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故事读后感400字
Ⅰ 中国民俗故事读后感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阅读欣赏外国名著,小说,散文,而渐渐忘记了属于咱们中国自己的语言艺术,民族艺术,为了再次感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我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这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民间故事。这本书的导读为我详细地介绍了,原来民间故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创作和传播主要依赖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而民间故事传承的强大的力量,可以同风俗习惯相比拟,因为这是种靠行动、语言的集体传承,所以具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间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后是作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怀着一份期待与激动,我开始从第一个故事细细阅读起,没翻几页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整本书,有我很小时候就知道,并且常常听大人讲的故事,比如狼来了,东郭先生和狼,这些故事虽然十分简短,但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许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一不性格鲜明,惹人喜爱,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简单的小道理字
。比如狼来了就让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谎,撒谎的后果就是羊都没了,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东郭先生和狼告诉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坏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心啊。书中也有许多让我感到无比的故事,比如宝莲灯,懂兽语的海里布。宝莲灯中,三圣母和刘彦昌这段超越界限,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爱情让我震撼。沉香为了拯救母亲,不怕危险,历尽千辛万苦,更让我感动。懂兽语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让我十分敬佩,他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卖了自己的密码,后来拯救了其他人,却牺牲了自己,成为了一尊石像。当然,也有许多我以前闻所未闻,让我大长见识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师,李白乃一代诗仙,在文学领域上可谓无人可敌,可他居然也为了寻找高人请教而放弃了欣赏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这种虚心请教,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进去,去欣赏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起。我也深深地被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我也相信,这些植根于民间的故事,可以口耳相传,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Ⅱ 读中华故事读后感500到400′字之间.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陷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对大宋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对高逑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总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一个“义”字,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甘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义,可以解释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强烈的正义感告诉他们是与非。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他们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冻结,只是他们的灵魂与社会上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义”渗透了我们的生活。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冽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中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传,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Ⅲ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4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上下五千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和一张张精美的小插图。
1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勾勒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使我们更了解那历史。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
在暑假中,书不仅是我的好伙伴,还是我的好老师,它陪我开心、伤心、动脑筋、做游戏……又使我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五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切该经历和不该经历的。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页吧!
五千年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类,对于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华民族来说,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了。
远古时期,“湘妃竹上的斑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们;古代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朱元璋削刺的做法,一直都为人类所痛恨;岳飞精忠报国却惨死于奸臣之手的事情一直令人们所痛心……
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好事关于“忠臣、奸臣、明君、昏君”这四个词的话题了。一代天骄,莫属于从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马上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了。这成吉思汗就是一代明君,他懂得爱民,他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从不会随意错杀好人、平民。在这本书中,我最痛恨的就是奸臣秦桧了。就在岳飞即将抗金胜利、凯旋归来之际,是他,是秦桧在宋高宗面前花言巧语,致使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12块“金字牌“递发繁荣班师诏书。可怜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1142年1月27日,昏君赵构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抗金名将杀死在狱中。
从茹毛饮血到基因工程,从刀耕火种到电子信息,从爬山涉水到遨游太空……一场场血战,一项项发明,亿万人民前仆后继,代代精英呕心沥血,终于创造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却是无处不在、
Ⅳ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作文400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成功的要诀。走进知识的殿堂,无疑是走进了一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展览厅,踏进了一座异彩夺目、绮丽无比的聚宝库,来到姹紫嫣红、风光绮丽的百花园,欣赏着一件件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瑰宝,吮吸着人类智慧的精华。
有这样一本书,它及童话、故事、寓言、成语、古典文学于一身,那就是艺术的瑰宝、知识的精华、成功的桥梁——《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它的结构清晰,让人一看便明白它的含义,是小学同学的必备品。它包含的成语都会为你解释,并用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来启发你,不光如此它还会为你讲述过往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中华成语故事》中每一个故事,都在教你一个道理或做人的道理。所以又叫做“寓言故事”。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给我的是震惊的感受,然后便是无穷的回味。
像倘佯在宇宙的星球一样潇洒自如,一种可以自由飞翔的感觉。
走进他的世界,如春天般温暖,夏天般热情,秋天般滋润,冬天般美妙,仿佛一下子走进了4种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变换着,一个个字好像小精灵一样在我面前跳舞。
这本书增长了我的智慧,开拓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忠实的伙伴,为我建造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再一次我翻开了这本书,我发现我的视野更远了,知识更丰富了。“一本小小的书,带给我海洋般的智慧。”
Ⅳ 上下五千年。 读后感。 4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100字
在这五千年中,中华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君王朝代的更替,每当一个朝代的更替,总会有一场战争,多少英雄儿女,血撒沙场,那把黄金做的龙椅,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失去生命,为此而“浴血奋战”,这金黄的椅子上有多少人的鲜血,又有多少人的冤魂。那君王的权力也都是用无数人民的躯体换来的,这不正是那句:成则王,败则寇,弱肉强食的社会吗?我很庆幸没有生活在古代,没有生活在那红的封建社会制度下。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600字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发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气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恐怕你们连做梦都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非常惹人喜欢。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它再是熟悉不过了吧!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稻田,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舜主持的议事会上,人们一致选举禹领导治水。禹不敢稍有一点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势。终于,禹不负众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从这个说小也小,说大也不过分的故事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禹的品德是怎样一种的高尚,“三顾家门而不入”传进千家万户的俗语。依次禹经过家门口,妻子刚生了儿子不到十天,邻里乡亲的去看看儿子,可他此时却倔得像头牛,说现在治水刚开始,没有工夫回去看。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啊!我们也说,禹回去看一眼也费不了他多少时间,自个儿的亲生儿子亲骨肉啊!可禹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宁愿放弃去看儿子的机会,还要惜时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负老百姓对他的期望。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450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也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与挫折。
书中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岳飞精忠报国,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还有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祖先们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计其数的物质文化资源。
这本书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虎门销烟的名族英雄林则徐。当时的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经使整个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面对这种混乱险恶的局面,道光黄帝派林则徐到广州销毁鸦片。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立刻下令收缴鸦片。一共用了34天,收缴烟土近2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整整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扞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祖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他们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们的国家,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祖国再创辉煌!
江山千古秀 祖国万年春 _《复兴中华 从我做做起》读后感_800字
我们的祖国犹如一只沉睡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雄狮,我们的祖国有气势磅礴的宏伟建筑,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我们的祖国有古朴雄风,精致如画的苏州园林;我们的祖国还有令人称道的民间艺术,惟妙惟肖的《清明上河图》……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来源以及中华民族辉煌的历程和光耀的业绩铸就了走向复兴之路的伟大丰碑都是过去各族人民努力拼搏创造的结晶的源泉。
读后我的心伏久久不能平静,它使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爱国之情喷涌而出。
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壮举不正是中华民族结实的脊梁吗?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永垂不朽……屈原投身泪罗,张骞出使西域,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董存瑞舍身炸碉
Ⅵ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400
银元祸
红山县近来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一块银元起风波,
三家人亡家又破;
汗水换钱钱是福,
邪门捞钱钱是祸。
这首歌谣说的是这个县最近发生的一件奇特的案子。
离红山县城七十里的南山脚下,有座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靠山屯。
屯东有条小河沟,沟那边住着两户人家:后院姓刘,前院姓沙。
沙家的户主叫沙大发,他为人刁滑,心眼多,再加上前些年队里穷,一直到三十八岁还是光棍一条。前年实行责任制后,他拼着劲干了一年,腰里攒了几百块钱,才托人在山南讨了个寡妇。结婚不久,那寡妇便怀了孕,眼看着老婆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沙大发心里像倒了蜜糖罐——甜透了。为了不让老婆坐月子时再受烟熏火燎之苦,他决定盖间灶间。
这天下午,他拉上架子车,带上老虎耙,来到离屯三里多路的一座荒庄上。这庄子因解放前遭土匪烧毁,一直没人再来住,如今是断壁残墙,杂草丛生。沙大发为了省劲,没上山拉石头,到这儿刨根脚来了。他刨着刨着,突然“当”的一声,蹦出一件圆东西来,急忙拾起,擦掉浮土一看,噫!是块“袁大头”。他乐得咧开嘴笑了。
早些时,屯里来过个外地人收银元,十块钱一块,价钱真不低,可惜,他把箱子、柜子和墙旮旯都扒过,也没找到一块。如今不想它,它却突然跑出来了,这真是“有福不用忙,没福累断肠”。一想到“福”字,他脑瓜忽地裂开一道缝:有一块,就没第二块?说不定还能刨出一缸哩!他顿时力气猛增,举起老虎耙,朝着蹦出银元的地方拼命刨起来。他刨呀刨呀,一直刨到日头落山,挖了个三尺见方、八尺深浅的大坑,也没见到第二块银元。他有点扫兴,但转念一想:谁埋银元决不会只埋一块,只要把这片宅基地翻一遍,还愁找不到?今天不行,还有明天哩!于是,他又高兴起来,随便拉了几块根脚石,哼着梆子腔回家去了。
沙大发心里憋着一股喜气,不说急得慌,吃罢晚饭一上床,便乐滋滋地对老婆说:“喂!今后晌,我在荒庄上刨着财气啦!”他老婆撇撇嘴说:“你还能碰上财气?”“不信?你瞧瞧。”沙大发说着,从怀里摸出了那块银元。他老婆接过去一看,喜得嚷嚷起来:“哟!还是块袁大头哩!”沙大发忙“嘘”了一声,说:“别咋呼,可不能让外人知道了。明天我再多刨些,能换上千把块钱,咱就盖卧砖到顶的瓦房。”
俗话说:“隔墙有耳。”沙大发怕漏气,结果还是漏了气。漏给谁了?后院的刘家。
刘家的户主叫刘喜财。别看他人很瘦,脑袋小,心眼可不比沙大发少,而且还多一招:好逸恶劳,嘴头馋,有时还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因此,前年他儿媳妇一过门,就吵着分家。儿子刘二能是个认钱不认亲的宝贝,嫌他爹是个“漏斗布袋”,也怂恿着媳妇闹。刘喜财一气之下,四间瓦房中间拉道界墙:一家变成两家。随后,他跑到附近张庄女婿家,发誓赌咒改掉坏毛病,才把气跑几年的老伴接回家。老伴回来后,他真变了,一头扎到责任地里,一年多没犯老毛病,只是有时忍不住嘴馋,赶集时免不了下馆子吃一顿。
却说这天上午,他赶集时下馆子喝了四两白酒,吃了一盘嚼不烂的老牛肉,回家拉起肚子来。吃罢晚饭,他准备睡觉时,肚子又“咕噜噜”一阵响,就慌忙往外跑。他家的厕所在沙家屋后,他刚进去,正好听到那两口的对话,心头一震:乖乖,这家伙挖着财气啦,还要盖瓦房哩!嘿嘿,他要保密,偏偏让我听见了,这不是财神爷看得起我刘喜财么?心里一激动,肚子也不疼了。他悄悄转身回到屋里,见老伴已睡着,便点上马灯,扛上镢头,出门一溜小跑直奔荒庄。他到那儿一看,果然有个才刨过的大坑,便将马灯放在旁边的一堵断墙上,举起镢头,顺着沙大发的茬口,连夜奋战起来。
不说刘喜财一夜如何辛苦,却说沙大发因心中挂着刨银元的事,几乎一夜没合眼,天麻麻亮时,他起床撩起老虎耙就往荒庄跑。远远地,他瞅见荒庄上有一团光亮,以为是鬼火,身上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正要转身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刨石头的声音,他心里“咯噔”一跳,急匆匆奔上前喝道:“谁?”
这一声喊,吓得刘喜财的镢头怔了好大一会,回头见是沙大发,便干笑两声说:“噢,是大发呀,我还以为遇上了歹人哩!”沙大发见是刘喜财,觉得蹊跷:他又不盖房子,半夜三更来挖根脚干啥?
刘喜财刨了一夜,累得腰酸腿软胳膊疼,连银元的气也没闻着,如今见沙大发来了,唯恐银元被沙大发独自刨去,两只小眼“骨碌碌”一转,便云天雾地地撒起谎来:“嘿嘿,大发兄弟,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我实话告诉你吧,解放前,我姑老表的丈人家在这住时,埋过一百块大洋。后来,他一家都让土匪杀了,埋大洋的事除我没第二个人知道。土改时,我就想把它刨出来,又怕刨出来后会给定高成分,没敢刨。眼下,银元又吃香了,我想刨出来换几个钱。既然你来了,咱就一块干吧,刨出来的银元二一添作五,你看咋样?”
沙大发听了这番话,心头一松一紧:老天爷!我只说是碰运气,谁知真的有财气。一百块银元要让他得一半,我可就盖不起三间瓦房啦。想到这,他灵机一动,故意问:“真的只有一百块?”刘喜财打了个愣怔,回道:“听说,只有一百块‘袁大头’。”沙大发“哈哈”一笑,说:“要是只有一百块‘袁大头’,刨出来全归你,我不稀罕那玩意儿。”说罢,就举起老虎耙,扒起根脚来。刘喜财心里犯了疑:听沙大发的口气,像是一百块“袁大头”已到他手里。再看看那个七八尺深的大坑,便确信无疑了,不由得暗暗骂道:娘的,一百块大洋你刨走了,让老子给你刨根脚石?想得倒美!他二话没说,提了马灯,扛起镢头,怒气冲冲地走了。
路上,刘喜财越想越憋气:一百块“袁大头”,下广州少说也能换一千五百块。一千五百块,就这样让姓沙的独吞了?娘的,你不让我得一点,我也叫你一点得不到!他打算告沙大发一状。
刘喜财告状找到了谁?治保主任李青山。因为这些年来,他跟李青山打交道最多,虽说十有九回是挨训,但毕竟住在一个屯上,话头客气得多。这回,他要在治保主任面前表现表现,因此,一见李青山便神秘地说:“李主任,我揭发一件很重大的案子。沙大发在荒庄上扒了一百块大洋,那是小地主王老八埋的,应该充公。”
李青山半信半疑:“你看见了?”
“我亲眼看见的。一百块袁大头,在大肚坛里装着,他连坛抱回家了。”
刘喜财说得有鼻子有眼,李青山也信以为真了。他想:虽说银元不能没收,可也该动员沙大发卖给国家,免得惹是生非。于是便说:“你回去吧,我随后处理。”吃罢早饭,李青山去公社开会时,顺路拐到了沙家。谁知,他刚露出点意思,沙大发便蹦了起来:“我哪来一百块大洋?半块也没得。你别信那‘三只手’的鬼话。”
一个说亲眼见,一个不认账,李青山一时也无法弄清,只得说:“没有就算了。我劝你两句也没啥害处。有银元卖给国家,免得招风惹草。”说完,上公社开会去了。
后院的刘喜财见李青山进了沙家,本想看场好戏,没料被沙大发一句话就打发走了,气得心口顿时窝了个大疙瘩,一碗饭没吃完便躺到床上生闷气去了。那一百块袁大头在他脑瓜里滚来滚去,搅得他六神不安,越想越不是味。一百块大洋,一千五百元呀!按每天四两酒一盘肉的开销算,够他吃好几年哩,能不心疼么?他嫉妒,他眼红,最后,终于抵挡不住那白花花大洋的引诱,又动了邪念:娘的,反正他沙大发得的是不义之财,他花我花都一样,转转手,这不能算偷。可是,那一百块大洋在哪藏着呢?他脑瓜转了九九八十一个圈,终于转出一个主意来:听墙根。说不定沙大发两口子夜里说私房话时,会把藏银元的地方漏出来。
果然,老天不负有心人。这天晚上,刘喜财在厕所里蹲了整整两个时辰,终于探得了底细。只听沙大发对他老婆说:“把银元放到床底下的空坛里,等凑够一百块时,咱再换钱买砖瓦。”
刘喜财心中一阵惊喜:嘿嘿,不够一百块,九十块也将就。他只顾得意,竟忘了自己是蹲在厕所里,起身便走,“扑通”,掉进了粪缸。他怕被沙大发两口子听见,学了两声猫叫,才悄悄爬上来。
他回到屋里,老伴一见便骂起来:“你个老东西,又干啥去了?”刘喜财“嘻嘻”一笑:“不小心掉到茅坑里了。这有啥?粪是庄稼宝,宝就是财,沾了粪,就是沾上了财气。”老伴瞪他一眼:“胡说八道!”“你不信?”刘喜财“嘿嘿”一笑,忍不住说:“沙大发那个笨蛋,把一百块大洋藏在床底下的坛里,咱要弄过来,不就是咱的财气?”老伴一听这话,顿时火起,捣着他的头皮骂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你再干那昧良心事,咱非打离婚不可!”刘喜财慌了,急忙说:“看你,捡着棒槌当针使,我只是信口胡说,哪能真干?”他嘴里这样说,心中却另是一番主意:银元到手,悄悄换成钱藏起来,零打碎敲地花,吃到肚里长成肉,谁知道?就干这最后一次了。
事也凑巧,第二天上午,沙大发老婆的娘家捎来信,说她娘有病,让她回去瞧瞧。可她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咋能翻山越岭?只好让沙大发去了。
这一来,喜坏了刘喜财,真是难得的好机会!可是,老伴在身边碍手碍脚的,咋办呢?他眼皮一眨,孬点子出来了:“哎,我说二能他娘,你不是想闺女么?这几天没啥活,我也想去瞧瞧外孙,咱一块去吧。”他老伴就怕他在家惹是生非,自然满口答应。刘喜财暗暗得意,看看天没晌午,到女婿家赶午饭还来得及,便催着老伴拣了一篮鸡蛋,又交代媳妇照管一下鸡笼,随后和老伴一块瞧闺女去了。
这天夜里是个大阴天,天黑得张嘴不见牙,伸手不见五指,刘喜财独自睡在女婿家的西厢房里,心中暗暗得意:半夜摸回去,弄到大洋埋好再赶回来,这才叫神不知、鬼不觉呢!
于是,到了半夜时分,他揣上事先准备好的小刀,悄悄开了门,朝靠山屯奔去。
刘喜财心中得意,脚下生风,不到一个时辰,便来到沙家门前。他听听没动静,就攀着院墙边的一棵桐树,没费劲就翻了进去。可是,当他用小刀拨门闩时,却遇到了难关:门闩上了销子,拨不动。他想了想,悄悄摸到鸡笼前,拉开鸡笼门,把胳膊伸进去,使劲搅起来,直搅得母鸡扑腾公鸡叫。这一招果然见效,顿时屋里亮起了灯。他急忙躲到屋檐下,等沙大发的老婆开开门,端着灯去查看鸡笼时,他立刻闪身进屋,一躬身钻到床底下,连三赶四地摸起来。他摸遍大大小小十几个坛坛罐罐,沾了两手的酱豆、臭豆腐,也没摸到一块银元。他心里顿时冰凉,刚想出去,沙大发的老婆却进屋插上了门,他只得老老实实地趴在床底下。
刘喜财趴在那儿,等到沙大发的老婆响起鼾声时,他刚要往外爬,突然听到了轻轻的脚步声,便急忙往回缩,却不小心蹬翻了几个坛子,只听得“叮叮当当”一阵响,把沙大发的老婆惊醒了。
沙大发的老婆忙起身擦火柴,谁知刚擦着,便“噗”地被吹灭了。就在这一刹那,她看见床前立着一个花脸怪物,顿时吓得“啊”地惊叫一声,摔倒在地上。
躲在床底下的刘喜财,也瞅见了怪物,吓得浑身骨头顿时散了架,趴在那儿直筛糠,大气不敢出一声。他正不知该如何才好时,怪物也往床底下钻进来,他再也顾不得许多,连三赶四地往外爬,又恰巧撞在怪物身上,“扑通、扑通”两声,他和怪物同时摔倒了。
常言道:“狗急跳墙,兔急咬人。”刘喜财摔倒后,嘴正好触着怪物的耳朵,他一张嘴使劲咬住,只听那怪物倒吸一口气,刘喜财就觉得肚子猛地一痛,不知什么家伙戳进了他肚里。他不敢喊,只好使劲咬牙,这一咬,就“咯嘣”咬下了怪物半只耳朵。于是,他的头上又挨了一家伙,便人事不省了。
却说治保主任李青山昨天在公社开会时,公安人员一再强调,近来为银元的问题,出了不少案子,要提高警惕,严防走私犯把银元捣腾到国外去。因此,他一大早就赶回来,打算跟沙大发好好谈谈。谁料来到沙家门前,他连喊几声没人应;隔门缝一瞧,堂屋门大开,却没人影。他感到不妙,翻墙进院,到屋内一看,不由大吃一惊:沙大发的老婆和刘喜财都倒在血泊中。他急忙上去查看,见沙大发的老婆还有一口气,刘喜财已经死了,于是转身出门,一边派人去公社报案,一边让队长领人把沙大发的老婆送医院抢救。随后,他带了两个民兵,又奔回沙家,仔细查看起现场来。
李青山当了十几年治保主任,经手过不少案子,哪一件也没今天这事奇怪。他左看右查,前思后想,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在检查伤口时,他猛然发现刘喜财的嘴里好像噙有东西,便找来一根筷子,撬开刘喜财紧咬着的牙关,发现了半只耳朵。他正摸不着头脑,后院传来了刘二能两口的吵闹声:“不让我说,我非说!你八成是偷女人了。”“胡说!”
“没偷女人,你那耳朵是被狗咬的?”接着,便是一阵厮打声。
李青山心中顿时亮了,急忙领着两个民兵往后院奔去。他一见刘二能,果然左耳缺了一半,二话没说,就命令两个民兵把刘二能监管起来。刘二能还要争辩,见李青山两眼死盯着自己的左耳,顿时骨头发酥,软瘫在地上。
原来,前天晚上刘喜财和老伴的对话,被隔墙的儿子刘二能听见后,他也起了偷银元之心,昨天,见沙大发和他爹妈都不在家,便瞅准了这个机会。半夜里,他趁老婆熟睡之机,悄悄爬起来,用红颜色和锅烟灰抹了脸,掂了把杀猪刀,翻墙进了沙家院子。他进院时,正赶上沙大发的老婆在查看鸡笼,所以,比他爹进屋晚了一点。他当然不知道他爹已经先他进了屋,后来当耳朵被咬住时,他一时性起,就用准备拨门闩的杀猪刀连捅了两下,谁料,却把他爹给捅死了。
李青山问明了这些情况,又仔细揣摸一下,便对整个案情明了啦。他心中万分感慨:为了一百块银元,儿子叫父亲送命。唉,这个沙大发也不像话,你刨到银元,献给国家,国家也不会亏待你,干吗要藏在家里呢?
想曹操,曹操就到。李青山刚回到前院,便碰上了急匆匆赶回来的沙大发,他劈头就问:“你那一百块银元在哪儿?”
沙大发正是为那一百块银元的事,才起五更跑回来的。他见李青山追问,愣了一下,说:“我哪来一百块银元?”
李青山火了,严厉地说:“为你这一百块银元,出人命了!”
沙大发一听这话,慌了神,急急分辩道:“真的,我真没有一百块银元,只刨出来一块。”说着,从怀里摸出了那块袁大头。
李青山略一想,便明白过来,感到好气又好笑,说:“你呀……快带上钱去公社医院吧,你老婆是死是活,还不好说哩!”
沙大发如同当头挨了一棒,顿时呆若木鸡,好大一会才愣过来,“哇”的一声哭了,随即发疯似的往公社医院跑去。
故事到这儿结束了。可听故事的人都想听个头尾,咱就把结果告诉大家吧:刘二能被判了死刑;他老婆卷起家当回娘家去了;沙大发欠了整整五六百块的外债,才救活他老婆的命,可老婆肚里怀着的孩子却丢了。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红山县。不知是哪个土秀才,除了编了那四句歌谣外,还编了一副对联:刘二能错杀他爹——钱迷心窍;
沙大发赔钱丢娃——自讨苦吃。
Ⅶ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中的3篇读后感400---450字
第一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翻阅历史的长卷,在字里行间之中,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韵得以一一呈现,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屈辱与没落铸就了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在历史长河的记忆里,二十余个朝代的更替变换为世界历史的画卷,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阅读《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绚烂的历史文化典藏,在掩卷沉思之余,深深的感悟到历史的车轮碾压所留下的车辙是一种民族精神与魂魄的聚。
《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书中从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写到五四爱国运动,包括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王朝到战乱频繁的春秋在到秦始皇一统华夏,在讲到三足鼎立两晋南北朝,经过群雄争霸再次统一,走到隋唐五代时期,再到宋元明清,但是由于晚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曾经繁荣昌盛的华夏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了一段悲惨,屈辱的百年历史,这段历史更让我们华夏子孙铭记于心,激励我们为民族的强大做贡献。
《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刻全面的阐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用自己特有的勤劳、勇敢与智慧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回顾五千年的历史,的确使我们每史,一位位值得我们崇仰的历史巨人,如韩信的执着,岳飞的忠诚,诸葛亮的智个炎黄子孙感到无尚的自豪。历史的长河是不可倒流的,但当我打开远古的历慧……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精神让我崇敬。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基。 如果把历史定格在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的百年却汇聚了太多的中华血泪吏篇。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继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使华夏九州方圆陷入了水深火热。从咸同年间的农民战争到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从中法、中日战争到清末时期的维新运动;从辛亥革命到清王朝的覆亡。无数为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的英雄志士们。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相濡以沫揭竿而起,先后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新思潮为主流的五四运动。这一次次的民族正义之举促成了中华民众的彻底觉醒。1924年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民工”的三大政策,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只是稍纵即逝,却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秋收起义。虽然人民武装的星火很快被熄灭,但却开辟了武装救国的重大转折。从百团大战到驱除日寇;从西柏坡的英明决策,到三大战役的辉煌一刻;从百万雄师横渡母亲河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座丰碑式的伟人,领导着古老的中华获得了新生。看今朝,在亿万炎皇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正以崭新的民族风貌大踏步的跨入了新纪元。我们要向历史中的贤人学习,向颜真卿学习不畏强暴;向陶渊明学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魏征学习直言善谏:向包拯学习大公无私;向道同学习刚正不阿:向鉴真学习不怕艰苦。我们不能像奸臣和贪官污吏那样胡做非为,祸国殃民。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学习历史,总结经验,辨清事非,以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Ⅷ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400字以上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历史使人聪明。”这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庞朴先生在回答一位大学生的问题时说的名言。他接着说道:“因为历史是前人成功和失败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 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干年》这本书后,使我不仅知道了以前从未学过和听说过的历史知识,还深深地了解了我们生长在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具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国家。代代精英呕心沥血,终于创造出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形成了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但无处不在,无处不起作用。每一个炎黄子孙出生就会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使他的整个身心都逐渐融入巾华民族的大集体。因此,厚重的优秀民族文化积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应该大力发掘,大力弘扬。 远古传说及中古时期和近古时期的历史篇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名垂青史、轰轰烈烈、至今传颂的民族英雄和历史名人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生只是短暂的一瞬。纵观古今中外,凡名垂青史而被后人景仰者,莫不有远大的抱负、忧国忧民的胸怀。只有拥有这种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才能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有不为任何困难压倒的气魄,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请你站到五千年历史的肩膀上吧!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能忘记前人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 五千年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可是,对于世世代代在地球的东方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来说,却是非常漫长的历史。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 1世纪,人类社会在高科技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不仅要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科技,而且要懂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书是知识的源泉。历史长廊里,书籍是多么高贵和神圣。我们要到浩瀚的书海里去探寻,从中不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口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Ⅸ 历史故事读后感400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我和我的祖国》,这篇文章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汶川地震中显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还有中国为了迎接世博会所作出的努力。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也被作者那深深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民这样在千年的历史上对人类作过巨大贡献。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民这样经历过深重的苦难和屈辱。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民这样不屈不挠,坚忍不拔,英勇顽强。 与古国历史共光辉的炎黄子孙,几千年的拼搏奋斗,使中华民族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大发明做贡献,万里长城振国威,苏轼坚贞不屈,岳飞精忠报国,李时珍尝尽百草,徐霞客踏遍山河,林则徐虎门销烟,董存瑞勇炸碉堡……我们这个千年古国,历史故事之多,如同海浪扬波,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却给朋友们讲的不多。你们知道,我国13亿人口,半数以上诞生在新中国,当你们的父辈——五六十年代的少年儿童说起自己当年的生活和知道的故事,你们觉得陌生。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21世纪的主人,应该知道、应该记住伟大的新生的共和国的脚步。 1949年新中国诞生,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苦难中走向新生。东方的雄狮从沉睡中觉醒了,在这片贫穷与落后的土地,几代人艰苦奋斗,经历了胜利与曲折,有多少人为它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才建立起今天你们看到的正在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 共和国的脚步,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45个春春秋秋,16425个日日夜夜,多少壮丽辉煌的事迹,多少为国为民的典范,我们只在这本小书里讲了45个真实的故事:百万农奴的翻身、川藏公路的建成、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联合国确立我国合法席位以及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从不同侧面帮助你们了解这段历史是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振兴,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今后待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慢慢地了解它,理解它。希望你们能从这本书中吸取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大以后,去谱写共和国历史的新的辉煌篇章。
Ⅹ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写《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可以简述这本书的书名,等基本情况,再讲一下读了这本书的感受和体会,概括书中主要内容,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
正文:
《中国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发形式世世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字样式。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的形式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真与思考。
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一般来讲,民间故事包括: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民间童话等多种形式。
中国民间故事经过了广泛的采集、选择,在流传、讲述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与琢磨,其中许多故事成了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仓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相传他是皇帝的史官,为了研究出简单又容易的记事方法,他悉心观察天上星术的分布情况,访遍了山川脉络的样子,寻遍了鸟兽鱼虫的痕迹,看尽了草木器具的形状通过描摹绘写,创造出种种代表不同意义的文字。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的那天晚上,天各一方的牛郎和织女便会在银河上的鹊桥相会,据说在这天晚上,人们还在能在瓜果架下,听到牛郎和织女的脉脉情话呢,牛郎和织女的美丽故事深入人心。
让我觉得最感动的就是日月潭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太阳和月亮被两条恶龙吞下去了,一个叫大尖哥和一个叫水社姐的人,看见没了太阳,人们生活得那么艰辛,便想要去杀了恶龙。于是他们挖出了阿里山脚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
后来他们一直守着大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化身成了两座大山,设置的大盘也变成了日月潭。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差点哭了出来。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舍小家保大家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