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传统文化故事
Ⅰ 湖南的传统文化小故事,如美食、习俗等,关于爱国的,500字内。
第一味闪亮登场的当然是名扬湖南,香飘万里的臭豆腐了
臭豆腐,四四方方的小块,大多数为黑色,也有白色和黄色的
软硬程度随个人喜好可以让老板炸焦或炸嫩
我吃过最硬的是可以在碗边敲得有如石头般响的,不过还是很好吃的配上各式佐料,是来湖南一定不可错过的美食呢
第二味闪亮登场的是糖油粑粑
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小吃美食哦
炸出来金灿灿的
外酥内软,外面甜酥酥里面香软软,也是我的最爱
喜欢吃甜食的朋友一定不能放过
第三味闪亮登场的是唆螺
主料是河螺,田螺
湖南的河螺都长得细细小小的,个头绝对不大。个头大的全是田螺。
店主会先用钳子把它的屁屁去掉
然后带壳洗净,随着各店秘制的调料一起煮
调料的味道会煮进壳里的肉中去
吃的时候,对着田螺的开口处轻轻一唆
就可以把美味的田螺肉和渗进壳中的调料汁一起吃下
那个美味呀,一个字:赞
第四味闪亮登场的是口味虾
主料龙虾
有干锅和水煮两种
既然是口味虾,所以味道都重,
很符合湖南人口味的夜宵首选
我同学一次可以吃12斤
很不错的推荐说
第五味闪亮登场的是口味蟹
和口味虾一样,夜宵首选
也是很不错的推荐
第六味闪亮登场的是掸韭菜
韭菜过水一掸
配上各式佐料
据说能瘦身,呵呵吃完以上油重的食物后的不错选择
湖南汉人婚俗,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
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定亲别有风味。隆回瑶族订婚的信物是一把油纸伞,女家有意则将用各色花布和丝线扎好的12个三角形的丝线布坨,缠吊在纸伞的撑骨上;怀化侗族则是刺鸡定情,在月色皎洁的夜晚,青年男女均由伙伴陪同相会,男方将带来的大公鸡鸡冠刺破,把鸡血滴入酒中,双方饮酒盟誓,永结同心。
少数民族的婚礼各有一套礼仪,欢快热烈,极富情趣。湘西苗族婚礼中,要举行洗“和气脸”的仪式。新娘到达夫家时,男方的长辈端来一盆清水,清水中放一只银手镯,新娘和夫家人共用这盆清水洗脸。据说,洗了“和气脸”,全家可以清泰平安,和睦相处。
土家族婚礼别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时要唱“哭嫁歌”,送亲时姑娘和母亲唱“发轿歌”,新婚夫妇进了洞房,歌手就唱“贺喜歌”和“拜客歌”。湘西南瑶族有“抢亲”风俗,新郎去迎亲时,新娘避之,新郎追赶,如此往复3次,才算成婚。据说这样结成的夫妻,能够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Ⅱ 群众所称颂的传统文化,名家名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突出爱国爱家的主题怎么写。
抄写岳飞的满江红再加上评论,有用采纳
Ⅲ 论文: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不朽的灵魂和血脉延续的根本,也是中国历来认同国家与否的重要标准。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如爱家”“爱国如饥渴”的光荣传统的传大民族,爱国主义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中,也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在开放的环境和视角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繁荣昌盛的源, 而它历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基础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独立鲜明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爱国主义这面旗帜既唤起、聚集和引导了一批前赴后继、以死明节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使我们这个饱尽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战乱而不气馁、屡遭挫折而不懈怠,终于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到了近现代,反映爱国主义的诗篇时代性更加鲜明、凝重性尤为突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五四时代“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无不思潮激荡、气吞山河,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的逻辑对联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前提是处理好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那些具有民主性精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弘扬,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如“天下兴亡,匹...
Ⅳ 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为教育主题的作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我们中国古代一位抗金名将岳飞说的,这句话不但警示了大家年少时期应当努力读书,还激励了大家要有一颗爱学习、求上进的心。
“悬梁刺股”这句成语是脍炙人口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句成语的背后,有着这样一位刻苦学习的苏秦。因为苏秦曾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别人看不起。从此,他便刻苦地发奋读书,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当到了深夜,想睡觉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也清醒了,便继续发奋读书。就这样,苏秦日复一日地苦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竟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了拥有六国相印的大官。
宋朝时期的司马光,儿时十分聪明。长大成人后为了写《资治通鉴》这本史书,他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写作,一但想睡觉时,便在头下放一个圆木枕头,只要头稍微一动,枕头便咕噜地滚到一旁,人也便惊醒了,又继续写作。后来,司马光称其枕为“警枕”,警示他坚持不懈地写作。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着,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辉煌诞生了。 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激励人们刻苦学习,司马光“警枕”的故事警示我们要学习他勤奋治学的精神,苏洵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最终大器晚成,这验证了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学习,永远不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古代先贤的品质,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会勤奋上进、严于律己。要相信,天才源于勤奋,所以,我呼吁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向先贤学习,发奋读书,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Ⅵ 以中国传统文化爱国历史故事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作文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Ⅶ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温经典爱国故事
爱国英雄首推林则徐,文天祥,吉鸿昌,岳飞,放牛王二小,屈原,张骞。我个人比较回推崇答屈原,历史名人,封建士大夫,中国文人精神的楷模。先简单介绍一下屈原的背景,战国乱世,合纵连横。之后说屈原从楚国的利益出发主张连齐抗秦,但是收到小人的陷害,导致君臣反目。这里可以举几个反例,例举一些背弃国家见利忘义之徒,再说屈原身在江湖,却不忘庙堂之忧,在困苦的情况下依旧替国家担忧。最后不忍目睹家国之不幸,投汨罗江而亡。介绍完之后结合一下《离骚》和端午节,展示一下世人对屈原的敬重和对他极其高尚的情操的向往。
个人感觉比较不错,传统文化和爱国都有了。
Ⅷ 传统文化小故事。爱国主义小故事
苏武牧羊。苏武出使匈奴,被强行扣押。匈奴使者多次劝说,拒不投降。
Ⅸ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子路负米
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3、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应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则徐的推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5、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