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关于晏子的故事及启发

关于晏子的故事及启发

发布时间: 2021-02-10 16:44:20

Ⅰ 关于晏子的小故事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专:“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属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③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Ⅱ 关于晏子的两个故事

华而不实
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里边,有古铜色水流。在这红色水域里边,有枣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 “从前,秦缪公乘龙船巡视天下,用黄布包裹着蒸枣。龙舟泛游到东海,秦缪公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染红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铜色。又因枣被蒸过,所以种植后只开花,不结果。”
景公不满意地说:“我装着问,你为什么对我胡诌?”
晏子说:“我听说,对于假装提问的人,也可以虚假地回答他。”

晏子发笑
齐景公往牛山游览,向北登临齐国都城时,突然哭道:“人生怎么像奔腾咆哮的流水,离开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据听了,也哭泣起来了。晏子却在发笑。齐景公怒问他为何发笑。
晏子回答:“如果使贤能的国君,长久地据守齐国,那么,太公、桓公将长久地据有齐国了;如果让勇猛的国君,长久地占有齐国,那么庄公,灵公将要长时间地享有齐国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国君的宝座而立身于世呢? 而您偏偏独自因为这事流泪伤情,这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不仁道的国君我看到一个, 馅谀的近臣我见到两个,这就是我私自发笑的原因啊!”

晏子数罪
齐景公喜欢捉鸟玩,便派烛邹专门管理鸟儿,可是烛邹不慎让鸟飞逃了。景公大为恼火,下令杀死他。晏子说:“浊邹有三条罪状,让我数落他一番。然后再杀,让他死个明白。”齐景公高兴地说: “好。”于是把烛邹叫进来。
晏子便一本正经地说:“烛邹!你知罪吗?你为国王管鸟却让它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国王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事传出,让天下人认为我国重小鸟而轻士人,败坏我们国王的名誉,这是第三条罪状。 你真是罪该万死!”说完,马上请求景公下令斩杀。
可是景公却说:“不要杀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

Ⅲ 关于晏子的小故事。



齐景公特别喜欢抄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

Ⅳ 关于晏子的故事300字

晏子八个小故事

2008-12-22 22:35
1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欢射鸟
,
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
,
但鸟跑掉了。
景公大怒
,
诏告官吏杀掉他。
晏子说
:

烛邹的罪有三条
,
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
.

景公说
:

可以

。于是召
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
,
晏子说
:

烛邹
,
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
,
是第
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
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
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

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


2
、晏子二桃杀三士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
冶子,号称

齐国三杰

。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
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
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

三杰

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




,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
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

三杰

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
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
晏子说:

园中桃子已经
熟了,
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

齐景公大悦,
传令派人去摘。
晏婴忙说:


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

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
6

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
6
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
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

就结这几个吗?

晏婴说:

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

6
个。

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公边吃边夸奖
桃味甘美。景公说:

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

叔孙诺
谦让道:

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
子应该他吃。

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

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
一杯,食桃一个吧
!

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

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
桃,如何?

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
胸膛说:

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
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

晏婴说:

冒死
救主,
功比泰山,
可赐酒一杯,
桃一个。

公孙接饮酒食桃,
站在一旁,
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

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
!
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
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
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
子?

景公说:

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
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

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
急得大喊大叫:

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
舍生
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
5000
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
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

晏婴忙说;

田将军的
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
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

打虎、杀鼋有
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
样的羞辱,
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

说罢,
竟挥剑自刎了。
公孙接大惊,
2014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真题集锦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法规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也拔出剑来,说道:

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
在世上?

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

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
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

说完,也拔剑自
刎了。

鲁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来,说道:

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
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

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这时,
晏婴不慌不忙地说:

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
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
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


3
、无过之过(晏子逐高缭)

晏子是齐国宰相,他辅佐齐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
缭的,为官三年,从没做过什么错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晏
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觉得晏子这样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们劝阻晏子。有
的说:

高缭侍奉先生三年,对先生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

有的说:

按常理,高缭做满三年,又没有过错,先生理当给他一定的爵位才是,
怎么反而把他辞掉呢?这好像说不过去吧!


晏子对左右劝阻的人说:

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
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
料,必须用规矩来定方圆,要用斧子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
我手下的人,就应像这些规、矩、斧子、刨子,帮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
以利我更好地帮齐王治国。可是高缭和我一起做事已经整
3
年了,对于我的缺点、
过错,从来没提出过任何批评意见,也没作过任何纠正。我并非圣贤,平时工作
中难免有失误,可是高缭只是一味顺从我、称赞我,这对我更好地为齐王工作又
有什么好处呢?非但没有,反而有害。所以我决定辞退高缭,原因就正是你们所
说的

高缭无过




晏子真是一个有见地的贤相,
他的用人标准是反对圆滑处世、
一味讨好上司。
这个用人标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启发的。

4
、晏子之御者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
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

晏子身高不满六
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
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
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
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
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
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

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
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
看你的样子,
好像还觉得很满足,
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
她丈夫处处收敛,
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
夫。

5
、晏子辞婚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从小就生得乖巧可爱,特别惹人喜欢,齐景公对
她更是爱如掌上明珠。

齐景公从宫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女官,对女儿辅导培养。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
过去,女儿长大了,不仅相貌漂亮,而且知书达礼,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
绝代佳人。渐渐地,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把齐景公愁坏了。

许多上卿、
大夫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到这位佳人。
一来可以跟国君联姻,
即使
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头、抄家的惩罚;再者,百官知道
后都会来巴结自己,说不定能捞到很多的好处。

但是当时有个规矩,
就是诸侯之女嫁给诸侯之子,
可景公担心把女儿嫁到别的
国家去,父女就再难见面了,而且一旦两国交战,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他放弃
了这种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儿下嫁给国内的臣民,这样是离女儿近一些,可以常见到女儿。
但他又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被人笑话,便也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晏子,
晏子身为齐国的相国,
女儿嫁过去,
做一位相国夫人,
也不算辱没门庭。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贸然行事,必须亲自去听听晏
子的意见。

这一天,
齐景公坐车来到相国晏府。
晏子见国君到来,
慌忙出来拜见,
说道:


知君侯光临,有失远迎,臣罪该万死
!

齐景公说:

相国不必客气,寡人在宫中呆
腻了,来到相府与相国唠唠家常,不必大惊小怪。


晏子吩咐家人赶快摆酒,为君侯接风。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礼了,唤出
相国夫人来给齐景公斟酒。齐景公问:

这是相国夫人吗
?

晏子回答:

对,这是
臣的糟糠之妻。


齐景公等相国夫人退下后,说:


!
真是又老又丑啊。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
又漂亮,
就把她嫁给相国做妻子吧
!

晏子离开坐位,
对着齐景公恭敬地回答说:


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与她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也赶上过她又年轻
又漂亮的年华。况且人都是在年轻时把将来年老时托付给对方,在漂亮时把将来
丑陋时托付给对方,我已接受了她的托付,对她做出终身的承诺了。君侯想赏赐
给我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
难道是想让我背弃妻子的托付而抛弃她,
另寻新欢吗
?


晏子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婉言拒绝了这件婚事。

人生哲理:夫妻之间应信守对爱情的庄严承诺,不可因对方年老色衰而喜新厌
旧。

6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
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

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
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不冷吗?

景公笑了。晏子说:

我听说古代贤
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
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

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
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
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
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
到后说:

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7
、谏景公置酒泰山

景公在泰山的南边摆酒宴,酒喝多了,景公四处望望他的土地,长叹起来,流
下了几行眼泪,说:

我寡人将离弃这堂堂的国家而死么!

左右有三个人帮助景
公哀哭,说:

我们是小人,还将感到难于去死,更何况您了!离弃这国家而死,
那岂是可行的呢!

晏子却独自拍着大腿,仰天大笑道:

今日的宴饮真高兴啊!

景公勃然大怒道:

我寡人有悲哀之情,你独大笑,为什么?

晏子回答说:

今日
我看见了怯懦的君主一个,阿谀的臣子三个,因此大笑。

景公问:

什么是阿谀
怯懦?


晏子说:

从古以来就有死的情况,死,可以使后代贤的人得到安息,不贤的人
消失。如果使古时的统治者不死,从过去的先君太公到现在的君主都还活着,那
您也如何能得到这国家来享受它?至于旺盛就有衰败,
生就有死,
是自然的法则。
事物必定会有到来的,事情也有常态,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有什么可悲的?一
个人到老了还为死而悲,是怯懦;左右人帮助哀情,是阿谀。怯懦与阿谀聚集在
此,我因此而笑。


景公惭愧地换话题道:

我不是为弃国而死悲哀。我寡人听说,如果彗星出现,
彗星指向的那个国家的君主将承担恶果,
现在彗星出现并指向我国,
我因此悲哀。


晏子说:

您的行为当然不正,对国家无恩德,开凿池沼,就想它水深并广大;
建筑台榭,就想它高而大;征收赋税像抢夺,诛杀罪人如仇敌。从这些事情看起
来,灾星又将出现。天有变化,彗星出现,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于是景公畏惧了,就回京城去,填平了池沼,停建了台榭,减轻赋税,宽缓
刑罚,三十七天后彗星消失了。

8
、晏子谏祷雨中

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

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
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准备用
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

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

我认为不
能这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
要焦黄,
身体也会暑热难当,
他就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
祭它又有何用?

景公又说:

这样不行,我们就祭祀河神,可以吗?

晏子回答:

也不好。河神以
水为国,以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
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它又有什么用呢?

Ⅳ 关于晏子的两个故事及其概括,thank you

(一)虚心纳谏的齐景公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
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尝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麼办才好?」
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於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
吃喝玩乐的人人都喜爱的,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的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甚麼都不说了。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二)齐景公葬狗

春秋时代,齐国景公有只爱犬死了,景公便下令替狗订制棺木,并举行隆重的葬礼。
大臣晏子听了,赶紧劝他停止。
齐景公说:「哎!好玩嘛!」
晏子说:「君王,您这就错了。徵收人民钱财不用在人民身上,反而要用来取悦您周围的人,这样的国家还有什麼指望?况且孤苦老弱的人冻死,狗却有得祭祀;贫苦的人死了没有人怜悯,狗却有棺木可以厚葬。要是您这种举动被老百姓知道了,一定会怨恨您;邻国知道了,一定会轻视我国,君王应该仔细地考虑才是。」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劝告,才打消葬狗的原意。

启示: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以前,都必须要仔细的想一想;那些事是应该做的,那些事是不应该做的;那些事应当先做,那些事应当后做。假如你功课还没做好,便先想到要去游玩;或是把零用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那就跟齐景公不先考虑照顾贫苦的老百姓,却要花大笔的金钱厚葬一条狗一样,都是错误的行为。

(三)晏子使楚

晏子奉命出使到楚国,楚国人看晏子身材矮小,故意不开大门,只开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城。
晏子知道楚国人故意侮辱他,便不肯进去,说:「出使到狗国才开狗门。今天我是到楚国,不应该走这个门。」带路的人才开大门让他进去。
等见了楚王,楚王便故意讥笑他说:「齐国难道没有人才吗?为什麼会遣你来?」
晏回答说:「齐国的国都很大,人民多到张开袖子便足以乘凉,流汗便像下雨,怎麼会没有人才?」
楚王又问:「那为什麼派你来?」
晏子回答:「齐国派任大使,是看情形而定的。贤能的人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能的人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是所有外交使节中最没有才干的人,所以被派到楚国来了。」

启示:
晏子以他举世无双的口才,把楚王不友善的嘲讽不客气地驳回,不但为自己出了一口气,也替国家争光,真可以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
我们接待客人,应该殷勤而有礼,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可以像楚王一样言语尖酸刻薄,结果到头来不但让讥笑别人不成,反而自取其辱,骂了自己。

(四)假脚成为抢手货

春秋时代的晏子,也就是「晏子使楚」的男主角,更是劝说的高手。他最高明的地方是,他善於用三言两语,或简单的行动,四两拨千斤,解决问题,化解解突。

例如,齐景公在位时,刑律繁多而严苛,许多人遭到被砍脚的处罚,面对这项苛政,晏子想进谏,却担心和国君正面冲突,收到反效果。

有一次,机会来了。齐景公问晏子说:「您住在市集附近,知道什麼东西贵,什麼东西便宜吗?」

晏子说:「当然知道。假脚贵而鞋子便宜。」

「为什麼?」齐景公大惑不解。

晏子告诉景公,因为犯了大小不等的错而断脚的比比皆是,鞋子对他们来说,派不上用场,不如假脚来得实用。

齐景公听完哭笑不得,因而减轻刑戮。

晏子故做轻松地答:「鞋子便宜」,其实是用装疯卖傻法摆平问题。

Ⅵ 晏子故事

晏婴,又称晏子,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吊庄公 大智且大勇

晏婴继父任为卿(执政的高级长官)时,已是齐灵公末年。当时的齐国早已不是管仲为相时的齐桓公时代,中原霸主的地位早已易位,国势也日渐衰微。偏偏这齐灵公又昏庸怪僻,懦弱无能,还穷兵黩武,屡犯鲁境,弄得国弱兵疲,百姓怨声载道。尽管晏婴屡进忠言,却很少被齐灵公采纳。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十月,晋国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齐国。齐灵公率兵在平阴(齐地,今山东平阴县东北)抵抗,结果兵败逃亡,第二年就死了。齐灵公死后,齐庄公继位。这齐庄公也是个昏君,他只知崇尚勇力,而不顾道义。他在国内设置了“勇士”爵位,还重用殖绰、郭最等勇士,用以鼓励人们的尚武精神。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流氓无赖、地痞恶霸在朝廷内外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弄得家家关门,人人自危。身为相国的晏婴眼看着齐国风气日下,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心急如焚。他曾多次劝说齐庄公要用勇力来实行礼义,不要靠威强立身,本暴力行事。然而齐庄公就是听不进去。他见齐庄公不是一个从谏如流的人,便辗转反侧,忧心忡忡。

其实,齐庄公即位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对外用兵,建立武功,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对晏婴的劝导,不但不听,反而渐生嫌烦之意。周灵王二十年(公元前552年),齐庄公不听晏婴劝阻,执意收留了晋国的下卿栾盈,还暗中将栾盈及其党徒送入曲沃(河南陕县南曲沃镇)组织叛乱,并乘机攻打晋国。其后不久,又对晏婴的劝阻于不顾,仍然一意孤行,兴兵伐鲁,终于激怒了晋国。晏婴无奈,只好将家中贵重物品上充国库,其余尽散周围百姓,携带妻儿老小到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村,一边打鱼和耕田以维持生活,一边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变化。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五月,当晋国联合众诸侯意欲大举伐齐的时候,齐国朝野上下惊慌万状。正巧在这时,齐庄公和大贵族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的事,被崔杼知道了。于是,崔杼决定乘机杀死庄公以向晋国解说。这天,齐庄公大摆酒席,招待前来进贡的莒国国君黎比公,叫大臣们前来坐陪。崔杼称病未去;齐庄公不但未加责怪,反而暗自欢喜,他又能去会见棠姜了。席罢人散,齐庄公以探病为由去崔杼家与棠姜私会,旋即被预先埋伏在宅中的勇土射杀,丢了性命。晏婴听说齐庄公被崔杼所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带着随从前往齐都去吊唁庄公。晏婴来到崔杼家门前,他身边的下人担心地问他:“您将为国君而死吗?”晏婴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应该为他而死?”手下人又说:“那么我们何不逃跑呢?”晏婴说:“难道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我要逃跑?”“那么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婴说:“国君都死了,我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跨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当保卫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臣下就应该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臣下就应该跟他逃亡。如果君主只是为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的事情而逃亡,不是他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责任,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可是我现在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说罢,晏婴径自闯进崔家,脱掉帽子,捶胸顿足,不顾一切地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号啕大哭了一场,然后起身离去;崔杼的左右欲杀掉晏婴,崔杼对晏婴也早已恨之入骨,但转念一想,对身边的人说:“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杀了他,我就会失去民心。”

崔杼杀死齐庄公后;便和另一个大贵族庆封一起,立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为了巩固权势;树立威信,他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赶到太公庙上,派上千名兵马内外把守,逼迫大家宣誓忠于并服从他。稍有违迕,即被处死。已经杀了七个人,气氛十分恐怖。

轮到晏子了。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晏子。只见晏子从容地端起滴过血的酒杯;义愤填膺地对天悲叹道:“可恨!崔抒无道弑君王。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均不得好死!”说罢,便一饮而尽,怒目而向崔杼等人。崔杼恼羞成怒,恶狠狠地用剑顶着晏婴的胸膛,要他重新发誓。晏婴毫不畏惧,厉声回答:“不管你是用刀砍头,还是用剑穿胸,我晏婴决不屈服!”崔杼怒火中烧,眼看就要下手。这时,身边的一个心腹悄悄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庄公,是因为他无道,国人反应不大,您如果杀了晏婴,那可就麻烦了。”崔杼无可奈何,怒视着晏婴离去。

治东阿 匡正扶君德

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有许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景公大悦,决定召见晏婴,重重赏赐他。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景公好生奇怪,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

他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贵官的反对。甚至臣左右的人向我提出不合法的要求,也会遭到臣的拒绝,这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开始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反而要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结果却要奖励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

齐景公听完晏婴这一番话;才知道晏婴的确是个贤才,而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婴。于是,齐景公将国政委以晏婴,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

有一次,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指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这齐景公本来就轻国事而重享乐,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新鲜,便同意了。君臣二人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近了一家鞋店。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却很少有人问津,生意清淡。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处人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景公听罢,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宫的路上,晏婴见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景公刺激不小。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还未等晏婴讲完,景公打断了晏婴的话,说道:“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又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里边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深刻。晏婴在一旁默然良久后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名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子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并且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景公若有所悟;频频点头。并对随从的大臣们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清君侧 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确有恢复齐桓公时期的霸业的雄心,但时间一长,这位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的国君就熬不住了,早把纪国那金壶里的格言忘到九霄云外去子。他还是想通过豢养一批勇士的办法来建立自己的武功。

当时,齐景公豢养了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猛异常,力能搏虎,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他们恃宠自傲,为所欲为。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曾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栾氏和高氏。田氏家族势力的提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子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执迷不悟,没有理睬。晏婴为此忧心如焚。

一天;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灾星。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一会儿的功夫,晏婴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叽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一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应该他吃。”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捷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人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5000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金桃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鲁昭公目睹此景,无限惋惜。斗天才站起身来,说道:“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这时,晏婴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其实,晏婴早已为景公物色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这就是春秋时威震诸侯的名将田穰苴(即司马穰苴),他后来为齐国的江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辩才 出使不受辱

有一次,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婴要来,便对大臣们说:“晏子是齐国能言善辩的大臣,名气很大,但却是个矮子,我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让他领教一下我们楚国的厉害。”于是,楚灵王命人连夜在城门旁开了一个5尺来高的小门,吩咐守城士兵待齐国使臣到来时把大门关上,让他由小门进城。

第二天清晨,晏婴一行来到城门下,见城门紧闭;便把车停了下来,派人去叫门。一个守城士兵说:“听说齐使身材矮小,可从城边的小门入城,故而未开大门。”晏婴淡淡一笑,用手指着那个小门大声说道:“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吧?1’楚使礼宾官见势不妙,只好改道,让晏婴从大门人城。

晏婴人宫拜见楚灵王。楚灵王瞥了晏婴:—眼,傲慢地说:“怎么,齐国难道没有人了么,怎么派你做使者?”晏婴,答道:“齐国的临淄居民众多,人们张开袖子便成了阴天,大家抹把汗一挥,就像下雨一般,街上人们肩挨肩脚碰脚走路,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灵王听罢,又问道:“既然如此,齐景王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昵?”晏婴回答说:“齐命使,各有所主。贤者使贤王,不肖者使不肖王。晏婴不肖,故而出使楚国。”楚灵王听罢,非常尴尬,本欲发作,又自知礼亏,只好以礼善待晏婴。

第二年冬天,晏婴再次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婴这个矮子又要来,又想起了上一年被晏婴数落得难堪的情景,于是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要设法羞辱他一番,以解郁气。

晏婴人楚,楚灵王命人摆上酒宴,亲自招待晏子。酒至半酣,忽见两名兵士押着一个被捆绑着的男子从殿下经过。楚灵王装作生气的样子斥责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难道没有看见我这里有贵宾吗?”然后又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他是哪儿的人,犯了什么罪?”两名兵士慌忙答道:“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他是齐国人?”楚灵王故意把“齐国”二字说得很响,然后用眼睛斜睨着晏婴,装出一脸困惑的神态,问道:“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

晏婴早已识破楚灵王的这个把戏,知道这是楚灵王要借机侮辱齐国。于是,他离席向楚灵王深施一礼,答道:“大王,我听说桔子树生长在淮南,它就结出桔子;如果移栽到淮北,它就结出枳子。它们的叶子虽然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主要是淮南淮北两地的水土不同啊!如今,齐国百姓在齐国不偷不盗,而一来到楚国都做起盗贼来,该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

楚灵王顿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默然良久后,讪讪地说:“和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寡人这是在自讨没趣啊…”

又一年,晏婴奉命出使吴国。一天清晨,晏婴来到宫中等候谒见吴王。不一会儿,侍从传下令来:“天子召见。”晏婴一怔,吴王什么时候变成天子了?当时周天子虽已名存实亡,但诸侯各国仍称周王为天子,这是他独享的称号。晏婴马上反应了过来,这是吴王在向他炫耀国威呀。于是,他见机行事,装作没听见。侍卫又高声重复,晏婴仍不予理睬。侍卫没有办法,径直走到他跟前,一字一顿地说:“天子请见。”晏婴故意装作惊诧的样子,问道:“臣受齐国国君之命,出使吴国。谁知晏婴愚笨昏聩,竟然搞错了方向,走到天子的朝廷上来了。实在抱歉。请问何处可以找到吴王?”吴王听门人禀报后,无可奈何,只得传令:“吴王请见。”晏婴听罢,立刻昂首挺胸走上前拜见吴王,并向他行了谒见诸侯时当行的礼仪。

吴王本来想利用这个办法难为一下这位能言善辩的齐使,结果自讨没趣,好不尴尬。但他仍不死心,还想难为晏婴。他故意装作非常诚恳的样子,对晏婴说:“一国之君要想长久保持国威,守住疆土,该怎么办?”晏婴不加思索地答道:“先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