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关于思乡的故事350

关于思乡的故事350

发布时间: 2021-02-10 01:16:20

Ⅰ 关于思乡的故事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是一首在冬至时写的诗歌,说的诗人是旅居在邯郸客店的时候,恰逢农历冬至。晚上,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想到家里的人或许也像他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他这个“远行人”。
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可以感觉到那种情感。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 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Ⅱ 关于“思乡”的故事

周恩来思乡

周恩来自12岁那年离开江苏淮安去东北求学,然后投身革命,直到78岁在北京去世,整整66个春秋,虽然思乡成病,但一直没有回过故乡。

周恩来思念家乡,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

他在西花厅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说:“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时,有一回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

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饭都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爬爬鼓楼,放放风筝……”

为此,淮安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2)关于思乡的故事350扩展阅读:

周恩来社会评价:

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他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逢年过节,他总是关心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他多次奔赴抗洪前线、地震现场,哪里有灾情,哪里群众有困难,他就及时出现在哪里。

Ⅲ 思乡的故事

1)周恩来思乡的故事-------
“现在,我们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他的讲话最后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
7年后,他在西花厅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又说:
“是啊,我何尝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时,有一回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饭都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爬爬鼓楼(即今镇淮楼),放放风筝……”
王汝祥虽然能体会周恩来的话,但仍不忘临来时县委常委们的嘱托:您老也要注意休息,工作再忙,有时间也要回家看看啊!”
周恩来微笑着回答说:“老王,你是‘父母官’,我心里话对你不隐瞒,我讲个故事你听听,你给裁判裁判:有这么一个摆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划到河中心,这时,他感到很疲劳,而对岸是旅客很向往的地方,你说,这个摆渡的该怎么办?”
是的,在周恩来的心目中,他只是个摆渡的艄公,他要拚命“摇橹”,把全国人民载向富裕的“彼岸”,那么,他也就只能舍“小家”而顾“大家”了。
周恩来思念家乡,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为此,淮安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一说是1956年,周恩来的八婶杨氏去世时,周恩来为报答老人家当年的抚育与监护之恩,在无法回家奔丧的情况下,曾专门乘坐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淮安师范的那段城墙上扔下一封祭婶母的信。为此,当年的淮师学生还被学校领导组织起来去寻找这封信。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因为根本没有这回事。
一说是1958年大跃进时,淮安的林集公社联盟大队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加之那年夏天王汝祥副县长进京当面请他,所以周恩来专门乘飞机飞临淮安上空,在飞机上向家乡人民挥手

2)我象大多数人一样,从不保留生日卡。然而,今年我却把弟弟由英国寄来的生日卡珍藏起来,因为它是件无价之宝。那张卡片是由父母亲代购并写上地址寄来的,不过,在落款处,弟弟以笨拙的笔画,清楚地写着“尼戈”二字。在经过将近40年的努力,连哄带骗的教导,与无数次伤心及挫败后,弟弟终于在39岁这年,学会如何写自己的名字。
对一个重度智障者来说,要学会煮一顿简单地饭,可能需要5年;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等于一生的里程碑;至于能自己处理个人卫生,更相当于得了博士学位。如今,尼戈不但这些事都会做,而且还会做许多其他的事。
我之所以说出尼戈的故事,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多半以成就和财产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功,尼戈虽然没有这些,却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知足、也适应得最好的人。对为人父母来说,孩子智能不足是个可怕的梦魇,但对我父母而言,弟弟丰富了他们的生命,使多年的艰困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他们已把重担化为积极的经历。
今天,人们可以藉羊膜穿刺来发现胎儿的缺陷,并及时终止怀孕,而弟弟这样的人能提醒我们,幸福与价值不过是角度的问题。他也许不会自己绑鞋带,但他的朋友绝对不比一个中彩票者少。在家乡雷萨斯特,每个人都认识尼戈,尼戈也认识每个人。
目前,尼戈住在市政府资助的团体之家,并在一间为智障者设立的工厂工作,赚取象征性的酬劳。他纳税,在银行里拥有户头,而且不欠任何人的钱。周末时,他回家和父母共度,并经常到一家邻近的小酒馆喝一杯搀柠檬汁的啤酒。每次,他都坚持自己付帐,还经常和人玩掷镖游戏——虽然他很少掷中靶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历经奋斗所换来的。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大约在5岁的时候,才注意到尼戈的不同,父母亲带他到伯明翰看过一位专家后,一踏进家门便开始啜泣,并告诉我:“你弟弟是个低能儿。”当时我还不了解这句话的含意,只意识到事态一定非常严重。
父母亲拒绝将尼戈送进社会机构专门收容,相反地,他们决定尽快再生个孩子,好让尼戈有个年龄相近的兄弟做伴。一年后,保罗出生了。
尼戈蹒跚学步时经常发生意外。但最令父母亲头疼的还是他的就学问题。
当时是1950年,特殊的教育班或智障者的特殊奥运都还是空中楼阁:一般的心态是眼不见为净。而像尼戈这样的孩子只有两个选择:长期住院或留在家中。最后父亲找到第三条路:把他送到市府卫生单位办的学校去。那是所专为6—16岁的智障者设置的学校,只提供全天的照顾,很少施以教育。
尼戈16岁那年,进入一家“工作中心”,一待就是8年,每天做做分类,归档等简单的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尼戈已长成一个身材修长,有一对漂亮蓝眼睛的英俊青年。在他步入20岁时,他开始变得粗鄙,喜欢破坏,故意撕毁自己的衣服,常常因为品行不端被工作单位提早送回家。他明知自己做得不好却无力控制。有时在做过某些特别无礼的事后,他会说:“妈,对不起。”不过,一转身,老毛病又犯了。我想,这是自伯明翰的专家那儿回来后,父母初次真正感到害怕。
经过长期的诊断,医师得出一个结论:尼戈的理解力虽然有限,但我和小弟保罗相继成年自组家庭,使他觉得该是轮到他的时候了。“行为乖张”是他表示不满的方法。
原因是找到了,可解决的办法却让人绞尽脑汁。最后,医师所提出的答案是药物。多年来,尼戈一直在服用温和的镇静剂。现在,他们改用强力的药物,使他变得温顺。但这不过是种野蛮监禁行为的现代翻版——给病人穿上一件化学的紧身衣。
不久,尼戈的行为有了彻底的改变。他不再破坏,也不再撕扯自己的衣服;但问题是他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药物使他元气大伤,实际上,他几乎等于被切除了脑叶。他的体重急速上升,除了吃饭、睡觉外,不再对其他事情感兴趣。
在这段期间,我父母开始推动一项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构想。他们认为,市内很需要一个专供智障者消磨闲暇的场所,因为智障的人往往会被公共场所排斥,而实际上,他们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受到社会的关注。于是,“六九俱乐部”终于诞生了,它是以创立年份来命名的。
父亲东挪西凑,总算买到一套二手音响,包括两个唱盘、麦克风及商业用扩音器。接着,他又买了一叠热门唱片。就靠这些设备,他在一间受政府保护的工厂里,为智障者开了市内第一家迪斯科夜总会。
事情缓慢地进行着,消息也渐渐传开了。母亲负责茶点,父亲播放热门歌曲,很快地吸引了数以百计的青少年和成人。甚至,有一辆巴士来往于俱乐部和神经病院间接送。“六九俱乐部”非常受欢迎,连“正常人”也闻风而至。
此时,尼戈仍然被束缚在化学的紧身衣里。他已经30多岁了,从青春期起,一直在服用镇静剂,并逐渐养成依赖性。
问题再度产生。这次,一位年轻及富于爱心的专家,决定做个彻底的改变,让尼戈戒除对药物的依赖,以便进入团体之家,学习半独立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个月,尼戈苦不堪言,他像个戒毒的人,吃尽了苦头。然后,情况逐渐有了起色,他搬进附近一间由一对夫妇所管理的“鲍曼诺之家”,和20名智障者共同生活。从这时起,我们开始评估及记下他的进步。摆脱对化学药物的依赖后,他的天地大为扩展——有了作决定的机会,负起更多的责任,并学得更多生活技巧。
他先从小事开始学,例如:整理床铺、保持房间整洁、外出时为房门上锁,做三明治,或为自己做份早点。接着,进步到会使用电刮胡刀,而在工厂,他被赋予更多的责任,担负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和我的长途电话中能愉快地描述一星期的见闻。
我上次回英国,花了很多时间教尼戈写自己的名字,后来却绝望地放弃了。不过,我也得到其他方面的收获。有一天晚上,我们坐在一起看电视,尼戈吵着要我带他到附近的酒馆去。我不想去,他却一直缠着我,最后,我发火了,咆哮着说:“如果你那么想去,就自己去好了。”没想到他真的站起身,穿上外套,然后向父亲要了钱,自己走了出去。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外出。
“你最好去看看,”父亲说,“以免发生意外。”我不慌不忙地取出外套,故意慢慢地踱去酒馆。心想着:这对他是一大考验,我应该给他机会和时间。
我在酒馆找到了他。他正静静地坐在一张小桌旁,啜饮着一只大酒杯中的饮料——啤酒加柠檬汁,那是他经常喝的。他看到了我,并对我说:“我请你喝一杯。我会点,你要什么?”
当我看着他大摇大摆地走到柜台前点了一杯苦啤酒时,喉咙不禁哽咽了。他谢过酒保,不过,并没有点数找回来的零钱。也许,下一次,他就会了

Ⅳ 关于鬼字的传说和故事350字

不要在头七晚上骂已故去的人
“真冷。”王峰在被窝里颤抖的拉扯着被子,不管怎么用力,就是拉不动,无奈睁开双眼,此时困意早已冻没了。“靠,死小强,又把被子拉走了,怪不得,我感觉这么冷。你睡得倒好,可把我害苦了。”王峰生气看着睡得正香的张强,不得不说张强的睡姿实在不敢恭维,他能在床上来回打滚一圈而不掉下床,简直是一个奇迹。王峰每次等他醒来时,必要和他理论一番,结果他死不承认倒打一耙,王峰只好无奈又有些不甘的闭嘴。
王峰站起身,抬起脚冲着张强的屁股狠狠踹了几脚,张强只是轻轻的翻了翻身,继续做他的美梦,时不时的一伊梦语,这一点我很羡慕他,只要在熟睡中,就是天打雷不惊。王峰也就是喜欢他这一点,每次都会踹他几脚才能解气。发泄完心情,又有点困了,拉起被子盖住自己的身体,准备继续睡觉。
“咚咚。”从外边传来几声敲门声。本来快要睡着的王峰,被这该死的敲门声打扰的在也没有睡意。嘴上低骂几句。不情愿的从暖和的被窝起来。
“妈的,谁啊,大早上的,敲什么敲”王峰有气无力打开门抬头看着敲门的人,猛然清醒过来,“对不起,对不起,房东,我不知道是你。我不是有意骂。。。”被王峰称为房东的男人制止了王峰的继续说下去,用冰冷的口气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如果换了是我妈站在这,你没这么好运气了。不过放心以后再也看不到她了。我是来告诉你,今天是她的头七,晚上早点睡,不要玩得太晚,如果不听我的话,出了事自己承担。”王峰呆呆的望着房东离开。心里莫名其妙,房东的老妈什么时候死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到。不管了,她死了,管我屁事。
“起来,小强,快点起来。”王峰使劲的拉起熟睡的张强,“干什么,我正在和美女约会呢?要玩自己玩去,别拉着我。”已经被王峰拉起的张强,拾起被子,继续做他的美梦。“别睡了,小强,房东的老妈死了。今天是她的头七。”“她死了就死了。。。什么,你刚刚说什么。我好像没听错吧!”张强从床上站起来睁大眼睛看着王峰,好像他和自己开玩笑似的,“真的,早上她的的儿子亲自告诉我的,还能有假。”“万岁,哈哈,再也不用受她娘的气了。来兄弟,买几瓶酒我们晚上庆祝一下。”张强开怀的笑着,兴奋的硬拉着王峰去买酒。“人家死了老妈,你还庆祝,你也太。。。”王峰没把话说完,张强接过话。“死了就死了,又不是你妈,瞧你那表情跟自己死了老妈似的。”王峰彻底无语了,自觉的闭上嘴,和他辩论,自己找抽。
转眼间榜晚已到来,“来兄弟,干一杯。”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张强和王峰在家中拼起了酒,谁也不服谁。摆出不把对方喝趴下誓不罢休的架势,最后双双爬在桌上醉死过去。
“呼——呼”房外突然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摆,枝条互相碰撞发出好似抽打的声音,“咚”后窗被狂风吹开,一阵寒风从窗口吹进房间,瞬间房间温度下降几度。王峰被冷风吹醒了过来,摇晃下发昏的脑袋,走到窗口,想把窗户关上。
“下雪了,小强起来,过来看看下雪了。”王峰看着飘进房间的雪花,突然一股思乡的念头油然而生怎么也止不住。这时身后传来张强的声音:“是吗?下雪好啊,多么洁白的雪花,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冷。”王峰此时感觉不对劲,这是张强说的话吗?他居然说没有感到冷,自己知道张强可是最怕冷的人,意识事情不对转过身,背后张强眼睛慢慢变得浑浊不堪,整张脸几乎扭曲在一撮,皮肤皱巴巴的,原本光滑的手指变成了骨髅爪子,他怎么越来越像房东老妈,难道。。。王峰心一阵冰凉,王强被鬼附身了,这是王峰唯一个念头,于是出口试问:“房东老太太,你怎么来了。”“不是你们叫我来的吗?”张强嘶哑的回应着,王峰心道完了,他真的被附身了,怎么办,一定要想出个办法,“我们叫你来的,我怎么不记得了。”王峰假装沉思的样子,仔细回想着,在他印象中,并没有叫过她。“你当我聋了,在屋里不知道骂了我多少遍,我就是被你们的骂声吸引来的。”张强有点恼怒的说。经过她的提醒,王峰好像记得他们两个在不停的骂着什么,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张强阴笑着,缓缓向着王峰走过去,此时他有点惊慌,“你想干什么。”张强只是诡异阴阴的笑,看着让人很不舒服,“停下,你到底想干什么。”王峰惊恐的说。张强走到窗口停了下来,扭过头,看着王峰。“不要急,马上就轮到你了。”“不要。。。”彭的一声,王强从窗口跳了下去,他们租的房间在五楼,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王峰不看也知道张强的惨样。“为什么会这样。下一个是我。。。是我。”王峰承受不了打击。瘫软在地上,不停的说着疯话。“不。。。我不要死。。。我要逃走。对,逃走”王峰仿佛溺水中抓住了一根稻草,拼命呼喊着救命,跑了出去。
王峰离开后,一只血手从窗口外伸了出来,露出张强的血肉模糊的头颅,他对着王峰离开的方向嘻嘻的笑着,“你跑不掉的。。。嘿嘿,快点来陪我吧!”

Ⅳ 有关思乡的小故事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Ⅵ 名人思乡的小故事

手抄报么,我读高中的时候也办过,呵呵~

纳兰性德《长相思》(高中语文自学课本里面有这个)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家乡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再给个当代的:
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听父亲讲故乡的风光。冬天的晚上,几个人围坐着,缠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诉说那些发生在长城以外的故事。我们这几个孩子都生在南方,可是那一块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地的血脉仍然蕴藏在我们身上。靠着父亲所述说的祖先们的故事,靠着在一些杂志上很惊喜地被我们发现的大漠风光的照片,靠着一年一次的圣祖大祭,我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一片一块地拼凑起来,我的可爱的故乡便慢慢成型了。而我的儿时也就靠着这一份拼凑起来的温暖,慢慢地长大了。(节选自席慕容《没有见过的故乡》)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