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故事300字
❶ 有没有关于“丰子恺”的小故事
【放生】
丰子恺笃信佛教的,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
因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熏陶。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蛳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
【名字的由来】
丰子恺原名丰润。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
他在家乡读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他就以这个名字进人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
❷ 丰子恺 音乐课 小故事
看丰子恺先生的回忆录,里面记载着一段关于他的恩师李叔同的轶事。上音乐课时,有内一个学生在下面看容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李先生是个极其严肃的人,他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下课后,李先生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用很缓和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两个学生觉得老师小题大作,刚要申辩,只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在善面前,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滋润,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❸ 丰子恺故事
精益求精
❹ 关于丰子恺精益求精的全文故事
关于丰子恺精益求精的全文故事:
丰子恺小时候看到课本里面的画非常好的好看,赏心悦目,非常喜欢,但遗憾的是没有颜色,有了遗憾那就要弥补呀,而且这还是可以弥补的遗憾,所以小丰子恺立马行动,拿着画笔开始“涂鸦”,毕竟还小,抹的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中间还很有“小创意”的留白。
丰子恺感觉是弥补了遗憾,但是父亲就有了深深的遗憾,这课本画成什么样子了!拿着棒子要打丰子恺。不过还好还好,家里有姐姐,还不是一个姐姐,是六个姐姐,都很喜欢丰子恺,当然要护着弟弟,想想父亲一个对六个,丰子恺总算是没被胖揍一顿,但是这开启了丰子恺的画画兴趣。
后来发现家里有本画谱《芥子园画谱》,里面的画真是太好看了,小小的丰子恺就盯上这本画册,这眼光相当毒辣,因为这本画册真不简单,它是清朝很有名的画谱,很多著名画家,比如齐白石,就是临摹里面的画学习的,同时也不乏临摹之后像打开七经八脉一样恍然领悟的画家。
这么一本数一数二的画谱,在家里是被父亲小心呵护的,时不时拿出来晒晒,晒的时候更是要小心呵护不被虫咬。结果丰子恺每次就胆子贼大的趁父亲不注意把画谱偷拿来临摹,怎么临摹呢?就像我们如今连钢笔字帖那样有张透明白纸盖上面跟着描,每次描工程都十分浩大。
毕竟一不小心墨水就渗透到下面,所以这用笔力道要求极高,所以这和父亲的斗智斗勇中,无形加大练习难度的同时也让丰子恺有更好的锻炼。而且丰子恺乐此不疲,在姐姐们的掩护下,跨过层层难关,每天每天的如此作画。
这么高难度的练习,画的越来越好,慢慢同学们就发现了,那叫一个惊喜,都特别喜欢,都想看。所以在私塾,就出现一种风潮——传阅丰子恺的画,结果传着传着到了老师的手上,老师一问原来是丰子恺的,来到教室询问。被老师这么一问丰子恺只能老老实实回答,不过估计是汗如雨下。
用时间来画画,老师要该骂自己不好好学习了,战战兢兢呀,结果等了一会没等到责骂,就听老师问了一句“你可以画大幅的吗?”“能!”这个时候更要听话,丰子恺赶紧回答,紧接着老师就说“那你能画一幅大幅的孔子像这事儿就算了”。
当时丰子恺是答了可以,但心里没底,没画过大幅作品呀,急得那叫一个热锅上的蚂蚁,而这个时候有姐姐的好处又出现了,姐姐想了个办法,可以把小幅画均分一个一个的格子,大幅也均分一个一个的格子按比例放大。
这办法好,丰子恺赶紧照着临摹,完成了挑战。第二天带到学校,老师非常喜欢,把它挂到教室前,大家每天都对着这幅孔子像礼拜。
(4)丰子恺的故事300字扩展阅读:
作为画家,他的漫画妙趣横生;作为文学家,他的文字平易温润;作为家人,他洞察生活百态,细细勾勒人间的情味。而这也正是丰子恺心中极为重要的四件事,也是令世人知至今日艳羡不已: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丰子恺好友朱光潜曾经如此总结到,这是丰子恺对于彼时社会与大众的矜悯。
“他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真是厉害了,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小孩一样生活。不乱、不困、不畏、不念,但目前我一样也做不到。”这是当下人最为羡慕的丰子恺式的淡然与豁达,虽然我们很难做到。
❺ 丰子恺的小故事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相逢
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闹出了一则趣闻。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裹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因此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候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熏陶。他父亲丰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举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赶上最后一科的科举会试,眼看清朝已在风雨飘摇,仕途无望,只好在家设塾授徒,维持生计。丰斛泉为人平易可亲,热心助入。邻里亲朋故凡有婚丧之事,都请他撰联题书。他也为人代笔书信,或代书契约等,都从不计较酬金。
丰斛泉一次为渔人代笔,知道渔人穷苦,没有接受酬金。一天,渔人送来大小水鱼七只,水鱼亦即是鳖。丰斛泉平素诚心信佛,好为善举。当夜,他梦见有七位穿着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爷救救,老爷救救—”丰斛泉猛地醒来,深感梦境奇怪,反覆思量,不得其解,检点平日自己所作所为,也没有见愧于心之事,但是梦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鱼四周有一圈软皮,俗称作“裙”,因此相信是七只水鱼托梦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数放生。
丰子恺幼承家教,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狮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
❻ 丰子恺主要事迹简短的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于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惧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❼ 丰子恺的故事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 江崇德人。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丰子恺(kǎi)先生是一个大文学家和大漫画家。可是,有一次,他画羊却出了洋相。
丰先生的故乡是在浙江省桐乡市的石门镇。石门人都喜欢吃羊肉,因此那里的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湖羊。一个小小的石门镇,竟然长年开着十来家羊肉馆。
丰先生也喜欢吃羊肉,因此,他也是这些羊肉馆的常客。常吃羊肉,自然就对湖羊产生了好感。
有一天,丰先生忽然灵感来了,研墨挥毫画就了一幅题为《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湖羊,到羊肉馆来卖给老板。画好后,丰先生觉得很满意,就带上漫画来到羊肉馆,想让老板和顾客们也欣赏一番。谁知道,一位农民顾客看了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先生觉得纳闷儿,就上前虚心地请教他因何而摇头发笑。那农民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先生听了,回过头来又仔细看看自己的画,觉得想不通: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个农民站起来认真地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
此时,丰先生才恍然大悟。
画中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文章也一样,文中所有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尤其是一些细节,如果违背真实,就会给别人留下笑料。
❽ 丰子恺的一个故事50字数
丰子恺先生是一个大文学家和大漫画家。可是,有一次,他画羊却出了洋相。
丰先生的故乡是在浙江省桐乡市的石门镇。石门人都喜欢吃羊肉,因此那里的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湖羊。一个小小的石门镇,竟然长年开着十来家羊肉馆。
丰先生也喜欢吃羊肉,因此,他也是这些羊肉馆的常客。常吃羊肉,自然就对湖羊产生了好感。
有一天,丰先生忽然灵感来了,研墨挥毫画就了一幅题为《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湖羊,到羊肉馆来卖给老板。画好后,丰先生觉得很满意,就带上漫画来到羊肉馆,想让老板和顾客们也欣赏一番。谁知道,一位农民顾客看了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先生觉得纳闷儿,就上前虚心地请教他因何而摇头发笑。那农民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先生听了,回过头来又仔细看看自己的画,觉得想不通: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个农民站起来认真地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
此时,丰先生才恍然大悟。
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 ”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 ”
钱庄商人不解.因为年代相去甚远,商人也不大看历史书,因此并不知道咸丰.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钱庄商人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丰”.
钱庄商人 一看,恍然大悟,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
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
没多久,丰子恺和一个农民同乘一辆车,二人交谈甚欢,丰子恺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大叔一辈子在乡下种田,并没听说过还有个汇丰银行,就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大叔只关注自己的温饱,并不去管谁又坐了江山,何况是百年前的皇帝,仍是摇头.
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农民大叔忙说:“好姓好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的 ‘丰’啊! ”
丰子恺恍然大悟:“一直觉得说话并不是难事,可对待不同的说话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看来,我也得好好学学说话的功夫啊!”
❾ 有关丰子恺的故事
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