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居里夫人的故事前四章读后感

居里夫人的故事前四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18 08:44:53

Ⅰ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急!!!!!明天要交的 先谢谢了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今年寒假里,我阅读到了一本好书——《居里夫人》,使人感慨万千,它让我懂得了奋斗,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学习。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对照,我真感到惭愧,平时我做事没有恒心,每当做数学题时,一旦碰到难一些的题目,就不愿多动脑筋,一次做不出来,就渴望家长帮助,希望他们能帮我完成……
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Ⅱ 居里夫人的故事各章写了什么

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35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Ⅲ 居里夫人传第1,2,3章的书后感悟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Ⅳ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今年寒假里,我阅读到了一本好书——《居里夫人》,使人感慨万千,它让我懂得了奋斗,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学习。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对照,我真感到惭愧,平时我做事没有恒心,每当做数学题时,一旦碰到难一些的题目,就不愿多动脑筋,一次做不出来,就渴望家长帮助,希望他们能帮我完成……

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Ⅳ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妈妈从书架上拿出了一本书,我一看书名便知道这本书妈妈是在考试前一阵子就给我买的,只是因为要面临考试,所以一直搁在书架上没动。
我坐在桌前仔细地阅读完这本书,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知道我认识了一个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居里夫人。我记得在这本书里面,同是名人的爱因斯坦对她有这样一个评价:在我认识的所有名人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的不为盛名所动摇的人。可见,居里夫人这一生是多么富有传奇色彩啊!
故事中的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书香之家,她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是这样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死神紧紧地盯住了,居里夫人的母亲和三姐相继死去,这使她渡过了一个悲伤的童年。上学后,由于波兰还没有解放,沙俄人对波兰人实施了极为严厉的控制和监管,居里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依然坚持努力学习,长时间在实验室从事着实验研究,由于她的不懈努力,发现了镭和钋这两种稀有元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她长期致力于镭的研究,因为镭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别人劝她放弃,她却依然坚持着,最终为科学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本书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居里夫人不仅是科学家们的楷模,更是全世界女性的骄傲。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只要有明确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懈的努力,相信辛勤和努力会得到回报。而对于我们,做为一名在校的小学生,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完成好做为一名学生应有的责任,才能在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

Ⅵ 居里夫人每章读后感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Ⅶ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居里夫人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悟,让我懂得什么事坚持不懈和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玛丽•居里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她的这个发现,轰动了世界,震惊了科学界。然而,在这个伟大的发现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为了提炼这种物质,居里夫人要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她要将这些东西一锅一锅煮沸,不停的搅拌,然后再倒进实验瓶中提炼。在历经几年如此繁重的劳动,终于,居里夫人用她坚韧不拔的毅力从几吨的物质当中提炼出了三克镭。仅仅只为了这三克镭,居里夫人用了几年;仅仅只为了这三克镭,居里夫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如此艰辛的劳动和伟大的牺牲精神,我们就不可能发现镭。居里夫人为科学界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啊!但居里夫人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因此沉溺于物质的享受中,而是把自己的奖牌给女儿当玩具,自己仍旧专心于自己的研究。

看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为居里夫人的毅力感动;为居里夫人的为事业奉献的精神感动;为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风度感动。看看居里夫人,再和自己进行对比,做事老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毅力和恒心,遇到困难就退缩……我要向居里夫人学习,学习她不怕苦的精神,学习她对于一件事的专心致志和不放弃……从现在开始,我要朝着这些目标努力,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人,为祖国和社会奉献自己!

Ⅷ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2011.8.25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2011.8.25]

今天,我读了《居里夫人的故事》,让我觉得最感动的是玛利亚在学习中的一小段,反映了玛利亚读书时专心致志,忘我投入的精神,《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2011.8.25,读后感《《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2011.8.25》。我就举几个小例子:有一次,全家人跟她开了个玩笑,他们敲打着各种物品,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可是玛利亚直到读完书后才听到这些巨大的噪音;还有一次,在她读书时,几个孩子用椅子把她围了起来——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后面各放了一把椅子,最后他们在她头上放了一张做成了一个“建筑”的顶,但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听到一丁点儿的声音,直到玛利亚抬起头来,那个“大厦”轰然倒塌,她才发觉这件事。

我觉得玛利亚专心致志、忘我投入的精神之得我们学习,上课时专心听讲不开小差,不受外界的影响。做作业时,应该认真的做,不能边做边玩。

我想,如果我能学到玛利亚这些精神,我一定能在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2011.8.25〕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Ⅸ 居里夫人得故事感想50字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