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关于孙中山的名人故事

关于孙中山的名人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10 02:32:43

『壹』 中外名人故事孙中山的作文500字

他,是我们南京的名人,他也是一位伟人,他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XX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XX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孙中山从小就讨厌古代的陋习。
孙中山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饭、插秧, 样样活都干。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的到妈妈在给姐姐缠足,姐姐很痛苦,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问妈妈:“你为啥要让姐姐受这份罪呢?”妈妈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啊。”从此孙中山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孙中山,一届伟人,为祖国做出了许多。他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贰』 孙中山的主要事迹

一、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重抵檀香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强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性,规定以“振兴中华”作为立会的主要宗旨。他还起草入会的秘密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建立新制度为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会,会员增至百余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兴中会曾组织会员进行军事训练,向爱国侨胞募集资金,以为反清武装起义作准备。

二、创立同盟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

三、提出三民主义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

四、成立中华民国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五、病逝留遗嘱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叁』 孙中山的事迹10字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重抵檀香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强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性,规定以“振兴中华”作为立会的主要宗旨。他还起草入会的秘密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建立新制度为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会,会员增至百余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兴中会曾组织会员进行军事训练,向爱国侨胞募集资金,以为反清武装起义作准备。

(3)关于孙中山的名人故事扩展阅读

1925年3月12日晨,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心脏停止跳动,享年59岁。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一生都在为救中国而奋斗,临终并没有留下万贯家产,留下的只是未竟的事业和不可估量的精神财产,这其中就有那份著名的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肆』 孙中山的主要事迹有什么

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2、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4)关于孙中山的名人故事扩展阅读: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遗嘱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

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伍』 孙中山的出生年月日及名人事迹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建立中华民国,黄埔军校。

『陆』 求孙中山英雄事迹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
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事泄而失败,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使馆诱捕后经他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营救脱险。1905年 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直接领导的起义有1907年5月的黄冈起义、6月的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0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2月的钦州起义、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以及1911年4月27日(阴历3月29日)的黄花冈起义,加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在美国闻讯,立即在欧美各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举行的17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公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和其他旧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协态度,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荐袁世凯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
袁世凯上台后,逐步实现其变共和为名人故事的阴谋。1913年3月20日,他派 人在上海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发动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后起兵讨袁,但因国民党内部涣散, 在袁军的进攻下,不到两个月先后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东京成立中华 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同年12月,袁世凯不顾全 国人民的反对,公然称帝。12月25日,爱国将领蔡锷首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护 国的旗帜,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了帝制,在举国人民的唾骂中一命 呜呼。 袁世凯死后,中国仍处于各派军阀割据混 战的动乱局面。张勋复辟事件发生后,孙中山 立即举起护法旗帜,号召国会议员南下护法。 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上, 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军政府 成立后,滇、桂军阀通过改组军政府排挤孙中 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辞 职,离粤赴沪。自此到1920年11月,孙中山在 上海完成了《孙文学说》、《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等箸述。 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 五四”运动已经爆发。1920年10月,在孙中山的督促下,陈炯明率粤军攻克 广州。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1921年 5月,孙中山在广 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又告失败。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驱逐陈炯明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派出“孙逸仙博 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柒』 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事迹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他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中山还要去捡猪粪。贫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孙中山对于旧中国的民生疾苦有了切身的体会。

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他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

1881年孙中山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之后,他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Oahu College,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

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于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在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1884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港英政府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

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在广州行医期间,常常与尤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故广州人将此四人名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边加上水字旁,成为“汶”,以示贬损。虽然他最初未言革命,但这一期间的社会活动,对他后来的革命事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7)关于孙中山的名人故事扩展阅读:

孙中山故事:名字

孙中山一生用过上百个名号和化名,据说孙中山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村庙的神像北帝来报梦,所以孙中山生下的第一个乳名叫“帝象”。九岁,孙中山进村塾读书,先生给他起名“孙文”,这个名字通常是孙中山在正式场合及公文、函电、题词中使用的。

而我们也常听到的”孙逸仙“其实的”孙日新“的粤语谐音,是他自己根据“四书”的《大学》中”苟是新、日日新、又是新”而取的。还有“载之”、“德明”,还有很多化名。

而“孙中山”这个名字其实在他自己的一生中是没有用过的,他用过“中山樵”这个日本名字,却从来没有用过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1897年,孙中山到日本,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周十分欣赏仰慕他,他们决心帮助他。为了安全,让孙先生改住他们安排的旅馆。

他们一路经过中山侯爵府邸,来到了名为“对鹤馆”的旅舍。住宿要填写登记表,填到姓名栏时,平山周认为他正在流亡之中,不能公开使用真姓实名,想起刚才路过的中山侯爵府邸。“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见的姓,便借来一用。于是,平山周就写下了“中山”二字。

有了姓,可没有名,孙先生接过笔,在登记表上的“中山”后面,写下了一个“樵”字。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以“樵”为名。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到处是榛莽荆棘,我就是披荆斩棘的开山樵夫啊!”就这样,孙文先生在日本就以“中山樵”这个日本姓名进行革命活动。

而国内盛行孙中山这个名字的,则与章士钊有关1903 年他在翻译日人宫崎寅写的一本介绍孙中山革命事迹的《三十三年之梦》一书时,误将书中孙逸仙与中山樵两个名字连缀在一起,译为“孙中山”,从此在国内传开了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