徜洋徘徊,进行思考和学习。从求学的少年时代开始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公元前年,罗马军队攻占了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当时,已75岁高龄的阿基米德正在沙滩上聚精会神地演算数学,对于敌军的入侵竟丝毫未觉察。当罗马士兵拔出剑来要杀他的时候,阿基米德安静地说:"给我留下一些时间,让我把这道还没有解答完的题做完,免得将来给世界留下一道尚未证完的难题。"
 由于阿基米德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后人将他与牛顿、欧拉、高斯并称为"数坛四杰"、"数学之神"。我国数学泰斗华罗庚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面对知识的大海,人们应该象阿基米德那样,信念是罗盘,执著和勇毅作双浆,不懈追求,毕生探索。扬帆远航!

3、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报酬
-11-23 11:40:32 选自《 数海钩沉——世界数学名题选辑》 作者:高希尧 阅读次

这是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大臣的胃口看来并不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
‘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用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国王说道,心里为自己对这样一件奇妙的发明赏赐的许诺不致破费太多而暗喜。“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国王命令如数付给达依尔。
计数麦粒的工作开始了,第一格内放1粒,第二格内放2粒第三格内放2’粒,…还没有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已经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飞快增长着,国王很快就看出,即便拿全印度的粮食,也兑现不了他对达依尔的诺言。
原来,所需麦粒总数
1+2+2^2+2^3+2^4+……+2^63=2^-1 =。
这些麦子究竟有多少?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4公尺,宽10公尺,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尽管印度舍罕王非常富有,但要这样多的麦子他是怎么也拿不出来的。这么一来,舍罕王就欠了宰相好大一笔债。要么是受达依尔没完没了的讨债,要么是干脆砍掉他的脑袋。结果究竟如何,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印度古代对等比级数已有相当的研究。
类似印度“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报酬”问题还出现在别的国度。十八世纪初期,马格尼茨的《算术》一书中的“马’问题,就与“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报酬”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原题如下:
某人马一匹,得钱卢布。但是主到马以后又懊悔了,要把马退还给主,他说这匹马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于是主向主提出了另一种计算马价的方案说,如果你嫌马太贵了,那末就只马蹄上的钉子好了,马就算白送给你。每个马蹄铁上有6枚钉子,第一枚钉子只1/4个戈比(1卢布等于戈比),第二枚半个戈比,第三枚一个戈比,后面每个钉子价格依此类椎。主认为钉子的价值总共也花不了10个卢布,还能白得一匹好马,于是就欣然同意丁。结果主算账后才明白上当。试问主在这笔交易中要亏损多少?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笛卡儿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延用至今笛卡儿在物理学。

⑽ 中国民间故事(150字左右)

我知道好多流传于民间的“文革”真故事,这里只说一个短的。
话说广西南宁市有一个“黑五类”的女儿(为尊重他们起见,名讳我就不说了),芳龄16岁,独生女。被党安排到距离南宁市约20公里的江西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父亲40岁,母亲36岁,父母都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只因经受不住“群众专政”的蹂躏,母亲于女儿插队一年的时候竟然“自绝于人民”了!当时给出的结论是:“这个阶级敌人自绝于人民,对现实不满死有余辜!”
祸不单行,在母亲死后还不到49天,女儿由于是“黑五类”的子女,在倍受歧视低人一等的同时,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更难忍受生产队长的凌辱而回家向父亲哭诉。可怜父亲这个男子汉怎能经受得住这许多压力啊!在对女儿的痛爱中更掺杂了满腔怒火,顿时控制不住,但只能够喷发在女儿身上了!
“天啊!这是为什么啊!你还不如象你娘那样死去算啦!这世道只有死了才得干净啊!”
经父亲这一极端的愤怒大骂,女儿反而平静下来了。
第二天,女儿做好早饭端到父亲面前,看见父亲一夜之间又苍老了许多,女儿心一酸,立刻把脸转开不愿让父亲看见自己落泪。心如刀绞的父亲伸手痛爱地抚摩着女儿的头。好久好久谁都没有说话------
这天,女儿拿出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两斤玩具饼干就赶回生产队。那时插青和社员们都已上工了。
生产队长有两个男孩,大的7岁,小的5岁。
女儿找到生产队长的两个男孩,拿出饼干逗他们玩,和他们赛跑,谁跑得快就奖赏饼干。一直跑到水最深、水流最急的邕江河边,女儿非常麻利地一抛一个,把两个男孩都抛进邕江!自己也跃入滔滔江水之中------。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