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引发的故事
Ⅰ 找一个关于迟到的故事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Ⅱ 迟到的故事作文
早晨,我还在梦乡里,朦胧之中听到姑姑说:“英子, 快起床,要迟到了。”我自言自语:“还这么早,再睡一下也没关系。”说完又睡了。过了一会儿姑姑又说:“小懒虫,起来了,早起三分光,晚起三分慌呀!”(太罗嗦了)我说(带怒火):“行啦你先去忙别管我~!”拉起被子盖在头上又睡了。
还好在危急时候小闹钟救了我,我起来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一片沉默(原来我在幻想:要是我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那多好,要是我会腾云驾雾那多好!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可能)我像是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抓心,在看看表已经七点四十九了,我更是急上加急,六神无主了。连忙翻开被子找衣服,找了床上找床下,心里想:衣服到哪里去了?(搞了许久,终于穿好服装。慢慢慢慢慢啊!我心痛的时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抛开所有的思想,像离玄的剑一样“飞向楼下。(真快啊!运动会都没这么快!!!)奔向教室,教室已经想起朗朗的读书声。
我只好自吃苦果,自认苦了。
Ⅲ 迟到先生的故事 想象作文
嗨,各位,我是个迟到大王,今天又迟到了,不过,这是事出有因的.
早上醒来,揉揉眼睛,一看,哇,八点了,再不去学校就来不及了,快跑啊.于是我背上书包,带上钱,去买了个包子后,急忙忙往学校跑去.当我走过一条无人的小巷的时候,前面有一座大大的房子拔地而起,堵住了我的去路.我想,这房子啥时候建起来的,以前没见过啊,不管了,进去先,或许还能从后门出去呢.然后我义不容辞把门推开进去了.进去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是一个空屋,没有人在里面.虽然这房子是空屋,但是我发现进去以后就再也没有门出现了,天啊我岂不是要被活活的饿死在这里,不!上帝救救我啊,我还想见爸爸妈妈呢,我还有个爱我的奶奶在家等我回来吃饭呢,我哇哇大哭了起来.这时,一种苍老的声音在我的耳旁想过:“迟到大王啊,我是这件屋子的主人,你想要出去,就在这里写你一个月迟到了多少次,为什么迟到的作文,迟到多少次就写多少篇,写完后就告诉我,我会让你出去的”.说完这声音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一片寂静.听完他的话,我准备拿出纸合笔,可是一看,由于昨天晚上熬夜打电脑,书包里仅有几本书,几张纸,根本没有笔.天啊,没笔写啥啊,都怪我,都怪我自己,为什么要打电脑啊,打电脑有什么用,难道连学习这件事都可以重要的过这个电脑吗?那个电脑玩玩就算了,学习可不是啊,学习要认认真真学,玩就认认真真玩,那样不更好吗?但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爸爸妈妈,亲爱的奶奶,你们好好的生活吧,我就要饿死在这里了,呜呜呜,想到这我哭了出来.这时,那个苍老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迟到大王,由于你知道迟到是一件坏事,而不是好事,所以,你现在可以离开这里了,记住如果你不知悔改,下次你去上学的时候你还会再进来,但是下次你就不要可望在出去了,再见”.说罢,门开了,我背着书包踉踉跄跄的离开了这间有些恐怖又能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的鬼地方,向学校跑去.
Ⅳ 迟到事例
1.早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厉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早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2. 张良起早,但还不够早,也算作迟到故事吧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
显然是受奥巴马影响,整个美国政府也开始迟到,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作每天的例行简报也是让记者等了又等,有时迟到超过一个小时。有网民批评称,奥巴马迟到是一种轻视别人的表现,不能接受。
希望能帮助你
Ⅳ 关于迟到的历史故事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5)迟到引发的故事扩展阅读: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着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鲁迅
Ⅵ 历史上关于迟到的事例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Ⅶ 名人关于迟到的故事
还记得鲁迅三味书屋桌子上的早字么,这就是他迟到的证明,然后他刻下这个字,提醒自己,果然从没再迟到过
Ⅷ 有关迟到导致失败的例子
尤其是在面试迟到了最危害最大基本上就过不了关
Ⅸ 名人关于迟到故事 要具体的,生动的。234字以上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回部分。
书答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Ⅹ 以“迟到”为话题的故事
1.早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厉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早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2. 张良起早,但还不够早,也算作迟到故事吧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3.迟到
2003年春的一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到一所学校去演讲,但不知什么原因,他迟到了整整十五分钟。希拉克演讲完了,然后让同学们提问。这时,一位孩子举起手说:“希拉克先生,请问当总统就有权随便迟到吗?”
希拉克的脸上有些尴尬,但他反应很快,马上说:“对不起,刚才让你们久等了,其实我也不想迟到,但我的车被一位好朋友开走了。”
4. 上任两个多星期的奥巴马,出席所有场合与记者会总是迟到,被批为“迟到大王”,这与前总统布什的守时形成强烈对比。
白宫改成“奥氏时间”
近日,美国媒体讽刺奥巴马在华盛顿开创出“奥巴马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奥巴马推翻了前总统布什一项严格执行、但不成文的规定“永远要准时”,改为“姗姗来迟”。
据报道,上任两个多星期的奥巴马,出席所有场合与记者会总是迟到。由于刚卸任的布什是完全守时者,媒体立刻察觉两人的不同。奥巴马处处迟到,使“他会迟到”成为奥巴马阵营最常对记者说的话。奥巴马连要宣布改变布什命令的场合,也是在众人望断脖子后才现身。
就职前就爱迟到
就职前,奥巴马就是“迟到大王”。1月8日,奥巴马举行经济记者会,电视台现场转播,奥巴马照迟到不误。
事实上,以往他出席竞选活动及参议院会议通常也都会迟到。他曾就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上迟到一事公开道歉,其视频还被传到YouTube上。
显然是受奥巴马影响,整个美国政府也开始迟到,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作每天的例行简报也是让记者等了又等,有时迟到超过一个小时。有网民批评称,奥巴马迟到是一种轻视别人的表现,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