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好人好事小故事怎么写

好人好事小故事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1-02-12 07:22:57

『壹』 好人好事的短例子有哪些

1、吴锦泉

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

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2、林俊德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3、钟扬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4、杨科璋

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5、林海燕

2002年八月份,广东省化州市一个彩票投注站的老顾客吴先生由于出差,便委托投注站老板林海燕代购了700元的彩票,结果这些彩票却中了500万元的大奖,但期间吴先生仍在出差,而且700元的代购费也没有交,林海燕完全可以将这500万元的大奖据为已有。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林海燕却把唾手可得的巨奖竟然还给了吴先生:她毫不犹豫地给吴先生打了电话,通知他过来领奖,而自己却只拿了700元的代购费。

『贰』 好人好事故事

好人好事许许多多,不是我自夸,这好人里数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背有点驼的他干起事来却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 在小区里,在街道里,在马路上时常会看到他的背影,时常做着一些绿豆芝麻大小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些小辈: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善少而为之! 每次我看见他,他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事虽小但是他毕竟是84岁了呀!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担心起来。 星期六下午,烈日当空。我读完书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雯雯啊!你来干什么啊?”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上完课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美化环境啦?”“哦,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是城市“牛皮癣”哦。一来,上海是奥运会的赛场之一,世博会也快要举行了,外国人到了上海。说小了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会说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上海;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这例子多得数不胜数,我们不能让它们得趁。”王爷爷一边愤怒说着一边清除小广告。只见他拿着铲子把贴有小广告的地方铲掉,废渣扔进垃圾桶,又拿起刷子沾了沾白色涂料,把铲掉的地方添了添,补了补。我看了说:“王爷爷,我也来帮你,让我们一起铲掉恼人的牛皮癣吧。”王爷爷说:“好吧!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只要我们大家做好身边看似不禁意的小事,我们的天会变得更蓝,城市会更整洁!” 是啊,让我们一起从小学会做好人,做好事,携起手来成为新一代好人。

『叁』 生活中好人好事的事例

你修改后就是你的原创了!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给我们大家读了一篇文章回.这篇文章的答主人公叫郑某某(本人暂时不知道名怎么写).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开始过的很快乐.但好景不长,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爸爸被迫下岗.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只好跟着爷爷奶奶过,姑姑和她一样.
爷爷奶奶家的房子很简陋,4个人一起挤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天,医生检查出郑某某的了癌症:一个想鸡蛋大小的恶性肿瘤.这事只有奶奶和姑姑知道,郑某某想方设法地知道了这见事,并告诉了爷爷,爷爷3天后因为悲伤过度,不幸去世了.
医生说:“郑某某最多再活五年了……”回去后,因为郑某某的脑袋一到晚上就疼痛无比,又没有钱做手术,所以只好选择化疗.最近,郑某某的考试一直是名列第一.因为郑某某的坚强,让死神那她没办法,她的生命竟然超出了五年!
跟郑某某比起来,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学习不好.现在的条件比她的条件要好很多,但是有些同学就是不认真学习,在课堂上玩耍.要知道,郑某某那时侯上学都困难无比,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肆』 有关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小故事 (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1: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勇毅、勤奋、坦诚、谦逊。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但若静心思忖,“最赞赏同学什么品质”?我们的确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
是啊,当我们还在妈妈怀抱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美他助人的美德。这之后,从金庸笔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侠,到《悲惨世界》里悲天悯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着我们纯真的心灵。这其中,最强烈感召我们的当然还是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哦,必须把赶路的大嫂护送到家,现在是夜深、雨大、路远、泥泞!”《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点。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不是吗?当攀登香炉峰的“第二台阶”时,你多么需要同学有力的手拉上一把;当雨夜淋在汽车站时,你多么渴望与同学共撑一柄小小的花伞;当几何图形已被涂抹成凌乱的“蜘蛛网”时,你多么企盼同学轻轻擦掉纷乱的笔道,再准确画上一条清晰的辅助线。正是无数的生活经验,将“乐于助人”推上了我们心中美德的第一位。
但是,面对“别人碰上麻烦事”的提问,不少青少年却抛弃了“乐于助人”,而选择了“悄悄走开”。是的,在生活实际的答卷上也有许多同样的选择。我曾看到,一个路人滑倒在寒风冰雪里,放学的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却无一人上前搀扶,我还读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生活实例,但给我只是一个感觉——可悲!为什么我们的知与行如此背离?今天,面对反差巨大的两份调查,我不禁再次深思:为什么我们最赞赏的品质,在需要自己身体力行时,却缩进了明哲保身的硬壳,如寒风冰雪,没有半点青春的热度?
2:人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心里总是很感激。但我们容易忽视事件的另一面: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慰。
那天,我和妈妈坐车到市桥玩。刚上公共汽车的时候,不太挤,至少还有几个座位留给我们坐。到了下一个,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上了车,她站在我的前面,用手紧紧地握住扶手。那是我心不在焉,然而,在妈妈的举动下,我回过神来。我发现老人弯着腰,脚总是颤抖着。我连忙站起来,用手指着我刚坐过的位置,接着就对老人说:“老婆婆,您坐吧!”老人用手抚摸一下我的脑袋,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不用了,小朋友,你坐吧,我不要紧的,我很快就到家了!”这时我有点难为情,不好意思坐下,便对老人说:“还是您坐吧,身为一个小学生是应该尊老爱幼的,更何况您已经上了年纪。”在我的劝服下,老人坐下了。我站在扶手旁边,许多人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这时,一切的烦恼从我的脑中离去,而心里却那样的快乐。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影响到周围的许多人。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很憎恨,然后因为害怕惩罚,他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有个卑鄙的小男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到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惊奇地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男孩在山谷里对他说:“我爱你!”
由此可见,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它就播种什么,你给予什么它就给予什么。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再多的话来说也没用。因为,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生命的爱,就仿佛给别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帮助人不仅是付出,还是收获。
大自然因生机而蓬勃,人类因互助而温暖。帮助他人,可以着手于小处,也可以兼济与天下。播种爱心,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开放出明亮的花朵,感动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更有一种喜悦、幸福与慰籍……
朋友,敞开你的心扉,告别黑暗,帮助有需要的人。别人得到帮助,自己的到快乐。而这不就是“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真谛吗?
3:在我的身边有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那就是我的爷爷。
说起爷爷,他一向乐于帮助别人。就说有一次,我和爷爷到农贸市场去买小菜。我跟着他高兴地走到了农贸市场门口不远处。这时,我突然看到市场门口的地上坐着一个老人。他的手一只断了,一只手指不全,而且两只脚都残废了,不能够工作。他在不停地向人们乞讨,不停地说:“先生,小姐……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一个残疾人,给一口饭吃吃,给一点钱用用……”人们从他的身边走过,没有一个向他看一眼,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给他一点东西或者一点钱。这时,爷爷走过去,站着问他:“你是哪里人?怎么会残疾的?”那个人一一作了回答。爷爷听完他说的话就毫不犹豫地把袋中用来买小菜的钱都给了他,说:“我只有这一点买小菜的钱,都给你了。稍微帮助你一些。”那人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这位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然后,爷爷对我说:“婷婷,现在我们只能够回家去了。今天,我们就少烧一点小菜来吃,好吗?好在昨天还有一些菜留着,今天只要热一热就好吃了。”我说:“爷爷,你又不认识他,为什么要把袋里的钱都给他了?”爷爷说:“他是残疾人,不能够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我们应该尽一点力来帮助他。你说对吗?”“噢,爷爷,我明白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来帮助那一些残疾人。”“对,你真是我的好孙女!”
4: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传承并发扬了数千年,这种美德应当被继承下去。可是世风日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美德是否已经被摒弃了么? 我常常与同学走在大街,时尔会遇到一些衣衫褴褛、脏兮兮的乞丐。于是,在良心的驱使下,便给了他们一点零钱。可是事后呢,同学总是对我说:那些乞丐不过是骗子骗人的,所谓的“残疾”都是他们故意弄的鬼把戏,骗取你的同情,他们就骗到了你的钱。事实似乎的确是这样子,报纸上也会报道一些假乞丐行骗的事,乞丐贪得无厌的文章似乎也屡见不鲜,就连老师们有时也会告诫学生不要随便给乞丐施舍。有几次我也试着狠一下心,可是终究还是软下来了,我便不明白:我们这些人的生活这么好,而那些乞丐却如此之贫困,莫非帮助一下便犯了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次施舍后,我便有做善事的感觉,我快乐于此。 还记得雷锋吗?那个几十年前,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为了给别人送信,上山时下了雨,结果花了一整天时间;为振灾捐出在当时看也是天文数字的一百元钱;帮助工人干活等等感人事迹,都被大家忘掉了么?在当代,再也没有这种一辈子都为他人服务的人吗? 其实不然。 那个著名的歌手-----丛飞,也许大家有所耳闻。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10年间,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各种钱物总计近300万元人民币。他作为歌星,收入自然不薄,每场演唱会下来有数万元的收入,他完全可以过着骄奢的生活,象许多人一样整天花天酒地,可他没有,他与家人挤在仅有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内,过着近乎拮据的生活。而他却为了素不相识的一百多个孩子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钱。他常常一唱五六场,嗓子都唱哑了。当他确认自己患了晚期胃癌,他仍坚持演唱,他病倒时,还对妻子说:“希望你将那一百多个孩子带大……” 这还不够感人吗?为了他人而英年早逝,但他无悔,因为他快乐于此! 其实,社会上还有许多为人奉献的感人事例。那些只为自己着想、认为乐于助人就是傻子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发扬这种“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高尚道德,才能使其传承下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今年寒假真是太冷了。”大冷天我妈还让我上课,我不由得唠叨着。“公共汽车今天是怎么了,这么不听话,还让我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冻着,快冻成冰块了。”在 我焦虑的等待中,公共汽车终于来了,我仔细的算了一下子,我足足等了30分钟,可恶的公车浪费了30分钟的宝贵时间。哎!真倒霉,什么都不管了,先上车 吧!
我刷完卡,飞快地上了车,汽车里面真暖和,从外面的冰天雪地突然变成了热乎乎的温暖还真有点受不了。在车上,我穿得多,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待座位。我走到 了一个漂亮的十多岁女孩面前,那个女孩比我好看,眼睛大大的,牙齿很白,头发很长,真好看。时间好像在跟我赛跑,过得飞快,不一会儿就过了四站地了,“你 踩着我了!你不会去旁边站着,偏站我这啊!”我一听,吓了一跳,连忙往后退了退,白了她一眼,还心想啊:不就是长得漂亮一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呀!头发长 长的跟拖把似的,耳朵跟驴耳朵似的,牙齿跟大板牙似的。我不甘心的到旁边坐着去了。不知怎了,时间像老爷爷走路似的,过得特别慢。
终于到站了,我想快点下车,再也不要看见她了,我憎恨之际下了车,那个女孩也下了车,不好意思地对我说:“等一等,等一等!”我停住了脚步,转头看她。她 难为情地对我说:“你误会我了!我其实刚才说你也是迫不得已,刚刚我看到了小偷在偷你的钱包,我是想把他吓走,才说的你。”我回头一看,果然我的书包拉链 开了。我连忙说:“谢谢!”我怀着感激送走了她……
我真佩服那个女孩,用了一个好方法吓走了小偷,并且还很乐于助人,我很感动!

“叮铃玲”----随着一阵清脆的放学铃声,同学们连忙整理好书包,排着整齐的队伍下楼了。突然,队伍中的程菲儿同学一脚踩空,差点摔倒。到家后她感觉脚趾越来越痛,去医院一查,竟是脚趾骨骨折了!她又伤心又心急,伤心的是自己不能参加热爱的舞蹈活动了,心急的是自己的功课会落下一大段----,我们班的同学田明慧得知后,主动要求去程菲儿家补课,每天一下课,她就先把回家作业做完,放学后,她饭也顾不上吃,就到程菲儿家里当起了“小老师”,就这样几个礼拜过去了,程菲儿同学落下的功课也渐渐地补上了,测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和“小老师”的帮助,程菲儿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上学期末,田明慧同学不幸染上了水痘,也被迫休息在家不能上学,程菲儿同学想起以前她帮助自己补课的情景,不顾病菌传染,侵袭的危险,也同样自告奋勇地为她补课,使田明慧同学没有落下功课,与我们班同学一起进步!
通过这两件身边的小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乐于助人”这个美德就像奥运圣火,在你我之间传递,在全世界传递,我坚信这个美德会永远保持,永远传播下去!

『伍』 好人好事的故事有什么

第一篇:寻找恩人

甜甜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刻很高兴, 高兴之后她就犯愁了, 上大学从哪得学费呀!母亲是个残废,父亲正在患病, 吃药都没钱。 看来这大学只能是个梦了。

这时, 突然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给她甩下一万块钱说, 你的学费我包了, 以后我会按时给你送来的, 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 不够就给我打电话。

说完又给她留下手机号。 甜甜正要问他姓名时, 那人早已走远了。

就这样甜甜读大学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每当新学期开学, 陌生人就把学费送来了, 有时偶尔没有送, 也会及时给甜甜打来电话说明情况, 等甜甜到了学校他的钱也到了她的账上。 很准时, 从来没误过点。 但让甜甜不明白的是, 他不论是送钱还是给她汇钱, 总要问问甜甜的学习, 其他的从来不谈。

一次, 甜甜给他打电话, 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给他汇报后, 想问问他的情况,当时就被他回绝了。

甜甜想, 他一定是个大老板, 你看他给自己送钱时, 一甩就是一大叠,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多潇洒啊! 他不让知道他的情况, 可能是担心自己毕业后还要去找他。

毕业那年甜甜回家过春节, 父亲在山上打了只山羊, 对女儿说, 这些年你读书, 花了不少恩人的钱, 你把这只山羊给他送去吧! 也看看他。 多少年了, 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对人家说, 真是太对不住人家了!甜甜下车路过菜市场, 正要打电话时, 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推着一张板进菜市场。 这不是恩人吗? 她偷偷地跟在他的后面。 只见他在卖菜的摊位前坐了下来。 原来他是个卖菜的啊! 顿时她的两颗热泪夺眶而出。

第二篇:“包子奶奶”的爱心故事

10多年来,环卫工人穆德雪租住在路桥古街社区的一处巷子里。他的两个女儿先后患上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料并治疗两个女儿,他花光了所有积蓄。

在路桥,很多热心人曾为他们一家提供过帮助。而在这些为穆德雪一家提供帮助的人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最为特殊。

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热心肠的老人叫什么,大家只是知道她帮助穆德雪一家有8年多了,以前常常送来衣物、生活用品。一年多前,老奶奶不仅送来衣物、生活用品,还总是隔三差五地给穆德雪家捎来一袋热腾腾的包子,至今从未间断。后来,大家便索性亲切地叫她“包子奶奶”了。

她送的东西多了一袋包子

穆德雪说,与老人相识已经8年多。最初为孩子治病,一家人陷入困境,生活窘困,那年到了入冬时节,他却买不起一件御寒的衣物。

环卫工人上班的时间很早,一般是在黎明前最冷的时间。衣衫单薄的穆德雪常常冻得发抖。

有天上午,一个老奶奶提着一包衣物递给正在扫马路的穆德雪,让他赶紧穿上再工作。“她说,这衣服是好心人捐的,托她带给我。”

后来,这位老人不时地出现在穆德雪的家里,不是送衣物来,就是送些生活用品,都说是好心人托她带来的。

穆德雪的两个女儿渐渐长大,照顾起来也越来越吃力,生活也越来越困难。这个默默帮助他们一家的老人,依然是不时到他们家走走,送点东西过来。

去年下半年开始,老人拿来的东西多出一样。“她隔三差五地还会送一袋热包子来,有时是四五个,有时是十来个。”穆德雪说。刚开始,穆德雪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从衣着来看,老奶奶应该也是普通家庭的老人,经济条件大概也不宽裕,包子虽然不贵,但隔三差五地送,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后来老奶奶告诉穆德雪,这些包子和之前的衣物、生活用品一样,是别人提供的,并不需要花钱。

老人送来的包子,为穆德雪一家在吃饭问题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穆德雪说,他夫妻俩,一面要保持责任路段的清洁,一面还要随时回家照料两个脑瘫的女儿,常常没有时间烧一顿热饭吃。有时候,甚至连续好几天只能吃方便面打发肚子。

穆德雪平常是一个沉默的人,但得知记者要去采访老奶奶,昨天一大早,他就等候在路桥的邮电路,要为记者引路。一路上,他不停地向记者讲述这位“包子奶奶”的爱心故事。

她是爱管“闲事”的老奶奶

给穆德雪送衣物、送包子的老奶奶,住在路桥邮电路一巷子里的一个企业老宿舍楼中。

昨天上午,记者到达老人家里时,她不在家中。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带一个患病的环卫阿姨到附近的中医馆看病去了。

正如穆德雪所说,老奶奶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一家几口人住在一间才3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里。

大约半小时后,老奶奶从中医馆回来了,顺手将一件外套交给穆德雪,对穆德雪说,这是好心人委托她带给他妻子的。

老奶奶今年73岁,她不愿意将姓名告诉记者。她说,自己只是一个爱管点闲事的老太太,做的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这些事情都很小,不好意思说出口。”

据了解,老奶奶早年是一家企业的仓管员,退休之后,居住在路桥邮电路的老宿舍里。她说,退休后,经常会到寺庙里走走,穆德雪一家的事情,她也是听寺庙里的师父说的,觉得这一家子太不容易,很想在生活上给这一家人一点点帮助。

她总乐于牵线搭桥做善事

送给穆德雪的这些包子,老奶奶说,是她向隔壁邻居要来的。

老奶奶说,她的邻居开了个早点铺,有时候营业结束了,会剩下一些包子,多的时候有十来个,自家吃不掉,常常就会被丢弃。

“这样扔了怪可惜的,我就提出来向他要这些卖剩下的包子。”老人说,自己幼年时生活贫苦,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日子,所以对粮食特别珍惜,见到粮食被浪费,心里会特别难受。

邻居知道老人一直热心做善事,很支持老人的想法,所以每当有包子剩下,都会拿到老人家里。而老人拿到这些包子,会分成三四份,自己留一两个吃,其他的都送给生活困难的家庭。老奶奶说,这些包子在普通人看来算不上什么,却可以是穆德雪一家的一顿饭,甚至是一天的伙食。

老奶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浪费粮食。在她家附近,有许多商家和企业,饭点之后,常常会有没有吃完的食物被扔掉。后来,她提了个垃圾桶,让楼下扫地的环卫阿姨帮她一起收集这些剩菜剩饭。

附近菜场里有个蔬菜经营户毛月兰,和老人相识数年。毛月兰家里种了菜,也养了许些鸡鸭,购买鸡鸭饲料需要一笔费用。老人就委托帮忙收集剩菜剩饭的环卫工,将收集起来的剩菜剩饭送到毛月兰家里当鸡鸭饲料。

从老人那里得知这名环卫工家庭比较困难,毛月兰也慷慨提出每天为这名环卫工家里提供一定量的新鲜蔬菜,以减轻环卫工家里的生活负担。

毛月兰说,她认识老奶奶好几年了,但一直也不知道老奶奶的名字。

老人说,自己喜欢牵线搭桥,做这样的善事,就像做一个“媒人”一样快乐。

她影响了很多人

穆德雪告诉记者,对“包子奶奶”“谢谢”两字他说不出口,因为与她这几年对他们家的照顾相比,“谢谢”两字分量实在太轻了。“她不愿意告诉我们名字,她家里人也从来不说。”

“很多来帮助我们一家的人,是受到老人的影响。”穆德雪说,老人自己生活过得也很俭朴,舍不得买好点的东西吃,买贵点的衣服穿,而对像他家这样的困难家庭,却从来不吝啬。据穆德雪所知,接受老人家帮助的,在路桥还有很多外来的困难家庭。

“许多像她这样的台州人,让我们这些来自他乡的贫困打工者,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穆德雪说,自己也会更努力干好工作,报答这个城市里的所有好心人。

『陆』 好人好事的故事 400字

苦练
1960年1月8日,雷锋和新战士们一起,乘火车来到营口车站。这时,月台上锣鼓喧天,口号阵阵。新战士一走下火车,团首长和老战士们就立刻迎上来,热情握手,问寒问暖,争抢背包…… 雷锋被编入运输连手工艺新兵排,不久军事训练便开始了。 雷锋所在班的班长是个扎实、苦干的战士。他看雷锋个子小,力气不足,担心他的训练成绩。在开班务会议的时候,他提醒雷锋说:"小雷呀,咱们革命战士最讲互相帮助,你有什么困难可得吱声,别闷着。"雷锋高兴地回答:"放心吧,班长,我什么困难也不怕。" 真叫班长猜着了。练习投手榴弹,人家膀大腰园的新战士只要抓起教练弹,跑上几步,一撤手,教练弹就像燕子似的,打着旋儿飞得老远老远。可是,教练弹抓在雷锋手里,就有点沉重了。几天来,他费尽了力气,投一次,不及格,再投一次,还是不及格。班长再三向他传授动作要领,他左体会,右琢磨,整整练了一上午,胳膊甩得生疼,还是个不及格。
中午,他回到宿舍,心里十分不安。屋子里并不热,他额头上还是腾腾直冒汗。他想:一个人不及格,就影响全班的成绩,当一名国防战士,连个手榴弹都投不好,像话吗?他决定加倍苦练,把一切休息时间都搭上,达不到标准,决不罢休!他一个投来投去,一连投了几天,结果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投越近了。这可真叫雷锋急得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 从班长的传授中,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懂得投弹投得远,全凭臂力。因此,他投一会儿手榴弹,就练一会儿单杠。手握铁杠,刺骨冰凉。管它呢,他咬咬牙,练!练!练!,直到双手磨得再也抓不住杠子了,这才抄起手来暖一暖。他的衬衣被汗水浸透了,北风吹来,寒意沁入骨髓,他都不在乎。 实弹投掷的时候,新战士们集合在靶场上,按照命令,一个接着一个,掀开手榴弹盖,投进假设的敌人碉堡。 "雷锋就位!"指导员发出命令了。 雷锋的心呀忍不住"咚咚"乱跳。最了解新战士的心情,急忙跑过来叮嘱说“可别慌,沉住气,保准成功!"指导员呢,也投来鼓励的目光,好像说:"小伙子,勇敢些,功夫是不会白练的啊!" 雷锋答应一声,拧开手榴弹盖,把小铁环套在指头上,纵身一跃,跳出了堑壕,冲过一段开阔地,猛力一甩,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恰好投进了"敌人"的碉堡,得了个"优秀"。 靶场上所有的人都为他祝贺。他兴奋地咧着嘴笑了。他是多么高兴啊!多少天的苦练,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成果。

1214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