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的故事1000字
Ⅰ 祖冲之和圆周率故事
13岁少年破解圆周率公众关注的未解科学难题之谜——祖冲之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将π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又是怎样找到既精确又方便的密率的呢?它己不是困惑数学家的一个谜;更不是被列为公众关注的未解科学难题之一!他研究出的圆球率,根据球体大小比值数“不变真理”为依据,演绎、推理出一系列最简单、最全面、最科学的球体求算方法,打破了几千年以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推理不先进、不科学的原始估算方法;他从科学的角度上为人们彻底地揭开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π=3.1415926—7小数点后七位数之谜,他为数学球体知识的来自方法终于划上一个圆满句号---。他,就是在数学领域独具创见的魏德武老师。 魏德武1963年生,福建沙县人。80年代初,研发者魏德武因遭到福建省永安公检法黑恶势力的残酷迫害,他发明的这项数学科研成果一直都得不到发扬光大。在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对该项成果做出了充分肯定,认为该成果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特推出报道。大家都知道真正最有价值的知识来自于方法,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所谓“圆周率”;在数学书中,他只告诉世人“圆周率”的发明结果,却没有告诉“圆周率”发明的来自方法,可见,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球体知识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在计算精确度小数点后七位小数的来自方法,在史书中根本就无从查证,人们对“圆周率”的来自方法不得而知,迄今还是一个谜,缺乏了科学依据。 魏氏圆周率的来自方法就不同了,它完全是根据相似球体大小比值数不变真理为支撑而得,圆周率它可以直接借助尺寸的方法,只要精确地测出其中一个圆球体的圆直径和圆周长的长度即可,然后依据相似比其比值数不变的原理,圆周率完全可以用分数:K=D/L=113/355或k=L/D=355/113的方法来表示,该结论是魏老师通过对无数组比值数的对比和验证,最终确定113/355和355/113为圆周率的最佳优选数。在圆周率K=0.3183098591549-----或圆周率k=3.14159---等小数后,它可以直接精确到无数位小数。从而为后人彻底地揭开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来自方法之谜。 显而易见,圆球率的再现,最重要的一点,并不在仅此而已,其推出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过一个真实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一位13岁少年对“圆球率”的数学思维和研发过程为例举,从而达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创思维、创方法、创意思、创精神,培养学生都能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 班级故事类作文一千字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体育课,大课间升完旗,我们班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冲往后操场,嘴里还高喊着:“耶!太好了!”我也不例外,和好朋友一起“飞”往后操场。
看到这儿,你一定会奇怪:你们班疯了吗?去后操场干什么呀?嘿!我们可不是去玩,而是去上体育课的。
离上课还有一会儿时间,我们就抓紧时间玩会儿游戏。但是,刚开始玩,讨厌的上课铃就响了起来。这就意味着,要开始上体育课了。可是,有了上学期的经验,我们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去站队的,因为上学期几乎每节体育课老师都来得很晚,我们看见没有一个人站队,于是,我们就继续玩着有趣的游戏。
玩着玩着,我听见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咦?谁呀?那么吵!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又听见有人扯着嗓子大声喊:“啊!体育老师来了!快跑呀!站队了!”什么?体育老师来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喊叫声,愣了0.001秒钟,就赶快扫视了一下后操场,呀!老师正威严地站在后操场的中间。我一个箭步冲出去,飞快地向体育老师跑去,一边跑一边喊:“体育老师来了!冲呀!”好朋友们也反应过来,也赶紧追了过来。
我很快跑到了队伍中,站好,等着人到齐后,看老师怎么安排这节课。等同学们都站好队后,老师先让我们跑了一圈,走了一圈,然后让我们做了一下热身运动操,接着带我们开始练习做完广播操后怎么排好整齐的队伍踏步回教室。
体育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大堆要求,又带着我们练。只听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喊着:“起步——走。”同学们就开始整整齐齐地来回踏步走。前几次还行,可到了后几次男生们就沉不住气,开始捣蛋了,有的人学大螃蟹横着走路,有的人学鸭子一摇一晃的,有的人瞪着眼睛,吐着舌头,要吓唬别人,还有的人学斗鸡眼。看着他们那一个个滑稽的样子,我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
我们女生练得很好,老师就让我们先去玩,男生继续站在那里练。“耶!太好了!”我们女生赶快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又开始玩游戏了。可是跟刚才上课的时候一样,还没玩几分钟,讨厌的下课铃声又响了,这也太巧合了吧!我不由得从心里“赞叹”道。恨得XXX非常生气地说:“老师真讨厌,我们又不是1岁小婴儿了,还让我们练走路。”我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节有趣的体育课,我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Ⅲ 谁能帮我写一篇中学生挠美女历史老师脚心文章
转眼间
我升入了初中,在学校有一位美女老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她叫宋XX已经28岁了,不仅长得漂亮,还一双美脚,喜欢穿露趾高跟鞋。她的那一双小巧玲珑,粉红粉红的脚丫能迷倒上千人!但是她仅仅有一次因为上课骂了一个学生,因此被这个学生挠痒痒、挠脚心折磨。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老师发现放在储存罐的硬币少了很多,老师左问右问,都没找到证据,我和几个男生约好要把贼揪出来。晚上,我们隐藏起来,只见一个影子向教室逼近-是宋老师,她用保安的钥匙进去了,又把储存罐翻出来,拿了几枚硬币又锁上门,跑了。我们便打算惩罚宋老师,我一看,那几个男生都流口水了。我们研究了一下怎么惩罚她,我们决定咯吱她。我们还决定准备一些刑具,明天晚上在我家开工。
第二天晚上,我约宋XX来我家帮我补习功课,宋老师同意了,我便拿出一瓶饮料给她,她喝了下去,然后说:“今天明天我爸妈不在。”我让她住我家,她也同意了。过了一会,她倒下了,我把她抬到家里。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被绑了起来。她叫到:死流氓,你干什么?我喝到:敢骂我,小的们,出来!他们都出来了,我用绳子把她的腿捆了起来,绑在椅子上,把她的两只鞋脱下来,她又叫了起来,可我们不理她。我反倒:小心我把您偷钱的事告诉老师,她顿时面耳赤红,不说话了。任人宰割。我把两根指头一直,在她的白袜脚上轻轻的一划,她犹如触电一般,快速的扭动着身子,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我把她的白袜都脱了,露出了粉红可爱的一双小脚丫。她尖叫起来,房子都要塌了。我用牙刷沾了些润滑液,刷起来她的脚心,她狂笑起来:哈哈哈哈别挠我脚心哈哈求你了。我停下来了,他又骂道:流氓,放开我!我笑道:休想!小的们,上!他们拿着刑具上了挠她的脚心,直到她晕了过去。我把她解开了,第二天早上,她踢了我一下,我怒道:竟敢踢我,小的们,再把她绑回去!琪宋老师又被混混们绑上了。这次,我们比赛,谁能让宋老师笑的最大声。
开始了,他们先上,基本都是挠腰和脚心,笑声又开始了:哈哈哈。。。我上了我开始就先挠咯吱窝,她尖叫起来,原来她的弱点是那里,所以,我赢定了,真可怜,于是我们一起上,有的搔脚心,有的挠腰。。。声音又来了:哈哈哈。。。。。。
Ⅳ 请哪位发篇感人的班主任教育学生故事来参考,篇幅差不多1000字,非常感谢
有一位老师来,她为她的学生源写了很多篇心里话(日记),可是学生一再惹老师生气,终于,在这天,老师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不容易呀,教了连续五年的学生(一直是一个班级),老师生气了,同学们的泪珠大把大把落下来,在写字课和第3节课的时候,大家都在写道歉信,还精心做信封。。。。 因为老师把我们的点点滴滴都记在了空间里,希望以后带来美好的回忆,生气时,她说,他不情愿教我们,是校长让她教的,没办法,没有老师敢教我们这个班,因为语文老师是新毕业的,不了解你们,所以才教你们的。 老师说完后 学生心里的难受是无法言喻的,老师也很痛心 。 结果就看老师愿不愿意原谅学生们了!
Ⅳ 我班的故事初中作文1000字,我初一刚上初中一个多月
我们班的故事
我们班发生的故事真多,喜、怒、哀、乐,样样都有,不信,你听——
喜 说到喜就有人问:喜从何来?当然,其中的缘由必然要有一番了解。上学期末,期末考试即将降临,但大家还是沉浸在新学年伊始的气氛中,没有一点紧张的氛围,周老师看见大家这样,不由得着起了急,班会上周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可大家还丝毫没有意识到。为了让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周老师使出最后一招“狠抓”。在那些日子里,老师们对大家毫不松懈。学生们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个个埋头苦干,对自己比老师管的都要严格。
大考到了,同学们个个沉着应战,最后,花落谁家自然不用我多说,全年级前十名中,我班独霸一方,占了七名。显然,这意味着这几个月当中教师同学们的辛苦没有白废。在班会课上,周老师脸上洋溢了幸福的笑容。
怒 不知怎的,班里抄作业的恶习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早上,那些晚上作业没有写完的同学,一大早便来到了学校,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一来到学校,便有人跑过来,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由于昨晚的失误,作业还有那么二三题,希望借鉴一下。”他们的那些招式可称得上是“精妙绝伦”,一个比一个厉害。那些日子,周老师每天大早便来检查,可同学们一律以迅雷掩耳之速把作业本放入抽屉里。老师是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同学们更加“猖狂”,终于,周老师在班会课上严肃指出这种行为及结果。并且“杀鸡儆猴”揪出了一批,终于旺盛的“克隆”作业风潮过去了。
哀 由于大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阶段考试中,许多人都考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分数,该考好的一个都没考好,这不由让周老师着了急。在班会课上,周老师让许多人站上讲台,对其一一做了批评指正,当时不少人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乐 愚人节那天,班上的同学为了庆祝一番,搞了一场恶作剧,让许多人都“中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自然也逃不过一劫。中午,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大家的表情似乎都怪怪的,这不免让我有些疑心,但我终没有放在心上。锁上自行车,狂奔到二楼,一鼓作气之下,猛的一推开门,“好运”便降临到我身上,黑板擦从天而降,“啪”的一声落在我的头上,大家都笑得前仰后伏,我自己也露出了傻傻的笑容。随后的几个比我还要倒霉,个个都中了彩,可谁也没有生气,传来的是一阵高过一阵开心的笑声。
--听这些故事,你的感想如何?难道你不觉得我们这群人爱集体、爱老师,爱做、爱说、爱笑吗?
Ⅵ 编导主要考什么
编导艺考又称为广播电视编导艺考,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的总称,我们总结了几个必考的科目如下:
①故事创作
故事写作就是给你关键词让你编写故事。要写好故事,必须掌握大量的故事素材,以及多加练习。有三种考试方式:(1)命题创作,如“双重危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故事。(2)关键词写作,如根据“烟”“狗”“女人”三个关键词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故事。(3)故事续写:我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脑子里植入了一个芯片……,续写故事不少于800字。
②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就是让你写评论性的文章,根据给出的影视作品来进行分析。必须把握看片量的积累和影评写作的训练。影视作品分析的考察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默评,比如山东省编导统考和安徽省编导统考,影视作品分析考默评,默评就是给你3-5个电影的名称,让你写1000字左右的评析文章,不让你看电影。
(2)现场看微电影或者纪录片,给你2小时30分钟去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评析文章,或者给你5道题去回答。
③文艺常识
文艺常识考察的范围主要是最基础的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文艺常识的学习没有捷径,背诵是主要学习方法。文学常识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简答题等,题型比较丰富,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广泛,甚至有的省份会考一些超纲题,需要考试花费较大的功夫。
④面试
面试的内容主要包括:(1)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要注意三点:处理好人物和人物的关系、故事定要有情节、故事定要赋予悬念;(2)科目回答考官提问,在回答时,可以略思考片刻,想好了再说,但不能拖的时间太长,答题时不要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一定要表达清楚;(3)科目三:自我介绍,要做到态度诚恳、谦虚.富于特点和个性;(4)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会提前让考生在一个准备室里准备,然后以分组的形式一起进面试室,五个老师轮流问问题,一般是先自我介绍,然后考官提问,会涉及到很多范围的问题,需要考试在平常准备过程中注意积累。
Ⅶ 鲁迅的简介,及个人资料
成为第12位粉丝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家)
编辑
[lǔ xùn]
鲁迅(1881-1936),原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字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与弟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毛泽东主席评价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2]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鲁迅一生的著作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3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4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中文名
Ⅷ 十大元帅陈毅的故事
1、陈毅糍粑蘸墨汁的故事
有一年,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到就看见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忘记了步行尽十里路的疲劳,立即躲到一个空房间里专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作毛笔批注。
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就把糍粑和糖给他端去,谁知他嘴里吃着糍粑,注意力却还完全沉浸在书中。糍粑本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去,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来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陈毅却很风趣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少哩。”
2、陈毅的幽默故事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
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
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
“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3、一盘开局的围棋
陈毅故居景区有一处景点,用花岗石雕刻了20颗巨型棋子,形如一盘开局的棋,名为“友谊广场”。这处广场正是立意于陈毅元帅“围棋外交”的高超外交手段。
1958年2月11日,毛泽东正式任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虽然他在日记中曾表示对负责外交工作“实有绠短汲深之惧”,但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予他的这项重任。
陈毅的外交手段极为丰富,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善于借力。1958年,中国对日本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后,浅沼稻次郎、石桥湛山和松村谦三等日本政界知名人士相继访华。
在一次会见中,陈毅对松村谦三先生提出一条建议,“围棋、乒乓、书法、兰花都可以交流,不谈政治,只谈友好。”
松村谦三先生极为赞同,回国后,他积极奔走,终于促成了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首访中国的中日关系破冰之行,1962年中国围棋代表团回访日本,此后中日民间交流日益增多。
1964年12月,日本29位知名棋手发出呼吁,发动日本800万棋士征集民众签名,要求恢复中日邦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全面实现邦交正常化。
陈毅这一外交创新,也被运用到了中美两国建交进程之中。陈毅,以其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为新中国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了功勋。
4、一张折痕照片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珍藏着一张带有深深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随一封陈毅写给父母的信一起送达的。
在抗战时期,这是殊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体现了陈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陈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即赶赴延安。
到达延安后,陈毅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委员。是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积极投身其中。
时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书信往来,向毛泽东介绍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收获。毛泽东复信称赞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
其间,陈毅因思念远在四川的父母,将自己开展劳动的照片附信寄往。为了避免信件被日伪军拦截,陈毅将信中“延安”二字改为“西安”,并落款为“儿仲弘敬书”。
信件几经周折,顺利送达父母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父母将这张照片赠予陈毅的侄女陈德珍。
5、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
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
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
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
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Ⅸ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1、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3、地质大师李四光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
后来,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4、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物理学家周培源
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
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