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与西红柿有关的故事

与西红柿有关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4 06:33:53

Ⅰ 讲下关于番茄的故事`` 

1.小学生的数学课,教师经常用实物举例法为学生们讲解。有一次,在学习不能整内除的除法时,老师出题容举例说:“现在有10个番茄,把它们平均分给7个人,该怎么分呢?”这时,一个男孩站起来回答:“可以先把番茄做成番茄酱再分。”

2.两颗番茄去逛街,第一颗番茄突然走的很快,第二颗番茄就问:我们要去哪里啊?第一颗番茄没回答,所以第二颗番茄又问了一次。第一颗又番茄没回答,所以第二颗番茄又再问了一次。第一颗番茄终于慢慢转头说:我们不是番茄吗,我们会讲话吗?!

3.高中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餐馆吃饭,点了几个菜之后还在想要不要加个什么菜,
本来我想说西红柿炒鸡蛋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西红柿炒番茄。
老板思考了很久....

Ⅱ 西红柿的小故事

我小的时候家里种了很多的西红柿,有一天,我去菜地里摘西红柿,发现了一个挑西红回柿的好方法。挑出的答西红柿又甜汁又多。现在分享给大家。要挑西红柿屁股有干裂纹的,重量打手的。虽然看着难看,但是味道非常的好。大家可以试试。

Ⅲ 西红柿 故事

西红柿,最初为野抄生,称之为“狼桃”,人们不敢吃,仅作观赏用,后来一个画家,在画西红柿的时候,饥渴难耐,实在忍不住才吃了一个,从此以后西红柿才进入到餐桌之上,西方人叫做番茄,传入中国之后,因为跟我国的柿子外形相似,所以我们称之为“西红柿”。

Ⅳ 西红柿的来历

明朝万历年间,哥仑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从美洲带回了番茄、玉米、土豆等。这些东西在明朝后期随东西方贸易传到我国。

Ⅳ 西红柿是怎么来的(传说故事) 急用...

由于西红柿的色泽极为鲜艳,起初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毒果。西红柿是半生半长在秘鲁的丛林中,当时叫“狼桃”。

16世纪时,一位名叫俄罗达拉里的英国公爵游玩来到秘鲁,对当地这种桃很是喜欢。于是,他把它带回英国皇宫,作为珍贵的礼品献给了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从那以后,西红柿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种植,然而当时它只限于被观赏。

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禁不住好奇和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到底是什么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一直都说它是“毒果”,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便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焦虑地等死。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没有丝毫不舒服的感觉,反而食欲大增,12个小时过去了,这位冒险的画家还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仍好好地活着,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来。这位画家冒死吃西红柿的事情很快在各地传播开来。18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开始尝试用西红柿做菜,并传至世界各地。

(5)与西红柿有关的故事扩展阅读

西红柿的果实为多汁浆果。果实由表果皮、中果皮、隔壁、胎坐及种子组成。中果皮和胎坐的组织,构成了果肉。受精后胎坐增生的胶状物充满果室。果实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果实大小、心室数、颜色,除决定于品种遗传性外,与环境条件有关。

果形有圆球、扁圆、椭圆、长圆、梨形等多种。西红柿果实的颜色,是由果皮颜色与果肉颜色相衬而表现的。如果果皮为黄色,果肉为红色,果实则为橙红色;果皮无色,果肉红色,果实则为粉红色;果皮果肉皆为黄色时,果实则为深黄色。

西红柿果实的黄色是因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所致;而果实的红色则是由于含有茄红素。茄红素的形成主要是受温度的支配,也与光线有一定关系;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形成,主要与光线照射有关。

主要价值

西红柿性微寒味甘酸,生津止渴,凉血养肝,清热解毒,治疗高血压、坏血病,预防动脉硬化、肝脏病等。《陆川本草》载,西红柿 “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近代医家又发现,西红柿所含的有机酸,可软化血管,促进钙、铁元素吸收,对肠道粘膜有收敛作用。所含苹果酸和柠檬酸,可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所含糖类多半为果糖和葡萄糖,既易于吸收,又养心护肝。所含蕃茄素,有消炎利尿作用,对肾脏病患者尤有裨益。所含少量番茄碱,能抑制多种细菌和致病真菌繁殖

西红柿还具有美容功效。含维生素高而热量相当低,是人们需要节制饮食时的良好解饥食品, 对保持女性身材苗条有一定作用。西红柿所含谷胱甘肽是维护细胞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使沉着于皮肤和内脏的色素减退或消失,起到预防蝴蝶斑或老人斑的作用。

Ⅵ 谁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故事

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今天,西红柿是世界许多国家人民喜爱的食物。然而,有人考证,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16世纪时,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西红柿苗,献给他的情人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从此,西红柿便落土欧洲,但仍然没有人敢吃它。当时,英国医生警告人们说,食用西红柿会带来生命危险。若不是美国人罗伯特上校采取了一次破天荒的行动,恐怕人们至今仍不知道西红柿是什么滋味。
1830年,罗伯特从欧洲带回几棵西红柿苗,栽种在他的家乡新泽西州萨伦镇的土地上。但是,西红柿成熟之后,却一个也卖不出去,因为人们把它看作有毒果实。罗伯特不得不大胆向全镇人宣布:他将当众吃下10个西红柿,看看它究竟是不是有毒。镇上的居民都被罗伯特的“狂言”吓坏了。一个医生预言:这个古怪的上校一定活得不耐烦了,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命丧黄泉。
罗伯特吃西红柿的日子到了。全镇几千居民都涌到法院门口,看他如何用西红柿“自杀”。正午12点,罗伯特上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身穿黑色礼服,面带微笑,缓缓走上台阶,接着,他从小筐里拿出一只红透了的西红柿,高高举起,向众人展示。待几千双眼睛验证没有假后,他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咬了那只西红柿一口,一边嚼一边大声称赞西红柿的味道。当罗伯特咬下第二口时,有几位妇女当场晕过去了。不一会儿,10个西红柿全部被罗伯特吃完,他仍安然无恙地站在台阶上,并向大家招手致意。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乐队为他奏起了凯旋曲。
罗伯特的行动证明了西红柿没有毒。于是,西红柿名声大振,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Ⅶ 西红柿的由来谁知道

番茄的「番」字有时也写做草字头的「蕃」。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番茄最初的生长地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最先种植番茄的是秘鲁人。16世纪到17世纪,欧洲人将其作为珍贵观赏植物引入。18世纪开始作为蔬菜在南欧种植。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和墨西哥的森林中,在南美洲的原住民看到番茄的果实为一串串小果子且鲜红怀疑是有剧毒,于是取名为「狼桃」,以警告他人不可食。而此种果子在南美洲已有二千年历史,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公爵至美洲游历,初见这种果子即爱了它,于是将番茄带回英国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欧洲人称它为「爱情的苹果」。不过当时只是种在自家花园,当成一种珍贵的鉴赏植物。 (亦见未段) 有关食用番茄的故事相当多,例如,十八世纪时,一位法国画家被番茄深深吸引,冒著可能「死掉」的危险,吃了两三个番茄,觉得味道可口,经过他的宣传后,吃番茄的人才多起来。 (亦见未段) 番茄大约在明朝传入中国,当时称为「番柿」,因为酷以柿子、颜色是红色的,又来自西方,所以有「西红柿」的名号。从中国又传入日本,日本也称它为「唐柿」。而在历史上,中国人对于境外传入的事物都习惯加「番」字,于是又叫它为「番茄」。 在台湾北部俗称「臭柿」,南部叫做「柑仔蜜」(台语)。 现在番茄主要作为蔬菜食用。由于内含酸性物质,番茄容易罐装保存,番茄酱和番茄汁也是常见的加工品。番茄种子内含脂肪,可以提炼食用油。还含有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
希望采纳

Ⅷ 关于西红柿的传说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 过了一代又一代,仍没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描绘番茄,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可爱而“有毒”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于是产生了亲口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念头,因此,他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后,他躺到床上等着死神的光临。但一天过去了,他还躺在床上,鼓着眼睛对着天花板发愣。怎么?他吃了一个像毒蘑一样鲜红的番茄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极了的感觉,满面春风地把“番茄无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诉了朋友们,他们都惊呆了。不久,番茄无毒的新闻震动了西方,并迅速传遍了世界。 从那以后,上亿人均安心享受了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带来的口福。后来有人分析了西红柿的成分,论证了它含有多种维生素,是营养极为丰富的食品,于是便把它从公园里挪出来,移进了菜园。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厨师用西红柿做成佳肴,色艳、味美,客人赞不绝口。番茄终于登上了餐桌。从此,番茄博得众人之爱,被誉为红色果、金苹果、红宝石、爱情果。 目前,番茄作为一种蔬菜,已被科学家证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如番茄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和A以及叶酸、钾这些主要的营养素。特别是它所含的茄红素,对人体的健康更有益处,而一些水果如西瓜、柚、杏只含有少量的茄红素。当然,人们称番茄为“爱情果”,还因为此果真有如爱情一般的功效,可以让女孩子们更加美丽呢!我们看到,慈爱和懂科学的母亲往往会让孩子多吃番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