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销售行业人生哲理故事及感悟

销售行业人生哲理故事及感悟

发布时间: 2020-11-18 08:56:33

㈠ 人,为什么要辛苦挣钱,感悟人生哲理故事分享文章

人本来不需要工作的,但是需要物质支持身体,工作换取货币资源,如果你不需要供养你的身体也就不需要工作了。如果你说为了家人,我到不觉得你是为了家人,没有了家你是什么?为了让自己灵魂安住吧?别说什么为了家人。

㈡ 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加感想

家父刚刚过世,留下母亲一人在家,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一个孤寡老人在空洞洞的屋子里,难免会触景生情,难免会想起我的父亲。临别的头一天晚上,坐在炉子旁边,我一直陪她到深夜。我再三叮咛她,人死不能复生,不要过度悲伤。生者能够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好的悼念。“晚上有什么动静也不要出来,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偷。”我说。
“你放心地走就是了。”母亲说。“有什么事,你叔家的几个弟兄都会过来给帮忙的。”
我小时候对家乡的印象是,每到傍晚十分,便有大人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叫喊声。这时候,人们都习惯地端着大海碗,从家里出来,站在大门口一边吃饭一边闲拉。碗里都是地瓜汤,有的些许会放上几粒豆子。豆子是在碾上压扁了的。那时候很少有人家会吃肉的,谁家吃肉,隔着半个村子都能闻的到香味。
这边还不等把碗放下,那边便有人开始骂大街了。骂大街的都是女人,有老的也有少的。大娘大婶们骂街都是有水平的,很有节律,就象唱歌,或者是诗朗诵。骂街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丢了鸡或少了鸭。但无论怎样骂,从来没有谁把丢了的鸡或鸭骂回来的。不知为什么,村里的小偷很多。镢头铁锨放在门口,往往就被人顺手牵羊了。有的烧好了地瓜汤,不知什么时候连锅都被端去了。
“现在都过好了,也没有那么多小偷了。”母亲说。“人还是因为穷才偷的。”提起小偷,母亲又讲起了夏老太的事。
夏老太在村里是独门独户,人丁也不很兴旺。夏老爷子已经过世,儿子结婚不久就分了家。由于夏老太又勤快又能干,再加上会理家,日子过的也算可以。别人有什么事,她也热心帮忙,在村子口碑较好。虽然是独门独户,但谁也没有把他们当做外姓看。
夏老太吃过晚饭,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坐了一会,看看也没有什么要收拾的,就吹了灯早早地躺到了床上。这是深秋的十五,月亮正是圆的时候,月光透过窄小的木窗棂照到了床上。夏老太还没有睡熟。
“咯咯——咯咯——”夏老太听见院子里的鸡在小声叫唤。“有小偷。”夏太想,于是,她急忙披衣下床。她不敢开门,就隔着窗子向外看。果然是小偷!她看见一个人弯腰端起鸡笼子蹑手蹑脚地端着朝大门走。“是二宝!”
因为月光很明亮,就在二宝弯腰的片刻,她看见了他的脸。她正想咳嗽两声把他吓跑,却又没有咳嗽出来。她想起了二宝的儿子得了重病,这几天正到处借钱。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来偷她的鸡的。夏老太想。
第二天晚上,夏老太就骂大街了。那也不能叫骂大街,应该说是喊大街才算准确。
“你把我的鸡偷去了,我都看见了---------我不骂你,也不咒你。我知道你是急着用钱才偷的。你卖了鸡把钱花了就是,你得把笼子上放的那杆秤送回来。秤是我借人家的,还得还给人家。你要是没把笼子也卖了,就一起还给我,我好再养鸡--------”
又过了一天,小偷真的把秤和笼子还给了夏老太,还在笼子里放了一盒烟。又给夏老太写了一张纸条。
“感谢神啊,可给送回来了!”夏老太高兴地说。夏老太信奉耶酥教。每每遇到高兴的事,都会说上一句感谢神的话。
我不信神信鬼,但我信奉圣经上讲的那些做人的道理。信奉上面讲的善恶报应的唯心论。夏老太所以仁慈善良,也许与她信奉耶酥教是分不开的。
夏老太不再去喊大街了,她把纸条拿给儿子看。
“夏老太,你的鸡是我偷的。我偷来卖了,我真的需要钱。六只鸡一共卖了九十四块钱。算我借你的,等我有钱了就还你。”
儿子问她怎么不吆喝几声把小偷吓跑。“人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给孩子看病要紧还是几只鸡要紧?”夏老太说。
日子就象流水一样,慢慢地流走,也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关于那件事,夏老太也已经淡忘了。一天,她正在扫院子,突然一个东西扔进了院子里,那东西掠过她的头顶,差一点就砸到她。她停下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布包。这是什么呢?夏老太一边想一边弯腰把布包拣了起来。“我的主啊!”夏老太自言自语地咕唧了一句。
——布包里包着的是九十四元钱。
夏老太放下扫帚,急忙回到屋里把钱放好,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起来。
星转斗移岁月变迁,转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夏老太也是七十多的人了。上了年岁的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夏老太的健康也大不如从前。家境也不如以前好了。虽然她每天都在祈祷,却什么作用也不起。
相比之下,二保家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穷则思变,变则通。二保的儿子已经考上了大学,在省城读医科。每年的学习费用一万多。为了保证儿子的学习费用,二保想尽了办法。九零年前后,他托亲戚使了几万元钱的贷款买了一部大卡车搞起了运输。后来,等还完了贷款,他又买了几辆车。不久又成立了一个汽车运输公司。这样,二保的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当时的爆发户。儿子也争气,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县人民医院,任内科主任。
这天,夏老太感到有些不适,到村卫生室打了几天针也不见效。于是,她就让孙子带她到了县医院做了检查。这一查不要紧,把夏老太吓坏了。原来她患的是肺癌。医生没有马上就告诉她,她是后来听说的。医生只是说她必须住院治疗。
夏老太住院了。
二保的儿子忙里忙外地给跑各种住院手续。
他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看夏老太。在夏老太住院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都要去看夏老太几次。
“老太太,您的命真好!您看您的孙子对您多好!”一个不知内情的小护士笑着对夏老太说。
夏老太笑着点点头。“俺孙子出车了。他不是俺孙子,是街邻的孩子。”夏老太说。
“那不是您孙子,他怎么会对您这么好呢?”小护士不解地问。
夏老太语塞了,不知怎么回答好。当年的那件事是不可以随便对别人说的。她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但脸上却很幸福。二保的儿子知道的,也是后来他听父亲说的。
那年,他得病住了医院。家里穷的叮当响,父亲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的钱,才凑足了三百元。这点钱借很费事,但花起来就容易了,很快就花光了。医院开始督促他们交钱,并且要往外赶了。而这时,他的病却更厉害了。无奈,父亲只好去偷了。如果没有那偷来的六只鸡,如果没有那九十四元钱,他们就会被赶出医院的,也许,他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医院的住院费很高,在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夏老太就回家了。对于不治之症医院也是不愿留的。二保的儿子坚持每周回家一次,每次都给夏老太带一些必须的药针。根据医生的断定,夏老太的寿限最多不超过两年。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出现了奇迹。在二保的儿子的精心照料下,夏老太的病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渐渐地有了好转。
夏老太活了八十二岁,比医生说的多活了七、八年。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经常给我讲这些故事。那时侯,我也不知道这些故事对我有什么意义。我也搞不清她想的什么,当然,我也不会去多想一些。这些事太枯燥、乏味了。出于对她的尊敬,她讲我就听。
母亲没有文化,也不懂得如何教孩子。当我学习取得了好的成绩的时候,她甚至不会给我加两个荷包蛋,当然也不会有几毛钱的奖赏的。不知是条件所限,还是她太吝啬。她所送给我的就是发生在身边的这些细小的、琐碎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很朴素,没有色彩,没有大起大落的感情纠葛,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她想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来引导我,默化我。她除了感动自己以外,几乎没有感动过任何人。但是,每一个故事又象一个人生路口的鲜明的标志,它导引着我从童年走向成年,从幼稚走向成熟。
夏老太已经去世多年,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她。有时侯,有的老人还会偶然间想起她,或许会说上一句:“夏老太真是个好人。”
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的腊月底,二保和儿子都要到夏老太的坟前烧一刀纸。我也曾挖空心思地想象着夏老太的模样,想来想去,却越来越模糊——原来,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地变成了一些抽象的概念:仁慈、善良。但是,她却使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㈢ 人生哲理故事 (要有感悟) 好的给悬赏分80

我承认是去网上······· --------------------------------------------------------------------------------------------------------------------- 1.一杯清茶!细品人生! 夜晚,独坐桌前。泡一杯清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直沁入心脾。那种淡淡的清香,香而不浓,使人心神具安,心灵愉悦!我喜欢喝茶,喜欢那种淡淡的香气!看着杯里那种淡淡的绿色,绿得是那样的匀称,那样的剔透!所以不喜欢红茶那种浓浓的颜色!觉得看不透,而且缺少一种韵味和灵秀! 更多的时候,喜欢燃一支烟伴一杯淡淡的绿茶。在袅袅升起的一缕烟雾中,细细思考一些事情。更多的时候,凝望那淡淡的绿色,觉得人生中的很多东西甚至人生也如着淡淡的绿茶!在红尘俗世中,大多的人并不觉得轻松,为生计整日奔忙。累了谁?为了谁?!更多的是甘苦自知!因为我们众多的人一生无论是谁,都会有各种不如意和不满足。得到了还想得到的更多!自己的一颗心四分五裂,岂能不累?!所以我欣赏淡然的心境,淡然的人生,就犹如这淡淡的绿茶!淡然,也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意境!因此觉得,恬淡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浓郁奋争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一句话“院子中央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初读时,觉得这么著名的文学泰斗竟然写的是废话!后来再读的时候,细细的琢磨觉得并非是废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两棵树都是枣树但一样吗?也许种类,大小不一样!或许还有很多的不一样!这多么如同人生啊!看似一样的人类,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一样吗?!细细思虑一定会觉得是不一样的! 现实中的红尘俗世,有时让人觉得很累很累。那是一种比之与体累更累的一种心累!所以,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心放下,放平稳,心稳了,心也就平静了…… 淡然的心境,淡然的生活!生活中必定要保持一种淡定。以淡然的心境和平稳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看朝日冉冉,观晚霞绚丽。人生如一杯淡淡的绿茶!淡出一种清香,淡出一种意境!…… 2.钢玻璃杯的故事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有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但是后来他却成了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但我只记得这样一个情节-- 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于是,我记住了这段经典绝妙的对话。这样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气,他也会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他的生命…… 3.至少、为了责任。青春正茂的时候,我踏上了当兵的征程,青春年华的时候,我踏上了社会之旅,青春即将消逝的时候,我又踏上了学校的路……可能对于我来说,对于别人来说,好像都有些思绪混乱……不知是何时起,我一直在一个圈里,不停的转,不停的跑,可是总没有看到曙光……也许,那个时候的自己还不够成熟,还一味的追求着快乐追求着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现在看来,那只不过都是一时兴起的激动罢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必须保持着清醒,保持着永远不服输的精神才行,虽然这样很难,要面对很多,和各种很多的诱惑,但是,如果还天天想着怎么玩,怎么舒服的话,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一塌糊涂……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说过的,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请记住,我一定会让你过的很幸福…… 这么多年了,回想起几年前,我想过很多种让自己没有痛苦的死法……就这样把所有的责任一点点的全部推卸掉……可是,不管怎么死,都没有那样安静的死去……直到后来,很多朋友都来关心我,都来劝说……教导.我才明白,想要死的人,都是最没有用的人……他没有勇气去面对,他没有能力去改变,他没有胆量去尝试……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自己确立了一个现实可实现的目标……所有的责任又重新都回到了我肩上……没逃避,而是勇敢的去面对,面对所有的困难,面对所有不能接受的现实,面对那些不管能不能适应的环境…… 此刻,我想到了知识,技术……我选择了读书,学费很贵,生活费也不少……我得到了家人的同意,……支持…… 这让我很激动……我又在一个新的环境落脚了……读书的同时,我想了很多关于毕业以后的事情……我有很多想法,有很多种答案……我必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所以,我选择了先好好读书……两年后,再说…… 责任,每个人都有,但是每每不同……也许,只是我的经历过多,或许,是我的想法不同……责任,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为了我自己……为了以后的生活……为了我对妈妈的承诺……不管怎样,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下去. 4.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年轻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青春的誓言总是会挂在嘴边。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够体现出我们年轻人的朝气,而大学是一个年轻人最聚集的地方。这里面发生的事情会更多,而里面的想法会更加的丰富。 来到大学,我们总是会有太多的想法,每天都是在匆匆忙忙中度过。看起来是那样的忙碌,可是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却会发现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一些什么。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感。 当这个时候来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这个时期的不一样了。因为是年轻人,所以一些怪异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会出现。有的人开始成天的打游戏了,有的人开始不上课而去买东西了,有的人开始整各种社团而旷课了。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明白自己成天都做了一些什么,只知道青春保贵,不能浪费,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样真正的珍惜。 适应社会这个话题,在大学里被提得很前,大家都在忙着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忙得都没有时间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只是大学里的一阵风,大家就跟上去了。 可是慢慢地大家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适应社会,为自己工作打下基础的口号,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空气。大学里的那些设施只不过是一种摆设,天天就是在那里浪费时间,真正学到的东西没有。 越来越迷茫的我们,找不到方向在哪里,没有谁能够真正清楚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而我们只能是天天的在浪费时间,消耗自己的青春。心里也会很为好受,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大学里的四年时间这么长,也只能这样过,才能让自己有点依靠吧。 面对考试,面对学习,越来越多的假东西出现了。大家都变得不再爱学习,不再看书了。成天像一只苍蝇一样,到处的飞。而没有花点点的时间来想想,我们的路在何方? 沉静了一个寒假,在校园里冰冻了一个假期,一直在苦苦找寻着自己的方向。 或许是老天有眼,或许是虎年吉祥,这个方向在自己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 那就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给自己的人生设立一个目标,给自己未来一个明确的希望,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方向灯。让我们为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不断去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让自己有懈怠的时候。 越来越感觉,年轻人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的重要性了。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是他们行动的方向,这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灯塔。唯有这样,我们的青春才能不老不死不休。 年轻人,大家都起来吧!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吧!

㈣ 关于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关于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拿出一块石头,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卖,可别人无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学生拿着石头到集市上去叫卖,有人愿意出2块钱买这块石头。这个人刚出完价,又来了一些人,大家纷纷说这块石头真光,都开始抬价,一向把石头的价抬到10元钱。学生高兴地回去和老师说:“老师,你这块石头居然能卖10块钱呢!”老师说:“你再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学生到了黄金市场,有个老者看了这块石头的成色,说里面必须是块宝贝。大家开始竞争这块石头,抬到了1万块钱的价格。学生有些动心了,兴高采烈地跑回去对老师说:“您这块石头居然能卖到1万块钱,真是想不到阿!”老师笑着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掉。”

学生拿着石头到了珠宝市场,刚一叫卖,就有人出到10万块价格。一眨眼的功夫,石头的价格已经升到了30万块钱。学生忍住了极大的诱惑回去了,对老师说:“想不到您还有这样一块宝贝呀!我的任务完成了,您该告诉我这块石头的价值了吧。”老师对学生说:“这块石头真的是无价之宝,它里面有名贵的玉,但你不识货,它顶多值10块钱

【人生哲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玉,我们要以珠宝商看玉石一样去审视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价值就越高;有人守着自己的玉一辈子都不打磨,他一辈子就是一块不值钱的石头。这则案例启示我们,去思考人生价值的内涵,即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4)销售行业人生哲理故事及感悟扩展阅读:

哲理名言

经一失,长一智。——王安石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卢多逊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周海中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㈤ 有人生哲理或有意义的故事,要长一些,有自己的感悟 !!!急用 !!!

一把破旧的小提琴
曾经有过一场被视为破烂拍卖会的拍卖。拍卖商走到一把小提琴旁----一把看起来非常旧、非常破、样子磨损的非常厉害的小提琴。拍卖商拿起小提琴,拨了一下琴弦,结果发出的声音跑调了,难听的要命。他看着这把又旧又脏的小提琴,皱着眉头、毫无热情的开始出价,10元,没人接手。他把价格降到5元,还是没有反应。他继续降价,一直降到0.5元。他说:“0.5元,只有0.5元。我知道它值不了多少钱,可只要花5毛钱就能把它拿走!”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头走到前面来,问他能否看看这把琴。他拿出手绢,把灰尘和污痕从琴上擦去。他慢慢拨动琴弦,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弦调音。然后他把这只破旧的小提琴放到下巴上,开始演奏。
从这把琴上奏出的音乐是现场许多人听过的最美的音乐。美妙的乐曲和旋律从这把破旧的小提琴上流淌出来。
拍卖商又问起价是多少。一个人说100元,另一个人说200元,然后价格就一直上升,直到最后1000元成交。
为什么有人肯花1000元买了一把破旧的、曾经五毛钱都没人买的小提琴?因为它已经被调准了音,能够弹出优美的乐曲。

故事启示:从5毛钱到1000元,只是老人的几下拨动,价值就提升了2000倍!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的一生是由不断地超越自我而组成的,每一次超越都伴随着人生价值的提升。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将横在面前的困难当做超越自我的奠基石,才能在一次次的自我超越中最大化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终于写完了,不知道你满不满意,反正我累够呛

㈥ 人生哲理故事和感悟

1、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一:一亲一疏

夹山善会禅师和定山神英禅师边走边谈论法义。定山禅师说:“人在生死流转中,若能时时体会世间一切皆虚妄,连佛性也不执著,就能超越生死。”夹山不甘示弱,也表示自己的见地:“人在生死流转中,若能当下看见自己的佛性,就不会被生死所迷惑,就能超越生死。”

两人一起上大梅山拜见大梅法常禅师,并陈述各自的见解。夹山问大梅法常禅师:“我们两个人的见解,不知道谁的才对?”“一亲一疏。”意思是一个说得比较对,另一个说得比较差。夹山问:“是哪一个人比较对呢?”大梅法常禅师回答:“你们先回去吧,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大早夹山禅师又去追问大梅法常禅师:“到底哪一个人的论点比较对?”大梅法常禅师大喝:“对的人不会来问,来问的人就是不对。”

【人生感悟】禅是超越两边,不立不废,直指人心的法门。夹山认为超越生死,必须心中有佛,定山认为解脱生死,连“佛”的概念都要空除。一有一无的说法,就好比说“只剩半杯水”和说“还有半杯水”,只是观点不同而已。

夹山不明白,非要问个对与错,于是落入言语、思想的分别,难怪大梅法常禅师要呵斥他不对了。禅一问是非对错,当下便落入二元对立。因此,学禅者如果还执著于好坏、是非、对错、大小这种种差别相,就会与禅心相违,背道而驰。

2、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二:水车上的禅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感到口渴,路遇一名青年在池塘里踩水车,于是上前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居无定所到处行脚,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好好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禅师含笑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届时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看破红尘出家了。”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请告诉我,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完全离开水面又车不上水来。”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已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青年听后,欢喜不已地说:“禅师您这一席话,真使我长知识了。”

【人生感悟】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

3、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三:弘一法师鞠躬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最讲认真,凡事皆认真。叶圣陶之孙叶兆言《陈旧人物》载:有次给学生上音乐课,一群学生围着他,看他弹琴,有个学生放了一个臭屁,熏得大家分神。下课了,李叔同十分认真地说:“以后方便,请到外面去。”说完向大家深深一鞠躬。

上课时,有同学出门时重重摔门,他立刻追上去,满脸和善地请他不要如此,照例认认真真一鞠躬。学生们说,李先生的鞠躬比什么都厉害。

有个学生偷了同学东西,学监夏尊求教对策。李说,这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监应先向学生认错,然后宣布偷者站出来,如没人站出,老师就谢罪自杀,君子无戏言,说得这么重,学生定会站出来。夏是李的好友,虽认同李的说法,但顾虑学生不站出来当如何。李叔同非常认真地说:“那就自杀,不能欺骗学生。”夏上有老下有小,犹豫了一天,还是采取了别的办法。

刘质平是李叔同的音乐传人,在日本留学无经济来源。为帮助弟子并使他放心,李叔同认认真真给弟子写了一封信,细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让刘质平吃了定心丸。李叔同后来出家做和尚,出家前,备了一大笔款子,供刘读书至毕业。款未凑齐时,李写信说:“此款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

【人生感悟】上述四例,充分说明李叔同“凡事认真”、“最讲认真”。对此,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觉得他是否有“小题大做”之嫌,对待生命是否有失敬畏、过于轻率。但其认真精神难能可贵,非常人所能。最后一例,简直令人五体投地。

4、人生哲理小故事篇四:三棵树的梦想

从前,有三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成为一只聚宝盒,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等世界上一切珍贵的东西。第二棵树想被建造成一艘雄伟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三棵树想长成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便能离上帝更近。

许多年过去了,来了一群伐木工。第一棵树被砍倒,伐木工说:“这棵树看上去很结实,我要把它卖给木匠。”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木匠会做聚宝盒。第二棵树被砍倒,伐木工说:“这棵树看上去很结实,我要把它卖给船厂。”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船厂会做大船。

第三棵树看到伐木工走近自己的身边时,非常害怕,因为只要伐木工将它砍倒,就意味着它的梦想破灭了。但是,它还是被砍倒了,伐木工说:“我暂时还没有想到用它干什么,先砍倒再说吧。”

第一棵树和第二棵树有没有梦想成真呢?第一棵树被木匠做成了马槽,用来装马的饲料。第二棵树被船厂做成了渔船,用来给渔民出海打鱼。它们的结局和第三棵树一样,离梦想很远。

然而,有一天,马槽边来了两个人,是一对夫妻,女的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无处安放,就放在了马槽里。第一棵树忽然明白,对这对夫妻而言,男孩便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几年后,有几个人爬上了搁置在海边的渔船。从他们的谈话中,第二棵树了解到,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是刚刚打了败仗的国王。因为有了这条渔船的相救,后来国王东山再起,成为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而第三棵树则在当地建教堂时被做成了十字架,教堂是人世间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人生感悟】当梦想偏离了我们预先设计的路径时,别心灰意冷,因为有时梦想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变为现实。

5、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五:善恶只在一念间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交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武士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但渐渐地他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武士站在旁边,迫不及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胡须肮脏。剑上铁锈斑斑,一看就知道没有好好保管。你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武士恶狠狠地骂了一句,然后“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利剑将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地说道:“这就是地狱。”霎时,武士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怜悯和敬意。他的剑停在半空,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人生感悟】善恶常在一念之间。一切恶念、恶言、恶行,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地狱;一切善念、善言、善举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天堂。如果人人都能弃恶从善,即使是地狱也能成为天堂。因此,每个人都要静坐常思己过,经常检点审视自己的内心,摒除心中的恶念,放弃伤人的恶言、恶行。让自己的心灵纯净,才会得到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安宁。

(6)销售行业人生哲理故事及感悟扩展阅读:

生命的价值的故事: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