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农民通过种植物致富故事作文

农民通过种植物致富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18 15:20:00

❶ 关于“农夫种菜”的800字的作文

盼望已久的秋游终于到来啦!我们洋泾实验小学三年级全体同学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带领下,探访了位于松江区的同初安心屋有机农场,体验了一天小农夫的快乐生活。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新蕾绽放”探究课程,教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认识、学习并且亲自动手种植有机蔬菜和瓜果。我们在教室的后排置物架上种上了有机小草莓,绿油油的叶子,细细嫩嫩的茎,可讨人喜欢了。在学校的铁栏杆里面,开出了一排排整齐的鸡毛菜种植区,已经有第一批鸡毛菜收获啦!不过,学习和研究还只是纸上谈兵,到了农场,我们才有机会,终于可以亲自动手辛勤劳动,当上了快乐的“小农民”。
一到达农场,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下地干活——我们沿着田梗小路踏进一片凹凸不平的田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起劲地开始挖山芋。我和同学们把塑料小袋套在手上系紧当手套,先仔细地搜索,找到山芋又细又红的根,接着把表面的土刨松,把手指插进泥土缝里,使劲扒开土层,再用力把山芋周围一圈的土挖掉,抓住山芋露出来的部分,用力一拔——“嘿”,一只完整的大山芋就出来啦,把山芋表面带着的比较长的根须清理干净,就可以装进我们的袋子啦!最后,我们还不忘记很负责任地把挖出来的土填回到山芋坑里,这才算胜利完成任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作,我们每个“小农民”都收获了满满一大包又大又重的山芋。
午饭后,我们到大棚里听专家讲解介绍,还带我们采摘了新鲜的生菜。晚上,我吃到了自己亲手采摘的生菜叶,味道真是无比新鲜、无比爽脆。等不及让山芋放熟,请外婆煮了一锅山芋汤,啊,真是香味扑鼻、滋味甘甜呀!
小农夫的快乐一天转眼就过去了,虽然在农场体验活动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们种地是非常辛苦的,我们要更加爱惜食物。回到学校以后,我们还要再开动脑筋,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多多动手试验,争取种出又好吃又健康的有机蔬菜。

❷ 写一篇种植植物的经历400字作文

我爱家乡的黄瓜
我爸爸家住在洞池,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能手,他种的黄瓜总是那样惹人喜爱。

春天,细雨沙沙,黄瓜藤好像在吮吸大地母亲的甘露,因而长势喜人。二月初,黄瓜藤有1尺多高了,爷爷、奶奶忙着用一人多高的毛竹给黄瓜藤搭架。黄瓜藤上长出了卷须似的“触手”,触手牢牢地抓住竹竿往上攀。从这以后,它的藤蔓就顺着架往上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黄瓜藤相互交错着,它的藤蔓有拇指那么粗。上面侧生着嫩绿的小叶子,就像撑开的手掌,一片接一片,非常茂盛。叶子毛茸茸的,你一摸,还挺疼的呢!

不久,黄瓜藤上开满了小花,像黄色的小喇叭,非常密集。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引来了成群唱着歌儿的蜜蜂,给宁静的菜园带来了生机。过了几天,花凋谢了,从花凋谢处又长出像小青虫一样大小的小黄瓜,怪可爱的。

过一两周,再去看那小黄瓜,小黄瓜已长成了大黄瓜了。l尺左右长的黄瓜,垂直地挂在叶子下边,把黄瓜藤的腰都扯弯了。看着那一条条黄瓜,我嘴就馋,摘一条去洗,才发现上面还有小刺呢!我又拿起刷子,洗掉黄瓜上面的小刺和白粉,咬一口,又香又脆,清凉极了,越吃越爱吃。

黄瓜能止渴,又能当菜吃,还是美容品呢!黄瓜是家乡人民致富的“摇钱树”,我爱家乡的黄瓜。

仙人掌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什么东西的生命力最顽强,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仙人掌。
那是一个暑假的中午,我来到奶奶家,吃过午餐,在院子里玩。突然看见一个花盆里栽着一株浑身长刺的植物,上面还有几片大叶子。我很好奇,心想:如果把这些大叶子剪掉,它会不会死呢?它死了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我便跑到屋里拿了一把大剪刀,咔嚓几声,仙人掌的叶子就掉在了地上。正巧,妈妈走出来了,发现了这一切,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这盆仙人掌是奶奶最喜欢的,要是让奶奶知道它死了,她一定会生气的。”我听了以后很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
我正忐忑间,奶奶知道了,可她老人家竟然没有责怪我,只是把那些剪下的仙人掌的叶子又重新栽到花盆里了,过了几天,这些仙人掌的叶子居然活了。
虽然仙人掌没有菊花那样美丽,但是它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
仙人掌这顽强的生命力令我震惊!

我很喜欢花草树木,所以我在我家的花园里种了一些植物,每天我都很细心地照顾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清杂草。
我家的植物中有一棵富贵竹,它是一种室内植物,不可以被阳光照射的。有一次我把那棵富贵竹放在屋外,没想到第二天那棵富贵竹变成又干又黄,快要死掉。我害怕极了,赶紧把它拿进屋内。过了几天,富贵竹又变绿了,看到他生机勃勃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变好了。作文网 home.sanwen8.cn
我最喜欢的花是我亲手种植的向日葵。它和富贵竹刚好相反,它非常喜欢太阳。开始,我把一些种子放在盆子里,摆在太阳底下,发觉他们一天一天地在发芽、长高。现在,它们已经长成六棵小树苗了,其中有两棵特别高,有两棵特别粗,可就是还不开花。但是,它们的样子可爱极了,叶子长得像一朵大玫瑰花,并且,还会转动呢,早上向着东边微笑,傍晚朝着西方挥手

❸ 农民种米过程的作文400字

俗话说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自。这不,我和奶奶就到屋后去种玉米了。第一步是在空地上除草。奶奶给了我一把锄头就让我干起来了。说干就干,我拿起锄头,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翻了起来。干了一会儿,我就累急了,而且只除了一小块,可奶奶却除了一半,除过的地方一根草都没有。于是,我便向奶奶请教窍门。原来用力扯起一连串草根,扯不动了,在向上翻起草根,边抠边翻边卷,就象卷地毯似的,一卷就是一大片,真是个好主意!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卷了起来,一杯茶的功夫,一大片“草原”就被我俩消灭了。接下来该挖坑播种了。奶奶先用锄头整齐的挖了一排坑,我则在旁边用镰刀挖,边挖边播撒种子,一开始我不知道放几颗种子,就随便放了6—8颗奶奶见了,连忙喊道:“错了错了,是放两颗。”唉,没办法,只得重新挖,谁叫我不懂种玉米呢。夕阳西下,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任务,我俩像个灰猴似的,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但也磨练了我的意志,我觉得挺开心的。

❹ 农民种瓜的感受。作文

我一直都很喜欢吃红薯,恰逢“十一”期间,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真想去体验一下田园的劳动,感受一下挖红薯的乐趣,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要组织去郊外游玩,其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挖红薯,我听了以后心里高兴极了,第一个报了名,并在心里暗自给我的这次出行命名为:我的挖红薯之旅。

一大早我按老师的要求背着书包带着干粮兴奋的来到了学校,哇!放眼望去,有好多的人参加这次的活动,我们按照次序有条不紊的坐上了车,车在路上飞驰,同学们一路欢笑,有吃东西的;有聊天的;有睡觉的,而我呢,早已在脑海里幻想出了各种挖红薯的场面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富景生态园。透过车窗一看到处都是绿树和鲜花,“红薯不是长在地里吗?这里会有红薯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失望我下了车。就在这时,班主任贾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失望,她问我们:“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这样的地里不会有红薯呀,红薯只能在干干的土地里生长,对吗?”同学们都小声回答说:“是。”这时,贾老师语重心长他说:“过去,我们国家由于受综合国力的影响,所以在吃的方面不是特别注重营养,但是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国家的人民在饮食方面已经不单单的只是吃饱这么简单了,我们要注重食物的营养含量,那么同学们想一下,是不是环境好了,这些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才能吸收和获取更多和更好的养料呢?这样是不是自身的营养含量会更高呢?”哦,这下我们全明白了,原来现在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的,疑惑解开了,我们和老师一起来到了四周是绿树鲜花的红薯园, 到了红薯园,我看见满地的叶子绿油油的,大片大片的,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红薯在哪儿呢?我正在纳闷,只听老师说,大家都扒开叶子,看看发现了什么,我连忙扒开叶子,发现地上有裂纹,原来红薯就在里面呀,我顺着裂纹向下一挖,可怎么也挖不出来,我气得直挠头,又瞄准了一个露在外面的红薯藤,插了进去,挖掉了一层土,露出了一小块红薯。我见有希望,就急忙用手去拽,最后在我和同伴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终于挖出了一个大红薯,虽然指甲里全是泥土,但心里高兴极了。吃饭的时候,老师把我们挖出的红薯切开了分给了大家, 吃着脆脆的生红薯,回想刚才那有趣而辛苦的劳动,真是甜在嘴上,乐在心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的挖红薯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我疲惫的坐在回来的车上,回想着今天的活动,我想种植农作物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它需要付出多少的辛勤和汗水呀,我以后也一定要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❺ 有没有农民致富的事情、事例

咸蛋黄大王龙金平

龙金平,今年38岁,是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农民。目前,他以创办的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了全国最大的咸蛋黄加工基地。2001年,他已向北京、广东、上海、香港等地销售咸蛋黄1980万枚,产值160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鸭业已成为衡东县的支柱产业,全县有3.1万农民因从事养鸭、鸭蛋加工、收购、销售而脱贫致富。近几年来,他多次被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优秀经理”、“先进企业家”、“全省农产品营销大户”。2001年他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依托本地资源 创办龙头企业

龙金平家紧靠京广铁路,邻里乡亲有传统的养鸭习惯。9岁时,他被生活所迫,每天一大早就用篮子提着20只鸭蛋去火车站,偷偷卖给列车员。每只鸭蛋净赚2分钱,以此解决自己的部分生活费用和学费。
1980年,他高中毕业后,来到衡阳市某建筑队打工。他每天将2400块红砖挑上6楼。当拿到第1个月160元工钱时,他哭了:在乡下时,父母辛苦半年也难挣到这么多钱呀!
一年的打工经历使他成熟了许多,他不相信在家乡的土地上发不了财。于是,他揣着打工挣下的一点钱回到了家乡,立志干出点名堂来。
那个时候,政策还没有放开,城里居民很难吃上农村的新鲜鸭蛋。他与爱人每人挑一担鸭蛋,乘火车到广东去卖。车到广州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他们往火车站边的大樟树下一倒,便蒙头大睡。第2天清晨,他们又提心吊胆将蛋挑到10公里外的清平市场卖。一次来回1个星期,可净赚50元。
改革开放后,他从霞流镇信用社贷款200元起家,以家乡作为大后方,在广州不断开拓销售的前沿阵地,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但龙金平不满足。他发现:养鸭虽然是个传统产业,但效益不高,乡亲们主要靠出售新鲜蛋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营销途径大多局限于农贸市场交易。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去开拓新的事业,那就是:创办自己的蛋品加工厂,变卖原料为卖产品。当地有众多的养鸭专业户,有丰富的鸭蛋资源,有传统的盐蛋、皮蛋加工技术,这些不正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吗?
说干就干,立项、论证、筹资、建厂房、购设备,一气呵成。1997年4月,他成立了以鸭蛋收购、加工、销售为主要业务的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他引进先进技术对鲜蛋进行深加工,从而结束了只卖原料的历史,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蛋鸭产业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创办的公司已发展成为内联千万农户、货畅大江南北的龙头企业。

依靠先进技术 开发名牌产品

公司办起来了,但要使它发展壮大,单靠加工普通盐蛋、皮蛋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必须要有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龙金平凭自己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和对蛋品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黄月饼、蛋黄粽子、蛋黄糕点等食品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而咸蛋黄是这类食品的基础性原料,其市场销路必定大增。他果断地作出了开发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咸蛋黄系列产品的决策。
1997年底,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广东华南食品工业研究所,花5万元请专家将鸭蛋保鲜技术研究成功。接着,他花3万元买来了盐蛋腌制配方及咸蛋黄脱水、保鲜、杀菌、烘干、包装技术,到北京花5万元请来了中国农业大学著名教授现场讲解操作要点。
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生产出了色红、光亮、香浓、味佳的“金黄”牌红心咸蛋黄,克服了一般产品具有腥味、易霉变的弱点。该产品经全国食品协会烘焙分会鉴定为优质农产品,在1999年湖南省首届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2000年获得国家专利。
1999年中秋节,他生产的首批40万枚咸蛋黄被运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餐桌。1999年国庆这天,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国旗护卫队的卫士们抬着一个边长1.99米的正方形大月饼走向天安门广场,那月饼上面用他生产的1999个咸蛋黄组成了“天安门”、“1949-1999”和“国庆”等彩色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团圆和强盛。

拓展内外市场 壮大公司规模

为了拓宽销路,争取较多的市场份额,龙金平绞尽脑汁,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设立了4个销售点,以便及时掌握信息,签订合同,组织生产。他常常把生产的重担交给妻子和合作伙伴,独自一个人背着行囊,带着样品走南闯北推销产品,一去就是10多天。1998年5月,他花费7万多元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秋月饼订货会,印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签订了400多万枚咸蛋黄的供销合同。目前,他已与全国30多家大型食品厂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拿到了2000多万枚的销售订单。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他的产品走出国门,成为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华人的“抢手货”。到2001年止,他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厂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公司每年可加工鲜蛋2000万枚以上,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盈利100多万元,为国家提供税收30多万元。
李花村以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村男女老少加工咸蛋,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咸蛋黄生产基地。目前,全村从事咸蛋加工的有520多人。
在公司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养殖的蛋鸭由最初的10万羽发展到现在的60万羽,养鸭大户由原先的100多户发展到500多户,蛋鸭饲养户因此而增收1000万元以上。

菇业大王圆了现代农庄梦

磨砺 满身技术 身无分文

1980年,从部队退伍的农民赵启平顺理成章地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成为乡文化站站长。从事文学创作是他多年的梦想。当时,他的工作是编写地方戏剧本,一年写一个,很清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诸城这样的历史文化古城,“万元户”成了家家羡慕的理想目标。赵启平也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都不尽如意。
经过种种尝试,赵启平发现了一个可以学技术的无本生意--种蘑菇。他200元的启动资金在一堆锯末和棉花壳里开办了食用菌厂。从选场地、租大棚、做培养基到种植、养护、出售等一切工序都由他一个人承担,他不知在种植大棚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当第一株蘑菇捧在双手上时,赵启平不禁流下了热泪。
门外汉很快成为食用菌的栽培能手。他随后应聘到江苏,成为南京食品生物研究所工程师,组建了生物技术开发部并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员。

创业 赔了生意 赚了技术

1992年,赵启平从杏花春雨的江南转战到骏马秋风的塞北,在长白山下开始种植食用菌的二次创业。这次创业,从表面上看是完全失败了。由于决策失误,他的菇业生意赔了本。东北无霜期短,野生菌多,市场不好。但赵启平把长白山野生的榆黄菇、猴头、灵芝都引入大棚,并培植成功,成为种值食用菌的多面手。生意是赔本了,但所学到的技术是赔不掉的。
大雪冰封的东北再一次让赵启平到了走投无 路的境况。多年前,他面对过第一个妻子亡故的惨痛。这一次,和他结婚5年的第二个妻子又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抛下一双儿女,选择了离开。赵启平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临近崩溃的边缘。
北京,成了他追逐梦想的启明星。赵启平留下了儿子在东北读书,带着5岁的小女儿在一个北风萧瑟的初春季节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进京 抓住市场 打下根基

许多寻梦的人都在春节地后闯北京。虽说奏已经来了,但寒冷的天气加上失落的人心,总不免让人有几分凄凉。19984年,赵启平来北京的时候,手里拉着瘦小的年纪的女儿,口袋里装着100块钱,迷茫地从北京站走到天安门。
好心的交警看到他因为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而消瘦憔悴的面容,上前询问他是丢了钱还是不舒服。就这样几句话,赵启平至今还记得。他说,那时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期听到的最温暖的问候。
当时,一位朋友在通州租了几个大棚。但由于不懂技术种不出蘑菇,一年6万元的租金只能白白消耗。赵启平的到来无疑给朋友带来了生机。于是,赵启平又开始了自己的无本买卖产。两人你出资金、大棚,我出技术种蘑菇,一年下来,4个大棚赚了4万多元。
经过4年的努力,赵启平打下了事业的根基--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京都菇业开发中心成立。赵启平认为农业种植更多的是靠经验,靠不断实践。这位曾经想当作家的山东农民在北京种蘑菇种得越来越好,他的基地不断向北京各郊区县扩散。

责任 输出技术 助人致富

作为共产党员、退队军人的赵启平,曾给自己这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下了4点责任:一是民营企业要在经济战场上当尖兵,要有当“烈士”的准备;二是民营企业要有精神,要讲政治,在经济上讲政策策略;三是民营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四是民营企业要搞好高附加值的带动性产业,对京都菇业来说,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化搞出名堂来。
有了这4点责任,对于赵启平关注失业人员的举动不不奇怪了。
许多失业人员没有本钱做生意,又不能在一夜间学到技术。于是,赵启平打出广告:“下岗待岗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下岗职工租大棚后,从购料到销售均由京都菇业有限公司负责,他们还免费培训技术。截至2002年4月,有上百户下岗职工靠租大棚得到190万元的报酬。赵启平以成为上百户老百姓的打工仔而感到荣幸:“您当老板我打工,我就是个打工的命。”
谈起这些学技术的人,赵启平还记得有个山东寿光的女孩。“1999年9月,有个寿光的女孩看了电视上关于我的报道,她一个人用了三天的时间骑自行车到北京来学技术学了半年,她回去了,自行车还留在这里。”赵启平谈起这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人们,眼里渗透出一种很慈祥的东西。很多技术好的人,都是在他鼓励下回家乡的。他说:“他们技术好,适合自己创业,我当然得鼓励他们离开,自己当老板。”

圆梦 探索现代庄园经济

说起在京城寻梦的最大收获,赵启平觉得不仅仅是种出了那么多让自己和他人致富的蘑菇,而真正感知了全球化的市场,能够从发达国家的案例中去认识农业产业化,学会对术单农业、观光农业的操作。“开发旅游项目,从种蘑菇发展到种草种树,是我对现代化大农业认识的延伸。”赵启平这种想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家地业”的成立。
他独家承包障日山大面积山地,创立”大家地业“。他的目标就是要在2003年底建成60套农家小院式的度假村,建成占地500亩,既可经营又可观赏的真菌园区。此外,还有占地5000亩左右的植物园区、动物园区、经济林区、百鸟园、鱼文化区、形成立体的观赏农业。
从京都菇业的“租个大棚种蘑菇”到障日山庄投资开发的优惠鼓励政策,赵启平都是为了吸引农科单位、民营科技企业和城乡民营资本的共同参与。
在京都菇业总部的前台有一幅画,上面的二龙戏珠图案全是用灵芝拼成的。传说中,百岁老人吃了灵芝又长出新牙,赵启平希望京都菇业成为失业人员和农民的灵芝,让他们带着技术去创造新事业。京都菇业将和他们一起走向富裕。

还有其它事例:http://www.lzny.gov.cn/info/index.asp?Curpage=1&classid=29&nclassid=72

❻ 关于种庄稼农民的作文的最后一段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来说:“果实都熟了!你们来不来呀!”我说:“我很想回去。”于是

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同意了,我高兴极了!

终于到了

长假,我们一家早早地就坐上旅游车启程了。一路上我一直贴窗远望,看着一畦畦金黄色的稻田,随着风形成

一片片稻浪。远处有一片翠绿的柿子树,金灿灿的柿子隐藏在浓密的叶子后面,只露出半

边脸,对着路人微笑。我来到田野心情格外舒畅。

我终于来到奶奶家,奶奶带我们来到田地里。我看见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了,金灿灿的棒子像咧开嘴巴

在乐。我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拉到奶奶家的院子里。我和奶奶的任务是剥玉米皮,奶奶说:“你先看我怎

么做。”奶奶先把玉米的皮剥开,左手把后面的根攥紧,右手握住玉米,

然后用力一掰,玉米就剥了出来。奶奶问我:“会了吗?”我说:“

会了”,我就和奶奶一起剥起了玉米。爸爸和妈妈的任务是晾晒玉米,爸

爸先把梯子靠在屋檐上,再慢慢爬爬上去,然后妈妈把剥好的玉米放在篮子里,爸爸用绳子把篮子拉上去,最

后把玉米一个个摆在屋顶。

我看见各家各户,有的剥玉米;有

的晾玉米;有的收稻粒;还有的摘水果,一片收获的景象。一只只叽叽喳喳的小鸟在树上

飞来飞去,不时飞到树上偷吃成熟的水果;不时飞到地上偷吃玉米粒,它

们一见有人走来,就赶快逃走。一只只肥嘟嘟的土鸡在

吃着洒落在地上的玉米粒,连它们都知道不要浪费一粒粮食。

这次我回奶奶家,欣赏了乡村美丽的景色,虽然劳动

的很辛苦,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收获了许多粮食和喜乐,我知道吃的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更要珍惜粮食。

❼ 写一篇农民耕耘的作文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农民伯伯早春时节就下地辛勤耕耘,在夏天,他们更是顶着烈日,对农作物呵护有佳。最终大自然给了他们回报,秋日里他们迎来大丰收。在农业上播种与收获是这种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播种是收获之母。
在英国一个农场里,一位老农夫有一天在马厩里发现了一个婴儿,这位老农是善良的,他收留了这个孩子。过了几天,一辆豪华车开入农场,

孩子。过了几天,一辆豪华车开入农场,从车中下来一个高官,这孩子正是他的。出于感谢,这位高官把农夫的孩子带走了,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医生。而正是这位医生在数年后发明了一种药物,治好了身患肺结核即将去世的高官的孩子。而那位高官正是丘吉尔。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巧合吗?不。这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过程。如果不是老农善良的心播种下了种子,也许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夫,碌碌无为。如果不是丘吉尔的热心帮助,他的孩子也会夭折。播种什么收获什么,像希特勒那样播撒罪恶的人,最终也会自食其果,受到人民反对,自尽而亡。
我们不能播种罪恶,但也更不能因此而不在春天播种、耕作。
当别人拿到某个奖项后,许多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在羡慕的同时,你想没想过你、我、他同样是正常人,而你却得不到半个奖呢?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付出,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睡觉;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嬉戏; 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看漫画……天上掉馅饼的事中华上下5000年没有发生过,自然你也不会有任何收获。这时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付出了,却没有回报那?”的确,农民也会遇到天灾人祸,粮食减产的现象,生活中也是如此,但请你不要放弃,一位成功就在你眼前,你的一只脚已跨入了成功之门。等你真正成功了,你就会发现,这播种、耕作的过程是何等的快乐。
同学们做一个辛勤劳动的农民吧!在自己心中肥沃的土地上,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这里将会成为金色满园,香气扑鼻的麦田。给它起个名字,“成功的殿堂”怎么样?

❽ 帮农民种种子的作文500字

满树的花朵,满树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
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
;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为自己种下一粒种子,
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结束后,选手们颁完奖,观众们也都走了,
史密斯看了看四周,说:“忙了半天,走吧。”这时从外面跑进来
一个气喘吁吁的男子,他的膝盖红肿,甚至发黑,但他丝毫不停步
,直到终点。史密斯知道他是运动员,就问他:“比赛早已结束,
为什么还要这样跑呢?”那个运动员回答说:“我的国家不远万里
把我送到这里,我做的要对得起我自己和国家”。
我被震撼了,虽然他只跑最后一名,但在精神上,他是当之无
愧的第一名。在别人看不懂的举动背后,总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
持着他,而这力量,最初只缘于一份小小的信念。
有了这份信念,麻雀也能飞上青天,再小的人物也可以创造奇
迹。
为自己种下一粒种子,给自己一份小小的信念。
那时你不再会感到梦想的遥遥无期,只会觉得它触手可得,它
并不遥远,只要坚持那份信念。坚强地奋斗着,种子就会萌芽,长
大。
为自己在心间种下一粒种子,用信念让它萌芽,用纯洁的信仰
让它开花,开出一朵最美丽的心灵之花。
为自己种下一粒种子,让灿烂的阳光陪伴它。

❾ 农民伯伯种田我们要了解他的感受作文

春天农民伯伯要种地,秋天农民伯伯们还要收割,你们大家知道农民伯伯是多么的辛苦呀!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吧!
春天马上就来到了,农民伯伯开始往家里买肥,一袋一袋子的肥是农民拜拜自己往车上背的,他们背完一百多斤的肥,后背上有多么的红吗?有时甚至后背都肿。春天来了,农民们开始开着车到山上种地,背着肥一粒一粒的撒,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撒完吗?玉米地里的玉米长了出来,农民们还要精心的为它拔苗,有时地干旱还要为它们浇水,玉米也一天比一天长大了,秋天又来了,农民们还要收割,收割其实是最麻烦了,还要把五谷杂粮给脱粒,之后才能吃,种田就要这么多的脑子。
我们大家要说一声,农民伯伯您辛苦了。
望采纳谢谢

❿ 农民靠种地发家致富作文

这些,完全有可能的。
我们老家在三十年前,用一包水泥建一栋房子。具体是这样的:内
买一包水泥回来,一百斤容的。用裹旱烟的小纸张包起来一小包一小包的,当老鼠药去走街串巷的去卖。一小包老鼠药当时的价格是0.25元, 正常情况人家一次性会买个四包左右,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老家的这个老乡,就用一包水泥赚回来的钱,建了一栋房子。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