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300字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3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29 14:31:09

⑴ 思念家乡的故事

记忆中,故乡的秋天总是一派宁静祥和充满渴盼的样子,像一位隐者,寂寞地享受着自己的苦涩。
我的故乡在湘中,一片仄仄的山地,深深的峡谷中参差着一些黑不溜秋的木板房;山是光秃秃的,少了绿树红花的鲜活与灵动。故乡的秋天似乎总比别的地方来得缓慢,而且全然没有一种轰轰烈烈的气象。在只是故乡的一位远方来客,但既然是客人,就不能光着身子来,得捎带些什么。于是,谷物、红薯之类的什物,但会在秋里悄然成熟。于是,故乡于宁静温馨中也有了一份苦涩之外的欢愉,故乡便更像一位不谙世事的老者了。
一些野菊在山地里落寞地开着。打谷机开始在山谷里响起,我疑心那是一种痛苦的宣泄。寂寞地收获,冷漠地生存,这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但在我们那片山谷里,生活似乎除了这种表现形式,不会有更多的宣扬。故乡的秋天是苦涩而沉重的。稻子收回了,还有红薯埋在那仄仄的山地里,那是一些引得乡人眼中发亮的食物啊。红薯是山里人的主食,它可以分割成块、粒等帮助我们渡过饥荒。山野中没有什么动听的音乐,然而每个深秋的那些铲红薯米的日子却是让人最难忘怀的,那锋利的铁铲握在母亲的手里,在桶中欢快地跳跃,而铁铲与红薯碰击的声响,就形成了一种韵味悠长的交响曲。这种声音我总是乐于亲近,而且在它那颇有节奏的歌吟中,我轻轻地打开柴扉,踏着月色去井边挑水。那清亮亮的山泉会让洁白的红薯米沉淀出红薯粉。这当然是红薯的精华了,如果用几块骨头熬成汤,再用汤煮了红薯粉,那味道则不亚于一次奢侈的享受了。
山里汉子像山一样坚强,但如果缺少了像女人一样柔顺的酒的滋润,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乏力。喝足了酒的男人会憋足劲去山上打回一捆捆柴禾,或者去更远的地方挑回一担担木炭。因为秋天过去,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就会将山里人的故事绵延好久。山里人可以不穿金,不戴银,但似乎缺少不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寂寞与孤清。那漫长的心事,如果缺少了木炭与柴禾的热度,那么山里人的日子就会过得像野外的坡地一样单调。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故乡的秋天那沉重的底色呢?是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的稻草垛吗?是空荡荡的山野和山野里开着野菊吗?是懒慵慵的山道上不断匍匐着的生灵吗?当然不止这些。山里人识字不多,他们缺少“采菊东篱”的那份悠闲与陶然,也没有城里人的潇洒和快乐,但他们拥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怡然和自得。
多少次,当我站在这一片被收割殆尽的山地里,当我站在像产妇一样虚脱的故乡母亲面前,我的心就会被一种沉重的景色压得喘不过气来。面对那一群淳朴的山民,面对我梦里都叨念着的山地,我能说什么呢?我只有蓝天一样深深的祝福与祈祷。故乡啊!什么时候,你的生命底色才不会让我们这些无奈的游子梦里想着心疼白天见了心酸呢?

⑵ 名人思念家乡的小故事

一、苏武的故事: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流放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渴饮雪,饥吞毡,依旧手持汉朝符节,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但单于却慌称苏武已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还活着。单于只好把苏武送还。苏武在匈奴里的前前后后的19年里 苏武用他的浩然正气,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他用他的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二、崔颢的故事:

崔颢黄昏登上黄鹤楼,由孤独产生浓烈思乡情,作出千古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旅美画家杨令弗87岁时写下两封信,要章行严先生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转交我国领导人,要求将骨灰故乡太湖,并将保存的文物字画悉数送回组国以报祖国哺育之恩。

三、陈嘉庚的故事:

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四、周恩来的故事:

“现在,我们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他的讲话最后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 7年后,他在西花厅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又说: “是啊,我何尝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时,有一回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饭都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爬爬鼓楼(即今镇淮楼),放放风筝……” 王汝祥虽然能体会周恩来的话,但仍不忘临来时县委常委们的嘱托:您老也要注意休息,工作再忙,有时间也要回家看看啊!” 周恩来微笑着回答说:“老王,你是‘父母官’,我心里话对你不隐瞒,我讲个故事你听听,你给裁判裁判:有这么一个摆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划到河中心,这时,他感到很疲劳,而对岸是旅客很向往的地方,你说,这个摆渡的该怎么办?” 是的,在周恩来的心目中,他只是个摆渡的艄公,他要拚命“摇橹”,把全国人民载向富裕的“彼岸”,那么,他也就只能舍“小家”而顾“大家”了。 周恩来思念家乡,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为此,淮安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一说是1956年,周恩来的八婶杨氏去世时,周恩来为报答老人家当年的抚育与监护之恩,在无法回家奔丧的情况下,曾专门乘坐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淮安师范的那段城墙上扔下一封祭婶母的信。为此,当年的淮师学生还被学校领导组织起来去寻找这封信。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因为根本没有这回事。 一说是1958年大跃进时,淮安的林集公社联盟大队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加之那年夏天王汝祥副县长进京当面请他,所以周恩来专门乘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飞机上向家乡人民挥手。

⑶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

崔颢黄昏登上黄鹤楼,由孤独产生浓烈思乡情,作出千古名句:日暮乡关何处专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旅美画属家杨令弗87岁时写下两封信,要章行严先生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转交我国领导人,要求将骨灰故乡太湖,并将保存的文物字画悉数送回组国以报祖国哺育之恩。

⑷ 思念家乡的名人的故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⑸ 名人思念家乡的小故事

床前明月光

⑹ 名人思念故乡的故事(2个稍短的)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雪晴,无论是哪个字,都是我深爱的那种。如同名字,雪晴,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只是太沉默,不说一句话,想这样安静的女孩,内心装着何等沉重的心事呢?

最初见到她的时候,是朋友托我,要把她安排到公司里的,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女孩,也只能在生产一线上做,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我爱莫能助,她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沉默。看着她的样子,我很心疼,一个孩子,她只是一个孩子,刚刚十七岁。刚刚不能说是童工。如此小小的年龄就来到工厂里工作,真的是为难她了。倒是她不说苦,不说累,只是不停地工作着。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沉重的心事。从朋友那里我得知,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长大。这样的消息。让我更加心疼这个孩子,这个小妹妹,我很想听她的故事,很想和她谈谈,很想知道如果这样一张清秀的面孔是呈现笑容是何等的美好。我找过她,问她工作是不是很累?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她说没有,只是说没有,头低着,不肯看我,也不肯看任何人。我问不出来,也只能做罢。

见到她的母亲,是个下雨的日子,和她母亲一同到来的,还有几个民警,说是来找雪晴的。愕然,看到我惊讶的样子,她的母亲连忙解释,说只是想看看雪睛,自从和雪晴的父亲离婚之后,她们母女再也没有见过面。虽然她很想念女儿,但是她却没有勇气去见雪晴,去面对那个家,现在她终于下定决心来见女儿了。然而那个家已经破碎了,雪晴的父亲已经去逝,几经周折,她才打听到雪晴已经来这里打工。女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虽然说不上是漂亮,但是很有气质,抬眼之间我看到她眼底的泪,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我想这就是女人天生的母性吧!十几年没有见过的,还能有如此之深的情感。真的也是不容易。 给那个女人泡了杯茶,我说我去车间叫雪睛。看到雪晴的时候,她正伏在窗口,向外张望着,神情很专注,我也把头探出去,我不知道她在看什么,冬天的风冷冷的吹起了她的发丝,我看到了在风中飞扬的痕迹,街上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我想:天已经很冷了,人们也不愿出来逛了。一个疯女人在街上不停地唱着,没有人能听的懂她在唱什么,没有人,但是她很投入,很专注。看到这样的景致我不觉伤感又一次袭来,我对雪晴说:你母亲找你。那一刻,我看到雪晴愣住了,许久,她才说:她没有母亲,让那个女人走吧!说话的语气平静的吓人,我怔住了,想说的是千言万语,但是面对现实我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雪晴不肯见她,我也只能如实相告,我不想看到别人的眼泪,现实却让我看到了,那个女人的泪忍了很久,但终是没忍住。我想安慰她,想说什么,又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我还不曾为人妻为人母,但是我知道,思念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就像我思念父亲,思念故乡,但是我能怎么样呢?我能说谁是谁非吗?不能,我只能让她们每个人都放宽心。尽管我知道她们都不可能因为我的话而心情轻松起来,可能会更加沉重。那次,雪晴的母亲真的没有见到日思夜想的雪晴,带着遗憾,她走了。临走时,托我照顾好雪晴,我无语,善良的母亲,您可知道,雪晴那紧闭的心灵之门,可能只有您才能打开。

雪晴的母亲走后,她变的更加沉默,不多说一句话,只是拼命的工作,或是久久地发呆。有时我能看到她眼里的泪,在心灵深处,不曾流出来。我多想听听她们的故事,关于雪晴,关于,那个善良的女人,可是雪晴只字不提,我只看到雪晴变的很小心、很谨慎,这让我的心很痛。我想帮她,曾经我和她一样,是个可怜的孩子,没有妈妈,想和别人一样,有个幸福的家,可是现实中没有,找也找不到。雪晴是个好孩子,她只是听我说,自己依然是惊人的沉默者。

雪晴的母亲自从那以后便成了我的常客,她总买大堆大堆的衣服,零食放到我这里,让我转交给雪晴,每次我都是照办。但是那个母亲却不曾知道,她转身的时候,雪晴便将那些东西丢进了垃圾筒里,我不知道那个母亲知道了,是不是心都碎了。每个同事都讲雪晴太固执,都说雪晴太无情。我没说,我知道在这个女孩的心灵深处忍受了太多的东西,在这花季中,她本该是欢乐的,可是人们却看不到她的笑容,看不到。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和雪晴好好谈一次,这个刚刚失去父爱的孩子,是那样的可怜,是那样的弱不禁风,那样的让人心疼,我说:雪晴,你该感到幸福,有个那样爱你的母亲,你已经没了父亲,要学会接受爱,学会爱别人。我时常记得小时候去邻居家里吃饭,那个母亲看自己孩子的目光是那样的安祥,那样的的满足,那种眼神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也是我一生都无法得到的。是的,我得不到,那是母亲特有的眼神,我想雪睛的母亲也是有那样的眼神的。雪睛说:她不恨母亲,但是父亲恨她,恨她抛弃了她们,父亲临终前对她说要一生都不认她这个娘,让她悔一辈子,她答应了。所以她不能认那个母亲。我说不出话来,我懂一个没有母亲的家庭是怎样的艰难。懂!正是懂才不责怪雪晴,才面对这样的事情说不出话来,只有想让时间来解决这一切吧!

雪晴的母亲最后一次来公司的时候,我不在,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原来,雪晴在楼道里碰到了母亲,母亲和往常一样,送来了大堆大堆的零食。雪晴不要,她硬塞,两个人在这样推脱之时,母亲不小心摔了下去……面对血流了一地的母亲,雪晴第一次叫出那声娘,这一句“娘”,对我们来说等了太久,对于那个母亲来说太迟太迟了……出事后雪晴也离开了,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现在她真的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她又该如何走过呢?

⑺ 名人思念家乡的小故事

苏武是代郡太守,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尊大汉为丈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单于。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汉武帝也死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任皇位。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内乱,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要求和好了。汉昭帝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人。匈奴骗使者说苏武已经死了。
第二次,汉朝又派使者到匈奴去。常惠买通了单于的手下人,私底下跟使者见面。使者明白了底细,就严厉地责备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园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他说他在北海放羊。您怎么可以骗人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说:“苏武的忠义感动飞鸟了!”他向使者道歉,答应一定送回苏武。
当初苏武出使时,随从的人有一百多,这次跟着他回来的只剩了常惠等几个人了;苏武出使时刚四十岁,在匈奴受难十九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回长安后百姓都出门迎接,称赞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⑻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

南宋复孝宗淳熙六年,赵构一制行游聚景园(今柳浪闻莺与清波公园)时吃了一碗宋五嫂的鱼羹。这宋五嫂原是东京汴州(开封)人,金兵入侵时南下到了杭州,烧的鱼羹带有浓浓的北宋家乡风味,勾起了赵构浓浓的思乡之情。

赵构特别垂爱这道菜,不仅赏赐金银,还请她到后宫制作鱼羹,以便不时品尝。时人诗云:“一碗鱼羹值几钱?旧京遗制动天颜;时人倍价来争市,半买君思半买鲜。”

⑼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

四年啦,那家乡漫山的金黄在夕阳的映射下应比它们还灿烂吧。小小的牧童此时此刻正牵着大肚的牛儿,有时还骑在那憨厚的牛背上哼着童谣往家赶吧!辛劳的母亲又在不时的从油菜花中探出头来,望望那摇摇欲坠的夕阳,手中不停地的将那堆成小堆的猪草往那萝筐中装,急奔着回家升起那袅袅的吹烟。邻家的大婶又在不停地呼唤着那些鸡、鸭。此时特别活跃的是那些白天吐着长舌的看家狗。它们不停地在屋前屋后转悠着,有时为了讨主人欢心,不时地在主人面前翻滚着。你丢给它们一点点小吃,它会像得到奖赏般叼着撒腿就跑,自个儿寻欢去了!还有那远处羊的“咩--咩”声,鸭子的“嘎---嘎”声不时地提醒着忙碌的主人:千万别落下了它们。人们都在这和谐的美景中迎接着夜色的降临。沉静在夜色的静谧之中。
家乡的山给人们带来了些许的神秘,正因为有山,才让那有生命的村庄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雨中的山又将我们带进天上人间。每个人都能腾云驾雾穿梭其中。来去自由赛似神仙。
家乡-----那儿时的乐园,你是否还是那样美?那样静?夜晚那悠悠的笛声是否仍在划破天际?我亲爱的父母,你们是否还喜欢习惯于躺在屋前那张发黄的竹床上用那大大的浦扇不停地拍打着那调皮的吸血虫呢?......

曾听说这样的一句话:“人生路上,爱情永远象一根细小的针,将人的心刺得又酸又疼。如果感到痛楚的话,依旧是一个稚嫩的人;不感到痛楚的话,意味着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成了一个残旧的人。”

曾经站在爱情的另一岸边,依旧是凄凄艳艳的那一方,是谁在等待着谁?是谁在离开以后再也寻不回来时的路?是谁在他的旅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残旧的人?人生路上本来就会有很多人和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果,如同夏花繁盛烂漫而注定要凋谢……有些付出注定不会有结局,有些人注定不会属于自己。

一直知道爱从来不是容易的东西!谁会平白无故的爱上谁?谁会没有理由的和谁生活在一起?谁会没有情由地感受到爱情的召唤,聆听着幸福的声音?爱情不是愿意付出就会予以回应的。幸福也不是只是付出就可以有回报的。“我爱你”三个字要说出口很容易,真的爱到底却是那么那么的难。

然而,人的一生中,总是在不断地选择,也意味着不断的放弃,这是客观的所在。而衡量得与失的天秤却是自己的心,所以得与失其实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曾经放弃了很多,从未后悔,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当明白,一份可以相伴终生的爱,面对爱的得失,总是会纠缠不清,总是把过去的惆怅加减在今天之上,再跟明日的憧憬混合在一起,结果便成就了今天的模样。

渐渐地开始相信,一切经过苦苦挣扎之后做出的决定其实都是多余的。我们总是在与自己的回忆和过去纠缠着,与其说我们做的是一个决定,倒不如说我们只是在给自己一个理由。于是,今天的我们对过去就不能再说后悔,也不甘心说后悔了。

有时候觉得爱情是迷茫的开始,自由的结束,风花雪月只不过是一种真实的错觉,相信真爱只不过一场心甘情愿的迷茫。

你会为不能和她长相守而寝食不安;
你会为那悠悠相思坐立不宁;
你会因那缕缕的离愁黯然神伤。
一份牵挂,
平衡了情感天平的失重,
一份牵挂,
填补了内心深处的虚空,
分手的时间越久,
离别的距离越远,
牵挂的份量越重。
有了那份牵挂,
孤寂跋涉的路有了,
欣慰的精神伴侣,
有了别人对你的牵挂,
平淡无奇的岁月就多了幸福的满足和美丽的风景。
一个平凡的日子,
或者一段极为平淡的经历,
能使牵挂感慨无限。
深深的牵挂,
像一根长藤延伸在人生的旅程
有一种古老的牵挂,
诗曰:
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
尘缘菲薄,只恨无缘聚膝。
我在宿命的湖泊里溯游,心中仍不忘默默祈祷许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怕只怕届时的我们,早已满身牵绊,半生蹉跎。
只得割断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禅心。此后的征程,再也与爱无关

今夜,好静好静.一轮明月.高挂天上.一丝秋风拂过面颊,好不清凉.月亮的清辉把大地写上了浅秋的诗行.树影摇曳随风轻轻呤唱.此时我满腹心事捧香茗一杯,依栏凝望那深邃的夜空,任凭思绪飞离那夜色的迷茫,那灯红酒绿的喧嚣都市中,你可否在思念家乡?思念你的碧水红颜?月明星暗,情思惆怅,遥寄远方......

今夜.我轻轻地为你点上心烛一支.酌上美酒一杯.伴着这皎洁的月光和这柔和的星光,请来月宫上的吴刚和嫦娥,与我们一起呤诗品酒,轻歌漫舞,让生活的浮燥、苦恼、悲伤、郁闷都随着月色飘散开来,随风散去,你看到了吗?那月影婆婆,透过了树枝秋叶,静懿地把清辉留下。你听到了吗?那吴刚嫦娥温柔细语,羞得月亮只露出了半个脸庞。多么温馨的夜晚啊,多么醉人的中秋啊!你还记得吗?!

今夜.我轻轻地为你弹奏一曲,在这柔和的月色中,在这淡淡的情思里。把月光的清辉揉进了这悠扬的古曲中,你听到了吗?那曲中有我思念你的心语情长。今夜我沐浴在皎洁的月色里,身心犹如被洗礼过一般纯净自然,一切世俗的丑恶、奸诈、欺骗被清洗而去了,一切现实的郁闷随着银白色的月光挥散了。静静地,静静地,月光泻在我的身上,惬意飘逸着流进我的心房,开打了我的心窗。我,任凭柔柔的思绪儿,像白云般轻轻飘向遥远,飘向有你在的地方......

这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因为有远在他乡的亲人,它演变成一个思念的季节,托明月寄相思一片,抒发对对方的思念,思君如明月,日日减清辉,被月圆牵起思念之线延绵不绝。
如何表达出思念之情,情人节有卡片,圣诞节有卡片,春节有卡片,我常常想为什么中秋节没有,无法互相寄赠给自己牵念的人呢?即使有,我这张卡片怎么寄出?
在月圆的时候,我的想念如同沙滩里潮汐,一波一波涌向你,你是否收到?我的爷爷,这张寄往天堂的卡片,你是否收到?
年幼的时候,扎着两个小辫的我,中秋之夜托着腮帮子,注视着天空一轮满月,已开始咽口水,心中思忖着今晚爷爷给我吃月饼。
你走过来,爱抚着摸着我的头,问我,月亮像什么?我脱口而出,像月饼。你笑起来,你这只小馋猫,然后你就像变魔法似的,拿出一块月饼,看我大快朵颐,笑咪咪道:“慢点,慢点,别噎道,爷爷还有。”“爷爷,你吃。”我将月饼高高举边,你总说:蕾蕾,乖,爷爷吃过了。
“月亮上有什么?”望着我晶亮的眼睛,你的故事囊就会打开,什么嫦娥,什么吴刚,你幽默语调,逗得我咯咯笑,而你最爱我的笑脸,也跟着笑。和着清风明月,我们欢快的笑声回荡中秋夜。
其实,在物质匝乏的那个时代,月饼基本属于奢侈类,爷爷根本就不可能吃过,你一块块省下来,给他心爱的孙女,偶尔残渣块块,你会咽在嘴里,眼角迷成一缝,这已是你的享受中秋之饼的方式。
渐渐我进入青涩年代,叛逆的性子,时时对你出言不逊,到你家,你总爱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而我总不耐烦于你的“老生常谈”。看见你,总是避让三舍,躲着你。你的关怀被我认为是一种负担。
又逢中秋,你又如献宝似的拿出月饼,我冷冷看了一眼,“五仁的,谁知?”我一把就月饼推过去,就扬身而去,不愿与你多谈一句。你的脸色暗淡,长叹了一口气。
私底下,你对奶奶说:现在孩子,尽爱吃些花巧的,什么牛肉的,蛋黄的,华而不实。我听见,心想爷爷真是老古板,这年代,谁爱吃五仁的。
当我踏上工作岗位,轮到我给你送月饼,你常常满面笑容地收下来,但你从来不吃,或又让我捡走我喜爱吃的,余下你才慢慢品味。但你打开包装,总皱着眉头,说现在月饼怎么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味道却越来越差。你总吃不到你钟爱的五仁,似从这世间消失。我爱笑你,忧国成民的脾气又上来了。你也一笑置之。

从小外婆就坐在院里的大躺椅上给我讲“月亮的故事”,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月亮“真圆”啊!

记得有一次我缠着外婆让她给我讲故事,外婆常给我讲的故事是“月亮”,我问外婆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呢?外婆笑着对我说,因为它代表着团圆,然后我又问外婆,“为什么你总爱对着天空看呢”?外婆却说“因为外工坐在上面”。因为外婆的答案好奇怪,年幼的我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跑去问妈妈:“妈妈,月亮上有什么啊”!妈妈说有“嫦娥”,我又问“嫦娥为什么会在月亮上面呢”妈妈说“因为她是仙女”,年幼的我就信以为真了。

小时候我的经常问到一些夸张的问题,可是更奇怪的是外婆的答案,因为年幼的关系,根本就不明白外婆的语意,长大以后才明白,中秋节吃月饼,象征团圆,月亮是圆的,象征了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现在也明白了外婆当时那么爱看天空,因为那上面有外公,那就是思念。

长大之后才真正明白一些事,忽然想起小时候的那个问题,又一次地跑去问外婆,日子如水,悄然流过似乎不留痕迹,可外婆的答案依然是那个,一点都没有变,好奇的我又问了外婆一个问题,“为什么您那么思念外公啊”,答案是“因为那是一种责任,可外公还没有完成它,就走了”,我同时也知道了外婆的那个有关思念的故事,也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思念,因为外公和外婆是在中秋节那天相识,相许的,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终于明白小时候为什么每到中秋节家里都要做好多吃的?外婆每次都要穿那件衣服--那是外公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同时也明白了外婆的苦心。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是思念的日子,是人们赏月,吃月饼的日子,每当月亮圆的时候,就是团圆的时候,团圆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忘记思念你的那个人的痛苦。

⑽ 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

季羡林老先生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时常会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的情景和故国的朋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