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爷的故事观看
⑴ 我榆树的故事
榆树的故事
王顺义
每年一到桃花盛开的日子,我家房后的那棵榆树的枝条上就绽满了榆钱儿,黄橙橙的,真就如一串串的铜钱儿。妈妈象姥姥一样 ,爱将榆钱儿掺上玉米面烙煎饼,那煎饼 ,色儿焦黄,咀嚼起来甜滋滋的;更用其做馅,味道独特,蛮好吃的!我打小就喜欢吃妈妈用榆钱儿做的面食,还喜欢吃生榆钱。如今,村里不少人家依然爱吃这一口。
虽词典上名榆钱儿为“榆荚”,可妈妈则说是榆树开的花,并说其花优于柳槐的花:食之无异味,又不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因此,榆树才格外被乡下人青睐,尤其从六十年代中期始,乡下人更喜欢在田间地头河边栽种榆树了。我家房后的那棵榆树,是我与姥爷栽的,是姥爷家那棵大榆树的延续。
姥爷家屋旁的那棵榆树,是村里树龄最长的树,“有二百岁了!”姥爷说。姥爷爱护那棵树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精心看护着它 ,不准人们折枝 ,不准上树捕蝉捉鸟。说起那棵榆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村里人戏称为“俱乐部”。哦,那棵大榆树:繁茂的树冠,如擎天的巨伞,遮下的荫凉终日不断。各种鸟儿爱在树上栖息、戏闹、婉啼,闲暇的人们爱聚在树下,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拉弦,有的唱戏;妇人们爱纳着鞋底锈着花儿,拉起张家长李家短;我和小伙伴们爱围坐在姥爷身旁,听姥爷讲故事。姥爷是村里讲故事的能手,讲的故事有《三侠剑》、《七侠五义》、《聊斋》,还有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传说;姥爷用不同的声调表现着不同人物的语言,配合着表情手势,绘声绘色,让人听了这段想那段。在那匮乏文化生活的年代里,大榆树营造了娱乐的氛围,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又为人们消融了多少烦恼啊!姥爷,因此而高兴!
可让姥爷十分痛心的是,大榆树竟未能躲过那个春天——它,死了。六十年代初,严重的饥荒威胁着每个人,人们挨饿的情景不堪回首。在那个食不再择物的年月里,树木与草都成了粮食,尽管食柳槐会出现呕吐与浮肿,可人们依然不顾,各种树都成了秃干,榆树首当其冲成了牺牲品,一棵棵榆树被折光了枝剥没了皮……姥爷家的那棵大榆树也未能幸免——一夜之间,若大的树冠、那么老的树皮都不复存在了。姥爷流着泪说:人们饿疯了,饥得如狼似虎了,“就让大榆树来救救乡亲们的命吧!”
大榆树死了。虽其主干依然挺立,可“俱乐部”散了,喜鹊的窝毁了,鸟儿也不能在树上戏嬉了,知了鸣蝉也销声匿迹了——在烈日如火的夏日里,惟有青蜘蛛在余下的秃枝上默默地守株待兔,可那日日张开的网上却很难捕到除苍蝇蚊子之外的美味佳肴……姥爷对我说:蜘蛛也在挨饿!那是一段多么难过的日子呵——我到姥姥家常看到姥爷木立在树旁,痴呆呆地抚摸光秃秃的树干。我知道,姥爷的心里很痛很痛,那痛是难以言表的。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姥爷提一个小木桶,把从河中拎的水浇在树干的周围。妈妈让我帮姥爷,我高兴地接过木桶,对姥爷说:如果这水是观音菩萨的圣水就好了。姥爷听了,就冲着天、小河、树干合什……
是我的祈盼与姥爷的执着感动了观音吧:于仲夏的一日,浇灌的土中钻出了一个小芽儿。我激动地跑到屋里告诉姥爷,姥爷竟象孩子般跑出屋来到树下,望着那嫩嫩的小芽异常兴奋地说:“是,是,真是小榆树!”“观音显灵了,显灵了!”我高兴地跳着嚷了起来。
这株小芽受到了姥爷的精心呵护。笑又常常出现在了姥爷的脸上。转年的春天,姥爷把那棵小榆树移植到了我家的屋后。因为那棵大榆树被连根刨了,树干被村里人做了大马车和村小学的黑板。
随着饥荒的结束,村里人又开始在村中、河边、地头植树了。植的大多是榆树。那时植的树,如今都长成大树了,我家的那棵榆树也发育得高大而又茂盛。如今的情景 ,姥爷若能看到 ,该有多么高兴呵——这样的遗憾是永不可弥补的,因为姥爷走得太早了。
饥荒造成的忧伤,让姥爷染上了不可治愈的病——妈妈如此说。可即便病能治,也没钱去治,我这么想,那时家里真是太穷了。姥爷死的那年,恰是小榆树开花的那年。“小榆树开花了!”那天一早,我是那么高兴地跑到姥姥家,把这一消息告诉姥爷,病中的姥爷竟兴奋地下床来到我家,看到小榆树上挂出的“小铜钱”,笑着将榆钱儿摘下一朵放在嘴里咀嚼 ,嚼着品着 ,不住地说:“味儿与老榆树一样,一样!”并叮嘱我不要让任何人捋榆钱儿,因为树还小。我记住了姥爷的话,精心护卫着它。那年初夏,姥爷辞别了人世。临终 ,姥爷还叨念着那棵榆树……我把几片榆树叶儿放在姥爷面前 ,并把一片放入姥爷张口的嘴里。姥爷慢慢嚼着 ,嚼着嚼着眼中滚出了一滴泪珠,之后 ,那双眼就永远地阖上了……在日后,每年姥爷的祭日,我总会陪着妈妈去上坟,并把采后晾干保存的榆钱儿撒在墓上。妈妈说,大榆树死了,可毕竟又有了小榆树,姥爷心里得到安慰了。
⑵ 一种食物 就是西游记里边的快到天竺的情节就是那个老爷被强盗杀害管家和夫人有染的那个故事 我想问刚开
竹筒粽子
⑶ 我的家史作文600字关于姥姥,姥爷的故事
我有许多亲人,和亲人之间也发生过许多故事,但这次我要写的是我和姥姥之间的事。
姥姥文化不多,但却是过来人,她能给我讲很多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并不生动优美,但朴实,吸引人,记得我以前总爱缠着姥姥给我讲故事听,听了一个又一个,总觉得够。一次,姥姥给我讲《周扒皮》的故事,当讲到周扒皮学大公鸡打鸣的时候,姥姥也会学两声鸡叫,可姥姥学的一点也不像公鸡打鸣,反倒像个母鸡哼哼,逗的我哈哈大笑,这时的姥姥仿佛和我一样大,我们就像是朋友。( 吴江市震泽亿龙红木 - 亿龙文学 www.sz-ylhm.com )
但有时,我就比姥姥“大”了,因为姥姥文化不多,我就充当姥姥的老师,教姥姥识字。不过我这个老师一点也不守师德,每次我就找一个本子,在本子上写下汉字,然后告诉姥姥这个汉字念什么,接下来我就在一旁看电视,让姥姥把这些字一遍又一遍的抄,过一段时间我再来检查,如果姥姥记不住我就让她接着抄,我则接着看我的电视。看着姥姥那一脸委屈的样子,我想我可真不是个好老师呀!
尽管有时我对姥姥很“严厉”但姥姥却对我十分的好,经常会瞒着爸爸妈妈偷偷地塞给我些零花钱,也会帮我扛下一些“罪”。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碗,这要是被妈妈知道,一定是一顿狂风暴雨,这时就轮到“替罪羊”姥姥隆重登场了,姥姥会主动到妈妈面前承认她犯下的“莫须有”的罪名。所以,每当我犯下了“罪”时脑海里必然先涌现出来的是姥姥,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姥姥,我这棵小树苗要承受多少“风吹雨打”呀!
⑷ 我要写小说。帮我编一个有钱人家老爷打少爷的故事。谢谢
少爷是个败家子,老爷看不过去,恨铁成钢,就拿起木椅子砸过去*^_^*
⑸ 关老爷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我知道他的故事有( ),( )
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 关公护嫂 千里走单骑
⑹ 我的太姥姥的与太姥爷的故事 锦年 哪里可以看
http://www.downtool.com/Txt/softdown.asp?softid=75346
⑺ 记得小时候在央视看过一部电影 名字我忘了 讲的是一位老爷得老年痴呆的故事
就是,
⑻ 二年级作文给我讲故事
妈妈给我讲故事
以前,小小的我对过去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妈妈常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
妈妈的家乡有很多山,妈妈说,以前家里很穷,根本就上不起学,她们村里上学的不是很多,再说了那时候家长们都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所以,他们认为女孩子认不认字都无所谓。虽然姥爷也有一些封建思想,但是姥爷念过书,知道上学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妈妈就读完了小学。因为那时候太穷了,妈妈辍学也是迫不得已的。记得在妈妈上小学期间,有一次,老师教同学们查字典,让每个人买一本,妈妈回家告诉了姥姥姥爷,但他们无能为力,妈妈很伤心,后来她想到了老姥爷在大城市,他一定能办到,就给老姥爷写信。老姥爷给她买了,寄到了老家,妈妈拿着那本新字典,非常高兴。那本字典她用过了,又给小舅用,又给小姨用……直到现在,那本字典还保存在姥爷家里。每次我去都要让姥姥找出来看看,虽然纸已经发黄,但还完整无缺。
妈妈说,那时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新衣服穿,每家每户都只是在新年才舍得吃饺子,平常吃个鸡蛋都很难得。舅舅住校也只吃姥姥做的粗茶淡饭,穿的衣服只有一件两件的,只是在过春节时才穿在那时看起来比较好比较新的衣服。
那时,家里有好几口人,住在那两间土房中,如果家中来客人时,姥姥就让妈妈或舅舅到她奶奶家去睡。而那时的交通也不方便,再加上那里很多山,平常几乎不出远门,因为山路不好走。
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忆苦思甜的滋味。
社会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姥爷所在的村庄也不例外,虽然名称没变,但是,实际上不是大而是很大,现在那里的孩子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很大而又舒适的校园,买文具也不用愁了,现在那里家家户户都奔小康了。政府给免了学费、杂费、甚至连书费都给免了,站在村口就可以看见那宽宽的柏油马路两旁那整整齐齐的二层小洋楼,就连一些比较困难的村民们都住上了新的砖瓦房。
⑼ 讲几个我听到的灵异故事,但是并不怕人
1.这个是我室友讲的,他小时候的事情。他讲他小时候,有一个远方的亲戚,是一位老太太,去世。他们那里有个风俗,就是要有孝子贤孙送葬,当时,那位老太太的孙子不在身边,就临时找了我的这个室友代替。送葬路上是坐那种车,特别晃悠,然后室友就吐了,脏东西吐在了棺材的一角。回来以后,室友就开始发烧,口里说胡话。他的奶奶说,是不是撞邪了,就立筷子。当他的奶奶问道,是不是某某某啊(就是过世的这个老太太),筷子就立起来。(我刚刚问了室友,他说当时小,不记得具体过程了,都是后来他的奶奶讲给他的,室友就记得当时筷子立起来这个场景。)他的奶奶讲,那个老太太怪室友弄脏了他的衣服,所以来教训一下。后面室友家里面给老太太烧了纸做的衣服还有金元宝,然后就好了。
2.这个是我的姥爷讲给我的,姥爷下世很多年了,前几天是他的忌日,希望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脱离六道轮回。不是鬼故事,应该是什么精怪类的。很多年前,那会儿还没有这么多人,所以灵异的事情很多。有一次下大暴雨,电闪雷鸣的,姥爷就坐在堂屋里,看着外面。这时候,有个老太太走进院里,姥爷刚开始以为她是来避雨,还想让她赶紧进来,但是突然看到老太没有穿鞋子,脚是特别大,而且一看就不是人的脚。姥爷是我们那的善人,并不害怕。姥爷跟她讲,天下这么大的雨,你也不容易,进来我家里躲雨,我们互相不伤害,雨停了你就走吧。后来雨停了,她就走了。
3、还是我姥爷家里的事情。那会儿家里刚刚接通电灯,有一回姥爷开堂屋里的灯,突然从灯泡里窜出来一只猫,(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毕竟十多年了),那只猫叫得特别诡异,跑到东边屋子里面。姥爷就去赶,姥爷家只有三间房,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两间侧室。它跑到东边屋子,屋子里的东西就哗啦啦的开始往地上倒,赶到西边屋子,西边屋子里的东西也开始倒。就是赶不出去。那会村子里有人会太极剑,就在堂屋里舞剑,舞剑舞了一会儿,那只猫就怪叫着窜出屋子了。The End.
4、姥爷还讲过一个他们村子一个村民的事。那个村民喜欢喝酒,有时候跑到别的村去喝酒,很晚才回来。其中有一次,很晚很晚都不回来,家里人担心,就沿着路去找,最后在我们村外的坟场里找到的,当时那个人一直往嘴里面塞土,还好给找回来了。等他醒来以后,回忆说,回来的路上,有人拉他一起喝酒,他禁不住诱惑,就跟他喝。没准儿再晚一会儿,恐怕就要被拉到阴间去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