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关于民族团结故事200字

关于民族团结故事2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18 06:34:07

A. 写加强民族团结的作文(200字)

中国,来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自大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团结,正是中国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等。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年春天,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村他跑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也有些回族同学。如果我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的话,我会教他们说汉语,还会尊重他们的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蒙古族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是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B.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200字

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民族团结的故事:

走进地震灾区,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真像秋天收获的葡萄,一提就是一大串。3月8日早晨,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在圆满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后就要撤离了,记者在黎明前赶到部队驻地,走遍了几十处临时营地,竟没有见到一张乱丢的废纸条或星点生活垃圾。盖副团长对记者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关系就是民族关系,军民团结就是民族团结。十多天的抗震救灾,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对老百姓只能是百分之百地付出,绝无一针一线的索取,更不能留下丝毫不利于团结的后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许多都与民族问题有关。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并付诸实践。应该说,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C. 民族大团结的故事,不多于200字!!200以下!!

维吾尔族阿比包、阿尼帕一家7口人。于1970年收养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是维吾尔族、妻子是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的三个孩子,19岁的吐尔达洪、16岁的库尔班和14岁的托乎提。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回族姑娘王淑珍和她的4个兄妹。1989年,王淑珍的汉族继父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最小的金雪莲只有1岁多。阿尼帕又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这样,加上自己生养的9个儿女,阿尼帕就有了4个民族的19个儿女。
如今,年逾七十的阿尼帕老人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已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塔塔尔、乌兹别克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
阿尼帕夫妇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上学读书。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照明,让孩子们学习。她的19个孩子没有一个因家里穷而辍学。

D. 亲们,我现在急需关于中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两个小故事,字数不要超过200,谢谢

1、战斗实力有限,被日本侵占,全国震惊,排队上书请愿的队伍长达一里多,但是中国人民不会同意丧失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当时在台湾的清朝队和各地团练义约有7万人、抚垦局*长林朝栋等人一起,自主保台”,缺少有效的指挥,也成为各界的行动。割台凶讯传出,议决“义不臣倭,与台湾务帮办刘永福和俞明震,最终还是不敌日,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纷纷集会上书,但**落后。当时正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痛恨卖国,勿割台湾”,成立抗日领导机构、反对割台。更多的台湾同胞站在反对割台第一犀举起武装抗日义旗、副将陈季同。在都察院前。6年前的清朝进士丘逢甲在5月25日、简陋,他们强烈要求“严饬李鸿章订正和款日本侵占台湾50年-两岸人民反对割台
**无能的清廷可以割台、联络机制,“抗倭守土”

2、千百年来,在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兄弟姐妹正如唐蕃会盟的历史,用真心、用真情传唱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共同铸就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民族大家庭。早在公元641年,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至今还流传着该县数百名干部职工营救7名汉族打工农民的故事。2002年12月底,札达普降大雪,交通阻断,7名汉族打工农民被大雪围困。当地群众自发加入到搜寻队伍中,营救人员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藏族同胞,也有刚加工作的回族、蒙古族青年。在茫茫雪海中,他们焦急地寻找了4天4夜,终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救出了被困的7名汉族兄弟。皑皑白雪刺伤了很多营救队员的眼睛,他们说,为了汉族兄弟的生命,为了民族团结,眼睛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3、22团11连职工马俊芳的小麦地里,9名维吾尔族男性民工拿着坎土曼,挥汗如雨地平着毛渠埂子。随着该团3.4万亩小麦丰收在望,该团的小麦承包抓紧时间做好夏收前的准备工作。在该团雇维吾尔族民工打工是司空见惯的事,到秋收季节来该团打工的少数民族多达几千人。原因很多,一是该团周围居住着很多包括汉族人在内的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组成的和静县、焉耆县乡、村的各族群众;二是该团经常与地方的少数民族联络,互相交流感情,相互学习在农业种植上的新技术;三是每年从春播、田管到秋收都有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来到该团支援团场的农业建设;四是长期各民族的共同交往,让各民族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汉族朋友能真心对待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能真心对待汉族人。 维吾尔族小伙阿不拉说:每次我们来汉族朋友打工,都能快快能把工钱给我们,而且对我们很好。

E. 民族团结的小故事(200-300字)

李光勇,乌鲁木齐路政管理局驻小西沟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一名普通队员,憨厚老实。他的结亲对象叫马龙,一家三口住在苏州东街祥和北三巷,一家人仅靠卖凉皮和烧烤的微薄收入为生。

李光勇每天都要去三凉店看看他们,在一声声问候声中,他们的心更近了,握手、拥抱、拉家常,一个个温馨的场景都令人动容。4月3日一大早,李光勇提着一套新生儿服装套盒来到社区,我们都说:“李哥,你家亲戚也不知道是生男孩还是女孩呢?”“就是么,我也挺着急的啊。

也想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我就买了两套,一套蓝色一套白色。”李哥看着手中的宝宝服笑着说。衣服送到马龙家不久,接到医院电话孩子出生了,马龙乐呵呵地拿着衣服赶去了医院,口中不停的说:“阿哥你送的礼物正好派上用处。”一件小小的礼物不算什么,可马龙一家人的心是暖暖的。

一幕感人肺腑的谈心,一段暖心和谐的民族团结故事,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是挂在墙上的标题,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感情和行动。



(5)关于民族团结故事200字扩展阅读:

小故事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这种故事往往以一种很普通简单的叙述方式,并从中引申出一些道理。

F. 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100-200字 急需啊!!!!给分

日本侵占台湾50年-两岸人民反对割台
腐败无能的清廷可以割台,但是中国内人民不容会同意丧失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割台凶讯传出,全国震惊。痛恨卖国、反对割台,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也成为各界的行动。当时正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纷纷集会上书。在都察院前,排队上书请愿的队伍长达一里多,他们强烈要求“严饬李鸿章订正和款,勿割台湾”。更多的台湾同胞站在反对割台第一线,举起武装抗日义旗,“抗倭守土”。6年前的清朝进士丘逢甲在5月25日,与台湾军务帮办刘永福和俞明震、副将陈季同、抚垦局局长林朝栋等人一起,议决“义不臣倭,自主保台”,成立抗日领导机构。当时在台湾的清朝军队和各地团练义军约有7万人,但武器落后、简陋,缺少有效的指挥、联络机制,战斗实力有限,最终还是不敌日军,被日本侵占。

G. 三年级作文我是民族团结小大人200字左右

救陌生的汉族同胞,这名维族人遭到暴徒的袭击。当绝望的赵催促他逃跑时,这个维族男人说道:“这没有什么,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最终,这名维族人成功地帮助身受重伤的赵以及其他人脱离险境,并且一直陪在他们身旁,直到他们安全脱险;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

H. 关于民族团结读后感300字

民族团结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灾难,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用每个人的努力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宁夏这块民族大聚集的地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反分裂势力作斗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宁夏。

I. 说说你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200字,七年级民政题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内相互离不开中国众多的民族,起于容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