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故事大全集
① 一个外国短篇故事
是纪伯伦的《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是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着深思,心中悠然荡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埃塞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一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型、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个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的思想里,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直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哪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的,但是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样的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眼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饮暴食使巴夏酋长和亚历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梦幻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我,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的压在我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我倒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鼾声如雷的的梦乡。
② 外国童话故事
小男孩和小女孩
在世界的边缘有一座人口密集、繁花锦簇的大城市,里面的人们住房非常拥挤,生活空间也非常的狭小,要想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花园,只能是异想天开。因而,许多爱种花的人只好将自己喜欢的花草种在花盆中。有两个生长在穷人家的孩子就很幸运,他们至少还有一座比花盆稍大的花园。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更谈不上什么兄妹,可是在他们眼里,两人就像同胞兄妹,整天形影不离,相互体贴,关心对方。他们两家相隔非常近,可以面对面地看到对方,屋顶差不多串联在一起,只要两边的窗子全都打开,其中一个人便可以跨过水槽有这扇窗子跳到另一扇窗子里去。
巧的是,两家的父母们把大木箱子都摆在了窗子外面,箱子里满满的储藏了许多的蔬菜,还有一株玫瑰。玫瑰非常美丽,两家人还同时把木箱放在水槽上,恰好,木箱挡着窗子,看上去好像正合适,就像开满花的堤岸,箱子里的豌豆很多,一个个藤蔓从缝隙中爬了出来,而那株玫瑰也不例外,伸出长长的枝条,它们相互攀附在一起,搭在靠边的窗子上,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色,构成了一幅好似凯旋门的场景。木箱放得高高的,孩子们都摸不到,他们也清楚,不经大人允许,是不能随便爬上去的。但是,幸运的时候,在大人允许下他们还是可以爬上去玩的。有这样的机会,两个小孩就会拿着小板凳坐在玫瑰花下,开心的嬉戏、玩耍。
最令他们头疼的是,一旦到了冬天他们彼此边看不到对方了,因为两家的窗子一旦结了冰,便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楚。不过这也没能难得住他们,只见,他们拿出一个铜币在炉子上烤,接着将铜币贴在窗子上,好让寒气消失,不一会儿,在窗子上便出现一个小圆洞,这样,他们彼此就能看到对方,通过洞眼,可以看到一只温柔可爱的小眼睛,其中男孩名叫凯伊,女孩叫盖尔达。
每逢炎热夏天到来,他们只要探出一只腿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迈到对方家里。可是一到严寒冰冷的冬季,两人要想走到一起玩耍,只有先从楼上走到楼下,再由楼下爬到楼上,然后跑到雪地中开心地在一起玩。
“你看到了吗?那一团团正簇拥在一起的是白色的蜜蜂!”老奶奶慈祥地说。
“奶奶,这群蜜蜂中是不是也有带领蜂群的皇后呀?”小男孩问。不过在他脑中,他早就明白蜜蜂群众一定会有一个最强的。
③ 有关外国神话故事有哪些
1、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5、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④ 有哪些,外国寓言经典,外国寓言故事大全
网络知道
其他国家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有哪些,外国寓言经典,外国寓言故事大全
查看全部9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
有哪些,外国寓言经典,外国寓言故事大全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成为第NaN位粉丝
01 狐狸和葡萄
02 掉在井里的孤独和公羊
03 徒劳的寒鸦
04 老猎狗
05 农夫和蛇
06 吹箫的渔夫
07 人与森林之神
08 苍蝇和蜜
09 鸟、兽和蝙蝠
10 叼着肉的狗
11 狼和小羊
12 田鼠和家鼠
13 狗、公鸡和狐狸
14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15 龟兔赛跑
16 狼来了
17 乌鸦喝水
18 小蟹和母蟹
19 朋友和熊
20 金枪鱼和海豚
21 狼和羊群
22 断尾的狐狸
23 兔子与青蛙
24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25 农夫和鹳
26 园林老人的熊朋友
27 富人和鞣皮匠
28 乌龟和野鸭
29 自食其果的邻居
30 老猫和小老鼠
31 狐狸和面具
32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33 一只模仿老鹰的乌鸦
34 争论神的人
35 两只小猴
36 蛇和鹰
37 蔷薇花与鸡冠花
38 跳蚤和人
39 狮子和兔子
40 蚊子与狮子
41 家狗和狼
42 狼医生
43 骡子和强盗
44 兄和妹
45 野猪、马与猎人
46 病人与医生
47 三个手艺人
48 老鼠开会
49 狮子与公牛
50 行人与斧头
51 青蛙邻居
52 驮盐的驴
53 偷东西的小孩与他母亲
法国《拉封丹寓言》
德国《莱辛寓言》
俄国《克雷洛夫寓言》
苏联《别德内依寓言》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寓言》
俄国《阿·托尔斯泰寓言》
俄国《伊凡·屠格涅夫寓言》
俄国《谢·米哈尔科夫寓言》
《圣经》
亚美尼亚《奥洛比安作品》
丹麦《安徒生童话》
意大利《达·芬奇寓言》
西班牙《伊里亚特寓言》
西班牙《萨马涅戈作品》
英国《韦斯顿寓言》
德国《海因里希·斯坦因霍威尔作品集》
德国《马丁·路德寓言》
德国《格林童话》
美洲印第安人民间传说
扎伊尔民间传说
《印度佛本生故事》
印度《百喻经》
印度《五卷书》
印度《奥修寓言》
波斯《萨迪寓言》
黎巴嫩《纪伯伦作品》
日本民间传说
印度尼西亚民间传说
⑤ 外国寓言故事
故事名称:航 海 者
有几个人乘船出海。大海的气候变化万千,船刚驶入海面时,恰恰碰上了狂风巨浪,船几乎被巨浪吞没。有个人撕破衣服,大声悲惨地痛哭,祈求庇护神,许愿说如能得救,定当还愿报恩。过了不久,风暴过去了,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为幸免于难而互相祝福,手舞足蹈,高兴极了。老实的舵工却对他们说道:“朋友们,幸免于难确实值得高兴庆贺。但我们还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说不定还会再来的狂风巨浪。”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惊涛骇浪。
富人与哭丧女
富人有两个女儿,一个死了,便请来些哭丧女为女儿哭丧。另一个女儿对母亲说:“真是不幸!我们有丧事,却不知道怎么尽哀,而她们这些无亲无故的人却能这样悲痛欲绝,嚎啕大哭。”母亲回答说:“好孩子,不要大惊小怪,她们这样嚎啕痛哭,不是出自于内心的悲哀,而是为了金钱装出来的。” 这故事说的是那些不惜借别人的不幸来牟取利益的人。
驴子与青蛙
驴子驮着木料走过池塘,脚滑了一下,掉到水里,便失声痛哭。池塘里的青蛙听见他的哭声,说道:“喂,朋友,你摔倒一下就这么悲伤;如果像我们这样长久在这里生活又该怎么办呢?”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没有受过较大的困苦,一点小小的挫折都难以忍受。
小蟹与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你不要横爬,为什么不直着走?”他答道:“妈妈,请您亲自教我怎样直走,我将照着你的样子走。”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于是小蟹说她笨。 这是说,教育者自己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走,才能去教导别人。
骆驼与宙斯
骆驼见牛炫耀自己漂亮的角,羡慕不已,自己也想要长两只角。于是,他来到宙斯那里,请求给他加上一对角。宙斯因为骆驼不满足已有庞大的身体和强大的力气,还要妄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气愤异常,不仅没让他长角,还把他的耳朵砍掉一大截。 这故事说明,许多人因为贪得无厌,一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知不觉连自己已具有的东西也失去了。
⑥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
1、英国化学家戴维,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儿子。虽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贫穷不改凌云志,坚持刻苦学习,二十岁时就发现了一种能使人发笑不已的气体--笑广七(一氧化二氮),从此闻名于世。在进行这次实验时,他差点因吸进过多的笑气而丧命。二十九岁时,他又用电解法制得了金属仰和钠,翌年制得金属镁、钙、锶、钡,于是声名显赫。
当戴维发表演讲时,由于他口若悬河,广征博引,许多文学家、科学家、时髦女士、达官阔佬都恭维他,有的送他礼物,有的以认识他为荣幸。然而,戴维却依旧埋头于科学实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剧毒和爆炸性实验。有人劝他道,如今功业成就,该安富尊荣,坐享清福了。戴维却说: "我以科学为职业,以造福人类为本分。
一息尚存,就兢兢业业去做。人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有贡献而没有荣誉,比有荣誉而没有贡献好些!"
2、贝多芬在维也纳居住时,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夫妇多方照顾,贝多芬从内心十分感谢。可是过了不多久,贝多芬发现他并不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朋友,而是作为一件家宝看待,觉得人格上遭受了莫大污辱。
一次,公爵庄园里来了客人,客人是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军官。公爵想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家宝",便叫人去请贝多芬来为他们演奏,被贝多芬拒绝了。公爵觉得下不了台,便亲自来请,并说了很多话,表白自己往日对贝多芬的恩典。贝多芬听了,一句话也不说,就冒着大雨走了。一回到家,他把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稀烂,并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自己。公爵现在有,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 个。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的确,爱迪生的一生就是把"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并为之奋斗的一生。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三十岁时,发明了留声机,三十二岁时,发明了"世界之光"--电灯。爱迪生每发明一件东西,都要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就拿发明电灯说吧,他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每天工作二十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二十六小时地工作,累了便在实验室里略躺一会儿。制造电灯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爱迪生先后试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用竹子烧成的炭丝作灯丝。
爱迪生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他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的义务是为人类造福,可谓真正履行到家了。
3、英国人辛柏孙(1811-1870)为了找到最好的医用麻醉剂,把能找到的能使人麻醉的药剂都亲自试用过,但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满意的。一天,他发现"迷蒙精"可能是一种好麻醉剂,便大量吸入鼻孔,顿时失去了知觉,良久方醒。他狂喜如童,手舞足蹈,高喊:"找到最好的了! 找到最好的了!"
4、诺贝尔,一次正潜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药,突然"轰"的一声,碎瓦如雨,烟尘腾空,他的新建实验室飞上了天。烟尘过后,家人跑出来一看,诺贝尔不见了,纷纷泪落如雨,个个顿足捶胸。忽然从瓦砾里钻出一个人,满身灰尘,血迹斑斑,他就是诺贝尔。诺贝尔揉揉眼睛,环顾四周,然后蹦着跳着欢呼起来: "成功了!成功了!"
5、世界著名大音乐家、波兰人费列德利克'肖邦,由于受到波兰反动政府的残酷迫害,先后流亡法国、德国、英国等地,时间长达十九年。在这期间,他的许多贵重东西都散失了,唯独将出国时带出来的一个装满家乡泥土的银杯,朝夕不离一直带在身边。1849年,肖邦在巴黎一病不起,生命快到尽头了。临终前,他对从华沙赶来探视的妹妹说: "波兰反动政府是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我死后,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安葬肖邦的那天,送葬的人在他的墓穴里撒上了那把在银杯里珍藏了十九年的泥土,又按他的遗愿解剖了尸体,把肖邦的心脏带回了华沙,存放在圣十字大教堂里。
肖邦的心,是一颗永远向着祖国的心,是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心。在这颗心脏里,蕴含着对祖国深情的眷恋,回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旋律。
6、著名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是把行星运动详情记录下来的第一位天文学家。他发现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是个人才,便约他共同观测、研究。学生学得了老师的一身真本领,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后来有人挑拨他和老师的关系,开普勒相信谗言,愤而出走了。
7、布拉赫心中十分难过,但他并没有迁怒于学生,而是胸怀坦荡,不记旧怨。当他快要辞世时,将开普勒唤至床前,把珍藏多年的观测研究的大量稀世资料,悉数交给了开普勒,嘱开普勒完成其未竟之业。开普勒为老师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在视力极差的艰难条件下,在布拉赫大量观测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经长期观测,计算,归纳,证明,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被誉为"天空立法者"。
8、普希金虽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他的数学学得不好,当他还是一名小学生时,他发现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四则运算的例题时,最终的结果总是零。
所以,从那以后,无论他解答哪一道数学试题,他甚至连试题看都不看一眼,就在等号后面写上“0”。他的数学老师对这个毫无希望的孩子没有丝毫的办法。
“去写你的诗吧,”老师对小普希金说,“对你来说,数学就只意味着是个零。”当普希金成名以后,一次他坐着四轮马车去奎夫城。在路上四轮马车翻了。
普希金跳出来走进了路旁的一家小旅店。当旅店的老板知道了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本人时,兴奋异常,便赶忙跑到地窖里,取了一瓶最好的酒,跑回来款待这位受人尊敬的客人。老板娘取出了一本很大的旅客登记簿,要求普希金在上面签名。
当普希金在登记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后,看到老板的小儿子正尊敬地用双手棒着一本练习本站在他的面前,这名小男孩也希望诗人给他签名。但是因为在练习本的那页上有一道四则运算试题,普希金以为小男孩是要求自己给他解答这道题目。
于是,他像过去一样,用笔在算式的等号后面写上了“0”。并对小男孩说:“小家伙,试试你的运气如何?”
第二天,这位伟大的诗人写的答案上被打了一个鲜红的“×”。小男孩简直不能相信他的老师。“它怎么会错呢?”他眼中噙着泪说:“它是由普希金本人做出来的!”
这件事被名誉校长谢连科夫将军——一位又老又瞎的贵族知道了。“好啦,”这位老人说,“我根本就不懂教育,但被邀请做你们的荣誉校长。普希金也不懂数学,所以就让这个零作为这道题的荣誉答案吧。”
就像崇拜导致模仿,崇拜也会导致盲从,在我们对一件事做出判断时,最好想想,我们的判断是否被某些人所左右,这种左右是否会干扰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⑦ 外国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国外现存于世有四大神话体系。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具有集体性、具象性、幻想性等特点。神话的核心是信仰,即相信神话中说的都是真实的。在产生神话的那个时代,神话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功能性。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神话既是知识的网络全书,又是现实生活的行为准则。有人说神话是原始社会的《圣经》。
神话,就其外显形式来说,是原始时代人类最早的综合性的文化创造;就其内显形式来说,则是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就其功能来说,是原始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一个文化综合体。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神话则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就是说它的外显形态和它背后的意义是不一致的,它的“意义大于形式”,因此对神话有一个“破译”的问题,这是神话与历史的明显不同。但在神话中又的确有历史因素,因为神话都是它那个时代的反映。
因为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创造,所以,各个原始族群都曾创造出属于自己族群的神话。概括起来说,神话从出现到成熟,一般都经过这样三个阶段。即从物活论神话到精灵神话,再到高度人格化的英雄神话。当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生存条件不同,历史发展的差异,这三个阶段表现的具体形式是有差异的,但大的框架则大致相同。有些后进的民族,如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他们的神话仍处于第一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了活化石样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原始族群消亡了,他们创造的神话也随之消失了,现存于世并且具有完整体系的神话,一般认为,有五大体系:
一、古印度神话
印度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南迁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经过无数次战争后,他们的势力从印度河流域进入恒河流域,并大肆奴役当地的土著人,至此,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明遭到破坏以及改变。古印度神话 主要保存在《吠陀经》、《梵天往世书》、《毗湿奴往世书》、《湿婆往世书》、《大鹏往世书》、《罗摩衍那》、《摩呵婆罗多》等书籍里。
我国神话虽有自己的特点,如过早的历史化和道德化,但总的走势还是相同的。《山海经》中的神话可以代表第一个阶段。而到了黄帝一代,如果剔除它的历史化和道德化成分,应当属于英雄神话。黄帝是一位集最高神、雷电之神、英雄祖先、文化英雄于一身的综合体。在这一综合体中包含了从父系公社出现,经过部落之间斗争,到华夏民族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在黄帝身上凝聚了人民的创造和人民的信仰。
⑧ 外国著名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猪圈里快乐的公主 在一个偌大的城堡中,有一个漂亮的公主叫伊莎。 她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金光闪闪的王冠,还披着卷卷的头发。每天都有仆人为她梳起那长长的卷发,在她玩耍的时候还会有六个女仆专门保护她的安全。 别人都认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了,可是公主伊莎确不这么认为,她每天都显得很不开心。 “宝贝,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王后总是对她说这句话。 一天早晨,伊莎从床上跳起来,大声喊道:“我再也不想当公主了。真无聊!” 然后她摘下自己的王冠,扔到了窗外的金鱼池里。 随从迅速报告了国王。 外国民间故事大全 外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图片来源:摄图网) “把你的王冠捞上来!”国王命令道。 伊莎说:“我不要!我不要当公主!公主不能做任何好玩的事情!” 国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在她把王冠从金鱼池里捞上来之前,带她去了猪圈!” 随从们带着伊莎去了猪圈…… 伊莎开始喂猪,清理猪圈等等。小猪们用粉嘟嘟的鼻子轻轻地拱她。 三天后,国王来看她,“伊莎,你看起来脏脏的。” “是呀。可你知道小猪吃土豆吗?”伊莎摸了下自己杂草般的头发。 国王大叫:“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去把你的王冠从金鱼池里捞上来。” “我才不要!”伊莎喊道,“我更愿在猪圈里帮忙!”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国王把女儿的王冠打捞上来,然后,他去猪圈里找她。 国王和伊莎并肩坐在一起,“你脏兮兮的,可你看上去很开心!” “是的,父王!”伊莎开心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好吧。”国王叹口气说,“这是你的王冠,你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吧。我想你!” “父王,我随时可以戴王冠。”伊莎说,“也许我可以在摘蓝莓的时候戴。您知道蓝莓可以做酱吗?” “我不知道。”国王说,“但你可以做给我尝尝。” 国王亲了亲女儿脏兮兮的脸颊,女儿亲了亲他的鼻头。然后他们手牵手回了城堡。 后来,伊莎还是会经常去猪圈里干活。
⑨ 外国十大民间故事
天神宙斯,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农神得墨忒耳,海神波塞冬,天后赫拉,丹麦美人鱼感情传奇,梦中的城——曼谷,永恒之城——罗马
⑩ 外国名人故事
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叙拉古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生平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前287—212),诞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刚满十一岁时,借助与王室的关系,被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去学习。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口,是当时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这里有雄伟的博物馆、图书馆,而且人才荟萃,被世人誉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许多年,曾跟很多学者密切交往。他兼收并蓄了东方和古希腊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其后的科学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二一二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阿基米德的成就
阿基米德无可争议的是古代希腊文明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数学家及科学家,他在诸多科学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使他赢得同时代人的高度尊敬。
阿基米德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体积。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熟练的启用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还利用此法估算出∏值在 和 之间,并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提出了一套有重要意义的按级计算法,并利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 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方面。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他设计了一些圆球,用细绳和木棒将它们联接起来模仿日月和星辰的运动,并利用水力使它们转动。这样日食和月食就可以生动的表现出来了。阿基米德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 阿基米德的著作很多,作为数学家,他写出了《论球和圆柱》、《论劈锥曲面体与球体》、《抛物线求积》、《论螺线》等数学著作。作为力学家,他著有《论平板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论重心》等力学著作。在《论平板的平衡》中,他系统地论证了杠杆原理。在论浮体中、他论证了浮体定律。
阿基米德不仅在理论上成就璀璨,还是一个富有实践精神的工程学家。他一生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构和机器,除了杠杆系统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举重滑轮、灌地机、扬水机以及军事上用的投射器等。被称作“阿基米德举水螺旋”的扬水机是为了将水从大船的船舱中排出而发明的。扬水机可以利用螺旋把搬运到高处,在埃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现代螺旋泵的前身。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
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赫农王对阿基米德的理论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要求阿基米德将它们变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国王说:“这恐怕实现不了,你还是来帮我拖动海岸上的那条大船吧。”这条船是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的,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已经很多天了。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下来。 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爱国者阿基米德
在阿基米德晚年时,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指导同胞们制造了很多攻击和防御的武器。当侵略军首领马塞勒塞率众攻城时,他设计的投石机把敌人打得哭爹喊娘。他制造的铁爪式起重机,能将敌船提起并倒转,抛至大海深处。传说他还率领叙拉古人民制作了一面大凹镜,将阳光聚焦在靠近的敌船上,使它们焚烧起来。罗马士兵在这频频的打击中已经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一见到有绳索或木头从城里扔出,他们就惊呼“阿基米德来了”,随之抱头鼠窜。罗马军队被阻入城外达三年之久。最终,于公元前二一二年,罗马人趁叙拉古城防务稍有松懈,大举进攻闯入了城市。此时,阿基米德正在潜心研究一道深奥的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闯入,用脚践踏他所画的图形,阿基米德愤怒地与之争论,残暴的士兵哪里肯听,只见他举刀一挥,一位璀璨的科学巨星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