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广的成语故事
1、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3、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4、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5、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6、天罗地网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7、守株待兔
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8、无能为力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9、如释重负
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10、安居乐业
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1、出类拔萃
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12、从容不迫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13、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14、趾高气扬
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15、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16、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17、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8、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19、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20、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贰』 关于汉代李广的成语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内很谦虚和蔼容。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叁』 飞将军李广有什么典故
汉武帝以前的帝王一般用甲子纪年。汉武帝即位以后,正式设立了年号,用一个吉祥好听的词命名。比如汉武帝即位时候立年号为“建元”,那一年就是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往后依次计算。年号用两个字的多,也有用四个字的。新皇帝即位,在第二年改年号,叫做“改元”。一个皇帝还会多次改年号,也叫改元。只有后来的明朝和清朝实行一帝一元制。我们这部书,为了叙述方便,从这里起,提到年代的时候,也都写明年号,同时仍注明公元年代。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国家很是富强。可是汉武帝并不怎么愉快,因为他还有桩心事没有解决。这桩心事就是北方的匈奴还不断来骚扰,使得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不能安安稳稳地生活。
秦始皇的时候,大将蒙恬把匈奴逐出河套地区,使得匈奴在很长一段时间无力南下。到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的时候,匈奴才又逐渐地强盛起来。匈奴的领袖称为单于,到冒顿〔这里读mò dú〕做单于的时候,匈奴往东灭亡了东胡族,势力发展到现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西边赶走了月氏国〔月氏,这里读yuèzhī〕,势力扩展到现今的新疆和新疆以西地区;西北和北边征服了乌孙等小国和部落,势力到达中亚东部和西伯利亚一带;南边又控制了河套地区,到达现今的陕西和山西北部。
汉朝建立以后,汉高祖曾经想要解决匈奴的问题,他于当皇帝的第三年(公元前200年)亲自率领步兵32万北上迎击匈奴,因为中了埋伏,在自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被围七天七夜,险些做了俘虏。突围脱险以后,汉高祖认为汉朝正处在战乱之后,实力薄弱,一时还对付不了匈奴,就采取和亲的办法,把汉朝宗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送给匈奴许多绸缎和酒等物资,并且和匈奴结为兄弟。以后,汉惠帝、吕后、汉文帝和汉景帝,都一直实行这种委曲求全的和亲办法,来求得跟匈奴的和好。可是,匈奴的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还是经常地派骑兵来窜扰汉族地区,掳走人民,抢走牲畜、粮食和其他物资,使北方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古代铜器汉武帝即位之初,表面上还在维持跟匈奴和好的关系,给匈奴送去优厚的礼物,实际上由于国力充足,已经在积极准备用武力征讨匈奴。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大将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五人,率领三十万兵马,搞了个“马邑之谋”,就是把兵马埋伏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县)城外的山谷中,然后派马邑人聂翁壹假装到匈奴去投降,愿意把马邑城出卖给匈奴。匈奴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富,真的率领十万骑兵跟了来,可是当他们进军到武州边塞(今山西省左云县)的时候,看到草原上布满了牛羊而没有人放牧,就产生了怀疑,再仔细一观察,发觉汉朝设有埋伏,就半路退兵回去,没有中计。从此以后,汉朝和匈奴就完全断绝了关系,大规模的战争也随着开始了。
在汉朝和匈奴的战争中,李广是出过不少力气的一员猛将。李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他家世世代代擅长射箭,李广也以善射出名。汉文帝的时候,李广在一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战功,被提拔为皇帝的侍卫官。李广经常陪着汉文帝出去打猎,他那百发百中的箭法,每次都使汉文帝满载而归。汉文帝很高兴,他曾经对李广说:“可惜你生在今天,只能陪着我打打猎,要是你生在高祖那个时候,封个万户侯是不成问题的。”
汉景帝的时候,有一次,李广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人,射杀了两个,活捉了一个,然后准备往回撤退。这时候突然来了几千个匈奴骑兵。汉兵看了很害怕,都想赶快逃走。李广说:“咱们离开大军有几十里地,如果就这样逃走,匈奴人追上来,一阵乱箭就能把咱们全部射死;如果咱们不走,匈奴人必定以为咱们是大军派出来诱敌的,就不敢来打咱们。”说着,他下个命令。叫大伙儿迎着匈奴人前进。到了离匈奴骑兵大约二里的地方,李广叫大伙儿停止前进,下了马,把马鞍也卸了下来,在草地上休息。大伙儿着急地说:“敌人那么近,卸了马鞍,万一池们冲过来,怎么办?”李广说:“咱们卸下马鞍休息,敌人摸不清底细,决不敢冲过来。”果然,匈奴人老远看到李广他们下马休息,就犯了疑心,也勒住马头,不再前进。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奔跑过来,想靠近一点看个仔细。李广立刻上马迎上去,只一箭,就把他射死了。李广回到原地,叫大伙儿都躺在草地上休息。天慢慢黑下来了,匈奴人一直以为汉军有埋伏,不敢发动进攻,到半夜里,悄悄地退走了。天一亮,李广他们看到匈奴人已经退走,心上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互相拍拍肩膀,说声“好险哪!”然后奔回了大营。
因为李广这样机智勇敢,所以汉朝皇帝很器重他,边境上哪儿形势吃紧,就把他派到哪里去。李广先后做过陇西、北地、雁门、云中等地的太守。他到了哪儿,哪里的匈奴人就望风逃走。匈奴人给李广起了个外号,叫他为“飞将军”。
“马邑之谋”以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四人,分头带兵去抵抗匈奴。匈奴人害怕李广,就设了埋伏,要活捉他。匈奴人事先挖下陷阱,再和李广对阵,假装被打败了,引诱李广去追赶他们。李广光看到前面是平展展的草地,没有想到匈奴人挖有陷阱,就追了上去。追着追着,只听“唿啦”一声,李广连人带马都掉进了陷阱,他被匈奴人活捉了。
匈奴人捉住了李广,生怕他逃跑了,就把李广装在用绳子结成的大网兜里,用两匹马吊着大网兜,把他送到单于那里去报功。
李广窝在网兜里,闭上眼睛装死。走着走着,他微睁眼睛,偷偷地瞧见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就一个鲤鱼打挺,从网兜里一跃而起,跳上那匹好马,夺了那个匈奴兵的弓箭,拚命地往回奔跑。几百个匈奴骑兵追了上来。李广一连射死了前面的几个追兵,终于逃了回来。
李广打了败仗,做了俘虏又逃回来,按照当时的军法应当杀头。好在汉文帝已经订下了罚钱赎罪的规矩,李广就交钱赎罪,回家做了平民。
又过了几年,匈奴进攻辽西郡,杀了太守,打败了汉朝的大将韩安国。韩安国被调到右北平,没过多久就病死了。汉武帝觉得还是李广能干,又起用他,派他做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李广来到右北平,赶快逃走,好几年都不敢来骚扰。
匈奴人一逃走,边境上暂时没有战事,李广常常带着一些将士外出打猎。当时右北平山里有不少老虎,李广一连射死了好几只老虎。艺高人胆大,李广常常等老虎扑近的时候才射箭,所以箭无虚发,准能把老虎射死。有一次,一只猛虎朝李广迎面扑来,李广不慌不忙地往下一蹲,让猛虎从自己头顶上扑过去,然后对准猛虎的心窝,只一箭,就把猛虎射死了。
有一天,李广和将士们打猎回来,天色已经很晚,他们刚转过一个山坡,突然瞧见迎面的乱草丛中蹲着一只斑斓猛虎,正准备向他们扑过来。李广赶快拈弓搭箭,用足全身力气,一箭射去,只听“嗖”的一声,射个正着。将士们赶快提着剑跑过去逮老虎,可是跑近一看都愣了,原来草丛中并没有老虎,只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李广的那支箭,竟然射进了石头!箭怎么能射进石头里去?大伙儿很奇怪,李广自己也很纳闷。他站在原地又一连射了几箭,石头上只迸把握出一些火星,再也射不进去了。
飞将军李广一箭射进石头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匈奴人听了,更加害怕李广,赶快往西迁移,不敢再来骚扰右北平一带的边境地区了。
『肆』 关于汉代李广的成语故事
桃李不言,抄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伍』 “但使龙城飞将在”用了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下面典故中的人物故事你知道吗
嫦娥为了长生不老,把后羿求取的仙药全吃了,才有嫦娥奔月
后面的不知道了
最后的好像是说诸葛亮,不好意思,我也不想去网络查,知道就这么多
『陆』 李广写了那些八字成语故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没问题的话,请及时点击右上角的采纳满意哈~
『柒』 李广射虎的典故流传下来的八字成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抄开
jīng ché袭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结构】复句式成语
【近义词】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例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捌』 李广典故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曲江三章章五句 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李嘉佑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病,
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送浑将军出塞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
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
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
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雨中花/夜行船 苏泂
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沁园春 刘省斋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仰天一问穷通。叹风虎云龙时未逢。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武元衡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门对长安九衢路,
愁心不惜芳菲度。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萧萧霓旌合仙仗,
悠悠剑佩入炉烟。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元伯惠,
琴书不见子猷过。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伤温德彝 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塞下三首 沈彬
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映霞旅雁随疏雨,
向碛行人带夕阳。边骑不来沙路失,国恩深后海城荒。
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
贵主和亲杀气沉,燕山闲猎鼓鼙音。旗分雪草偷边马,
箭入寒云落塞禽。陇月尽牵乡思动,战衣谁寄泪痕深。
金钗谩作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
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贰师骨恨千夫壮,
李广魂飞一剑长。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
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
病酒述怀 陆游
闲处天教著放翁,草庐高卧筰桥东。
数茎白发悲秋后,一盏青灯病酒中。
李广射归关月堕,刘琨啸罢塞云空。
古人意气凭君看,不待功成固已雄。
躬耕 陆游
莫笑躬耕老蜀山,也胜菜把仰园官。
唤回痴梦尘机息,空尽闲愁酒地宽。
无复短衣随李广,但思微雨过苏端。
十年世事茫如海,输与闲人静处看。
怀昔 陆游
昔遇高皇帝,华缨接俊游。
年光一弹指,世事几浮沤。
故国但青嶂,羁臣今白头。
平生笑李广,痴绝望封侯。
江楼醉中作曳策 陆游
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
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月下醉题 陆游
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
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枕上作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牋著句写清愁。
寄朱昌叔 王安石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四首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使交河郡 岑参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吾君方忧边,分阃资大才。昨者新破胡,安西兵马回。
铁关控天涯,万里何辽哉。烟尘不敢飞,白草空皑皑。
军中日无事,醉舞倾金罍。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咍。
塞下曲 薛奇童
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塞上 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玖』 李广的轶事典故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回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答,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日本东京成蹊大学即以此为名。
『拾』 水浒传李广有哪几个典故,要写名称
你是说小李广花荣吗?
花荣,我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108将之一,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一员。只因为义兄宋江抱不平而被小人陷害,后被好汉王英等相救,上了梁山。受朝廷招抚后,在对辽国、方腊战役中屡立奇功,然大哥宋江被高俅等害死后,与吴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另有现代知名证券操盘手余郑华又名花荣,业内人称“花狐狸”。
简介
花荣,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一员。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陷害宋江,花荣得知后造反,大战黄信、秦明,救了宋江。花荣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庄,花荣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 《山东版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
受招安后,花荣被封应天府兵马统制。宋江被毒死后,花荣到楚州看视,和吴用一起缢死,后两人一起葬在宋江和李逵墓旁。
水浒传》与花荣有关的章回
033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035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