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不可以故事读后感
⑴ 大卫惹麻烦500字读后感
这本书是献给那些总爱惹麻烦的小朋友的,书中讲到当大卫在屋子里滑滑板不小心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到地上时说“我不是故意的!”;当大卫打球时把玻璃和花瓶打碎时说“我没想这样”;当大卫抓小猫尾巴时说“可是小猫喜欢啊!”;当大卫抱着一堆玩具、零食不小心把水杯弄掉在地上时说“它自己滑下去的”…… 大卫总是想方设法的说“不”,但有一天晚上他梦中说糊话“是!是我干的!”“对不起”,然后才沉沉美美的睡去。其实在大卫心里在说“我也不想惹麻烦”。
读完这本书觉得我就是大卫,也时常象他一样不经意间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也总会说“不”,妈妈总会说“不要”“要”,但读完这个故事,我才知道当妈妈说“不要”“要”时,是为我好,是为我的安全着想,不想让我受到伤害,是想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不留遗憾,是在说“宝贝我爱你”。
其实我也不想惹麻烦。
(其实读完这本书我也感触很深,孩子小时候总会不经意的犯一些这样那样的小错误,有时也不需要太在意,其实他心中是知道自己犯错了,这也可能是他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吧!)
⑵ 大卫科波菲尔的《不可能的故事》的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世界级的文学名著。我回味无穷,回看大卫那像长河般的岁月故事,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卫,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可怜孩子,从小便与他的妈妈相依为命,很可怜,很可怜。不仅如此,在大卫的童年里,还有许多恐惧与憎恨,这些不良因素是从哪里产生的呢?是从大卫的继父——谋得斯通姐弟俩的手中产生的。我憎恨这两个坏东西,是他们俩联手制造了混乱与恐惧,还使大卫的母亲,在恐惧中离开了这个没有希望的世界。大卫悲痛欲绝,我也不禁潸然泪下。噢,对了,大卫妈妈的离世,让大卫家的女仆佩格蒂也悲痛万分。
还在大卫妈妈活着时,那两个坏东西就将大卫送进了以严肃闻名的萨伦学校。大卫在这个学校受尽了苦难,也认识了一个后来的好朋友——特雷格尔。我对这位新朋友很同情,因为他常常被老师们殴打。
大卫的妈妈死去后,大卫被送去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当童工,大卫受不了折磨,跑到了他的姨婆家里。他的姨婆十分果断地收留了他,还送他到一家很有名气的学校学习。毕业后,大卫当了律师,我很高兴,也为大卫骄傲。
随后,大卫还与斯潘洛家的那朵小花——朵拉结了婚,我很惊讶,大卫还这么小,怎么可能会结婚呢?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外国人都是很小就结婚的,这才让我放下心来。但是,上天又给了大卫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朵拉与小狗吉卜手拉手地走了,大卫又一次陷入到死亡的悲痛中,太可惜了!
大卫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消沉,终于从痛苦中恢复了过来,他又爱上了爱格妮斯,这使我逐渐对大卫失去了一些好感,因为他有些多情!
大卫最终与爱格妮斯举行了婚礼!他们之间的爱,逐渐根深蒂固。爱格妮斯不仅爱他,还默默地支持他,使大卫的学习又进步了,并且帮助大卫最终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作家,我既羡慕他,也真心地祝愿他们能够白头偕老,平平安安!
我想到了大卫的一生,被爱包围着,温暖与幸福也守护着他。但是,我从大卫身上看到,只有用双手去创造幸福,才会更加幸福!这就是幸福之真谛!
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部巨著的辉煌!
⑶ 圣经故事中写大卫读后感
很少人会像耶西的儿子大卫那样,一生屡遭巨变。默默无闻的牧童,一跃而成国家英雄,却遭国王妒忌追杀,像猎物一样逃命;后来登基作王,战绩辉煌,却又犯下大罪,以致家庭破碎,尝尽苦果;他财富虽多,老来却身体衰弱。尽管一生充满波折,大卫始终信赖耶和华,倚靠圣灵。大卫尽力“向上帝表明自己是蒙悦纳的”,而上帝也赐福给他。(提摩太后书2:15)虽然我们的处境跟大卫不同,却可以从他处事的方法借鉴。大卫的榜样让我们明白,遇到人生的转变时,怎样做才能不断得到上帝的灵。
大卫谦卑自抑,是因为他意识到,耶和华在各方面都比不完美的凡人优越得多。对于上帝竟注意世人,大卫深表诧异。(诗篇144:3)此外大卫明白,就算自己真有某些过人之处,也全赖耶和华谦卑自抑、纡尊降贵,垂顾、扶持和保护他。(诗篇18:35)大卫真是我们的好榜样!无论我们有什么才干、成就或在什么岗位上服务,都不该骄傲。使徒保罗说:“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既然都是领受的,为什么还要夸耀,好像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要蒙上帝悦纳,得到上帝的灵,就必须努力不懈地培养谦卑自抑的精神。(雅各书4:6)
大卫一生都力求蒙耶和华喜悦。他唱道:“上帝啊,求你恩待我,求你恩待我,因为我向你寻求庇护。”(诗篇57:1)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可见他信赖耶和华绝非徒然。(历代志上23:1,和合本)虽然大卫犯过弥天大罪,仍被视为对上帝有坚强信心的见证人。(希伯来书11:32)
人生变幻无常。不要忘记,耶和华曾扶持大卫,强化他,纠正他,耶和华也能这样待你。使徒保罗像大卫一样,经历过许多转变,但靠着上帝的灵,他对上帝忠心到底。他说:“我靠着那赐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应付。”(腓立比书4:12,13)无论什么事,只要我们倚靠耶和华,他就会帮助我们成功应付。他希望我们成功。我们信从耶和华,亲近他,他就会赐给我们力量遵行他的旨意。只要我们继续倚靠上帝的灵,就能永永远远向上帝表明自己是蒙悦纳的。(提摩太后书2:15)
⑷ 大卫之星读后感310字
《大卫之星》这本书给我了很大的感触!
都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没有想到这是真的!我读第一、第二遍的时候都没有读懂,可我在读第三遍的时候却读懂了。是什么样的故事能让人反复看那么多遍呢?请继续往下看吧!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的父母是犹太人。他们和仅有九个月大的主人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房子,迁移到犹太人聚居区。后来,他们接到了可以离开的命令,他们逃离了这个地方。
他们和好几百犹太人一起在一个充满恶臭、哭声和恐惧的货车里,他们都要去一个并不安全的地方。
主人公的母亲在正在减速行驶的火车上路过一个村庄时,主人公的父母快速地把窗口上的铁丝网扒开,她的母亲把她扔出了窗外。
主人公被一位妇女收养了。那位妇女给她定了生日、取了名字,并给主人公了一个家。
当主人公二十一岁时,她也成立了一个家庭,她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也已经成了家。
我从这本书深刻地体会到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五年,让人们永生难忘的犹太人大屠杀的悲惨景象。以及人们为了杀死犹太人而用的那些残忍的招数。我在此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不要让任何战争陆续重演,不要让那罪恶的子弹继续伤害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让和平之花毫发无损的安全开放!
⑸ 读《大卫》圣经的故事改编有感
今天,我拿起圣经,翻到了旧约,撒母尔记。开始看大卫的事迹。
其实,圣经中记载的,并不是个故事,而是记载的历史,包括以色列国的历史。我们中国的历史书,有史记、资治通鉴等等,这些书是中国人公认的历史书,那些历史书,记载得可能都有所偏差,可是圣经不会。现在的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可能会发现史书上的问题,可是圣经不会,几千年没有被变动过。
很久以前,当神带领以色列人时,神是以色列人的王。可以色列人却执意要做坏事,他们希望神给他们选个国王,让国王来领导他们。于是神为以色列人选好的人选,这个人不但要有领导才能,还应该善良优秀,有很多好的素质。
于是,神谴先知撒母尔,去以色列族一个叫耶西的人家中,耶西有很多儿子,他的一个儿子,有美好的素质,将成为以色列的国王。撒母尔就去了那一家,见了耶西。
耶西把他的大儿子叫到了先知撒母尔面前,大儿子相貌堂堂,身体魁梧。撒母尔暗自想:可能这个人,就是国王的人选。可是神却告诉撒母尔,不是他。原来神挑选人,不是看人的外表。撒母尔又让耶西把他其他的儿子们带来,可他们都不是神的人选。
撒母尔问:“你就这些儿子了吗?”
耶西说:“是的。”但是,转念突然想起,他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叫大卫。因为他年龄小,所以耶西让他去牧羊了。
于是,他将大卫也叫到撒母尔面前。这大卫,就是神所选的以色列国第二任国王。
大卫是个少年,不过是个放羊娃,可是为什么他,就得到神的青睐呢?
原来,大卫真有很多好的素养。
当他牧羊时,他带领羊群,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有野兽想要吃羊时,大卫冲出来,挡在羊的最前面,野兽扑上来,大卫也迎上去,和野兽搏斗,赶跑它们,让他的羊群,一只也不少。
后来,有外族人侵略以色列的家园,他们的敌人,是一个巨人来挑战,他高大无比,大家都被下坏了,高举免战牌。可是大卫过去应战,他机智勇敢,杀死了巨人,赢得了战争。
再后来,有竞争对手和大卫争夺以色列国王的位置。大卫的势力越来越强,对方的势力越来越弱。有好几次,大卫可以直接杀了对方的首领,可是大卫却没有,他宽待对方,饶恕对方,一直到他座上以色列国王的座位。
大卫胜利时,他也没有忘记使他得胜的神,他向神歌唱,向神赞美,并且带领以色列人去赞美神。
大卫还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当然,他也有缺点,他不是完人。但是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他能够认错,悔改,依旧要学好,作个国民和神都喜欢的国王。
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大家应该学习的吗?
圣经上记载大卫的事迹,还有很多,但仅就我们前面看到的这些事迹,就能让我们学习很多。真的学到了,将收益良多。
如果,我们能好好看看圣经,
如果,以后每个礼拜天早上,我们都去基督教堂,听听牧师讲道,不是收获更多吗?
作文写完了,不完全的地方请谅解。
⑹ 《大卫、科波非尔》的读书笔记400字的、急用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
昨天一个人在家里上网看视频。看到一段精彩绝伦的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表演,于是第二天把好友L君叫到家中,将这段魔术视频也叫他欣赏了一番,在惊叹过后,他突然好象想起了什么,对我嘿嘿一笑,说:“这个魔术家叫大卫•科波菲尔是吧?可你知道吗?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也写过一部世界国宝级的名著,叫做《大卫•科波菲尔》,你看过这本书没哟?”我摇了摇头,第二天就去找他把书借回了家。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而后,辟果提经过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的爱弥丽,并将她带回了家,可是,好景不长,海穆因为救人而丧命,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海穆所救的人原来就是负心汉斯提福兹。在故事的最后,善良的辟果提在去澳大利亚的前夕离开了人世,朵拉也身患重疾,大卫悲痛交加,出国旅行了。三年后,他与安妮丝结婚。
我对本书中感到最为亲密的莫过于大卫先生的朋友们了,这些都使我在看到你遭受的苦难而心凉感到一丝慰藉,对于大卫那位特殊的朋友斯提福兹的问题,我与大卫的看法却似乎有着原则性的分歧,也许这是我思想的局限所致,没办法,请勿怪。不错,他对萨伦学校那位只靠毒打为教育手段的无知的暴君校长克里古尔是唯一具有反抗和震慑能力的人,也是让大卫免遭同学欺负和耍戏的恩人般的角色。但是,他所犯下的罪恶与他所行善事不可相提并论,二者也是不能抵消的,即使能够相互抵消,剩下的肯定是很大的负数。要说在大卫的朋友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文中那位侠肝义胆的特拉德尔了,没错,我想大概人们都会有一种想法,对于那种行侠仗义,热心助人的人有着莫名的好感,虽然他被提及的篇幅不多,但他的确是书中我所见到的少有的“好”角色之一,而且,作者在对他的处理上我感觉做得很好,没有太多的描绘,这样反而使人物的特点鲜明起来,反而只仅仅让人看到了他的美。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是的,从上面的那一段话可以看出,我要对本书的中心思想来作评述了。本书的第一大讽刺对象就是社会上的某种“拜金主义”的现象。作者用使人极为反感的事例来斥责这种现象,相信大家看过书后一定都会很讨厌摩德斯通吧,都不会再喜欢斯提福兹吧,对!这就是作者的意图,他想让读者们都去厌恶这些人从而深刻的认识到以金钱为中心会给人带来多么大的伤害,那样的人会多么惹人讨厌。在这种强烈的愤慨情绪的指引下,在读这本书的人都会不由得产生出一种对金钱所带的种种社会问题强烈的愤怒,从而大手笔的批判的当时的“金钱社会”。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
比较长,自己删点吧``
⑺ 大卫上学去绘本读后感
这本绘本与“大卫,不可以”同一系列,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因为它不仅画面生动、色彩艳丽,同时也非常符合小朋友们的特点,给人们留出大量的空间让去想象。
小朋友总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渐渐适应学校生活的;渐渐明白不能光顾自己,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到的;渐渐地爱上课堂学习的方式的;渐渐地尊重学校里的规矩。……我们大人,应该允许学生的犯错,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总是不断地犯错中成长的!
⑻ 三只小猪绘本读后感大卫
今天,我读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书中讲的是:从前,一只母猪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猪。母猪对它们说:“你们已经长大了,该自己生活了”。小猪说:“好啊”!妈妈又说:“记住,你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小猪说:“记住了”。第一只小猪出门碰到一个抱着一捆稻草的人,他上前请求说:“亲爱的人啊,请你把稻草给我,让我盖一座房子吧 ? ”那人就把稻草给了小猪,小猪用它盖了一座舒适的房子。狼从它门前经过说:“小猪,小猪,快让我进去”。小猪说:“我可不让你进来”。狼说:“那我就把你的房子吹跑”。
于是,狼吹呀,吹呀,吹倒了稻草房子,一口把小猪吃了。第二只小猪出门遇见了一个抱着一捆柴火的人,它上前请求说:“亲爱的人啊,请你把柴火给我,让我盖一座房子吧 ? ”那人就把柴火给了小猪,小猪用它盖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狼从它门前经过说:“小猪,小猪,快让我进去”。小猪说:“我可不让你进来。”狼说:“那我就把你的房子吹跑”。
于是,狼吹呀,吹呀,把柴火盖的房子吹倒,一口把小猪吃了。第三只小猪出门看到了一车砖,他对拉车人说:“亲爱的人啊!请你帮我盖一所砖房吧 ? ”那人说:“好啊!”房子盖好了,狼又来了,她说:快让我进去。小猪说:我不让你进来。狼说:“我把你的房子吹跑”。狼鼓起腮帮子,吹呀 , 吹呀,可是房子怎么也吹不倒,狼生气了,从小猪家的烟囱里爬进去了,一下就掉进开水里了。小猪盖上大锅盖,再压上重东西,一会儿就把狼煮熟了。小猪还吃了一块狼肉呢!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做事时都要动脑仔细思考、分析,才能成功哦。
⑼ 大卫不可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中心的读后感怎么写
作者及绘者大卫·香农(David Shannon)以自己小时候的图画书为蓝本,造型既像是用几何形体拼接的玩偶,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形象。除了大卫外,画面中的场景都颇具真实感,画家把柜子上的瓷器、布面的沙发、浴缸、玻璃桌等等的质感都描绘出来了,给人真实的感受。
书中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孩子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对调皮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再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要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有时候一句欣赏的话,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份心与心的交流,来调皮孩子,会显得很有风度和艺术。
像大卫一样调皮孩子,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不去责骂训斥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只要好好引导,他们往往更有出息。对于调皮孩子,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父母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在这一本故事里,闯了大祸的大卫虽然受到处罚,最后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觉得很安心。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最终总会收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不要吝啬借此机会也给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