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和猴子的故事
『壹』 大象和猴子的故事
大象和猴子是邻居,有一天,它们之间发生了争吵! “猴子兄弟,我又强又壮,能把一棵树拔起来,你行吗?”大象骄傲地说。“又强又壮有什么?我又机灵又聪明,还会爬树,敢和我吗?”猴子问。就这样,他们吵啊吵,一直吵到了猫头鹰的住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猫头鹰大叔,你来当裁判,看谁先到河对面拿到果子给你,谁就获胜,可以吗?”“当然可以。”猫头鹰说。 于是,大象和猴子一齐向河边跑去,可是到了河边,猴子为难了,心想:水这么深,我又不会游泳,怎么办啊?大象看出了猴子的心思,便说:“猴子兄弟,坐到我背上吧!”于是,他们过了河,到了河对岸,大象用长鼻子甩来甩去,可就是够不到树上的果子,猴子说:“不用着急,看我的!”猴子敏捷地爬到树上扔下几个果子给大象,自己也拿了一些果子交给猫头鹰看,猫头鹰说:“这果子是你俩共同采来的,怎么比呢?” 大象和猴子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不久,他们又成了好邻居!
『贰』 求动画片《孙悟空 小猴子的故事》全集下载地址,或视频。
http://video..com/v?word=%A1%B6%CB%EF%CE%F2%BF%D5+%D0%A1%BA%EF%D7%D3%B5%C4%B9%CA%CA%C2%A1%B7&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还有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963319o1p2.html 这个是在线的地址,我觉得挺全的: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963319.html
回答者: shangwumaolv - 六级 2010-1-21 16:35
检举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847683-1199909317.html
在线观看
回答者: 白色旗帜 - 五级 2010-1-21 16:37
检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1MTc2OTI=.html在线观看地址
『叁』 和猴子有关的故事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专。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属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肆』 求一个有关猴子的故事
是猴子定律:
将五只猴子放在笼子里,上面放着一堆香蕉和一个自动装置。一旦检测到猴子得到香蕉,就会有水喷入笼子里,五只猴子会被弄湿。首先,一只猴子想要一根香蕉。当然,结果是每只猴子都是湿的。
后来,实验者释放了一只猴子并用一只新的猴子A替换了它。这只猴子A看到了香蕉并希望立刻得到它。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伤害他们到水中,所以他阻止他去取香蕉。试过几次。虽然他被殴打,但他仍然没有得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没有喷水。
后来,实验者发布了一只老猴子,用另一只新的猴子B替换了它。这只猴子B看到了香蕉,迫不及待想要它。特别是A猴子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力。 B猴子试了好几次,总是打得很吵,不得不放弃。
后来,所有的老猴子一个接一个地被新的猴子取代,每个人都不敢移动香蕉。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当他们移动香蕉时,它们会被猴子弄平。这是道德的起源。
(4)址和猴子的故事扩展阅读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伍』 和猴子有关的故事
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有辆轿车在电灯柱子上撞得稀巴烂,车上男女两人重伤昏迷。猴子在现场调查的时候,从路边树丛里跳出来一只杭亚军。现场的警官看到杭亚军戴着颈圈,心想它可能是人养的宠物,于是问它:"你也是车上的乘客吗?"
杭亚军居然点了点头,看来是通人性的。猴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又问它:"出事的时候,车上的人在干什么?"
杭亚军伸出两个手指,放在嘴巴上。
"他们在抽烟?"警官猜测。
杭亚军点了点头。
警官接着问:"他们还干了什么?"
杭亚军一只手握拳,假装拿着什么东西往嘴里倒。
"你是说他们在喝酒?"
杭亚军点点头。
"还有什么?"
杭亚军撅起嘴巴,在手背上狠狠地亲了两口。
"哦,他们在亲热?"
杭亚军也点点头。
警官口中念着:"事故发生时,乘客在车上抽烟、喝酒、进行亲密活动……"将情况都记在本子里。最后他问杭亚军:"那你又在干什么?"
杭亚军两手前伸,做出一个握方向盘的姿势。
『陆』 人和猴子与帽子的故事
有个人是卖帽抄子的 有一天袭他卖帽子回家 在路上要经过一个有很多猴子的山 他在那坐山上不小心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不见了帽子 只有一顶在他的头上 他很气氛 抬头看见猴子们在树上把他的帽子戴起的 他使劲骂那些猴子 但是猴子却不理他 还变本加厉的学着他的样子 学着他的姿势骂起了他 他骂了很久 实在没办法啊 就坐在地上 垂头丧气的把帽子一丢。。 没想到 就在这个时候 猴子也学着他的样子 把帽子全部往地上一扔 结果就是那个人拣起帽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上次说了个人和猴子与帽子的故事,其实没完,只是纸不够了.现在接着讲哈:后来那个人回到家,就把他的故事说给了他的孙子听.再后来,他的孙子继承了祖业还是去卖帽子.再后来的后来,他有一次卖完帽子经过同一坐山,想起了他爷爷讲的故事,就想去试试猴子到底是不是那么笨.他就来到一棵树下装睡,等到猴子把他的帽子拿来只剩下一定的时候,他假装睡醒,学着他爷爷的样子.对着猴子大骂,猴子还是很搞笑.学着他的样子骂起来.最后那个人有就用出杀手剑.气愤的把帽子一扔....没想到的是那些猴子一起冲过来拣起他的帽子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回过头对着他说:“你以为只有你才有爷爷吗.”
『柒』 和猴子有关的故事。
和猴子有关的故事:
一、沐猴而冠
项羽据关中后,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劝说者说:“都说楚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愚笨不堪,现在想来果然如此。” 项羽听说了,烹杀了那个游说的人。
二、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三、杀鸡儆猴
有个耍猴戏的,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耍猴戏的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耍猴戏的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来,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耍猴戏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它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斤斗,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杀鸡吓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惩罚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儆猴”。
四、猿猴取月
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有一天五百猕猴游行林中,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结果树枝断,全部落井。
五、棘刺母猴
燕王到处张贴榜文,征求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有个卫国人来应征,自称能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猴子。燕王听说他有这样超群的技艺,高兴极了,立刻给他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过了几天,燕王想看看这位巧匠雕刻的艺术珍品。那个卫国人说:“国君要是想看的话,必须依我两个条件:一,半年之内不入后宫与后妃欢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后选一个雨睛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
六、猴子搏矢
吴王乘船到长江沿岸的一座猴山游玩,很多猴子见人来了就害怕地逃跑,惟独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射它,它灵巧接住了箭。吴王命令助手们齐射,那只想表现的猴子最终给射杀了。
故事寓意: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爱出风头,卖弄自己,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特长,殊不知这样很不好,就像猴子搏矢,容易把自己给卖弄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