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大目标和小目标小故事

大目标和小目标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9 23:22:11

① 关于树立明确目标的小故事

1.青年楷模张海迪

5岁时因病高位截瘫。致残后在病床上艰苦自学,翻译和创作版了多部作品,获多项荣誉权称号。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学习的通知。

2.中国“保尔”吴运铎

战争年代负伤致残,一本《把一切献给党》影响了几代人。

3.名科普作家高士其

1928年在医学试验中因病毒侵入身体致残。后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4.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玉荣与姐姐龙梅为保护集体的羊群被冻伤,双小腿截肢。致残后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从事青少年和残疾人工作。

5.盲人化学家侯永庚

中科院研究员1980年因糖尿病双目失明,失明后仍顽强从事物质晶体结构研究,创造了著名的“侯氏程序”。

拓展资料

自立是汉语词语,汉语拼音为zì lì,指的是自我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别人自我完成一件事等,也指有自己的主见,主意,不需依赖他人。自立也意为能自持自守,不为外力所动。

② 如何设定目标有小故事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12岁的那一年,随着父亲驾着马车到内城里,偶然间见到一容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十分新奇,并在心中想着:既然可以用蒸气做动力,那么用气油应该也可以,我要试试!
虽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从那时候起,他便为自己立下了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
他告诉父亲说:“我不想留在农场里当一辈子的农民,我要当发明家。”
然后他离开家乡到工业大城底特律去,当一名最基本的机械学徒,逐渐对于机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工作之余,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梦想,每天劳累地从工厂下班后,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发工作。
29岁那年,他终于成功了。在试车大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要决是什么?”福特想了一下说:“因为我有远大的目标,所以成功。”
人生哲理:
成功,需要及早设定目标,更需要努力去实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梦想,但是许多年过去了,因为没有行动去配合,梦想早成了空想。福特不只有梦想,更有行动,并且持续了17年,所以他成功了。让我们用行动去完成我们的梦想吧!

③ 关于目标的小故事50字左右,急···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 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 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 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 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 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 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 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 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 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 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 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④ 谁有“目标细分(含义: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来完成)”做事法的故事还有“单点爆破(含义:集中全部

目标细分:著名作家老舍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完不成绝不收笔。年轻时他每天写3000至4000字,一个暑假可以写一部长篇文学作品。64岁时写《在红旗下》,精雕细琢,每天仅写1000字。写完了今天的1000字,又要写明天的1000字,正是通过自己春蚕般吐丝不止,他才织就人生的壮丽画卷,在新文学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美国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名叫布菲耶的40岁的牧羊人,每天都在荒山上种1000粒橡皮种子。10年后,那些橡树郁郁葱葱,面积达60平方公里,他仍耕种不辍。40年后,即1947年布菲耶89岁去世时,他栽种的橡树已成了一片漫漫无际的森林。这位伟人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件神话一样的伟业。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一般的人虚度光阴,毫无建树,就是恨不能一天建一座大厦,而不屑每天砌一堵墙。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要学会等待,只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总会有收获的,总之,不能操之过急。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获得世界冠军,有很多人为此质疑。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世界冠军。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有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的人才有望夺冠。山田本一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二个标志是银行;第三个标志是红房子…这样一直通到比赛的终点。”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他分解成了几个小目标跑完了,这样在跑的过程中他就能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最后的胜利。

⑤ 关于目标的幽默小故事

表妹去相亲,回来说相亲对象太穷,不同意。老姑父说:穷点怎么了?当初要不是家穷,哪能有你!那时候你妈意外怀孕,怀胎九月我特么才攒够打胎的钱!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