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地震短篇感人故事

地震短篇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30 08:18:34

⑴ 关于地震感人的小故事

汶川地震时,陆苇作为救援部队中唯一的一名通信兵,就在这支队伍的行列。在明知8个亲人被埋在附近的废墟中,陆苇强忍心中的悲痛紧张展开工作,当天晚上就完成了超短波基地台和单边电台的搭建。

5月23日,根据任务需要,部队要从北川县城开赴擂鼓镇展开救援。临走前,战友们哽咽着告诉他,他的亲人由于被埋得太深,部队虽还在全力营救,但估计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

听到这个消息,陆苇一下子跪倒在地,悲痛不已地哭道: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你们原谅我吧!说完,陆苇擦干眼泪,就奔赴下一场救援工作中。

在那一场战斗中,陆苇和战友在北川县救出群众156人,安全转移群众5300余人,成为北川救援中的“抗震先锋”。

(1)地震短篇感人故事扩展阅读

地震与防灾减灾日:

1、经国务院批准,由于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巨大,举世震惊。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最大限度地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奋不顾身,大爱无边

⑵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一:

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二: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三:

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四: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五:

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学正向这边跑来。

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⑶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1、他是在江苏南京江宁区乞讨的老人,名叫徐超(音)。15日中午,他向募捐点捐了5元钱;下午3时,他又来了,这次捐出了100元,塞进募捐箱,将工作人员惊呆了。他说,中午捐的时候,因为身上都是零钱,不好意思拿出来,后来到银行兑换成100元整钱,才拿过来捐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他说。据知情人19日报料,徐超又捐了339.01元。
2、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3、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4、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二班的学生,15岁。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⑷ 关于地震的感人故事(简要)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课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灾难永远地掩埋在了废墟下,然而,离北川县城15里路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国百强希望小学却在这次颠覆性的地震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不仅教学楼丝毫没有垮塌,而且正在该校上课的483名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都奇迹般地全部安全撤离。
在山上度过饥寒交迫的一夜后,9名老师带着71个孩子翻山越岭穿过灾区,成功地来到安全地绵阳市,并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暂时安顿在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吃饱了,穿暖了,洗干净了,一个个朝气蓬勃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中开出一朵朵向着未来的希望之花……

“造孽啊,这些娃娃,但看到他们都安然无恙,我又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刘汉希望小学教导主任肖晓川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已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因过度操劳,他一双眼睛异常血红,但看着穿上干净衣服正在看动画片的娃娃们,这位临时大家庭的“家长”显得无比欣慰。

“12日地震发生时,娃娃们都在教室里上课。意外的是,这所专为贫困孩子们修建的希望小学在强烈的震波中异常坚固,一点都没有垮塌,因此我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将全校包括幼儿班在内的483名同学全撤到空地上,等待救援。后来有些孩子被慌慌张张前来的家长领走了,到最后剩下71个。因为村子已经平了,房子也垮了,估计不会再有家长来,我们就在武警战士的带领下开始连夜往外撤离。我们学校修建在山上,这就意味着要把娃娃带出去必须要翻两座山到北川县城的马路上,然后再走到绵阳。”

⑸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100)字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 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 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 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 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⑹ 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摄人魂魄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性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之时,国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间大爱,让我们深受感动。他们为自己的儿女、爱人、学生和受灾群众,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血肉之躯,甚至宝贵的生命,这种伟大的母爱、父爱、亲情和博爱,显示了人性的光芒,值得我们热情讴歌和大力颂扬。
1、父母身体守护,女童劫后余生

5月13日,在北川县城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救援官兵发现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被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护在身下,扑闪的大眼睛里充满生的渴望。两个大人就是她的父母,人们见此情景无不肃然起敬,他(她)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搭建了生存的空间。

这幢房屋的断墙残垣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救援官兵心急如焚,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孩子救出,直至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从危墙下面抱出了小女孩。这时距离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在父母的保护下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长期受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小女孩的思维清晰,她告诉人们她已经三岁了,叫宋欣宜。

2、生命的乳汁,如此甘甜辛酸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边,数十位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眼前:年轻的妈妈双手紧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救援人员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然而一离开母亲的乳头,她就立刻哭闹起来。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母亲哺育孩子,历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却从来没有哪个母亲的乳汁如此甘甜;孩子依恋母亲,往往让人由衷感激生命的美好,却从来没有哪个母亲的乳汁如此辛酸。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大爱之前,大恸难抑。

母亲已然罹难,连名字也未及留下;女儿安然生还,将爱代代相传。

3、一声宝贝我爱你,阴阳难隔慈母心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时,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去,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高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压在她身上的废墟清理开,从她的身体下面抱出了一个三、四月大的娃娃,孩子包裹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检查时,却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被这阴阳难隔的慈母深情感动得潸然泪下。

4、没有了家人,我们爱其他人吧

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诉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

丈夫对她说:“蒋敏,我们已经够幸运了,很多家庭没有一个幸存者。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我们尽可能为他们多做些事情。”

蒋敏说,自己孩子已经没有了,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帮助这些灾民:“我的舅舅现在也和他们一样,住在这样的帐篷里面。如果我的母亲我的女儿还活着,肯定也正被很多人这样帮助着、关爱着,这么多家庭和我一样不幸,我感同身受。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蒋敏的同事张燕告诉记者,每次有小孩子来到救护站,蒋敏总是特别细心呵护,帮他们穿衣、盖被子、逗孩子们笑,“每当这时,我心里就特别的心酸。”本故事主人翁,就是我们在电视镜头里看到的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

5、我必须活下去,因为有很多我爱的人在等我
他坚持了79个小时,却没能坚持最后的10分钟。陈坚,一个26岁的青年,妻子怀孕,他却在废墟下压了三天三夜。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他还活着,并说,“我必须要活下去,因为还有很多我爱的人在等我”。救援人员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把他救出来。可是,当花了一个多小时,将他抬下艰险山路的时候,陈坚终因体力不支,停止了呼吸,在场很多救护的人喊他,“你这个傻子,你都挺了三天三夜了,这会儿你还挺不住吗?你的老婆还在等着你,你的娃儿还没生出来呐。”但他最终都没能再睁开双眼。因为有爱,陈坚努力活着,因为妻子怀孕,陈坚努力坚持着,英雄的陈坚是所有人崇拜的汉子。

6、老婆,我们到死也不分开
一个普通的男子,本想替妻子挡住地震时飞来的巨石,独自赴难,最后却成就了很多情侣相爱时的这句誓词。这是在汶川绵池镇一个灾后处理现场,一名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含泪讲述了不久前清理一处灾难现场的情形:在一块大石下,一名中年男子呈弓趴姿势保护着身下的一中年女子,而女子则紧紧地抱住男子,两人的尸体已无法分开,只好一起入殓。如果有来生,也许他们还会是一对夫妻,因为爱所以爱,彼此不分开。据说这是一对名字很普通,长相也很普通的夫妻。男的叫朱能,女的叫兰六妹。

7、我的娃是娃,灾民的娃也是娃

蒋晓娟,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巡警大队一名普通的民警,她把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了父母照料,自己却义务为许多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救灾棚,人头攒动。看到饿得哇哇大哭的婴儿,刚做妈妈不久的女民警解开警服扣子,当众坐下,给襁褓中的孩子哺起乳来——近几天,这个感人的故事,在江油市城区各灾民安置点流传。两天时间里,她的乳汁,喂养了3个嗷嗷待哺的灾民婴儿和5个被解救的婴儿。

蒋晓娟一见到记者,立即不好意思起来:“奶几个娃没得啥子好讲的。”记者想多了解些情况,她不想多说:“天下的女人心肠都是软的,天下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我的娃是娃,灾民的娃也是娃,他们都是妈的娃。”

8、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救学生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谭老师却永远地走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啊!”

9、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人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身亡!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插上了生命的翅膀。

10、爱人心急,死时仍作飞翔姿势。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大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象一只承重的鸟儿欲振翅飞翔。她就是这所小学代课老师杜正香,不过孩子们平时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想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孩子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孩子
大地震解开你远航的缆绳
没有风帆你也与伙伴们慢慢起航
风萧萧中你迎着黑夜的降临
径直向前摸索远处的星光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在他乡异土自在安详

孩子
你不再偎依妈妈的臂弯
远征的凝重布满娇矫的脸庞
过早地诀别人间的理想
小心翼翼与伙伴跼行黄泉路上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来世回到妈妈身旁

孩子
生与死分界在山崩地裂的一霎
胡爷爷温爷爷情寄抢险前方
子弟兵昼夜救助苦难的人们
民众集聚相互扶助的巨大力量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不忘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

孩子
你没有自私地远航他乡
喷洒出鲜血导引科学的目光
柔弱的身躯架起研究抗震的桥梁
轮回生命去置换未来的幸福安康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呼唤生命工程给人类希望

孩子
你招唤来救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人们为你手拉手围成铁壁铜墙
这是抗争灾难的成城众志
高喊“加油”把哀悼化成奋发的力量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带上人间的鸟语花香

孩子
汶川的洗礼组建了大地震文化
你的血肉化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篇章
人们坚强了活着就好的信念
肝肠寸断的妈妈停止了悲伤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来生再骑在我的肩上

孩子
人们把哀思藏进了心房
余震中简易的教室读书声朗朗
叔叔阿姨抹干了眼眶上的泪珠
信心满怀耕耘家园牧歌悠扬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战胜磨难不会彷徨

孩子
世界到处充满着友爱
不分种族同声祈祷你和伙伴安详
祝福你如同烈火中涅磐的凤凰
永生在悠悠天国的白云之上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化成天使在生命之河飞翔

孩子
放心地去与伙伴们远行
不要在漆黑的路上迷惘
带着笑颜好好把握手中的舵盘
相互搀扶走进天国的殿堂
爸爸默默地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永远记得爹和娘的目光

《走好,我的孩子》

(爸爸) 孩子
大地震解开你远航的缆绳
没有风帆你也与伙伴们慢慢起航
风萧萧中你迎着黑夜的降临
径直向前摸索远处的星光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在他乡异土自在安详

(爸爸) 孩子
你不再偎依妈妈的臂弯
远征的凝重布满娇矫的脸庞
过早地诀别人间的理想
小心翼翼与伙伴跼行黄泉路上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来世回到妈妈身旁

(妈妈)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孩子) 妈妈
我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妈妈)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再也没有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孩子)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我们说
不哭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孩子)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爸爸) 孩子
生与死分界在山崩地裂的一霎
(妈妈) 胡爷爷温爷爷情寄抢险前方
子弟兵昼夜救助苦难的人们
民众集聚相互扶助的巨大力量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不忘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

(妈妈) 孩子
你没有自私地远航他乡
喷洒出鲜血导引科学的目光
柔弱的身躯架起研究抗震的桥梁
轮回生命去置换未来的幸福安康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呼唤生命工程给人类希望

(爸爸) 孩子
你招唤来救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妈妈) 人们为你手拉手围成铁壁铜墙
这是抗争灾难的成城众志
高喊“加油”把哀悼化成奋发的力量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带上人间的鸟语花香

(爸爸) 孩子
汶川的洗礼组建了大地震文化
(妈妈) 你的血肉化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篇章
人们坚强了活着就好的信念
肝肠寸断的妈妈停止了悲伤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来生再骑在我的肩上

(妈妈) 孩子
人们把哀思藏进了心房
余震中简易的教室读书声朗朗
叔叔阿姨抹干了眼眶上的泪珠
信心满怀耕耘家园牧歌悠扬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战胜磨难不会彷徨

(妈妈) 孩子
世界到处充满着友爱
不分种族同声祈祷你和伙伴安详
祝福你如同烈火中涅磐的凤凰
永生在悠悠天国的白云之上
(爸爸) 爸爸默默关注你去远航
盼望你化成天使在生命之河飞翔

(爸妈) 孩子
放心地去与伙伴们远行
不要在漆黑的路上迷惘
带着笑颜好好把握手中的舵盘
相互搀扶走进天国的殿堂
(爸爸) 爸爸默默地关注你去远航
(爸妈) 盼望你永远记得爹和娘的目光

(孩子)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我们说
不哭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爸爸) 孩子
爸爸默默地关注你去远航
(爸妈) 盼望你永远记得爹和娘的目光

(孩子)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⑺ 汶川地震的感人小故事

一、伟大的父爱

绵竹北方中心小学12岁的小女生夏俊说:“我的旁边三个同学都死了,就只有我一个人在,我就想我爸爸不会来接我了,我死了算了,大不了看不到爸爸最后一眼,其实我的心中是不愿意这么想的。”

小夏俊的爸爸在废墟挖了三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女儿,小夏俊不停的安慰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我谢谢你啊,是你教我咋成人,咋学懂事情,我再也不跟你斗嘴了。”

二、百里寻夫

周兴柠的眼中始终含着泪水,话音颤抖,“我相信他不会死,我要去救他!”5月14日记者在都江堰加油站邂逅这位女子的时候,她双手颤抖,不停打电话,语音急切,但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却坚定万分。她的车上已经备齐一切户外用品,是的,她要去汶川县映秀镇寻找自己相守十多年的老公郭斌。

但由于前方公路已断,她只能徒步寻夫,记者一路跟随寻夫奇女子徒步走向映秀。

三、不要怪妈妈

“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当自己遇难的孩子被挖出,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老师聂晓燕的眼泪如山洪暴发。地震发生时,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别人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里。

四、生日快乐

20岁女孩被埋56小时160名军人歌声唤醒她“13日是娇娇20岁生日,本来想为她好好庆祝的,没想到……”贾正远看着满身鲜血的妹妹,双手捂住脸哭了起来。

这时候,不知道谁首先唱了一声“祝你生日快乐”,救援现场所有的解放军战士都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双手交叉在胸前,眼睛里还含着泪花。”贾正远说,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神智不清的妹妹居然慢慢清醒了过来。

五、舍身就义

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⑻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旧债未还,又添新债。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前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也需要人才啊。”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

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地震!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是他这一生永远忘不掉的。“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回忆当时的情景,获救的学生神情仍然紧张。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