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100字小英雄的故事作文

100字小英雄的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1-01-25 16:56:12

Ⅰ 小英雄故事的作文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Ⅱ 英雄事迹作文100字

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在1952年10月,邱少云接受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他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1776-1844)清朝将领。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人。行伍出身。曾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平日善抚士卒,甚得军心。 1840年,调任江南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率部防守吴凇口,积极备战,筑垒二十余座。1842年6月10日,英国舰队进攻吴凇口,乃率参将周世荣扼守西炮台。13日,亲自挥旗督战,燃炮杀敌,击伤英舰数艘,致敌不敢进。时两江总督牛鉴从宝山脱逃,致东炮台失陷,英军遂登陆抄袭西炮台,他率孤军血战,中弹七处,血透征袍,仍奋勇搏斗,与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等官兵英勇殉难。
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1、郭钗:舍生忘死 热血忠魂

郭钗,女,1976年出生,原河北省辛集市某医院护士。2004年2月27日,郭钗带着儿子正与幼儿园的一名老师说话,这时进
来一名男子,掏出一把长刀向郭钗旁边的老师连刺3刀。见状,郭钗上前死死抱住歹徒及其拿刀的手,并提醒报警。这时幼儿园其他老师和孩子们都在楼上上课,受伤的老师忍着痛赶紧通知楼上的老师并报警。歹徒见有人抱住他不放,又掏出一把斧子,向郭钗连砍数十斧。郭钗当场牺牲,丧心病狂的歹徒又将她哭着要妈妈的孩子砍死。凶残的歹徒寻不着人就猛砸桌椅,这时闻讯赶来的民警将歹徒擒拿住。郭钗的壮举为保护幼儿园的63名孩子赢得了宝贵时间。

2、陈军:赤手空拳 勇斗盗贼

陈军,男,43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待业。2004年11月29日上午,陈军外出回家时,听到楼上传来撬门声,陈军上前察看,发现有一盗贼正在撬门,他边厉声呵斥盗贼边冲过去抓捕,不料其同伙从另一处手持铁棍冲过来,陈军赤手空拳与两名歹徒展开搏斗。搏斗中,陈军多处受伤,血流不止,但他毫不退却,忍着剧痛继续与两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从楼上斗到楼下,陈军把歹徒手中的凶器夺下,两名歹徒被吓逃,但陈军身负重伤,手术缝合了70多针,腿部落下终身残疾。

3、殷雪梅:舍生护学生 师德万古存

殷雪梅,女,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原江苏省金坛市某小学高级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前往影剧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归校途中,原本空荡荡的马路上突然出现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殷雪梅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张开双臂,奋力将六名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不及躲闪的她却被飞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出20多米远,壮烈牺牲。

4、顾建明:威胁何所惧 “的哥”勇擒匪

顾建明,男,43岁,江苏省无锡市人,出租车司机。2004年1月9日中午,一名企图抢劫女出租车司机的歹徒将放置在出租车内的炸弹引爆后,向火车站广场方向逃窜。事发现场群众闻声追赶,并呼喊“抓歹徒”。途经此地的顾建明听到呼喊声,立即冲出出租车,将仓皇逃窜的歹徒一把扭住。歹徒拼命挣扎,叫嚣:“快放了我,我身上还有炸弹,随时可以引爆!”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顾建明毫不畏惧,仍死死抓住歹徒不放,在随后赶来的群众的帮助下,把歹徒手中的炸弹遥控器夺下,将其制服。

5、李安启:救护他人 勇斗窃贼

李安启,男,1964年出生,山东省菏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员。2003年11月30晚8时许,李安启突然听到“抓小偷,救命!”的呼叫声,接着见一名浑身是血的受害人在追赶三名持刀歹徒,李安启立即冲上去,一脚将一名歹徒踢倒在地,这时另两名歹徒拿刀朝李安启扑了过来,李安启同三名歹徒展开了搏斗。搏斗中,李安启脸部被刺伤。三名歹徒心生畏惧,逃窜,李安启忍住剧痛追出二百多米,看到有群众去追歹徒时他又返身回来救助受害人,把受害人送到医院。李安启面部多处动脉断裂,面部神经损伤。

6、蒋雪峰:英雄运管员 浴血斗凶顽

蒋雪峰,男,25岁,湖北省洪湖市交通局运管员。2004年4月2日晚8时许,两名蒙面持枪歹徒实施抢劫,并开枪打死一名执勤民警、打伤两名保安后仓皇逃窜。急欲逃离的歹徒企图劫持蒋雪峰的车。面对歹徒的持枪威逼,蒋雪峰加大油门迎面向歹徒冲过去,歹徒边退边朝蒋雪峰开枪,子弹打碎了汽车挡风玻璃。蒋雪峰没有被吓倒,再次踩下油门,将车对准歹徒开过去,此时一粒子弹射中了蒋雪峰的头部,身负重伤的蒋雪峰忍着剧痛驾车继续冲向歹徒,欲将其撞倒在地,这时赶来的民警把歹徒当场抓获。蒋雪峰的壮举粉碎了歹徒劫车逃跑的企图,为抓获歹徒赢得了宝贵时间。经医院抢救,蒋雪峰现已康复。

7、赵长平:勇斗飞贼 青年楷模

赵长平,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学生。2004年10月2日晚,赵长平乘坐“摩的”途经一处,忽听一名妇女大呼“抓贼!”,同时见两名行色可疑的男子怀抱一只女式包乘摩托车逃窜。顿知这是一起飞车抢劫案。赵长平当下和“摩的”司机追赶歹徒,追上时,赵长平提起右腿用力踢向歹徒。歹徒连车带人倒向停在前面的公交车尾盘底下,丢下包和摩托车逃走。由于赵长平来不及收腿,因为惯性也撞到公交车尾部,摔倒在地。赵长平忍着伤痛,将装有一万多元现金及其他贵重物品的包交还事主。随后他被送到医院抢救,经诊断为右腿粉碎性骨折,现在仍在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8、陈宏祥:擒贼两回合 智勇好男儿

陈宏祥,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耒阳市政法委司机。2004年6月7日上午11时30分,陈宏祥驾车经过市百货大楼时,发现两名男青年骑着摩托车,抢了一名女青年的皮包就跑。他驾车追赶至路人稀少地段时,巧妙地用车将歹徒的摩托车撞翻,随即跳车擒住一名歹徒,另一歹徒见同伙被擒,拔出匕首向陈宏祥腹部猛刺两刀,陈宏祥顿时血流如注。两名歹徒见势不妙,弃车夺路而逃。陈宏祥强忍伤痛,边喊边追,再一次追上并擒获一名歹徒,另一名歹徒在闻讯赶来的民警和群众合力下,束手就擒。

9、陈希少:无掌村民 驾舟救人

陈希少,男,1962年出生,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农民。2005年6月21日,陈希少所在村和邻村陷入洪水之中,两村3000余名村民被围困。救援队还没有赶到。危急之时,没有了双掌的村民陈希少叫来堂兄陈宜文,找来一只船救援村民。从21日下午4时至次日晨5时,他们历时13小时,23舟次,往返35公里,共救出两村村民130多人。被救的人中,小至两、三岁小孩,大至85岁老人。失去双掌的陈希少仅靠两臂夹住船桨划动,其间时而进屋背人,时而下水推船,几度遇险,临危不惧。当救出最后一名群众时,陈希少两臂已抬不起来,走路都要人搀扶。受到表彰的陈希少,还捐出自己所得奖金2万元给灾民重建家园。

10、谭世明:舍生救众 感天动地

谭世明,男,23岁,共青团员,生前为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初中教师。2003年12月23日晚11时许,当地罗家16号井突发特大井喷事故,硫化氢毒气泄漏,夜深人静,很多人都已睡熟。谭世明发现后,立即打电话通知高桥镇一所学校及当地村民撤离,通讯中断后,他骑摩托沿山路逐一通知附近的20余户村民。得到他通知的1200余名师生和100余名村民迅速转移。当他回家再背起体弱多病的老父亲撤离时,没走几步就倒在自己家门前,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人们找到谭世明的遗体,只见他右手握着自己的手机,左手拿着一块湿毛巾,从他的手机里查到,在10分钟内他连拨了7个电话,把井喷的消息告诉给人们。

11、艾尼·居买尔:勇救“我妹” 民族一家

艾尼·居买尔,男,1983年出生,维吾尔族,共青团员,新疆乌鲁木齐市某饭馆务工。2004年4月2日晚10时许,见一名歹徒正抢劫一位汉族女大学生,经过此地的艾尼三兄弟冲过去,艾尼大喊:“放手!她是我妹妹!”并将受害人拉向自己身后护住。歹徒不信,说:“你哪来的汉族妹妹,不要多管闲事。”这时从暗处又跑出歹徒的三个同伙,手持尖刀一齐围攻过来。见状,俩兄长拉上女学生就跑,艾尼护住后边。嚣张的歹徒竟拿刀猛刺艾尼后背,艾尼身受重伤,扑倒在地,被大哥送往医院抢救,二哥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抓获一名歹徒,另三名歹徒亦被公安机关抓获。一句“她是我妹妹”的呼喊,三兄弟见义勇为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12、谭青松:英勇顽强 浴血擒凶

谭青松,男,1980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解放军某部队战士。2004年7月8日,在家探亲的谭青松发现一名男青年在偷卸三峡工程车电瓶,他拿起一条铁链猛扑上去大喊“站住!”并猛追100余米将歹徒拦住。歹徒掏出断丝钳和匕首,叫道:“你再缠着我,我就捅死你!”。谭青松毫无畏惧,将歹徒握匕首的右臂连同身子死死抱住。歹徒左手抡起断丝钳向他头部、身上乱砸,右手用匕首向谭青松手臂乱刺,血流如注的谭青松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疼痛夺下歹徒手中凶器,反扣其双手,用铁链将歹徒捆住,随后便昏倒在地。后警察将歹徒带走,经连夜审讯,歹徒曾伙同他人杀死一手机店值班员,抢劫手机70多部,潜逃期间多次盗窃、抢劫,被公安部列为一级通缉督捕逃犯。

13、谢二亮:以一敌八 护民情深

谢二亮,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武警某班班长。2004年2月22日晚,正在休假的谢二亮途经一处,发现八名持刀歹徒正围殴一名瘦小青年,他先用身体护住被打青年,并制止歹徒行凶。歹徒挥刀向他猛砍,谢二亮奋力反击,身上多处受伤,血流如注,但赤手空拳的谢二亮凭过硬的军事技能仍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掩护受害人脱身。当发现一名持刀歹徒追赶受害人时,为保护青年,他纵身从二楼跳下,追赶歹徒,血洒百米长街,终因伤势过重昏倒在地。巡警当场抓住两名歹徒,其余歹徒亦落网。谢二亮被送医院抢救,全身被砍15刀,左手3根筋骨被砍断,缝合54针。

14、尹飞:忠诚卫士 勇擒劫匪

尹飞,男,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武警某文工团政治指导员。2003年12月19日晚7时许,两名歹徒在武汉市武昌中百仓储收银台持枪抢劫,打死打伤3人后逃窜。路过此处的尹飞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杀人啦!”随即见一名男子挥舞手枪狂奔而来,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扭打中,歹徒开枪击中尹飞的右袖口,面对歹徒的枪口,他没有退缩,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奋力将高出自己一头的疑犯摔倒在地,缴获手枪2支、子弹6发、现金1万元。公安部门在审理此案中,还破获了几年前的一起特大袭警案

Ⅲ 关于革命烈士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1、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战斗中,两位战友阵亡,黄继光身上也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机枪声把他惊醒,他顽强地爬到枪口旁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2、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3、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4、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但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5、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我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Ⅳ 小英雄的故事100字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Ⅳ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要简短些100字左右)

1、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八路军、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3、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4、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5、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

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

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

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Ⅵ 作文聆听革命故事100字王二小小英雄故事

一年级下册有《王二小》的课文可以查阅一下。附上以下资料
【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

Ⅶ 关于小英雄雨来的故事100字

1、游泳本领高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很多光屁股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啦,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一下没抓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岸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上夜校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说:“看见了区上工作的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校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搓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7)100字小英雄的故事作文扩展阅读:

《小英雄雨来》原名《雨来没有死》,是一篇全中国、小学语文课文,作者是管桦。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象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河北省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写道:“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

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带路进埋伏圈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Ⅷ 战争时期小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由于不清楚“小英雄”指的是小孩还是英雄的小故事,所以两种都提供。有三个

1941年8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10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北岳、平西根据地实行“大扫荡”,而狼牙山是日军扫荡的一个重要目标。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主力部队调到边区领导机关周围担任警卫任务。狼牙山地区只留下七连六班坚持斗争,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 9月24日,敌人开始行动了。两架飞机狂轰滥炸,日军蚂蚁般往山上涌来。六班战士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并打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突然,子弹打光了!怎么办? 大家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搬起一块块大石头,举过头顶,狠狠地向最前面的鬼子砸去。鬼子立刻像被击中的乌鸦,飘飘摇摇掉进了深谷。 敌人慢慢逼近了,而山头能摔的石头都扔完了。 五壮士没有丝毫畏惧,共同吐出一个声音:“宁死不投降!”纷纷砸烂手中的枪,跳崖。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最后他凭借他的聪明机智完成了任务。

王璞
1943年春天,因不肯说出八路军的消息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王璞这位年仅14岁的英雄少年,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后来被授予 “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Ⅸ 小英雄的故事100字左右哦!!

抗日英雄王二小,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回争时期,答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