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火灾自救小故事100字

火灾自救小故事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3 05:46:24

1. 火灾如何逃生自救的小故事

家庭住宅主要由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部分组成,按楼层可分为平房式单元居民住宅和楼层单元居民住宅。其中,楼层单元居民住宅按高度分为高层单 元式住宅和一般居民住宅,其建筑结构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级耐火等级,也有少数砖混结构的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人员居住集中,电器密集,易燃、可 燃物质多,火灾负荷大,疏散通道狭窄,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且发生火灾后,人员逃生比较困难。

(一)逃生方法

1.利用门窗逃生

在火场受困时大多数人采用这个办法,利用门窗逃生的前提条件是火势不大,还没有蔓延到整个住宅,同时,是在受困者熟悉燃烧区内通道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方 法是把被子、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低身冲出受困区;或者将绳索一端系于窗户中横框(或室内其他固定构件内,无绳索可用床单或窗帘绕成布条代替),另一端 系于小孩或老人的两腋和腹部,将其沿窗放置地面或下层的窗口,然后破窗入室从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绳索滑下。

2.利用阳台逃生

在火场中由于火势较大,无法利用门窗逃生时可利用阳台逃生,高层住宅建筑一般从第七层开始每层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在此类楼层中受困,可拆破阳台间的 分隔物,从阳台进入另一个单元,再进入疏散通道逃生。建筑中无连通阳台而阳台相距较近时,可将室内的床板或门板置于阳台之间,搭桥通过。如果楼道走廊已被 浓烟充满无法通过时,可紧闭与阳台相通的门窗,站在阳台上避难。

3.利用空间逃生

在室内空间较大而火灾荷载不大时可利用这个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室内(卫生间、厨房都可以,室内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除干净,同时清除与此室相连室内的 部分可燃物,清除明火对门窗的威胁,然后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防止烟气和有毒气体进入,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机构的救援。

4.利用时间差逃生

在火势封闭了通道时,可利用时间差逃生。具体方法是:先将人员疏散至离火势最远的房间内,在室内准备被子、毛毯等,将其浸湿,采取利用门窗逃生的方法,逃 出起火房间。

5.利用管道逃生

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小孩。

火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逃生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行。了解了上述的方法,也不能说在任情况下都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有一点是千万不能忘记的,那就是要时刻 注意防火,身边不发生火灾才是最安全的。

(二)逃生措施

1.自救第一

发生火灾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如何进行自救。

(1)扑灭小火,阻止蔓延

火灾发生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时,应奋力将小火控制,直至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 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保持镇静,找准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和路线,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 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运动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户等逃生。

(3)生命至上,不要贪恋财物

火灾之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4)简易防护,匍匐前进

逃生时如果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用湿毛巾、口罩捂住鼻子,匍匐撤离,避免吸入烟气,如图7-6所示。短距离穿过烟火封锁区,可 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裹好头部等身体重要部位后再冲出去。

(5)固守避难场所,等待救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在逃生通道被切断,而且在此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可采取开辟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6)发生信号,寻求援助

当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时,应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如果火灾发生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向外抛轻型 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注意。

(7)身上着火,不要惊跑

如果身上着火,不可惊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进火势的扩大。应赶紧设法脱掉衣物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或用不伤害人体的灭火剂扑 灭。

2.尽快离开现场

火灾发生时,要尽可能迅速、安全地离开事发场所;暴露在火灾现场的时间越长,所面临的危险系数就越大。

3.采取正确逃生方法

如果烟尘没有布满房间而且房门没有发热,轻轻打开房门逃生;如果房间里烟火太大,必须撞开房门,到室外拨打消防电话,逃出之时要关闭房门阻止火灾的扩散、 蔓延;如果身在房中而房门紧锁,必须打开窗户逃生,或者呼吸新鲜空气,等待救援。

4.不要重返火场

一旦逃出火灾现场,不要再次进入燃烧的房屋,只有经过训练的消防人员才可以进入;如果仍有人员在大火之中,告诉消防员被困人员可能所处的位置。

(三)逃生注意事项

①在火场中或有烟室内行走尽量低身弯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②在逃生途中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

③正确估计火势的发展和蔓延势态,不得盲目采取行动。

④防止产生侥幸心理,先要考虑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实施。

⑤逃生、报警、呼救要结合进行,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
本文来源: 百鸣小知识库 http://www.min.com
原文地址: http://www.min.com/know/view/9871.htm

2. 发生火灾,自救的事例

2006年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楼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和毒气夺去了生命。当火灾专发生时属,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毒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

3. 有那些关于火灾的小故事

2006年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楼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回和毒气夺去了生命。当火灾答发生时,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毒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

4. 消防救火具体感人事例100字左右

2004年7月26日,在许多人看来,可能只是时间长河中,平凡的一天。而对于福建三明永安消防大队的冯志忠和朱文斌来说,却是今生难忘!

当日下午3时20分许,永安市上坪乡翔鹭蚊香厂发生火灾。永安消防大队25名官兵接警后赶到现场救火。

灭火过程中,发生了可怕的一幕:蚊香厂靠山一侧原料仓库二分之一厂房突然坍塌,被撞击和挤压后,仓库内大量正在燃烧的炭粉等原料从泄压门窗孔洞喷射而出,造成包括5名消防官兵在内的15名抢救人员受伤,其中12人伤势严重。

冯志忠、朱文斌,正是这5名消防官兵中的2人。其中,冯志忠全身烧伤面积45%,朱文斌全身烧伤面积达35%,均属重度烧伤,两人的呼吸道、脸部、手部、背部等处烧伤尤其厉害。虽然医院全力救治,然而,他俩的脸部、手部等处,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疤痕。

事后,冯志忠、朱文斌被省公安厅荣记一等功,成了人人称颂的灭火英雄。

建军节前英雄找到了另一半

2005年,已经回到军营的朱文斌由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今年8月,冯志忠由永安消防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提拔为指导员。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身体的好转,32岁的冯志忠和28岁的朱文斌的婚事被提上大队“议事日程”。

遇上合适的女子,大队领导和亲朋好友都会帮忙撮合。两人父母更是四处奔波,牵线搭桥。可近两年过去了,两人的婚事依然没着落。

正当大家为此发愁时,喜事来了。2006年建军节前夕,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冯志忠认识了陆静。

陆静是三明市区一家化工公司出纳,秀气开朗。了解到冯志忠的事迹后,她很快被他那军人顽强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深深吸引。当天,陆静就一个劲地向冯志忠了解英雄往事。两人情投意合,互相有了好感。此后,两人总会找一些机会相处,逐渐建立了感情。

同年,朱文斌也认识了泉州泉港区老家的姑娘林立娟。立娟在一家石板材厂工作,有着不错的收入。她一样被文斌的英雄气质所吸引。

细心女友按摩伤疤感动英雄

两对恋人先后坠入爱河。考虑到志忠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实际,自恋爱起,陆静每逢周末都要到永安看望他。

因为是独生女,陆静特别受父母疼爱,在家时,是个什么都不用做的娇娇女。但为了照顾冯志忠,做饭、换药、洗衣服、打扫卫生,她无师自通。冬天为了帮志忠洗衣服,手冻得开裂。

见陆静为了一个残疾军人,如此辛苦奔波,陆静的朋友常问她:“爱慕英雄,在心里想想不就可以了,用得着这么投入吗?况且你的学历、家庭和长相都不错,完全可以找一个条件更好的男朋友。”

陆静总会说:“志忠是为了保护别人才被烧伤残疾的,我爱他,跟他过一辈子我觉得很光荣。”

林立娟也是如此。每次朱文斌回老家,她都会上街买鲈鱼给文斌进补。而给文斌身上的疤痕按摩,更是成了林立娟的必修课。“这样,会恢复得快嘛。”立娟笑着说,令她感动而又心疼的是,有好几次,当她帮文斌按摩伤疤时,文斌流泪了,泪水湿透了她的双手。

5. 关于火灾的小故事

2008年9月14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下午两点十分,刘文超同志像往常一样正在后版工实习工厂进行权日常巡逻。当他走到油库和家具厂之间时,突然发现离油库20米远一家具厂堆放废墟的地方冲出了一股浓烟。会是谁在这里烧火吗?一边是油库,一边是家具厂,不远处还有一家油化厂,如有不慎引发火灾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刘文超同志立即冲了过去,发现是家具厂的废料燃烧了起来,看火势还有愈烧愈猛之势。情况紧急,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拨打了119火警电话,并迅速跑到家具厂叫来工人,组织大家一齐用灭火器控制火势,与大火作斗争。现场人员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将火扑灭,把一次可能造成重大安全后果的可怕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刘文超同志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鑫龙人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竭诚为客户服务,勇于奉献的企业精神。公司全体员工以刘文超同志为榜样,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工作做得更好,为鑫龙物业做出我们应用的贡献。

6. 火灾逃生自救事例

2006年春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自楼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和毒气夺去了生命。当火灾发生时,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毒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

7. 最近几年的火灾事迹例100字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7日通报山东寿光“11·16”重大火灾事故。据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保鲜恒温库内沿墙敷设的制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引发火灾。
2014年11月16日,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裴岭村龙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过火面积5000平方米。
据初步分析,该起火灾暴露出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生产厂房未经正规设计、未向有关部门申报验收。二是消防安全隐患突出。违规使用不合格保温材料,电器线路敷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三是单位安全宣传培训教育不到位,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四是应急管理缺失,无预案、无演练。
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安委办要求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防控能力。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企业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012年9月5日,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一烟花厂发生火灾并引发爆炸,造成40人死亡,70余人受伤。
2013年2月27日,加尔各答市一市场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3人死亡。
2013年12月28日,安得拉邦境内再度发生列车着火事故,造成至少23人死亡,多人受伤。
2014年5月3日,印度中央邦一家鞭炮厂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
2014年6月27日,安得拉邦一国有煤气公司的输气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造成至少14人死亡,15人受重伤。
2016年1月1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处工人宿舍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0人死亡。

8. 火灾成功逃生的事例

编者按;在上海“11•15” 特大火灾中,有部分居民因掌握了火场逃生的知识而逃生成功,也有一些居民由于不懂火场逃生的知识而不幸罹难。事实再次说明:在突然袭来的灾难面前,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比来自外界的任何救援都要更及时、更有效;民众掌握不掌握应急防护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广大民众应不断增强居安思危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灾害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避险、逃生、应急防护、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
儿子鼓励父母共同逃生
火灾发生时,家住1601室的李秀云和丈夫王道才、孙女正在房间里午休,闻到浓烟,李阿姨突然慌张起来。正好请假在家的儿子迅速将几块毛巾打湿,给自己和父母捂上嘴,自己抱起年幼的孩子,带领全家往外冲。
谁知刚打开门,浓烟已经滚滚,黑烟中已无法辨认方向,儿子又一声吼:“跳窗户,快!” 平时恐高的李阿姨一听儿子的声音,想都没想,就从窗内跳到了外面的脚手架上,李阿姨的丈夫与儿子随后跟上。
三个大人抱着一个孩子在脚手架上爬下一层楼后,却发现已经无路可走,还好15楼有一家还没有烧到,于是先进到到那家,那时已经有好些人正躲在这家。然后大家一起沿逃生通道跑到一楼。
李阿姨描述当时的情景:“我已经很虚弱了,几次摔在地上,儿子一直说,妈,快跑,坚持!儿子的鼓励让我和老伴坚持到了最后,也保住了全家的生命。”“要不是我儿子,我们全家就都没命了。” (据东方早报、人民网、新华网)
十几个居民合力冲出火场
家住16楼的32岁的王军向记者回忆逃离火场的过程,当时他正和父亲、母亲及三岁的女儿在房间里睡午觉,“突然西厅的玻璃就碎了。”王先生说,当时自己睡的迷迷糊糊的,没来得及看时间。只见当时火光不停地往房间里面窜,“窗帘沙发什么的全都烧着了。”王先生本欲从大门逃生,“但一打开全是浓烟,根本走不了。”王先生回忆,当时玻璃窗被烧的血红血红,而周边便是浓烟滚滚。王先生当即抱着女儿,带着两个老人从阳台翻窗而出,沿着脚手架逃生。
从16楼下了一层之后,王先生发现15楼东侧的一户人家中已经有几户人家。从窗子爬进去之后,十几人便在一起等待。王先生回忆说,那个时候,看到窗外有白色的水汽上来,估计是消防队员在灭火,还看到不少人从窗外脚手架上走过,对着里头的人喊:“你们不要在这里,快点走。”仅仅10分钟后,火势便围攻上来,吞噬了窗外的脚手架,房间三面被大火团团围住,于是所有人合力从大门冲了出去。最终,王先生一家四口以及房间所有的居民都顺利逃生。(据新民网、时代周报)
女孩奔下26楼毫发无伤
火灾发生后,当烟气侵袭到26楼时,25岁女孩顾轶昕正准备出门。推开门时,烟气呛得她一阵咳嗽,“当时倒没觉得是很大的事,之后看到下面有火,我就拨了119,119说已经知道了。”随着烟气越发浓烈呛人,小顾决定给父亲打电话。父亲立刻告诉她两件事:趴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两件事救了她一命。随着火焰与热气炸破了家里的窗户,小顾终于决定冒险逃出去。她捂着口鼻,带着手机,冷静地找到了消防通道,开始往下奔跑。
“太累了,而且很呛,走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已经要站不起来了,但是还是强撑着继续跑。”小顾的努力让她成功逃生,并且几乎毫发无伤。在医院的病房里,她不断接听、拨打着手机,向亲戚朋友们报平安。“对人生的感悟,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据东方早报)
丢下40万现金匆忙下楼
说起火灾,周女士下意识地拉了拉领口,红色羊毛衫不够合身。周女士说逃出来的时候衣服湿了,这件是亲戚的。
周女士住在胶州路728号2605室。当天下午,美梦被一阵浓烈的焦糊味打断,周女士从窗口望出去,外面有些烟雾。由于窗外有脚手架,她看得并不真切,于是打开大门再看了看,“大楼里很安静,有些淡淡的烟。”
“这时候老公给我打电话说下面着火了,叫我收拾一下快走,我没太在意。”在周女士看来,26楼的高度应该很安全,窗外呼啸的消防车很快就可以将火扑灭。
然而,10分钟后,火苗烤坏了周女士东侧小屋的窗户,蔓延进屋。“我这时候才开始逃,之前都认为只要撤离一会儿就能回来了。”
带上手机、钥匙,捂着口鼻,周女士甚至没有带上家里的40万元现金就匆忙离开家。门外,一名男子蹲在角落拨弄着手机,看到周女士他立即招了招手,示意她也蹲下。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周女士没了耐心,决定自行逃生,便冲进了运行中的电梯。谁知电梯下到7楼自动打开之后再也关不上,电梯外一片漆黑,浓烟阵阵。周女士半眯着眼睛,凭着记忆从消防通道继续往下走。
通道里很安静,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无尽的黑暗和浓烟,伴着滴滴答答的水声,“我不知道走了多久,反正不停转圈往下,直到走到自行车库。”
最终,周女士从自行车库门走出大楼,眼前是忙碌的消防人员。有人看到周女士后将其搀扶到安全地带后离开。(据东方早报)
退休医生救了5个邻居
火灾中,具备专业知识 可能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石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家住12楼的石阿姨今年刚刚退休,退休前曾经在浦东和虹桥机场从事医务工作,石阿姨的丈夫也是医生。
“起火的时候我们正在房间里,看到13楼很多人都从脚手架上往楼下爬,年轻的是爬得动的,但是年老的爬到一半就爬不动了。我就打开窗户把有些人放进来。不久之后我就看到脚手架往下塌了。”石阿姨边说边咳,痰里还带着黑色的烟灰。
“后来我们就慢慢退出门外,退到楼梯,我还不停地给119打电话,报告我们现在的位置,后面跟着被我放进来的人。接着消防员找到我们,把我们救出了着火的大楼。”
“石阿姨做过医务工作,所以对逃生比较有经验,当时湿毛巾和手电筒她都准备好了,还救出了5个人。”前去看望石阿姨的朋友告诉记者。(据东方早报)
“性命攸关的时候人特别有力气”
火灾发生之后,75岁的史维生在消防人员的搀扶下,成功地从23楼上一直走到底楼走出火海。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史老伯虽然双眼熏红躺在病床上,但仍精神抖擞地告诉医护人员:“要在平时估计就跑不下来了,真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人特别有力气。” (据东方早报)
双手被管道烤成焦黑
第一个被送进华东医院的伤者名叫杨安,来自湖南,今年27岁。由于伤势严重,他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他的室友蔡先生向早报记者描述了从杨安处得到的情况。
“杨安发现火情之后,立刻在棉被上浇了冷水,披在身上。因为逃命心切,他就打开窗户爬到了距离窗户较近的铁质脚手架,虽然铁管已经被烧得火烫,但是他仍然紧抓管道顺着往下爬。”
从16楼到10楼,杨安紧紧抓着灼热的脚手架往下爬,直至双手都被管道的金属表面烤成焦黑。在10楼,消防人员发现了他,将他救下后送往华东医院。由于 管道的高温,杨安的双手和腿部受到严重灼伤,尤其是双手上的大部分肌肉组织完全烤焦、损坏,已经看不到完整的皮肤。经过初步伤口处理,杨安被送进了重症监 护病房,20多位医生对他进行了会诊,包括三位长海医院烧伤科的专家。
据蔡先生介绍,杨安上个月刚刚辞职,打算回老家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完婚,“他们结婚照都已经拍了,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
烈火当前,人们表现出的意志力令人赞叹。(据东方早报)
10楼到7楼危情脚手架
对于住在10楼的孙六妹(陈六妹)来说,她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能不系安全带就从高空攀援而下。
火灾发生时,孙六妹刚午睡起来,还有些迷糊,然后就闻到很浓的烟味,她呆了一下,然后才意识到,起火了!第一个动作,她赶回房间抓起手机就打119,但是此时火警电话已经根本打不通。她告诉自己要冷静,然后按照以前电视上看到的火灾逃生步骤,到卫生间找了块毛巾打湿,包住自己的口鼻。此时房间里也很快浓烟弥漫,她几乎已经看不清周围的情况,门外的浓烟与烈火已经切断了逃路。“与其烧死,不如跳死。” 她直接选择了窗口的脚手架,作为自己逃生的最后机会。
从10楼到7楼,孙六妹居然成功地在短短时间内攀爬了下来,只弄伤了手指。“我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爬到了几楼。”孙六妹告诉记者,当她正在脚手架上拼命时,一只手将她拉进了楼内。在那里,是一群正在逃生的人们。
“此后,她和其他八九个居民在7楼的一个房间呆了几分钟,大火已经在楼里蔓延。有人喊,还是冲吧,等下要被烟呛死了。大家于是摸黑到卫生间重新打湿了毛巾,然后排成一排往楼下冲去。当时陈六妹还赤着脚。她说自己踩到火上已经根本没有感觉了。他们从7楼一路冲下,到了一楼发现大火已经封住了大门,根本出不去,他们开始往地下室走,很快,他们在地下室发现那里也已经全是大火和浓烟。大家有些慌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女的开始哭叫起来,但是嗓子已经被烟尘呛得发不出声音,只有可怕的嘶叫声。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那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大喊,赶紧冲出去,再不冲就要死了……也许是求生的本能,他们一群人一窝蜂地冲过大火正在燃烧的地下室的大门,冲到了地面,此时外面已经满是消防队员和警察。很快,陈六妹他们就被待命的救护车送到了一街之隔的静安区医院。(据东方早报、钱江晚报 )
火灾初起从电梯逃生
住在顶楼的张阿姨是从电梯下来的。她回忆说,当时“几个脚手架往下面掉,从对面传来像放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玻璃窗已经烧焦了”。他们到了一楼后物业切断了电源,楼道里面全黑了,“很多人掏出手机,借着微弱的光线下楼,”(据新华网)
丈夫瘫痪妻子同生共死
记者在静安区中心医院看到了75岁的陈秋老太,经过一夜的治疗,她的嗓子舒服了许多,尽管丈夫还在其他医院救治,但她已经很放心了。
陈老太告诉记者,她家住在17楼。“当时只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以为是别人装修,也就没在意。”但到阳台一看,原来大火已经烧到了窗子。陈老太的丈夫患有帕金森病,平日足不出户。“我们本来还在商量走不走,但转眼玻璃就烧碎了,窗帘也烧起来了。”
一人一条毛巾,什么都不带,陈老太和丈夫选择离开。
陈老太回忆道,当时消防通道里几乎看不见,只能凭借偶有的窗子看到一些微弱的光。陈老太的丈夫几乎无法行走,只能缓慢下行,“消防通道里有垃圾,我只能先走半层探路,再告诉老头子怎么下来。”
才走了没几步,老伴说,走不动了。“他说你走吧,我走不动了”。说到此处,陈老太声音有些颤抖,“我拉着他,不让他坐下。我跟他说,要么不走,要走一起走。”在陈老太不断的鼓励下,患病老伴的一点一点往楼下挪。“一路上我不停地骗他说,马上到了,马上到了……”
夫妻俩一路缓慢下行,在走到五、六层的时候,患病老伴怎么也走不动了。“我指着窗外,让他看对过楼层,告诉他再坚持一下,快到底了。”陈老太哽咽着说,“他跟我说他不行了,能或一个算一个。我说,就算死也要在一起”。
突然,楼上另一个逃生的人抱着孩子撞倒了陈老太的丈夫,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顿时瘫倒不会走了。“我只能拖着他,一点一点沿着楼梯往下滑。”说到此处,陈老太几度哽咽。
万幸的是,消防队员及时赶到,他们用担架把陈老太的丈夫抬下了楼。(据新民网、羊城晚报、时代周报)
绝望丈夫两进火海拼命救妻
现场一名中年男子,满脸是血。据他介绍,自己家住12楼,火灾发生时他在外面,而妻子留在楼上。看见火势逼人,很可能危及妻子的生命,这位男子拼了命冲进了大楼。由于大火后电梯失去了运营能力,男子直接爬楼梯冲上了12层,敲门后无人应答,打家里电话又无人接听。以为妻子不在家,男子又跑下来,后得知妻子还在屋内并未外出,于是又重新冲上了12楼,踹开了门,此时家中已经着火,妻子就在火海中挣扎。男子冲进去一把将妻子抱着拖到了门后,又跌跌撞撞地从消防通道跑了下来。(据北京法制晚报)
按住电梯按钮我拉上受惊的老人
起火大楼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王先生说,昨天下午他正在大楼19层修理电路,修着修着就闻到一股烧焦味,后来发现窗户外飘来浓烟,被吓得不轻的王先生赶紧大喊“着火了”。由于火势较大,王先生没等到电梯上来,而是直接走消防通道,并一口气从19楼跑到8楼。“在8楼的电梯口,我看到两位老人,夫妻俩被吓得不知道要干什么,当时电梯正好快到8楼,我就立即冲上去按住了电梯按钮,拉着两个老人就进了电梯,到1楼后拼了命地往外冲。”王先生的双手、脸部全都是油灰,嘴角还有血丝。(据北京法制晚报)
顺着脚手架,夫妻从23层爬下
火灾亲历者周先生说,火灾发生后,他和妻子从23楼墙外的脚手架爬下自救。周先生40余岁,住在胶州路教师公寓的23楼,火灾发生时,他和妻子正在家中睡午觉,后被浓烟熏醒,此时,黑烟已从屋外钻进楼道和房间,“到处都是烟,一片漆黑”。他随后冲到楼道,用拳头打破消防栓的玻璃,取出了楼道内的灭火设备,将23楼窗外的火扑灭了一部分,然后和妻子顺着23楼外的脚手架逐渐往下爬。爬到大约10楼的位置,夫妇二人遇到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妻子先被解救,周先生随后安全脱险。(据新京报、北京法制晚报)
夫妻水表房里惊魂1小时
李先生今年60多岁,他和病友两人躺在偌大的病房里,眼睛紧闭。在回忆火灾过程的时候,他始终把一只手搭在额头上。
当时他和老伴在家里,听见窗外轰轰的响声,“感觉就像是推土机。”他本没在意,突然大门响了。“不得了了失火了!”楼上的老太冲下来求救,“她头发烧焦了,脸上都是灰。”李先生回忆道。
李先生家朝南,由于西北面的火一时并未波及他家,烟雾还未蔓延进来。十几分钟过后,朝南的脚手架上走来两三个年纪大的邻居,看到窗子开着,就爬进了房间。李先生拿了一些湿毛巾给邻居们,还拿脸盆浇灭家中窗帘冒起的火,“当时想着没那么严重,我还不想走。”
又过去十几分钟后,四处的烟都窜进了房间,邻居们决定离开,“他们就躲在消防通道那里,大概因为太黑了,都没下楼。”而李先生和老伴则四处寻找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拿手机打了点光,看到家门口的水表间,我们就钻了进去,里面相对空气比较好。”
之后的一个多小时,对这对老夫妻来说是如此漫长,只能听见门外隆隆的声音,“当时真的什么都不去想了。”
幸运的是,随着门外消防员大叫寻人,李先生应声得以脱险,夫妻两人随着消防员一路从17楼延通道走下楼。(据新民网)
“为了小孙女活着走出去”
65岁的向海咪成功逃出火场,“是小孙女支撑我一定要活着出去的,我兑现了对孩子的承诺。”据这位退休教师介绍,发生火灾那天下午两点半,她正在家里上网,老伴则在睡午觉。当她发现窗外面有烟时,还没有意识到已经着火了,是外面的喊声提醒了她,于是她喊醒老伴,并拨打火警电话。因为居住的楼层较高,所以两人并没有马上撤离,而是寄希望于大火被扑灭。
半小时过去了,火势愈演愈烈,向海咪看到烟雾已经从门缝钻了进来,老夫妻决定尽快下楼。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是老两口在隔壁小学念书的小孙女打来的,当时学校已经开始疏散,孩子看到自家大楼火光冲天,赶紧通知爷爷奶奶逃命。电话里孙女泣不成声,向阿姨鼓励孩子:“你放心,爷爷奶奶一定会活着逃出来。”正是为了兑现对孙女的这句承诺,激励着两位老人完成了这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向海咪夫妇只带了湿毛巾和哮喘病喷雾,按照原来了解的逃生常识,没有选择电梯,而是通过楼梯一路走了下去。非常幸运的是,他们逃生的这侧楼梯只有他们两人。而据其他逃生者回忆,不少人聚集在另一侧楼梯排队逃生。在充满烟雾的逃生通道里,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摸索前行,尽管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顺着墙壁一路爬下来,但是最终还是逃了出去。“这一路伸手不见五指,烟雾呛得我们几乎无法呼吸,地上都是水,我们累得够呛,但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了小孙女也要活下去。” (据北京晚报)
七旬老人回忆爬脚手架逃生
上海11•15火灾发生后,一张火灾逃生者在脚手架上等待救援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同时也被全国的多家媒体刊登。后来,记者获悉,这位在脚手架上的老人目前在长海医院接受治疗,情况比较稳定。记者迅速赶往那里,并顺利地找到了她。她告诉记者,她叫韩明霞,并讲述了她和她的丈夫陈孝庆(图中穿灰西装者,被中年妇女挡住)从火灾中逃生的故事。
对于76岁的韩明霞来说,11月15日的中午和往常一样,从老年大学回家,吃完午饭后便在客厅看电视。而她80岁的丈夫陈孝庆则在屋里睡午觉。由于大楼外墙正处于施工状态,所以为防止灰尘从外面飘进屋内,家住20楼的韩明霞老两口把窗户都关得很严实。
下午2时15分左右,韩明霞突然看见有黑烟从门缝儿钻进了屋内,虽然她并不确定这是什么,但马上叫醒了她的老伴儿。
陈孝庆醒来看到这股黑烟,立刻意识到了可能是火灾,当他把房门打开的时候,大量的黑烟伴随着火光就向他扑面而来。
“我的老头子跟我说着大火了,外面出不去。”韩明霞这样告诉记者。但当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火势会是如此的猛烈。
陈孝庆到阳台一看,立刻判断火势会往上走,人应该往下走才安全。但外面已经被烟雾充斥,陈孝庆拉上老伴就往南阳台外的脚手架上爬。
陈孝庆说:“我们随后用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过多黑烟。紧接着,忽然看到住在23楼的一个老邻居从上面沿着脚手架往下爬,告诉我们他的那层楼火势也非常大。”
老两口于是决定也从脚手架逃生。
韩明霞和陈孝庆顺着脚手架往下爬了两个楼层,看到18楼的火势并不大,而且那个楼层正在装修,窗户都开着,他们就顺着窗户爬了进去。
“我们想看看楼梯是不是畅通,但是却发现已经被堵住了,就在这时,我们看到有一个小伙子在这个楼层,本来也想走楼梯的,现在只能放弃。”陈孝庆说。
“在我们第二次准备爬脚手架前,这个小伙子砸碎了消火栓的玻璃,然后打开消防龙头,把水往我们头上浇,说这样爬脚手架的时候不会感觉太烫。”韩明霞指着照片上右上方的男子说道。
这时刚好有一对夫妻准备和他们一起下楼,大家商量后决定用灭火器开路,于是五个人接着往下爬。据韩明霞回忆,爬脚手架时,年轻夫妇相对灵活,而80岁的老伴和她自己却因为消耗了大量体力而觉得有点身体发软。
另外,没有出现在照片中的另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他们后来继续爬脚手架的过程中,爬得比较快,就一个人先走了。而图中的那个中年妇女的伤势比较严重,脚上因为没有穿鞋已经严重烫伤,体力也开始透支。
“我跟她说,‘姑娘,你快爬,不要停下来。’当时脚手架不是特别烫,可能是因为我们身上都是水的缘故,但是等到水渐渐干了,就可能会被烫伤,所以我让她快点爬。”韩明霞说。
随着爬下的楼层越多,韩明霞他们离消防水枪就越近,当他们爬到15层以下时,已经可以被楼下消防水枪里的水喷到。
在他们到达10楼之前,消防员曾想用云梯把他们救下来,但是浓烟太大,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办法。
“当我们爬到10楼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消防员把楼道打通的声音,他们后来也看到了我们。”陈孝庆说,“他们把消防斧伸给我们,让我们沿着斧子爬过去。我和我的老伴先进去了,照片中的那两个人我没有注意,但是也应该得救了。”
老两口顺着消防员的指引从楼梯接着往下走,到了2楼的时候,韩明霞因为体力不支昏了过去。
上海电视台的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老夫妻被救出的画面,消防员背着韩明霞,而后面就跟着陈孝庆。而陈孝庆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后面还有人”。
在病友们眼里,80岁的陈孝庆是“英雄”。他在逃生过程中,因为头脑冷静、判断准确、胆大心细,而在较短的时间里成功实施自救和救人。(据北京法制晚报)

9. 求关于火灾的好记的小故事。

2008年9月14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下午两点十分,刘文超同志像往常一样正在后工版实习工厂进行日常巡逻权。当他走到油库和家具厂之间时,突然发现离油库20米远一家具厂堆放废墟的地方冲出了一股浓烟。会是谁在这里烧火吗?一边是油库,一边是家具厂,不远处还有一家油化厂,如有不慎引发火灾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刘文超同志立即冲了过去,发现是家具厂的废料燃烧了起来,看火势还有愈烧愈猛之势。情况紧急,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拨打了119火警电话,并迅速跑到家具厂叫来工人,组织大家一齐用灭火器控制火势,与大火作斗争。现场人员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将火扑灭,把一次可能造成重大安全后果的可怕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刘文超同志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鑫龙人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竭诚为客户服务,勇于奉献的企业精神。公司全体员工以刘文超同志为榜样,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工作做得更好,为鑫龙物业做出我们应用的贡献。

10. 火灾成功自救的事例

2006年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楼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和毒气夺去了生命。当火回灾发生时答,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毒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