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家乡的故事400
① 找一个关于思念家乡的故事
满意回答来
爱国华侨陈源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② 关于思念家乡和亲人的作文400到450字。
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邃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家乡和挚爱的亲人。
我思念家乡的那座高山,主峰直插云霄,把家乡的天撑得高远深邃。它四季长青,绿树成荫,十分清幽。山稔花开时,满山遍野都点缀着粉红色的花朵,繁星点点,煞是好看;山稔果熟时,令人垂涎三尺,更逗得孩子们满山乱跑,其实,我喜欢家乡的山,是因为我人生的底色就是山的本色,我个性里就有山的影子和山的秉性。我向往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故乡人一样勤劳、率真,清晨捧着日出,给朝霞以亮丽;傍晚守侯日落,给晚霞以辉煌。我崇拜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父亲一样忠厚、坚强,有着父亲挺拔的脊梁,宽敞的胸膛。“站起来就是一座山”。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山路。
崎岖而又蜿蜒。那条山路有母亲守候的牵挂,有乡亲盼望的视线,也有游子依依回望的目光,更有我的欢乐、向往与追求,当然也有过我的梦幻与彷徨。小时候常常望着那条山路发呆,不知它通向何方,更不知重重大山之外是什么模样。于是便常常幻想有一天能长出一双翅膀,飞过万水千山,看一看山外的世界。如今,终于天堑变通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水泥大道,故乡的父老乡亲再也用不着在斗折蛇行的羊肠小道上苦苦挣扎了。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河,它记载了我的成长足迹,也记载了父母对我的厚爱,它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忘不了孩提时父亲常常抱我来到河边,给我讲述关于河的故事;忘不了上学时母亲常常在河边目送我上学,叮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忘不了祖母常常在河边望眼欲穿,盼望我常回家看看。河水川流不息,潺潺地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这歌声飘进我的耳朵,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那种铮铮的流水声,我就觉得我的故乡很近了,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人在他乡,只要提起故乡,就像品味童年的记忆,就像咀嚼岁月的风霜……
有润色加工添加删除修改
③ 名人思念家乡的小故事
一、苏武的故事: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流放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渴饮雪,饥吞毡,依旧手持汉朝符节,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但单于却慌称苏武已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还活着。单于只好把苏武送还。苏武在匈奴里的前前后后的19年里 苏武用他的浩然正气,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他用他的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二、崔颢的故事:
崔颢黄昏登上黄鹤楼,由孤独产生浓烈思乡情,作出千古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旅美画家杨令弗87岁时写下两封信,要章行严先生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转交我国领导人,要求将骨灰故乡太湖,并将保存的文物字画悉数送回组国以报祖国哺育之恩。
三、陈嘉庚的故事:
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四、周恩来的故事:
“现在,我们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他的讲话最后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 7年后,他在西花厅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又说: “是啊,我何尝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时,有一回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饭都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爬爬鼓楼(即今镇淮楼),放放风筝……” 王汝祥虽然能体会周恩来的话,但仍不忘临来时县委常委们的嘱托:您老也要注意休息,工作再忙,有时间也要回家看看啊!” 周恩来微笑着回答说:“老王,你是‘父母官’,我心里话对你不隐瞒,我讲个故事你听听,你给裁判裁判:有这么一个摆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划到河中心,这时,他感到很疲劳,而对岸是旅客很向往的地方,你说,这个摆渡的该怎么办?” 是的,在周恩来的心目中,他只是个摆渡的艄公,他要拚命“摇橹”,把全国人民载向富裕的“彼岸”,那么,他也就只能舍“小家”而顾“大家”了。 周恩来思念家乡,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为此,淮安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一说是1956年,周恩来的八婶杨氏去世时,周恩来为报答老人家当年的抚育与监护之恩,在无法回家奔丧的情况下,曾专门乘坐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淮安师范的那段城墙上扔下一封祭婶母的信。为此,当年的淮师学生还被学校领导组织起来去寻找这封信。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因为根本没有这回事。 一说是1958年大跃进时,淮安的林集公社联盟大队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加之那年夏天王汝祥副县长进京当面请他,所以周恩来专门乘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飞机上向家乡人民挥手。
④ 关于“思念家乡”的故事
思乡离愁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乡 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思念故乡
水声在涨潮的那个秋天
游到南方去了
岁月里留在夏天的痕迹
在城乡的边缘漫游
雨落的时刻
折一只风筝飞去故乡
居住在铁路的边缘
偶尔到都市的铁轨上走走
思想内部的根
仿佛一辆脱轨之车
没有死亡的颈脖和头颅
还懂得如何伸长还懂得
每一次不动声色的记忆与思念
那年春天的天真的故事
阁在乡村的河沿迎候
故乡的黎明
思念的深处
沉默着一种基调
那时故乡飞扬的情感
在这炎热的夏季里
深深怀念故乡的土地
思念故乡 文 / 芦儿 无数个夜晚 在灯下等待春天
春天一来 花就会开 想起花开 想起故乡……
春天就在等待中
一次次 从我身边滑过
故乡,渐渐远去
在故乡苦涩的记忆中
风永远是那样轻
雨永远是那细
山杏花的香气
可以漫过一生所有的季节
每次打开
犹如一坛桂花米酒
淡而甘纯
那条挣扎的河流
那条永远走不出的放牛小路
那棵被无数顽皮的脚踏弯的树枝上
永远长不熟的石榴
还有
父亲永远严厉的目光
爷爷最淡最淡的笑容……
我是父亲在故乡种下的一粒最劣质的种子
在父辈汗水浸染略带咸味的泥土中
变异的长大、开花、结果
最后长出翅膀——飞了
远离故乡,远离父亲
远离夜色下群山中盛开的枝枝杏花
艰难的走出北山口
——爬着出来的人总想站着回去
永远都是农妇的母亲
在土地上匆忙着
异想天开的守侯着苦难
守侯着夕阳
守侯着暮色中 哪天挺直腰杆站着走回的我
母亲在享受贫穷 享受盼望
想起母亲
于是想给母亲唱歌
但我不敢歌唱母亲
每当我歌唱母亲
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再长的情丝呀
也唱不出
唱不完
母亲淡如野菊、朴如山泉 、素如杏花般的情感
不知道我远离了故乡还是故乡远离了我
不知是我背叛了土地还是土地背叛了大山
有一天用我的足音扣响那条石板路
有一天我用画笔记录父亲脸上的皱纹
有一天不用民族,不用美声
用最原始的嗓音喊叫着――母亲!
有一天去看看
山腰那块青石上
少年时刻上的字迹
是否早已被风吹去
还有
情丝初度时 在山顶上那声大喊
是否还在山谷中 漂浮迂回
1、故乡的路
离家的日子
夜晚
故乡的路总在闭上眼的瞬间
伸到思绪间,与记忆缠绵
故乡的路上
洒满了我的童年
悲欢。酸甜。泪水与笑脸
此刻却觉得
无论曾经的苦还是甜
在记忆中都是一支悠扬的歌
动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乡的路
承载着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褛褴
随风奔跑
在长满野草的土路边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2、雨中思乡
绵绵细雨,细雨绵绵
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
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
故乡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
麦浪在乡亲的梦里滚翻
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
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
父亲坐在老屋的门上
用手背揩掉额头的劳累
点燃一支旱烟,微眯着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个不断
汇合成欢快的溪水
流向绿油油的田间
3坐在老家门上
坐在老家门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蓝的天空
因为云越多而越深邃
门前碗口粗的杏树上
一头毛驴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驴叫了一声
这头驴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样的白
突然从我身旁跳过
停了停,奔向草丛中
几只鸡乱叫着
从草中跑了出来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虫子
一声熟悉的声音
让我望着路口
瘦弱的母亲
正赶着猪仔们朝家走来
4思乡的歌
对思念故乡
是一首悠扬
悠扬又动听的歌
总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悬、星星眨眼
一缕微云被清风剪断
总在这样的夜晚
我用思乡的心轻轻歌唱
可爱、美丽的故乡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金色的麦浪一定又开始翻滚了吧
你看,乡亲们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梦里和故乡一起沉睡
做一个幸福的梦
醒来时,也许
父亲拿皮鞭赶着毛驴
又驮来一些希望
5故乡,我的诗行
故乡,一个横卧在山沟里的村庄
我要用手中的笔
揉和心间流淌的思绪
写一首诗把你赞扬
故乡啊故乡
在天际连绵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沟里蜿蜒的溪水轻唱
在月下闪亮着的灯光泛着豆黄
清风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梦里插上翅膀
飞翔,飞翔……
飞翔到辉煌的前方
故乡,在微弱的烛光下
你的儿子
用泪水敲打着键盘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跃的诗行
6五一回家
装一袋乡思,踏上
一列匍匐在山路上的汽车
亲爱的故乡啊
你的儿子正朝你走来
一路尘土飞扬
多少回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飞扬的尘土
在故乡的深夜中飘落
一路山峰青翠。溪水缓缓流
多少回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山清水秀的美景
在游子的诗中流淌出一幅画
一路柳芽新绿。花飘香
多少回游子的记忆里
乡思便如这动人的春天
在游子遥望故乡的深邃眼光里
抽出丝丝缕缕拂不去的依恋
回家
车轮滚过故乡的山路
于是
有一角沧桑的屋檐
隐现在树叶的缝隙间
7午觉醒后的诗句
家乡习惯了招待返乡的游子
游子却不再习惯在家安静地睡
午觉。风声、鸟叫声、鸡鸣声、拖拉机声
把游资从梦中敲醒
阳光透过窗花斜射在脸上
阵阵鸟鸣夹杂小孩的欢笑声
在春日里回荡
走出木栅栏般的大门。看
轻风追逐着春天在蓝天中奔跑
微云挥动雪白的长袖为春天加油
绿油油的麦苗在山坡上铺开地毯
希望的诗句在家乡大地上翻滚
村边,孩子们手拿着杏花、梨花、桃花嬉闹
大人们斥责孩子们将春天吓跑
你看。老槐树上有一群小鸟
在大人们的斥责声中
扑楞着翅膀
朝太阳西行的地方翱翔
8 故乡啊,故乡
故乡啊,故乡
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异乡漂泊的每个夜晚
我的梦里总萦绕着你的模样
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留下我生长中的每个脚印
见证着一个山村男孩的成长
见证着一个山村的缓缓发展
山路边绿油油的田野
在春风中翻滚着波浪
就好像乡亲们美好的希望
漂向梦想的远方
和田野相连的道道山梁
连绵延缓到梦想中的远方
那消失在天际的山峰
是祖孙们代代期望地向外眺望
卧在山下的一座座黄土房子
脸上刻满了风霜
用长满了老茧的粗糙的手
抚摸着子孙的幼稚的脸庞
围在房子周围的依依柳杨
和着缕缕炊烟
带着乡亲们的愿望
冉冉向蓝天飘扬
几声牛羊亲切的嗷叫
唤醒了梦中思乡的游子
在键盘上敲打出几行诗句
像故乡的小河一样静静地流淌
9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山上小草随风飘舞
山下美池良田,绿野飘香
最是山沟里的小河如同跳动的脉搏
春天有看不尽的杏花枝头闹春
夏天有遮天蔽日的绿叶溢散清凉
秋天连绵的雨水浇不凉情人的心窝
冬天大雪无痕却埋不住年轻人冲动的感情
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飘不完的炊烟流不尽的河水
说不完的美景道不尽的舒心
总滋润成一幅田园美景在贴在记忆里
10望乡
苍茫茫的夜空
一弯残月
睁着疲惫的眼睛
盯着万家灯火
光亮携着温暖
透过窗子洒向夜空
也许只有自己家里的屋子
才会有绵绵的温馨
思念是孤单的身影
梦是思念着的心
真情源自心动
关爱中总透露着真情
此刻,午夜的钟声已敲响
一个喜欢望乡的游子
就着微弱的烛光
遥望苍穹的尽头
11游子思乡
月色朦胧了梦乡
梦乡中亮着故乡的月亮
乡思恋着游子的心
游子的心恋着故乡
繁星中的那月牙儿一弯
可是父母期盼的双眼
可是兄弟姐妹深深的祝愿
更像是恋人桃花瓣一样的嫩脸
我站在黑夜的最高端
一把把拢聚着故乡的炊烟
却将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揉碎后和着月色洒向故乡的夜晚
12大山沟——我的家
黄土高原上
大地在这儿裂开了一条大缝
缝里有一个凹下去的大坑
躺着土色的家乡
连绵起伏的山
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稳稳地
像一头卧着的雄狮
一座座突兀的山峰
日日夜夜
立在哪儿
俯视着飘起炊烟的村庄
一条条沟壑
被刀砍开的大地的伤口
山沟里的涓涓细流
正是伤口中流淌着的血液
一条条路
纵横交错着
血管一样
只不过家乡的血管太细小
一缕缕炊烟
升起的是他们的希望
你看那上升的势头
不正如他们的生活
13望月
这一轮明月
玉盘一样悬在淡蓝的天幕上
静静地
俯视大地的苍茫
月色很美
像橙汁一样的淡黄
像乳汁一样的银白
给人甜甜的清爽
月光透过飘逸的白云
透过浅色的夜幕
透过密密的树林
写在平静的湖面上,荷叶上……
趁着这月色
寄一份乡思
给横卧在山沟里的故乡
给此刻横躺在山沟里的父老乡亲
14月夜思乡
月儿
请你告诉我
我家的烟囱
有没有冒着炊烟
月儿
请你告诉我
我亲爱的父亲
那半袋旱烟有没有抽完
月儿
请你告诉我
最疼我的母亲
碗碟有没有洗完
月儿
请你告诉我
那头伴我一起长大的牛
是不是刚刚躺到地上
亲爱的月儿
请你张开眼睛
看看
横躺在山沟里的家乡
亲爱的月儿
请你将我的思念
就在今夜
带给我的家乡
亲爱的月儿
请你告诉家乡
无论我走的多远
我永远都思念着家乡
15寒假偶感
又一个寒假到了
凝望着时光
如一条滚滚东流的河
流不尽游子对家的思念
寒假到了
回家,回家
家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指引着远方的游子
一步一步
踏着乡愁归来
道不完的离苦
犹如等候在门口
盼儿回家的高堂
挂满了一脸沧桑的笑
在相拥的瞬间
发现
日子在父亲的额上凿刻了
几道风霜经过的痕迹
岁月在皱纹上
轻轻地流淌
⑤ 思念家乡作文四百五十至五百字
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邃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家乡和挚爱的亲人.
我思念家乡的那座高山,主峰直插云霄,把家乡的天撑得高远深邃.它四季长青,绿树成荫,十分清幽.山稔花开时,满山遍野都点缀着粉红色的花朵,繁星点点,煞是好看;山稔果熟时,令人垂涎三尺,更逗得孩子们满山乱跑,其实,我喜欢家乡的山,是因为我人生的底色就是山的本色,我个性里就有山的影子和山的秉性.我向往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故乡人一样勤劳、率真,清晨捧着日出,给朝霞以亮丽;傍晚守侯日落,给晚霞以辉煌.我崇拜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父亲一样忠厚、坚强,有着父亲挺拔的脊梁,宽敞的胸膛.“站起来就是一座山”.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山路.崎岖而又蜿蜒.那条山路有母亲守候的牵挂,有乡亲盼望的视线,也有游子依依回望的目光,更有我的欢乐、向往与追求,当然也有过我的梦幻与彷徨.小时候常常望着那条山路发呆,不知它通向何方,更不知重重大山之外是什么模样.于是便常常幻想有一天能长出一双翅膀,飞过万水千山,看一看山外的世界.如今,终于天堑变通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水泥大道,故乡的父老乡亲再也用不着在斗折蛇行的羊肠小道上苦苦挣扎了.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河,它记载了我的成长足迹,也记载了父母对我的厚爱,它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忘不了孩提时父亲常常抱我来到河边,给我讲述关于河的故事;忘不了上学时母亲常常在河边目送我上学,叮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忘不了祖母常常在河边望眼欲穿,盼望我常回家看看.河水川流不息,潺潺地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这歌声飘进我的耳朵,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那种铮铮的流水声,我就觉得我的故乡很近了,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人在他乡,只要提起故乡,就像品味童年的记忆,就像咀嚼岁月的风霜……
润色加工添加修改
⑥ 关于思念故乡的故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⑦ 有关思念故乡的日记400字
思念故乡的日记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邃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家乡和挚爱的亲人.
我思念家乡的那座高山,主峰直插云霄,把家乡的天撑得高远深邃.它四季长青,绿树成荫,十分清幽.山稔花开时,满山遍野都点缀着粉红色的花朵,繁星点点,煞是好看;山稔果熟时,令人垂涎三尺,更逗得孩子们满山乱跑,其实,我喜欢家乡的山,是因为我人生的底色就是山的本色,我个性里就有山的影子和山的秉性.我向往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故乡人一样勤劳、率真,清晨捧着日出,给朝霞以亮丽;傍晚守侯日落,给晚霞以辉煌.我崇拜家乡的山,是因为它像父亲一样忠厚、坚强,有着父亲挺拔的脊梁,宽敞的胸膛.“站起来就是一座山”.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山路.崎岖而又蜿蜒.那条山路有母亲守候的牵挂,有乡亲盼望的视线,也有游子依依回望的目光,更有我的欢乐、向往与追求,当然也有过我的梦幻与彷徨.小时候常常望着那条山路发呆,不知它通向何方,更不知重重大山之外是什么模样.于是便常常幻想有一天能长出一双翅膀,飞过万水千山,看一看山外的世界.如今,终于天堑变通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水泥大道,故乡的父老乡亲再也用不着在斗折蛇行的羊肠小道上苦苦挣扎了.
我思念家乡的那条河,它记载了我的成长足迹,也记载了父母对我的厚爱,它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忘不了孩提时父亲常常抱我来到河边,给我讲述关于河的故事;忘不了上学时母亲常常在河边目送我上学,叮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忘不了祖母常常在河边望眼欲穿,盼望我常回家看看.河水川流不息,潺潺地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这歌声飘进我的耳朵,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那种铮铮的流水声,我就觉得我的故乡很近了,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人在他乡,只要提起故乡,就像品味童年的记忆,就像咀嚼岁月的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