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滥竽充数视频
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版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权。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贬义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例 句
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碌碌无为 鱼目混珠 以次充好 因陋就简 浑水摸鱼
反义词
宁缺毋滥 出类拔萃 居安资深 鹤在鸡群 鹤立鸡群
2. 滥竽充数 成语故事大全视频 四字成语
滥竽充数 [读音][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内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容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近义]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浑水摸鱼掩人耳目冒名顶替因陋就简以次充好老婆当军备位充数 [反义]名副其实鹤立鸡群鹤在鸡群宁缺毋滥出类拔萃居安资深货真价实宁缺勿滥
3.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动画片
狼狈为* 12.黄梁一梦 2.破斧沉舟 8.焦头烂额 6.痴人说梦 2.博士买驴 10.绕梁三日 8.因势利导 4.意气扬扬 3.鸡犬升天 8.月下老人 12.巧夺天工 9.老生常谈 4.蓝田生玉 9.亡羊补牢 12.心劳日拙 7.沉鱼落雁 15.东窗事发 13.各自为政 14.跛鳖千里 8.太公钓鱼 11.汗流浃背 6.黔驴技穷 7.按图索骥 15.呆若木鸡 4.老马识途 13.闻鸡起舞 14.每多掣肘 4.歧路亡羊 10.家徒四壁 8,楼主自己想想看看是那个.暴虎冯河 10 1.合浦珠还 10.因噎废食 12.割席绝交 3.未雨绸缪 13.白龙鱼服 6.鱼目混珠 8 1.衣冠禽兽 5.含沙射影 12 1.身无长物 13.覆水难收 5 1.滥竽充数 14.望梅止渴 13.非同小可 15.举案齐眉 12.与狐谋皮 2.守株待兔 7.请君入瓮 9.图穷匕现 9.南辕北辙 7.嗟来之食 15.南柯一梦 2.梁上君子 2.乘龙佳婿 11.惊弓之鸟 10.三令五申 13.投鼠忌器 11.乘人之危 2.悬梁刺股 15.比肩继锺 2.完璧归赵 11.至死不悟 5.千斤买骨 4.山鸡舞镜 5.坐井观天 4.屠龙之技 以上是成语动画廊全部故事.杞人忧天 13.大义灭亲 9 1.苟延残喘 13.出奇制胜 151 1.同心同德 9.州官放火 2.指鹿为马 13.鹬蚌相争 15.唇亡齿寒 9.草木皆兵 8.越俎代庖 3.自相矛盾 10.推已及人 13.管鲍之交 11.虎口余生 5.洛阳纸贵 10.兼听则明 7.画蛇添足 7.庸人自扰 7.愚公移山 9.为虎作伥 3.先斩后奏 8.兵不厌诈 8.煮豆燃箕 14.画龙点睛 3 1.绿衣使者 9.因小失大 3.螳臂当车 7.死灰复燃 1.精卫填海 8.两败俱伤 5.对牛弹琴 10.东施效颦 8.天衣无缝 9.断鹤续凫 10.狐假虎威 2.走马看花 7.作舍道傍 10.束缊请火 7.孺子可教 2.狡兔三窟 11 1.杯弓蛇影 11.奉公守法 11.五色无主 9.前倨后恭 11.再作冯妇 2.点石成金 4.鸡犬不宁 4.狗尾续貂 10.好好先生 14.朝三暮四 14.邯郸学步 15.卖椟还珠 11.叶公好龙 4.此地无银 3.东食西宿 9.尔虞我诈 12.明镜高悬 8.推敲推敲 15.门可罗雀 15.上下其手 7.郑人买履 14.瞎子摸象 12.囫囵吞枣 6.三人成虎 6.半途而废 7 11.城门失火 6.瓜田李下 3.夜郎自大 15.青云直上 11.鸡鸣狗盗 6.各有所能 12.前度刘郎 15.望洋兴叹 6.见怪不怪 14.信口雌黄 6 1.纸上谈兵 2 1.分道扬辘 12.每下愈况 14.千万买邻 3.千金一笑 12.价值连城 5.奇货可居 14.沧海桑田 6.杀一儆百 5.千里送鹅毛 6.玩物丧志 13.游刃有余 3.开天辟地 14.口密腹剑 4 1.鹊巢鸠占 11.得不偿失 6.赤膊上阵 4.冥顽不灵 12.破镜重圆 3.金玉其外 6.傍人门户 7.改过自新 5.刻舟求剑 13.塞翁失马 3.螳螂捕蝉 5.熟能生巧 12.乘风破浪 9.狼子野心 3.河东狮吼 8.不名一钱 5.一叶障目 10.盲人瞎马 5.金石为开 10.掩耳盗铃 4.梧鼠学技 14.卧薪尝胆 4.死里求生 2.扑朔迷离 5
4. 幼儿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成语】: 滥竽充数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潜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5.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视频
滥竽充数
[读音来][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滥:失源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近义]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浑水摸鱼掩人耳目冒名顶替因陋就简以次充好老婆当军备位充数
[反义]名副其实鹤立鸡群鹤在鸡群宁缺毋滥出类拔萃居安资深货真价实宁缺勿滥
6.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动画
动画网上有
滥竽充数
lànyúchōngshù
[释义]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内吹竽容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语出]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正音] 滥;不能读作“jiān”。
[辨形] 滥;不能写作“烂”;竽;不能写作“芋”或“竿”。
[近义] 名不副实 掩人耳目 鱼目混珠
[反义] 货真价实 名副其实
[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人或物。有时也可表示自谦。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鱼目混珠”;都可表示以假的坏的冒充真的好的。但~除表示以假乱真外;还有以次充好的意思;“鱼目混珠”表示的以假乱真程度高;辨别不出。
[例句] 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
7. 儿童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成语】: 滥竽充数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潜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8. 滥竽充数的故事视频 儿童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专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属支规模 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 谁看得出来!
南郭先生终於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 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
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 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 溜走了。
9. 成语故事情景剧《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多用于人或物。有时也可表示自谦。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滥;不能读作“jiān”。
【辨形】滥;不能写作“烂”;竽;不能写作“芋”或“竿”。
【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辨析】~和“鱼目混珠”;都可表示以假的坏的冒充真的好的。但~除表示以假乱真外;还有以次充好的意思;“鱼目混珠”表示的以假乱真程度高;辨别不出。
【例句】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
【英译】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