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24 09:39:27

❶ 鹬蚌相争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鹬看见了个蚌,鹬用嘴吃蚌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鹬说:“今天不下雨,回明天不下雨,你答会渴死。”蚌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你会饿死。”两个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❷ 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注意外部的情况,否则,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❸ 《鹬蚌相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内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容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做人要学会忍让,否则两败俱伤只能让第三方得利。

(3)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扩展阅读:

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选自《战国策》)

翻译: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啄它的肉,河蚌闭拢并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有死鹬。’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抓住了。

❹ 鹬蚌相争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有一天,阳光普照,万里无云,一只大蚌慢慢爬上河滩,展开两扇甲壳,晒着专太阳,看起来十分惬意。属

这时候,从空中飞来一只鹬鸟,它看见河蚌裸露出肥白的身体,又喜又馋,用尖长的嘴猛地啄去。

大蚌吃了一惊,“啪”地一声合拢甲壳。甲壳像铁钳一样,紧紧地钳住了鹬的尖嘴巴。

蚌紧紧地钳着鹬嘴,鹬鸟想拔出嘴飞走,可是使出全身力气也拔不出来。它俩谁也不肯让谁。鹬发怒地威胁说:“如果天气一直这样干旱的话,你就会晒死在河滩上!哼,等着瞧吧!”

蚌也不甘示弱地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会饿死在这里!你等着吧!”

鹬蚌越吵越厉害,相持不下,越钳越紧,最后两个都精疲力竭。

这时,有个渔翁提着渔网沿河走来,看见鹬蚌连在一起,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塞进鱼篓里,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做成了一顿美餐。

我们在和敌人作斗争时,不要忘记提防更大的敌人,在必要的时候,要先放下小纷争,来解决关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❺ 鹬蚌相争这这则寓言讲的是 的故事,它告诉我们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做人要学会忍让,否则两败俱伤只能让第三方得利。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❻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鹬蚌相争》来这则寓言故事告源诉我们双方争执不下,会使第三方占便宜的道理。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内容记载了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当时,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❼ 鹬蚌相争是什么故事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

“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

“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❽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它告诉人抄们:大敌当袭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❾ 鹬蚌相争故事告诉你什么道理

它告诉人们: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❿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的道理

鹬蚌相争告诉的道理: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一味的相互争夺,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最后一无所获。

鹬蚌相争的意思: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战国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战国策》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今天我来,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如果有死你!”蚌也对鹬说:“今天不出,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相让,渔夫把它们都抓住了他。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以蒙蔽大众。

我担心秦国强大的为渔夫的。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的了。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

【示例】: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

(10)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扩展阅读: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鱼的人走了过来。那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 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