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避免小人的故事

避免小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7 15:50:40

『壹』 历史上被小人谄害的著名人物故事

赵高诬告李斯谋反

自从陈胜、吴广起事后,各地义军此内伏彼起。这时,容秦二世听从郎中令赵高的建议,深居宫中,一切政事都由赵高决断。赵高与李斯有夙怨,赵高就趁机诬陷李斯想割地称王,又诬陷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与义军私通。李斯想上书申辩,却被赵高扣下。赵高派人四处搜捕李斯的宗族,又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不堪酷刑,被迫认罪,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李斯死后,秦二世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都由赵高决断。

李斯(?-前208),战国末期楚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斯协助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他反对“以古非今”,提议焚书坑儒。他还按照秦始皇的命令,为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及度量衡作出了卓越贡献。后因赵高的诬陷而被腰斩于咸阳。

『贰』 姜饼小人的故事

有人说姜饼屋起源于德国格林童话的《糖果屋》,也有人说是因为在西方古代,“姜”是一种昂贵的进口香料,人们只舍得在圣诞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把它加入蛋糕、饼干中以增加风味。久而久之,姜饼就成了与圣诞节关联的点心。

渐渐的姜饼成为童话故事的素材,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民间开始流行制作各种造型的姜饼屋,并逐渐成为圣诞节应景的食物,意义相当于我国的年糕!

屋顶高耸,积满白雪的姜饼屋,墙面、屋顶全部用真正的姜饼打造,缤纷美丽,就象是人们梦中的童话世界。英国流传着一个说法,未婚女子吃下姜饼,即能遇见理想的伴侣。

怀着兴奋的心情跑到武昌新世界百货18楼也就是鹏程国际A座18楼武汉帝爱歪蛋糕巧克力玩吧,做姜饼屋,从准备原料到开始制作,心里都有着孩子般的期待,就仿佛是在建造自己的梦想国度,忙碌了一个上午才完成制作,拍过照已是午后两点,都忘记自己还没有吃午餐哩。
据说有一个传说,你只要想要什么东西,就要在家里放一个姜饼屋的模型然后每天对着它许愿,你的愿望就会成真!

『叁』 关于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门下有一个食客叫冯谖。有一次孟尝君叫他去薛地讨债,冯谖问:“收完后买什么东西给您呢?”孟尝君回答说:“我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来到薛地,把债户召集起来说:“孟尝君不要还债了。”

债户们喜出望外,把债据全部烧掉了。冯谖赶着马车回来了,孟尝君问他:“怎么样?”冯谖回答:“全部收完。”“买什么东西回来了?”冯谖回答:“您叫我买您没有的东西,珍珠、宝贝、马匹、美女您有的是,所缺的就是一个‘义’字,所以我给您买了一个‘义’字回来了。”

接着,把烧毁债据的事说了,孟尝君听了非常生气,但也无法挽回了。时隔一年,孟尝君遭了大难,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只好迁居到薛地去。到那里后,看见百姓们欢迎。孟尝君非常感动,对缝宣说:“你给我买的‘义’字,今天我才看见呀!”

(3)避免小人的故事扩展阅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

『肆』 小人 君子的故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君子的故事: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2、小人的故事a:西汉江充,是小人中最有“魄力”的一个。他先是搅得赵王父子不得安宁,为报复私怨,诬告赵太子秽乱后宫,导致赵太子险些被汉武帝判了死刑,虽赦其死罪,太子地位却被废。后又蛊惑汉武帝,挑唆其父子关系,制造大量冤假错案,最后逼得太子造反被杀。这场大乱,史称“巫蛊之祸”,不仅白白死了好几万人,就连汉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残,国家险些
小人的故事b:龚半伦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著名”小人。他的父亲龚自珍是清代大名鼎鼎的思想家、爱国诗人,万万没想到,儿子龚半伦却卖国求荣,成了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的帮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取金玉重器而归。”为一己私利,不惜引狼入室,害宗灭族,烧毁“万园之园”,龚半伦死后禁止埋入祖茔。覆亡。

『伍』 想看几段对付小人的小故事

第一,尽量不要得罪小人
生活中我们宁可得罪君子,而决不可得罪小人。因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小人特别善于琢磨别人,敢于为极小的恩怨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一旦被小人盯上,那会很麻烦的。我们或许可以从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安史之乱”平定后,功高权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非常小心谨慎。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探望。此人乃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时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立即让家人避到一旁不许露面,他独自客厅待客。卢杞走后,姬妾们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 “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除掉,唯独对郭子仪还比较尊重。 不得罪小人,能够使自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第二, 君子不和小人相斗
为什么君子不和小人相斗呢?因为小人是不受道德规范约束、不讲游戏规则的。
有这样一则关于小人的故事:一个狡猾的小人为证明德尔斐的神示是假的而与另一个人打赌,到了约定日期,他手里拿着一只小麻雀并藏在外衣下。他走进庙里,在神的前面,让神说出他手中拿的东西是是活。小人想,如果神说他手里的东西是的,他就拿出活着的麻雀给神看;如果神说是活的,他就悄悄捏麻雀,再拿出来给神看。神识破了他卑鄙无耻的诡计,对他说:“小子,不要自作聪明了!东西在你手里,是是活还不是你说了算!”
小人无德无信,从不按游戏规则出牌。为了达到目的,小人会不惜采用下三滥的流氓手段。君子和小人不是按照同一个游戏规则斗法,所以君子是很难斗得过小人的。
第三,以君子之道对待小人
必须和小人正面交锋时,应当坚守君子之道。对付伤害自己的小人,切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小人的手法对付小人,听起来好象蛮有道理。孰不知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在别人的眼中也会被误认为是小人的。认识小人是个过程,他陷害你的过程是他本性暴露的过程。用君子之道对待小人,也是大家认识你认可你的过程。公众自有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人心是一杆称。小人多行不义,迟早会被大家认识到他的嘴脸。小人一旦被大家所识破,自然就会失去市场,成为过街老鼠。
第四, 远离小人
首先,远离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小人利用。小人最善于捕风捉影,拨弄是非。远离小人,不听小人的鼓噪,不受小人的蛊惑,不被小人所利用,自己也会少犯错误。
其次,远离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成为小人伤害的目标。和小人接触中, 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不然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来,大做文章,从而使你受到伤害。因此,尽量离小人远点,最好不要出现在小人的视线里,才不会给小人留下陷害自己的机会。
再次,远离小人,才不会让自己流于低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小人靠的太近,会受到小人的耳濡目染,同时也有损自己的人格形象。小人是社会上的一股污浊之气,驱之不去,阴魂不散,千百年来一直腐蚀着社会。虽然小人得势只是一时,但是那些阴险小人还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烦恼。
让我们鄙视小人,让我们远离小人。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循适当的礼节.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揭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 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是因为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 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 而且不会轻易罢手.别说你不怕他们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还是不同小人一般见识为好,内方外圆地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必过于刚直, 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德高者正直,富于爱心,遇事出于公心,宁静处事,不为世俗势力所动, 德高者对人对事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故而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 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这一切都是那些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去重伤他人的小人永远都体会不到, 也永远都得不到的! 虽然我做不到那些贤德之士的高尚境界, 但是我会在自己动怒的时候及时的警世自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去还击。尽力使自己能够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中,不为其所动。

『陆』 古代有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故事有哪些

宋朝司马温公(司马光),在谈到刘器(刘侍制)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的时候说道:“他的秘诀,就只是做到了‘诚’而已矣!而要做到‘诚’的工夫,就必须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又曾说到:“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他能够把‘诚’字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侍制,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埠),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的感动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诚而已矣!故事二: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立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就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诚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樱桃酒、苹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人见人爱。然而,水果酒仅能浅啜,不可多饮,一喝多了,它那种腻人的甜味,会恹恹的滞留在喉头,去这难,留之更难。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无。它不醉人,也不腻人。它不会使你上瘾、你也绝对不会为它而疯狂。可是,在一个微风轻拂、花香袭人的下午,你会不经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过一段情适愉快的时光。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挡住那汹汹涌来的愁绪。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浓、酒气重,一时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颜六色。次日醒来,总在头痛欲裂的狼狈里,怅然地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葡萄酒呢,像友谊恒远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隽永。红酒像玛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谊的“精品”。酒龄越老,酒味越佳。喝着时,恋它;不喝时,念它。它绝对不会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会让你在微醺里对它魂牵梦萦。 能为你两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灵芝酿成的药酒。 这样的酒,世间绝少;能否遇上,全看缘份。拔开瓶盖,便已酒香袭人;小啜几口,酒气绕舌、酒味隽永。时常喝它,健身益体,百病消除。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何为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就是生命本体,就是“道”,也是所谓“天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强不息与天同健。也就是《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为水?液态,无色、无味。水在0度可以结成冰,冰在0度可以化成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水如山中清泉,自然纯净,有山之灵气;那水如涓涓细流,清澈透明,有溪之绵长;那水如井中佳品,甘甜醇爽,有井之魂灵。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柒』 有一个童话故事是讲一个农夫口袋里放一个聪明的小人,小人帮他解决困难的,是什么故事

以下是全部 你看看哪个名字熟悉是你想要的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 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 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①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冰姑娘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 “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163 夜莺

『捌』 古今中外关于君子小人的故事有哪些

宋朝司马温公(司马光),在谈到刘器(刘侍制)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的时候说道:“他的秘诀,就只是做到了‘诚’而已矣!而要做到‘诚’的工夫,就必须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又曾说到:“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他能够把‘诚’字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侍制,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埠),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的感动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诚而已矣!故事二: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立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就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诚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樱桃酒、苹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人见人爱。然而,水果酒仅能浅啜,不可多饮,一喝多了,它那种腻人的甜味,会恹恹的滞留在喉头,去这难,留之更难。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无。它不醉人,也不腻人。它不会使你上瘾、你也绝对不会为它而疯狂。可是,在一个微风轻拂、花香袭人的下午,你会不经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过一段情适愉快的时光。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挡住那汹汹涌来的愁绪。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浓、酒气重,一时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颜六色。次日醒来,总在头痛欲裂的狼狈里,怅然地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葡萄酒呢,像友谊恒远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隽永。红酒像玛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谊的“精品”。酒龄越老,酒味越佳。喝着时,恋它;不喝时,念它。它绝对不会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会让你在微醺里对它魂牵梦萦。

能为你两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灵芝酿成的药酒。

这样的酒,世间绝少;能否遇上,全看缘份。拔开瓶盖,便已酒香袭人;小啜几口,酒气绕舌、酒味隽永。时常喝它,健身益体,百病消除。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

『玖』 有关“小人”寓言故事

有啊, 负荆请罪 (廉颇和蔺相如的)

『拾』 有没有关于谗言小人没好下场的古代故事

北宋奸臣蔡京:千古留下唯骂名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在徽宗一朝,蔡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他在任期间,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和得力干将,但二人的目的却有天壤之别。众所周知,王安石主张变法,其目的是富国强兵;而蔡京所实施的所谓新法,不过是为了多搜括些民脂民膏,来供徽宗享受玩乐。
为了讨好徽宗,在他主持朝政期间,先后设置应奉司、御前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等机构,大兴花石纲之役,专门为徽宗个人服务。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据《宋史》记载:百姓服花石纲之役的,中产人家都破产,有的卖儿卖女来提供服役的费用。凿山运石,对役夫规定任务数量,十分苛刻,即使在江湖深不可测的水下有奇石,也要千方百计地取它,直到取出才罢休。
此外,他还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长沙)。王明清《挥尘后录》记载了蔡京的死因:“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显然,蔡京因“穷饿”而死。然而,蔡京当时真的很穷吗?据史料记载,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他“腹与背贴”,饿极而死。史载,蔡京死后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唯骂名。
张邦昌:平楚楼自缢而亡
张邦昌是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人,张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是张邦昌的家境却不是太好。他从小性格放荡,喜欢和地痞流氓结交。父亲害怕他惹出事端,便把他送进私塾学习。15岁那年,张邦昌参加县试时考上了生员(秀才)。20岁那年,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时考上了进士。从此,张邦昌踏入了官场。尽管张邦昌没多少真才实学,但是一笔好字也让他在当时赢得了不少的赞誉,再加上极其善于阿谀奉承,因此一踏入官场便官运亨通。不久后,他就做上了大司成。后来因为训导失职,被贬为提举崇福宫,管辖光、汝二州。政和末年,由洪州的知州升迁为礼部侍郎。不到十年的时间便由一个无权无势的地方官升迁为权倾一时的朝廷大员,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在朝廷为官期间,他不惜一切手段讨好自己的上司。有一次,他的顶头上司、丞相李纲的老母过生日,张邦昌除了精心准备一份厚礼之外,还全程参与组织策划,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当时的人讽刺说李纲的老母是其“二母”。为了讨宋徽宗的欢心,他上奏宋徽宗说:“陛下,自崇宁以来,天下祥瑞之物屡见不鲜,宜取其大瑞增制旗物。”宋徽宗本是个只知尽情享乐的昏君,听了张邦昌的上奏,非常高兴,便表示同意。张邦昌也因此于宣和元年(1119年)升迁为尚书右丞,接着转为尚书左丞,很快又迁至中书侍郎一职。及至宋钦宗即位时,张邦昌被拜为少宰即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
1126年,金军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慌慌张张把帝位传给太子赵恒,自己逃往江南。宋钦宗在风雨飘摇中登上皇帝的宝座,朝堂上下杀敌保国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在朝臣们的强烈呼吁下,宋钦宗任用主战派领袖李纲守御京城,任命张邦昌为少宰,并宣布御驾亲征。宋朝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士气非常高涨。金兵见一时不能得逞,派使者前来议和。执政大臣李邦彦、张邦昌等人贪生怕死,力劝钦宗答应这些屈辱的条件。钦宗听信了张邦昌的谗言,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为人质入金求和。当年二月,北宋大将姚平仲打算率兵偷袭金营,生擒金兵统领宗望。不料,消息泄露,宋军大败。这一下可惹恼了宗望,他提审康王和张邦昌,怒责宋方“背信弃义”违反和约,张邦昌以为必死无疑,手足无措,痛哭流涕,连说夜袭绝非朝廷本意。宗望觉得这个软骨头日后尚可为金人所用,就饶过了他。
此后宋钦宗送肃王赵枢为人质换回康王和张邦昌,回到宋营后,钦宗以为张邦昌辩白有功,加官太宰兼门下侍郎,并亲签了割三镇协议,又任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罢免了李纲。从此张邦昌取代李纲成为朝廷的宰相,权倾一时。
钦宗的屈辱投降之策激怒了众多的爱国之士。太学生陈东率太学诸生在宣德门下伏阙上书,要求复李纲之职,数万人群起而应。钦宗在无可奈何中又恢复李纲的职务。金人忌惮李纲的智勇又顾虑耽搁日久宋军援兵到来,就撤兵北归。金兵撤走后,钦宗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徽宗也回到了东京,他们二人又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好景不长,金国宗翰又开始率领大军进犯中原,宋朝再度陷入危机。主战派为阻止钦宗再续割地议和之议,纷纷上书指责张邦昌通敌,乃社稷之贼,钦宗只得贬张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土、中太一宫使,停止割地之议。但是那年冬天京城被全面攻陷。金兵将东京洗劫一空,又乘胜俘虏了二位皇帝。金人因劳军远攻,力量有限,又怕宋军民不服,故而不敢直接实施吞并,他们认为张邦昌容易控制,因此要求北宋降臣们递呈劝进表,拥戴张邦昌为帝。一些善于看风使舵的人为保全性命,在早已写好的劝进表上签了名。金人认为这一番铺垫可以告一段落,于是在靖康二年二月向张邦昌宣读册文:
“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著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
但是张邦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再推诿。于是金人放出狠话,如果到初七张邦昌还是不肯当皇帝,或者是城中的官吏军民不拥戴他做皇帝,那么就先杀大臣,再纵兵血洗汴京城。事到如此,百官纷纷来拜请张邦昌早日即位,以免除杀身之祸。到了初七,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起事反抗,当即遭到金人的镇压。张邦昌见局面已临近不可收拾,遂决心乘机登基即皇帝位。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初一,张邦昌入城。文武百官数千人,士庶百姓上万人都挤在城门口等着看他。为了掩人耳目,他自尚书省恸哭上马,至阙庭又恸哭,及幕次更帝服,少顷,北面再拜谢恩。金使跪进册命国玺,再拜谢。接着宣布“大楚”王朝建立,就这样,伪楚皇帝张邦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汉奸。
金人走后,张邦昌又假惺惺地脱下帝袍,换上赭袍,使用红罗盖,正式坐上了文德殿的金銮宝座,开始调度百官、安抚百姓、与金人交涉。张邦昌被推上皇位到下台,前后共33天。在这33天中,据说他不在正殿处理国家事物,不举行朝廷例会,不出来接见大臣,不自称朕,发布命令使用“手书”而不是诏书,自称“余”而不敢称“朕”,受群臣称“相公”而不敢命以称“陛下”,禁宫中所有门户都加以锁封,封条上题写“邦昌谨封”。这些都显示了这位“儿皇帝”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情。
因为没有能力压制宋朝人民的反抗,致使全国局势依旧非常的混乱,这引起了金人的强烈不满,当年四月三日金人把张邦昌的帝位废除。至此,存在了33天的“楚国”政权寿终正寝。
四月二十五日,康王赵构继承皇帝宝座,这一举措受到了当时宋朝遗臣们的大力拥戴,朝野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以为收复河山的时机已到,热切地盼望康王赵构的到来。张邦昌见此,迅速地调整自己策略,又把宝押到赵构身上,急忙率官吏等乘舟下汴,前往南京,朝礼迎请康王。为了赢得康王的原谅,见康王后“伏地恸哭请死”。自谓“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极力为自己的“叛国”行为辩解。五月,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是为高宗,改年号建炎。张邦昌跪地称贺。高宗封他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参决大事,不久又擢为太傅,位跻三公。
为了赢得赵构的欢心,他抓住赵构好色的特点,不惜把自己美艳绝伦的养女和香进贡给皇帝玩乐。据宋人编写的《顺堂遗事》记载,为了赢得赵构的欢心,张邦昌颇费了一番心思。和香是他多年前预备的一个“筹码”,收养和香的目的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文中记载,张邦昌为了让和香更加具有“杀伤力”,特地聘请妓院的老鸨来专门地训练和香的“媚功”,使得他锻炼出超人的迷惑男人的魅力。和香进宫后,“不辱使命”,赵构也马上就迷恋上了这个美貌无比的女子,整天花天酒地,无心处理朝政。张邦昌的心思也没有白费,他迅速地获得了赵构的器重与信任,重新获得了丧失已久的权力。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金兀术率领金兵又攻打到城下,军队的紧急情报送不到皇帝手里。因为和香告诉宦官,不准往里送信。等金兵攻破宫门,赵构才慌慌张张地从后官门逃命。和香在忙乱中跑不迭就被金兵给捉住了。和香打扮得妖里妖气,跪在金兀术面前,拿腔拿调地说:“妾本想缠住赵构,敬候四太子驾临……”金兀术仔细一看和香,真是国色天香,心里就有几分喜欢,想把她收留下。但又一想,不行,和香这是卖主求荣,留下是个祸害,就下令给杀了。
此后,金兀术大军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横扫了大半个江南,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南宋朝臣们把这一切归罪于张邦昌父女的所作所为,纷纷告状。孟太后从张邦昌当儿皇帝起,就恨在心里,又加上他进和香惑主,就强烈要求赵构下令把他处死。同时,还有人还告发说张邦昌在皇宫禁内有玷污宫人行为,赵构这才下诏:“邦昌敢居宫禁,奸私宫人,可以见其情状。”六月,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饮食起居,所有行动每月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几个月后,金兵又以张邦昌被废为由来犯。在当时民意和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高宗不得不于同年九月下诏将张邦昌赐死,派殿中侍御史马伸前去执行。其实赵构挺同情张邦昌,但由于宫内外的一致反对,他也没办法。在张邦昌被正法以前,就宣布了:“张邦昌赐死,不予株连九族。”据说,张邦昌在长沙跪听诏书后,还“徘徊退避,不忍自尽”,执行官严令迫之,张乃登上潭州城内天宁寺的平楚楼,仰天长叹数声,自缢而亡,结束了他耻辱的一生。
■贾似道:南宋大奸臣
贾似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政治腐败、国运衰微的南宋末年,由一个专事吃喝嫖赌的浪荡子,迅速爬到了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高位。他残酷压榨人民,过着极其荒淫奢侈的生活。在元军大举攻宋的时候,他又向敌人称臣请降,成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罪人,最后落得个人人唾弃的可耻下场。
贾似道出生于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其父是位狡诈的贪官。他出生后,承继了父亲的奸诈,整天都花天酒地,毫无半点才德。
后来,贾似道的姐姐成为了宋理宗的贵妃,自然鸡犬升天,贾似道在他25岁时就通过“考试”,成为太常丞以及军器监,自此之后生活就更为腐败。在这10多年间,贾似道学会了勾心斗角之术,加上自己身为国舅的特殊身份,因此在他41岁时就己是枢密院事。
1233年,即为宋理宗绍定五年,蒙古向南宋政府提出“联蒙灭金”的条文,毫无远见的南宋政府自以为这就可以除去外患,于是与蒙古结成盟友。后来于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联军成功灭金,但蒙古却违背之前定下来的条文,把宋应得的土地削减,力弱的宋出兵作战,也无济于事,不但惨败而归,更被蒙古于1258年因宋“违约”而再次被入侵。
南宋惨败后,理宗令贾似道出战,攻打蒙军,贾似道根本没有什么军事上的才能,于是在出征后与蒙军私下议和,并向蒙军承诺游说朝廷向蒙古进贡。第一次议和,蒙军并不愿意。及后,蒙军将领之一的蒙哥在钓鱼城中战死,贾似道得知忽必烈会回国夺回汗位,便看准机会,与后来的元世祖签了和约,表示愿意称臣、岁奉20万两白银、20万匹绢。
在私下议和后,贾似道与其他将令会师,并趁蒙军撤退时进攻,杀伤了仅仅170多名外敌。170多名士兵对兵源充足的蒙军简直是微不足道,可是,贾似道却视之为“空前绝后”的战功,自然要夸大,连奉“捷报”,并不报蒙军撤退的真正原因,向理宗报道﹕“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汇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
理宗收到情报后,被贾似道蒙骗,欢天喜地。不但赐贾似道卫国公与道少帅,更大力赞扬贾似道,令朝中的文武百官恭迎贾似道“凯旋而归”。贾似道得势后,即作威作福,向理宗谗害在军营中对他“无礼”的曹士雄以及向士璧,说他们曾在军中贪污以及盗取官钱,结果两人被流放外。另一位将领高达曾在军中讽刺贾似道,于是贾似道在理宗面前说高达的不是,希望可以除去高达。幸而理宗还有点智慧,没有杀死高达。
杀高达不成后,贾似道与同党编辑《福华编》,用以“歌颂”他于抵抗蒙军时的“英勇事迹”。此后,宋度宗登极后五年,贾似道为了测试自己在朝中的重要度,于是在度宗面前说自己年时己高,需返乡受福,度宗不想失去该“军事奇才”,便下旨准许贾似道可六日才上朝一次,也不用如百官般行礼,到后来更是十天上朝一次。贾似道证明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几乎与皇帝相似。
在襄阳被蒙军围攻之时,边关的文书接二连三地传来,贾似道“玩乐为首,国事其次之”,一律扣下不上奏朝廷。后来,在咸淳八年,即1272年,在度宗前往祭祀式时,天下起雨,度宗接受爱妃胡贵妃之父的建议提出归宫,令贾似道“不满”,就装出要离宫归家的样子,度宗苦苦哀求,又听从贾似道的话,把心爱的胡贵妃送去当尼姑才得到贾似道的“原谅”。
而襄阳被蒙军被围困一事,贾似道都一一压起来。一次,朝廷要他出征,于是贾似道买通大臣,向度宗“说明”贾似道应留在中央“控制大局”。
宋度宗离世后,蒙古大军已攻到了鄂州,南宋太学生提出贾似道要亲征出战,在群众压力之中,贾似道不得不出战,于是再次向蒙军议和,但蒙军根本不稀罕和约的内容。
最后,贾似道大败,被贬到离州,安置于循州,并没收其家产。后来,福王赵与黄派杀手了结了贾似道的性命。在贾似道死前,先被杀手戏谑一番,最后才在古寺中被勒死。
综观贾似道的一生,此人贪婪残忍,荒淫奢侈,又欺善怕恶,满身流氓习气,他是南宋末年腐朽的大官僚大地主的典型。贾似道在历史上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他是从南宋政权这个腐败机体上生出来的一个毒瘤。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南宋封建统治集团的没落,从而也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
刘瑾:千刀万剐被凌迟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6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朝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刘瑾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银至十余万两”。善行贿者,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安化王朱寘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在菜市口的刑场上,这位已近花甲之年的刘公公终于结束了恶贯满盈的罪恶一生。
魏忠贤:明代阉党逆案之首
魏忠贤,中国历史上的大奸臣,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他是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本是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国号天启。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当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幸免于难,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士。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有贪赃之罪,史称“六君子之狱”,大肆搜捕东林党人。次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而负责防守边疆的孙承宗、袁可立等正直大臣也相继遭罢官。至此,东林党被阉党势力彻底消灭,时东林“纍纍相接,骈首就诛”。
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被封为“九千岁”,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病死,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他就是崇祯皇帝。无疑,魏忠贤也想要控制崇祯皇帝。据说,他曾进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迷魂香”。他要把崇祯皇帝变成痴皇帝,但没有得逞。
崇祯皇帝初即位,小心谨慎,无所举动。九月,他采取了第一个措施,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被流放凤阳,在途中畏罪自杀。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展开讲讲...
收起 发布
6条回答

摩天长笑
LV.2 2018-02-23

北宋奸臣蔡京:千古留下唯骂名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在徽宗一朝,蔡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他在任期间,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和得力干将,但二人的目的却有天壤之别。众所周知,王安石主张变法,其目的是富国强兵;而蔡京所实施的所谓新法,不过是为了多搜括些民脂民膏,来供徽宗享受玩乐。 为了讨好徽宗,在他主持朝政期间,先后设置应奉司、御前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等机构,大兴花石纲之役,专门为徽宗个人服务。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据《宋史》记载:百姓服花石纲之役的,中产人家都破产,有的卖儿卖女来提供服役的费用。凿山运石,对役夫规定任务数量,十分苛刻,即使在江湖深不可测的水下有奇石,也要千方百计地取它,直到取出才罢休。 此外,他还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长沙)。王明清《挥尘后录》记载了蔡京的死因:“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显然,蔡京因“穷饿”而死。然而,蔡京当时真的很穷吗?据史料记载,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