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纪律与规范故事

纪律与规范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13 12:38:09

① 有关遵守规则的故事

1、《列宁守纪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还是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来。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毛主席谦和的说:“对不起,小同志。”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3、《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4、《这个战士应该表扬的》

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站岗的战士不让进。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1)纪律与规范故事扩展阅读

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它存在三种形式:明规则、潜规则、元规则。无论何种规则只要违背善恶的道德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世间和谐。

明规则是有明文规定的规则,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局限性;潜规则是无明文规定的规则,约定俗成无局限性,可弥补明规则不足之处;元规则是一种以暴力竞争解决问题的规则,善恶参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② 守纪律的名人故事

守纪律的名人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关键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英明地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英雄的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抗击侵略。
在艰苦的反帝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相共,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391高地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

邱少云(1926-1952)出年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穷人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老板的出卖、被强迫捆邦拉去当了壮丁。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要使几百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刻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邱少云怀着对敌人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人党申请书。他写着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邱少云看到还在准备顽抗的敌人,心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
邱少云和战友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他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地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年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
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还是可以把火扑灭的。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将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邱少云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我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威振四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层出不穷、雷锋、王杰……,特别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灾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为党和人民又立了新功。
邱少云的舍小己顾大局、爱国爱民、舍己为人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邱少云烈士将永垂不朽!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关于纪律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这个抄社会,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个人的自由保障还能得到保障吗?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纪律的框架内,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有充分的自由。

在强调纪律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偏废自由的重要性。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朝气蓬勃,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处都是条条框框,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个性,不利于青年人敢想、敢说、敢干、敢闯特长的发挥,如果年轻人个个呆若木鸡的小老头,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总之,自由和纪律缺一不可,没有先后和轻重之分。两者的有机结合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④ 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

《这个战士应该表扬的》
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站岗的战士不让进。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朱德挑粮》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上,跟毛.泽.东同志会师。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坚守阵地,粉碎敌人进攻,就要储备粮食。井冈山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一些人去茅坪挑粮,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所以劝他不要去,他不肯,有个同志把他扁担藏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连夜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邱少云的故事》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而且,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火苗就会被扑灭。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依然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剧烈疼痛,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

《列宁守纪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⑤ 自由与纪律的小故事

1.一个人问牧师:“我做祷告时能抽烟吗?”牧师说:“不可以”
他又专问:“我抽烟时能做祷告属吗?”牧师说:“行!”
2.风筝和人手里的线也有这种关系,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风筝的自由总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脱离了与风筝线的依存关系,过度自由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反之,人如果把线拉的很紧,只收不放,只紧不松,风筝永远也飞不起来。
3.有水就有岸,岸阻碍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

⑥ 遵守纪律的故事

1:《列宁守纪的故事》

“按次序理发”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版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权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还是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来。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毛主席谦和的说:“对不起,小同志。”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3:《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希望能帮到你。

⑦ 如何规范幼儿纪律

纪律性是特定的道德规范之一,从小对孩子进行纪律规范教育,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对幼儿进行纪律规范教育,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活动特点。就其生理特点来讲,婴幼儿身体发育还不成熟,需要加强锻炼。*纪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孩子的身体发育健康而迅速。模仿也是婴幼儿的突出生理特点或天性,父母是否遵纪守时、是否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等,对孩子起着榜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做得好,孩子也会跟着做好。父母不遵守纪律,孩子也会觉得违反纪律无所谓。因此,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其心理特点来讲,婴幼儿思维幼稚,理解能力差,给他讲怎样遵守纪律的大道理是不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寓纪律规范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如邱少云为了部队目标不暴露给敌人,宁愿自己在烈火中献身的动人故事;刘胡兰为遵守党的纪律甘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等等,这些英雄人物可为孩子树立一个遵守纪律的好榜样。还可以利用在马路上散步的机会,给孩子讲应当怎样走马路,讲违反了交通规则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等。这种亲临现场的直观教育,也比较易于为孩子接受。就婴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讲,城市的孩子多在家庭和幼儿园度过,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幼儿园的儿童,父母平时要坚持按时接送,并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听教师的话,遵守幼儿园的园规。儿童在家里生活,则要要求他(她)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等,把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与纪律规范教育密切配合起来。等孩子上学以后,就更应该重视孩子的纪律教育了。小学一年级是学校生活的开端,有了良好的开端,就可能有良好的结果。父母必须把好纪律这一关,尽可能使孩子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课堂上不高声喧哗、不做小动作等等。

⑧ 遵守规则的小故事

一、一位出国探亲回来的女士向我说了这么一个见闻。一次,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交站台等车。等车的有十几个人,人们很自觉地排起了队。排在她前面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大概他有些口渴了,就跑到路边一个自动售货柜上买了一瓶饮料。就这短短一会儿工夫,又来了几个人排在了队伍后面。

那小男孩过来后,径直站到了队伍最后面。我看见了,就招呼他排到我前面来,因为他刚才排在我前面的。小男孩摇摇手,羞涩地笑道,不啦,我刚才脱离了队伍,如果再排在那里,这是不符合规则的。这位女士不无感慨地说道,一个小孩在他脑海里,规则意识已根深蒂固,没有任何纪律和约束,完全是一种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季羡林的散文集《留德十年》中,看到有这样一个情节描述:二战时,盟军进入到大反攻,苏联红军完成了对德国柏林的包围,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

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一些居民开始进山砍伐树木,当作燃料取暖用。当时的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权力处于真空状态,一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战争结束了,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居民滥砍乱伐事件,他们全部忠实地执行了规定:只砍枯藤朽木。

季老由衷地感叹,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德国人遵守的一条规则,任何时候都不会破坏规则,这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子里,即使处于无政府状态中,也不会改变。

三、人生,如果说是场斗争不止的战场,可能语辞重了点。但至少也好像是一场比赛,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我们都要奔跑,直至终点。

有的人意愿浓烈,争当第一,有的人不择手段,犯规撞人样样都不放过,也有人不解为何要跑。跑或不跑,都各有各的遵守规则,这场比赛没有裁判,大家各求多福,小心谨慎。

有些人跑了几十年,自然也懂了些许门道。看清楚内心所需。何为目标,何为奖品,到底是否为你所需,如不,不跑也罢。

看清楚跑道方向。不要盲目随众,跟风跑到某条跑道上,如果真选择了一条跑道,那也是你喜欢,而与众人喜好无关。跑,也讲究姿势,与做人一般。输赢当然紧要,但遵守规则同等重要。人做天看,凡事都有代价,投机取巧终有湿鞋那天。

输赢胜负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没什么好解释抱怨的。即便对手使诈,自己输了,也是功课不精,吸取教训,下次再来就是。有些人跑了几十年,仍叽叽喳喳,此等人大可不必再多观望。真正的厉害角色是那些渐渐将之当跑步运动,低调、沉着、静静地跑的人。

四、一年秋天,强台风又一次侵袭了宝岛台湾。就在这次强台风袭来的时候,娱乐圈也卷起一阵强台风。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强台风即将到来,一个红遍两岸四地的女歌星,驾驶着自己的轿车到超级市场抢购新鲜蔬果。驾驶技术本来不好的她,由于急着回家,她不小心连续违反了好几次交通规则。

首先在行经忠孝东路时,她遇到了红灯,由于刹车不及,闯了一半红灯才停下车来,她尴尬得想要违章左转,结果当场被警察发现了,于是让她倒车回去。就在这时,警察一下子认出她的身份,于是没给她开罚单,而是笑笑放她走了。

接着,狂风大作,大雨滂沱,强台风到了。她心情顿时急切起来,想要早点回到家中。在她开车驶入八德路时,由于风雨太大,她甚至没有看清路牌,怀着侥幸的心理又一次违章回转,好心的警察当场抓到了她,同样,这位交警也认出了她,并表示台风天就算了,只是要她下次注意。

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她庆幸不已,因为在这个台风肆虐的日子里,她因为急着回家而数次违反交通规则,却得到了警察的理解,居然对她网开一面。就在她庆幸自己的好运的时候,娱乐狗仔队的记者们却没有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如同警察一般放她一马。

很快,她违反交通规则的新闻成了娱乐报章的头条,有记者甚至为她罗列出历年台风袭击因违章驾车而导致的种种惨剧。为此,她不得不出面为这件事情作出解释。

当大家用锋锐的措辞“拷问”她的时候,朋友们都希望她能为自己辩解或者缄默,这样对她的明星形象比较有利。而且台风天的交通违规是非常多的,从交警的网开一面就可以看出。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并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很坦诚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她反而感谢了那些明星们深恶痛绝的狗仔队员。

她用生硬的普通话这样说道:“我感谢警察们的网开一面,但是更感谢那些在台风临头的时候,还关注着我言行举止并给我指导的记者们。可以说警察们的特殊关照让我感受到了温情,但是记者们的严厉则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正如他们的报章新闻所说的那样,在台风来袭的时刻,每一个人都想安全回家,但是如果因此而违反交通规则,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惨剧,反而会让更多的人不能安全回家!所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灾难临头的时候我们必须遵守规则!另外,我今天勇敢地承认错误,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这个道理!”

她的坦诚让沸腾的媒体安静下来,报纸纷纷表扬她是一个诚实的明星,认为她有两种难能

⑨ 关于守纪律的故事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遵守纪律的故事。三国时期的曹操,军纪如山,专不让将士踩踏庄属稼。可是有一次,他的马受惊了,踩了一大片庄稼,他要自刎,在将士们的劝说下,他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很重的惩罚了。遵守纪律真重要啊。我们不要过分的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所以我们要遵守纪律,这样我们的班级就会得到表扬,会很优秀。我们会更加努力,团结。学校会变得很有秩序。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