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蝉儿童故事

蝉儿童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22:49:02

㈠ 关于蝉的暖心小故事

读懂禅的故事,感悟人生平常心

将禅的启示用平常心解读一番,有了平常心,就有了一份可贵的平静、一份淡定的心态。
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
庙里两个和尚讲故事……

弟子问慧海禅师:“师父,您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活得如此潇洒自在?”
慧海回答道:“就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吃得心安,睡得放松。”
弟子大吃一惊道:“这似乎没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这样的呀。”
慧海笑着说:“并不是这样。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什么也不多想,所以吃得舒坦,睡得安心。而世间芸芸众生,吃饭的时候多为琐事烦恼,睡觉的时候又寻思着算计别人,怎么能活得轻松自在呢?”
弟子听完之后感悟道:“如此看来,平常的生活守住一份平常心,就是真正的禅。”
禅非深不可测的玄机,只是普通人的平常心态而已,就是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做事认真做,为人不计较。

人生总有苦乐两面。太苦了,要常唤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要常想人生苦的一面。将禅的启示用平常心解读一番,有了平常心,就有了一份可贵的平静、一份淡定的心态。

佛道:禅的故事
1. 庄周梦蝶
小和尚向禅师请教快乐之事,禅师对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黄昏,庄周一个人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很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他一直被迫在痛苦中生活,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他必须强迫自己摒除杂念,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不去想别的事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状态中。
他仰天躺在草地上,闻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尽情地享受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身上色彩斑斓,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金色的土地,还有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柳絮,花儿争奇斗艳,湖水荡漾着阵阵涟漪……他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梦境中,完全忘记了自己。

突然,他醒了过来,完全不能区分现实和梦境。当他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梦的时候,他说:“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很长时间以后,他终于幡然醒悟:原来那舞动着绚丽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蝶儿就是他自己。然而现在他还是原来的庄周,和原来没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现在,他的心态和原来不一样了。但就是享受那片刻的梦境,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禅师说:“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了庄周的心。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他快乐,还有什么事能让他忧愁呢?”小和尚听完禅师的话,终于明白了快乐的道理。

生活禅理1 人生处处有快乐

2. 禅师送饼子
龙潭崇信禅师未出家前在道悟禅师的寺旁摆了一个摊,靠卖饼子为生,生活十分贫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天黑了就在别人的屋檐下睡觉。
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感谢道悟禅师,每天送给道悟禅师10个饼子。每当崇信送饼子给道悟禅师的时候,道悟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等崇信回去了,道悟禅师就叫人从10个饼子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天时间。

两年后,崇信终于忍耐不住了,他问道悟禅师:“我既然送你饼子,你为什么要每天还我一个呢?你这样做是因为看不起我吗?”
道悟禅师听了他的话,向他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10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换你一个呢?”
崇信辩道:“我既然能每天送你10个,难道还在乎你还给我的这一个吗?”
道悟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不嫌你的10个多,难道你嫌我的一个少吗?”
这几句话让崇信顿有所悟,从此以后他决定出家,不在沉迷在世俗的笼罩之下了,他要去寻找真正的禅理,来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万,万物皆从一而生。”
崇信应道:“一生万物,万物皆一!”

生活禅理2 万物皆从一而生

3. 求子杀子
有一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问其他的女人:“谁有本领使我能再生养一个儿子?”
女人中有一位老夫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你必须去行祀天之礼。”
她见有希望,忙不迭地又问老妇人,“祀天只礼一定要行的,但以何物来做祀品呢?”
老妇人不紧不慢地告诉她:“把你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这位中年妇女信以为真,求子心切,准备杀死她的儿子来祀天。一位禅师知晓此事,忍不住嘲笑地说:“世界上也真还有这样的愚人,傻到这种地步,为了求生一子,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儿子,而去杀死身旁活着的儿子。”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竟然作茧自缚,自投火坑。他们正在做着形形色色损理害己的事情。却又痴心地以为这是去往净土西天的途径。

生活禅理3 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而作茧自缚

4. 佛就是自我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马有佛性吗?”
“马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因为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
“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是佛吗?”
“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一个‘什么’!”
“佛性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能看,或是能想到,或是能感觉到的吗?”
“什么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宽禅师反过来问学僧:“荒天没有水,瘠田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
“往荒田里注水,往瘠田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
“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
“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惟宽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生活禅理4 肯定自我就是真我

5. 敬钟如佛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房中出来就听到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立刻被那种与众不同的钟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钟声停了以后,他向侍者询问道:“今天早上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他是新来的,才来了没几天。”
奕尚禅师说:“你去把他找来,我有话要问他。”那个新来的和尚来了,奕尚禅师问道:“今天早上你敲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为了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奕尚禅师道:“我看不是这样的,敲钟的时候你一定是想着什么,否则,你不会敲出这样的钟声的。我仔细听过了,今天的钟声格外高贵响亮,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敲出这样的声音。”

小和尚想了想然后说到:“我没有刻意要想着什么,在我还没有出家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打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钟,因为钟即是佛,只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才配去敲钟。’”

奕尚禅师面露喜色,提醒他道:“敲钟是这样的,做任何事也要这样。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以后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这位小和尚从此事事恭谨,无论做任何事都牢记禅师的教诲,保持敲钟的禅心,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后来的悟由禅师。

生活禅理5 凡事用心定可成功

6. 佛祖与侍者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30年的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国师有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忠国师看到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间都不会改变!”
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的真正的生命吗?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生活禅理6 失败是因为自己轻视自己

7. 磨砖与静坐
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便向弟子问道:“你这样是在做什么?”

马祖马上起身答道:“我在修行,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他这样说,就顺上从地上捡起一块砖,然后在一块平滑的上头上磨了起来,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和坚毅,和马祖的神情是一样的,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

马祖非常疑惑地问道:“禅师,你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难道你看不见我在做什么吗?”
马祖又问:“磨砖有什么用呢?”
怀让禅师说:“我在磨砖,我想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说:“砖本身是没有光的,就算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就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就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惭愧地问道:“弟子愚笨,请师傅指点,怎么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有一个人在赶车,可是那个车子就是不走,于是他就拿起鞭子拼命地打车,马儿在那里低着头吃草,车子还是不动。你说是应该打车,还是应该打马儿呢?”

马祖终于醒悟了:“坐禅只是成佛的一种手段,若想真正地成佛,只坐禅是没有用的,而是要从心里面感悟。”

生活禅理7 不追求形式 要真正理解

8. 寻找钻石
有一个叫哈费特的人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老僧告诉他说:“如果你能够找到第一块钻石,你将得到整个钻石矿!钻石就在淌着白沙的河里。”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的脑子里都是钻石的影子。
于是,哈费特把他所有的家产全部换成了钱,然后就走上了寻找钻石的路。他风餐露宿,在外面找了很多年,当一切希望都泯灭的时候,他自杀了。
买下哈费特房子的那个人,有一次在后院的河水中洗衣服。太阳照过来,河里的沙子突然变成了白色的,河沙中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他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天然的钻石。于是他就拿来铁锹和筛子,把河水中的沙子全部挖了出来,用筛子筛过以后,各种大大小小的钻石纷纷呈现在他的面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那个人想:“哈费特辛辛苦苦地去寻找钻石,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哪里想得到,其实钻石就在他家的后院里!”
后来那个人把其中的几个大的钻石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封他作了大官,从此他过上了丰裕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有宝藏,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它。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好的东西总在别人手中,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旦失去了就后悔莫及了。

生活禅理8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9. 盲人的灯笼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增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生活禅理9 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10. 禅师与强盗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那些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做什么!”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到:“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生活禅理10 让别人因自己而感到快乐

11. 克契的谦让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也有好一段时间了,由于个性客气,遇事总会想办法自己打理,尽可能不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进行。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有遇到些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语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得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不可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明白地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谦逊固然是种美德,然而过度执著于谦逊,却可能使你错失了开悟的契机。
闭门苦思数年,也许不如与禅师的一席对谈,能使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看来进退取舍的智能与节度,也是生活与修行的重要功课了。

生活禅理11 过度谦逊会失去机会

12. 丹霞禅师
丹霞禅师未出家时曾一度追求功名。有一天,有人对他说:“做官还不如做佛。”于是他就来到了马祖那里,请求他收留。
可是马祖禅师不肯收留他,对他说:“每个人都有因缘,你的因缘不在我这里,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于是,丹霞就来到了石头禅师那里,石头禅师收留了丹霞,命他每日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做就是好几年,丹霞从无怨言。

有一天,石头禅师命大家除草,让大家都回去拿除草的工具,可是丹霞却拿了一把剃刀。石头禅师看他已经开悟,便为其剃度。
过了一段时间,丹霞去见马祖,感谢他指点之恩。他直接进入大殿,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大惊,急忙向马祖禀报。马祖出来看到他这样,欢喜地说,“我子天然!”从此,丹霞即以“天然”为名。

严冬的时候,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寺中没有足够的木材了,丹霞便把大殿上的木雕佛像丢入火种取暖。众僧纷纷斥责丹霞对佛大不敬!
丹霞说道:“我是在烧取舍利子,而不是在烧火!”
众人厉声斥责说:“木刻的佛像里怎会有舍利子?”
丹霞说:“既然是木头,拿来烧火又有何妨?”众人哑然。
有一天,下了一天的雨,雨刚停,丹霞禅师与另一位道友欲赶往某地,他们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穿着绸布衣服,系着丝质的衣带,没有办法走过那条泥泞的小路。

丹霞说:“来,我抱你过去。”然后就把那位女子抱过了小路。然后他们继续赶路,直到天黑时,道友才对丹霞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的行为不检点,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丹霞惊异地说:“什么?那个女人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管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至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64)

有个新来的和尚对赵州说道:“我从长安来,横扛着一条拄杖,却不曾碰着一个人。”

赵州答道:“不是因为没人,是因为你的禅杖太短。”

和尚顿时就傻了眼。

(158)满了吗

一位学僧对无德禅师说:“禅师!在您座下参学,我感到已经够了,现在想告假云游四方。”

禅师问道:“够了是什么意思?”

学僧一本正经地答道:“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禅师说道:“那好吧。不过在你走之前,先帮我装一盆石子来吧!”

学僧很快就装了一大盆石子拿来。 l

禅师指着盆里的石子问学僧:“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学僧答道:“满了。”

禅师随手抓了好几把沙放进盆里,沙子渗进缝隙,并没有溢出来。

禅师问学僧道:“满了吗?”

“满了!”学僧肯定地说。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盆里,石灰也没有溢出来。

禅师再问道:“满了吗?”

学僧想这回可放不下东西了吧,把我十足地说道:“满了!”

禅师顺手又再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也渗了下去。

“满了吗?”禅师又问。

(174)

多少重

苏东坡经常与照觉禅师论道,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时,忽有省悟,做了“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以表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觉禅悟后,对佛法更是自视很高。曾听到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非常不服。因此,他微服求见,想探究承皓禅师的禅功。刚见面,苏东坡就说道:“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答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对答

㈡ 《蚂蚁和蝉》的寓意 和故事情节

1、寓意

这则故事是为了讽刺,嘲笑好逸恶劳的人。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要不失时机的工作、劳动,才能丰衣足食;如果一味玩乐,只能挨饿。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2、故事情节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

蚂蚁兄弟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兄弟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们的脸直往下流,它们谁也顾不上擦汗。

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们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幅情景,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们看我多么自在,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

说着飞到了蚂蚁兄弟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转眼间,冬天到了,蚂蚁兄弟推开门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时蝉飞了过来,它有气无力地说:“好兄弟,给我点吃的吧,不然我会饿死的。”

蚂蚁兄弟说:“那你夏天为什么不找些过冬的粮食?”“夏天我正忙着唱歌呢。”蚂蚁笑着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去跳舞吧。”

(2)蝉儿童故事扩展阅读:

“蚂蚁和禅”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法布尔《昆虫记》中对这个故事的寓意存在争议:

这个寓言是错误的,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

九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它只要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钻通柔滑的树皮,刺穿饮之不竭的“树井”,它就可饮个饱了。

当然,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树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抢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

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盗”,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而且,蝉的活动时间只在夏天和秋天。夏天,他们在树上欢快的歌唱,吸引另一半;秋天,他们则默默地交配、产卵。冬天还没到来之前,蝉就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默默地死去了。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

㈢ 三只蝉的童话故事五十字

.小熊茫然地走在大街上,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小熊决定背井离乡,离开伤心地,到其它的城市再谋生路。小熊来到火车站,本想买卧铺票,可手里的钱包特别无奈,他有点悲哀。
十点半,小熊坐上了硬座火车,他毫无睡意,心里就像有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挠心。朦胧之中,小熊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东西,他大吼一声:“住手!有小偷!”车上的旅客都被惊醒了,纷纷翻看自己的钱包。野猪哭道:“我的钱包不见了!有五万米币呀!”小熊急忙扭动着胖胖的身体追了上去。刚追到车厢接头处,闪过来了两个戴墨镜的黑山羊,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匕首,一看就知道是黑道上混的。他们威胁小熊道:“你少管闲事,再敢走过来一步,老子就捅死你。”小熊毫无惧色,浑身充满正义的力量,推开他们继续追。俗话说,好虎斗不过群狼,小熊只觉得背后一凉,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熊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周围围着一群人,看小熊醒来,都欣慰的笑了。一个身穿制服,首长模样的大象发话了:“小熊先生,出于您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我们决定授予您‘见义勇为模范’,并特聘您为火车站片警,再奖给您一个红包,好好养伤吧。”说完,递给小熊一个红包。
小熊心想,自己只是追小偷,不让小偷得逞,这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

㈣ 把蝉与狐狸寓言故事改编成童话故事

晌午,森林里一片寂静,几棵大树被太阳烤的昏昏欲睡,偶尔远处传来了几声蝉叫,版 感觉是在喊热死了热权死了,恰巧被路过的狐狸给听见了,正饿着肚子的狐狸灵机一动,对蝉说:“小兄弟,热吗,快下来,我给你吹吹。”蝉无精打采的继续叫着,没搭理他。狐狸突然指着天空说:“看,麻雀飞来了。”蝉一听,脚一软,掉了下来,摔得哇哇大叫,刚把狐狸乐的,谁知,螳螂姐跳出来指着狐狸骂:“怎么回事啊,明明是我的菜,你抢什么枪啊。”狐狸气不打一处来,回道:“胆肥了,还这么嘚瑟。”螳螂姐舞出双刀:”我就不信了,你还能只嘴遮天。“······就这样狐狸和螳螂理论了一番,却不知蝉兄早已拍怕翅膀走人了。

㈤ 知了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群大雁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求大雁教它学习飞翔,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刚开始,知了学习很认真,大雁教它飞翔的姿势,知了很认真地听,渐渐已经能飞离树梢到另一个树梢上去了。知了很满足,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从那以后大雁再教它的时候,它就不认真学习了,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

大雁教它怎样掌握平衡,知了不耐烦的说:“知了!知了!”大雁教它飞翔的技巧,并告诉它:“想飞的高又快最重要的是勤练习……”知了没听完就嚷嚷:“知了!知了!”

知了说:“这树荫里多凉快,外面热死了,等天气变得凉爽了我再出去练吧!”大雁看着它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飞走了。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天气凉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说:“带上我吧!”大雁说:“你行吗?”知了努力的扇动着翅膀,可是它能飞行的距离还只是这棵树的树梢到那棵树的树梢。

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懈怠自满。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唱道:“迟了!迟了!”

蝉叫主要是求偶。炎热的夏季,成年的蝉栖息于高高的树枝上,雄蝉腹部有专门的发声器官,靠震动鼓膜来产生响亮的声音,可传递一公里之遥。而雌蝉不会鸣叫,当它听到雄蝉的“召唤”之后,马上飞去,前来相会,完成交配,之后雄蝉就悄然死去,雌蝉在产完卵后也相继死去。

(5)蝉儿童故事扩展阅读

蝉的生活习性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

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

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

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

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

㈥ 关于蝉生命意义的小故事(短点)急!!!

听见外面有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记得某的夏日,在树下拾得蝉蜕,蝉都飞走了,只剩下张牙舞爪的壳,空空如也,没有声响。它就是在树上知知不休过日子的小东西的壳。后来查网络资料知道蝉蛹在地底下潜伏17年,才能钻出泥土,从蝉蜕里挣脱。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吸引雌蝉,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它们交尾,在交尾后雄蝉就死了,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雌蝉也死了。再然后,卵孵化,成小虫,落在地上,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过活。
蝉的蛹在地下度过17年漫长的岁月。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在地底下潜伏17年,经过多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
每年仲夏出现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那么小,声音却那么的响,竟响彻一个夏天!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
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真正能飞,能鸣就只有这个夏天一个多月,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它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名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不管是几年,几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用人类大约80岁的寿命推算,如果我们也要像蝉一样有这样的等待期,那将是16000年啊!我不得不敬佩蝉这样一个小生命!

㈦ 蝉翻译成小故事

蝉,是一种寿命很短的虫子,又经常聒聒,吵得人很烦,所以我很不喜欢它。

可就在今天我对它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我在网上看了一则资料——在土里等了17年,只为了一个夏天;蝉在土里等了6205天,却只为一个90天。到了夏天,蝉就不断的聒聒,它为了什么?它是为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精彩啊!蝉尚且如此,那么人呢?那我们小学生是不是更应该向蝉学习呢?我们如蝉一样,在这16中学习着;在这16年中孕育着。然后,我们再向蝉一样,在大好年华中;在人生最美丽时。唱出你最美妙,最动听的“歌声”。我们应当向蝉一样,应当向蝉学习。

㈧ 寓言故事邯蝉()()

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 成语漫画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㈨ 昆虫备忘录怎么做(蝉宝宝)蝉宝宝的故事

金蝉又名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

㈩ 蝉的寓言故事

蝉的幼虫从它蛰居的土洞里爬出来,一身土黄色的硬壳紧紧地束缚着它娇小的躯体,有翅不能飞,有嘴不能唱,可怜巴巴的,只能默默地爬呀爬。

它笨拙地爬上一棵小树,六只足抓住一根细枝。一动也不动,仿佛一丸黄泥。

慢慢地,它的脊背上裂开一道缝儿,并逐渐增大、增大……露出一抹象牙般洁白的玉肌。蝉痛苦地颤栗着,扭动着,挣扎着,似乎有一把钢刀在剥皮剔骨。

裂缝越来越大,痛苦愈来愈剧,那可恶的硬壳力图窒息它,但蝉咬紧牙关,顽强地扭动着、挣扎着……终于,它用尽力气从旧躯壳中抽出最后一只足。

啊!自由啦!蝉如释重负,伸伸躯体,抖抖双翅,一只漂亮的蝉出现在树枝上。

它高兴地飞起来,舒展歌喉,惊喜地发出第一声长鸣:“知了!”

叫声惊醒了一条昏睡中的蜗牛,它从螺旋形的房子中探出头来:“你知道了什么?”

“谁怕忍受摆脱旧的束缚的痛苦,谁就不能获得新生!”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