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聪明故事文本
1.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照以下格式整理出:题目,选自,原文(文言文),译文,推荐此文的原因。
【经典古文】
曹冲称象①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②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③巨象,太祖④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⑤。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字词注释】
①选自《三国志》。②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③致:送来。④太祖:魏太祖曹操,曹冲的父亲。⑤咸莫能出其理: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咸,都;出,想出;其,指称象;理,文中有“办法”的意思。⑥校(ji4o):比较。
【诗文翻译】
曹冲长到五六岁,(他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已经比得上成年人的智慧。当时(吴国的国君)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魏太祖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向手下的人询问这件事,(他们)都想不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并且在大船外边河水所能达到、留下痕迹的地方刻上记号,(然后牵下大象,)将石头等物称了以后运载到大船上,(随时察看大船“吃水”的位置,)经过比较就可以知道大象的斤重。”曹操听了以后很高兴,立即按这个办法做了。
【图示导读】
这一故事写曹冲五六岁时即聪颖过人。当孙权送来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时,曹冲能提出用“船”称象的办法,深得太祖欢心,并得以实施。
【作者简介】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2. 古代少年聪明故事100子字
《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孔融:小孔融十岁时,他爸爸带了到京城去见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向他请教过学问,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谊。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
又有一次,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是一位人间奇童!"姓陈的大官说:"小时聪明,长大了不定有用。"孔融一听,马上作出反应,他对这位大官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呢!"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3. 古代儿童聪明的故事(短一些)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专缸沿上玩,一不小心属,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4. 关于少年儿童聪明的事例
道旁李树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李 曹冲称象
5. 古代聪明儿童的故事
曹冲(196-208),字仓舒,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称象流传
千古,那时曹冲只有6、7岁,曹冲十三岁夭亡,曹操痛苦不已,哀
叹道:“如果华佗不死,仓舒不会死。”
曹冲是曹操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称其为天才一点都不过分,
称象的过程不必细说,一个小孩子居然能脱颖而出实在令人赞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曹操的军纪非常
严明。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管
马鞍的库吏要被杀头,库吏胆战心惊,怕掉脑袋。曹冲知道此事后,
用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象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
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问:“仓舒呀。你怎么不高兴呢?”曹冲:
回答说:“人们都说老鼠啃了人的衣服,对衣服的主人是不祥的预兆,
现在我的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好害怕。”曹操安慰道:“东西被老
鼠啃那是正常的事,不要听别人瞎说,没事的。”库吏趁此来报告马
鞍被啃一事,曹操听了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
更何况马鞍是悬在柱子上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也没追究。
曹操看到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善良,非常开心,更加
喜爱这个儿子,并多次向臣下表明将来要让曹冲接班的意思,只可惜
曹冲十三岁得病去世。
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也是曹操的一大损失啊。
6. 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的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抄与前面的几种所不同的是:袭它不仅有古代好孩子的故事,也有现代好孩子的故事;不仅有中国好孩子的故事,还有外国好孩子的故事。他们都能在正史野史、典籍传说中找到根据,可以说是真人真事,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四本书洋洋数十万字,包括故事261篇,堪称一个小小的资料库,也就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编目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分为四个系列:《品德高尚的少年儿童》、《勤奋好学的少年儿童》、《勇敢顽强的少年儿童》、《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有的助人为乐,?己为人;有的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有的勤学苦练,锲而不舍;有的身残志坚,刻苦钻研;有的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有的聪明机智,智力超常;有的才思过人,见解不凡.这些人物都是孩子们成长的榜样。这些故事都短小精悍,情节生动,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这套书概括起来一个字:好!
7. 少年儿童聪明勇敢的故事
谢道韫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谢道韫还是个小MM的时候就相当了得。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这一赞,谢安何等样人,不说他在淝水之战中的镇定气度,也不说他权谋机变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归隐的澹泊心态,只说后世的诗仙李太白向来眼高于顶,有着天子呼来不上来的狂气,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这个东山不出的谢安石。其时天下号称名士的何止千万,能得谢安一赞几乎可以藉此荣耀终身。另一则故事就更经典了,一次冬日谢氏家族聚会,正赶上大雪鹅毛般片片落下,谢安于温酒赏雪之余,雅兴大发,问在座的谢氏后辈,飘飘大雪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哥谢明接口:“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位老兄空中撒盐何故,难道想人工降雪?:))。谢道韫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简单一句,谢道韫的诗情才气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谢安大声称善,夸奖道韫敏慧过人。
8. 关于小孩聪明的故事
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条大蛇,七八丈长,十几围粗.当地人常常害怕它。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伤害死的。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不到保佑。或者托梦给人,或者下告巫祝,说蛇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可是大蛇妖气造成的灾害并不因此停息。大家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连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小女孩的生命。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这一年,又在预先寻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将乐县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名叫李寄,想自愿去应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说:“爹妈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个女儿,连一个儿子也没有,虽说有后代,却和没有一样。我没有缇萦那种能给父母解救苦难的力量,既然不能供养双亲,只是白白地浪费衣食。活着没有什么益处,倒不如早点死掉。卖掉我还可以得到一点钱,拿来供养爹妈,难道不好吗!”父母疼爱孩子,始终不允许她去应招。李寄偷偷地一个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请求赐给锋利的宝剑和咬蛇的猎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带上剑,牵着狗,来到庙中坐下。她预先用几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头大得象个圆顶粮屯,眼睛象两面二尺阔的铜镜子。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李寄立即放出猎狗,那狗冲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从后边用宝剑砍伤了蛇几处。蛇受不了伤口剧痛,就猛然跃了出来,窜到庙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进洞一看,发现九具女孩留下的头骨。她从洞中把这些头骨全拿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软弱胆小,结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怜悯啊!”说完,李寄就缓步回家去了。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9. 儿童聪明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