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故事二年级作文200字左右
『壹』 照片里的故事300字作文
在我的相册里,有许许多多的照片,照片上的我有的充满欢乐,有的带着稚气,有的无比激动······
其中一张照片令我终身难忘。
这张照片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和一位叔叔带着我去黄山光明顶旅游时照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那天,我们开车到了黄山,黄山的美景应有尽有,看也看不完。我和爸爸妈妈不熟悉这里,就请经常去旅游的叔叔给我们当“导游”。叔叔说:“既然来到了黄山就要到这里的最高点——“光明顶”。”叔叔那提议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来到了“光明顶”。
这里好似“神仙般”的享受。我和爸爸妈妈感叹地说:“这简直是人间的美景啊!”山顶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光明顶”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和海拔1860米。我们请叔叔帮我们一家子照相,叔叔以光明顶石碑为背景,“喀嚓一声”,拍下了这美丽动人的一幕。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我们全家去黄山光明顶的真实写照。多么令人难忘啊!现在,一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又闻到了在光明顶上那股新鲜空气的味道!
『贰』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我有许多相册,其中有一本相册,每张都在叙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第一回张照片上有一个小答宝宝想跑去捉蝴蝶。可是,爸爸用他的大手把小宝宝抱起来了,小宝宝只好看着蝴蝶飞走,这时可能是妈妈按下快门,把这个情节给照了下来。这个小宝宝是我,那是我11个月大的时候。第二张是我6岁时的照片,因为爸爸答应带我到儿童公园玩。到了儿童公园门口,爸爸又说有事情,下次再带我来。我生气了,蹲在地上不肯走,爸爸说:“生气了?”说完,就把我照了下来。第三张是我7岁的时候,到杭州野生动物园看动物表演的场景。我很喜欢翻看照片,因为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叁』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400字
写作思路:可以写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和谁一起拍摄的,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拍摄,有什么样的意义,现如今看到这照片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正文:
时光飞逝,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遇到离别。每每看到那张照片,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那灿烂的笑容;每每想起与他在一起的时光,心中不由得充满喜悦;每每想起与他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他无限的思念。啊!朋友!与你离别多时,不知你现在还好吗?
记得刚上小学时,我们俩是同桌,但又因初次见面,我们都互不相识。是他一个小小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从此,我们便成了形影不离地好朋友。
说来真是太巧了,我妈和他妈是多年以前的老同学,毕业就都外出打拼去了,失去了联系。但又因为巧合,我和他进了同一个小学,她们俩老同学又再次相遇了。
时间长了,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拍摄地照片也自然而然得多了起来,连一本厚厚的相册也装不下。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相约一起去爬黄山。
刚开始,我们都精力充沛,像一只离弦的箭似得飞快地向上跑。可跑到半山腰时,我累得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了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一边向我跑来一边大声地说:“坚持才是胜利。”说完,便继续向上跑。我也不甘示弱,便重新站了起来,飞速地追上了他。
就这样,我们一路互相鼓励,互相搀扶,最终终于到达了山顶。我张开双臂,任由着凉风袭面而来,心中充满了喜悦与兴奋。突然,他那清脆的响声再次传来:“坚持不懈,是我离别之前送你最好的礼物。”我的眼眶不由得模糊了,但同时我的嘴角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我们都紧紧地抱着对方,流下了深情的热泪。而这一幕又被躲在一旁的两位妈妈拍了下来,照片洗出来后,我用他亲手做的木头相框安上,放在最显眼的桌上,以便我永远记得他和他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但我坚信,我会一辈子珍藏这个照片,守护我们之间的友谊。
时光飞逝,我与他以离别半年多了,但他的身影却永远深刻在我的脑海,永远无法抹去。
啊!朋友!不知你现在还好吗?
『肆』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
照片里的故事
在我卧室的相册中,有着许多照片。闲暇时拿出来翻看,它们大多记录着我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喜悦,欢乐,悲伤,失落,有我第一次坐过山车时被吓坏的哭相;和妈妈在沙滩上拾贝壳时灿烂的笑容;还有第一次获得英语比赛时满面的欣喜……它们记录着我成长的脚步,承载着童年美好的回忆。
目光定格在一张与奶奶的合照上。照片中,奶奶抱着我坐在公园河滩上的光滑石块,双脚浸在清凉的河水中,任它们搔着脚心,好不惬意。而我则好奇地向水低望去,似乎是想要知道水中究竟藏着什么。我们身边放着件快要完成了的红色毛衣,那美丽鲜艳的长条花纹,映照着奶奶脸上灿烂的笑容,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一切,都是如此和谐,美妙。
“对,你们家的孩子我们实在是管不了,建议你们先把他领回去几天……”园长拨通电话没多久,奶奶来了。
在那之后,我就没再去过幼儿园,每天都由奶奶带着,饿了找奶奶去买吃的,困了依偎在她温暖的怀中小睡一会儿,或者趴在奶奶身旁看她织着那五彩的毛衣。时常听到奶奶和身在外地的父母因我上学的事在电话中争吵,可奶奶总是说“孩子啊,他还小,过几年再说吧……”挂断电话后,奶奶会带着我去公园玩耍,依旧是那片河滩,那个石块,那童年记忆中我和奶奶的老地方。
六年级:陈俊杰
一张又一张翻看着,不知不觉中,照片上的那个在襁褓中熟睡的婴儿,已成在亲人身边活蹦乱跳的孩子,转眼已到上幼儿园的年龄。
在上幼儿园的这段时期里,调皮捣蛋的我,讨厌这被学校老师束缚的日子。那一天,趁着父母亲出差,我在幼儿园又哭又闹,伙伴们玩耍时,在一旁不停地搞破坏;老师讲课时,时不时制造出刺耳的噪音,学校里的老师都不知如何是好,直到……
原以为她会严厉批评我,可谁知,她一句话也没说。
『伍』 照片里 的故事作文300字
要点:首先描述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什么,然后具体描述这张照片的前因后果,最后通过这个故事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
正文:
“天啊,我不会走路了!”每次我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这句话。
那是一个暑假,我跟小伙伴们参观河南戏曲博物馆时,体验花旦走路时闹出的笑话。
参观戏曲服饰区,老师把我们女生带到台上,教我们花旦走路的样子。老师说,花旦是戏曲中最漂亮的角色,但古代女子要遵守许多规矩,所以花旦走路时要表现出古代女子的亭亭玉立、端庄大方。
说着,老师为我们示范:花旦站立时,脚呈丁字步,两手做出兰花指;走路时,用莲花碎步走,脸上还要有表情配合,要表现出伶俐活泼……听完这一席话,我们都听呆了,原来古代女子走路那么难!
轮到我们表演了,我们排成一队,刚走两步,台下的人早已笑成一片。我向两边看去,只见大家走得乱七八糟,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想动作时,忘记了表情,注意到了表情时,又跟不上动作,一时手忙脚乱。活动在笑声中结束。虽然我们女生表演失败了,但我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了。
原来我觉得,戏曲是老年人的节目。这次,改变了我对戏曲的看法。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是生活的艺术。戏曲的每一个地方,其中都包含里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
『陆』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可以编照片啊
写成
1参加什么比赛
2游览什么景点
然后谈谈感受
供参考
例1
每当我翻开相册,一张醒目的照片便会映入眼帘:照片中一个身着正装、脖戴领结的少年,优雅地站在一个礼堂的演奏大厅中央,一手握着提颈,一手捏着琴弦,入神地弹着吉他。他的眼神是那么专注,他的表情是那么怡然,他的姿态又是那么端庄。台下座无虚席,观众似乎都沉浸在他那悠扬的吉它声中了。
照片中的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是三年前我参加比赛时的情景。一看到这张照片,当时那紧张的比赛情景,就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三年前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去参加吉他比赛,由于我是倒数第三个出场,我突发奇想的想去观众席上看其他的选手演奏。可当我看完前几个选手的表演后,我惊呆了,他们的琴声是那么悠扬悦耳,婉转连绵,歌曲难度也比我的曲子高了不止一个量级。跟他们比,我简直就是一个菜鸟,我几乎是惊慌失措,哭着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他他们太厉害了,我不弹了!”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道:“你看他们那么厉害,其实也是从一次次演出,一次次练习中磨练出来的。你要记住,不要等到了优秀才开始,只有开始了才能优秀。”
恍然间,我理解了妈妈的话,是啊!只有尝试去开始,才有可能变得优秀,哪有不尝试就打算放弃的呀?这不是懦夫又是什么呢?我抹了抹眼泪,暗自树立起信心,一步步走向旁边的候场厅。
伴随着报幕员叫到我的名字,我做了几个深呼吸,怀揣着自信和紧张走上台中央,调整一下角度,便开始了我的演奏。可由于我过度紧张,双手不停颤抖,第一个音就弹错了,一瞬间,那种紧张和恐惧占据了我整个脑海,脑中一片空白,腿也不停的发抖,整个身体就像泄了气的气球,没有力气来支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忽然我看见台下的妈妈,她攥紧双拳,眼睛紧紧地盯着我,暗暗为我加油。我回想起了妈妈刚才鼓励我的话,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我重新调整姿势,深深呼一口气,搓搓冰冷的双手,重新开始演奏,虽然我仍有一丝紧张,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刻的我充满了信心,我坚信,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我这一点小失误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自信的弹起来,双手配合的协调有序,非常默契。琴声也活了起来,时而急速如千军万马奔腾,时而缓缓如流水潺潺,时而低声委婉似窃窃私语,时而高昂挺拔似巍峨高山,这一刻,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就在这时,妈妈举起了手中的手机“咔嚓”一声,将我这最精彩的一刻给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这张照片记录了我最精彩、最难忘的一刻,它一直保留在相册的第一页。无论有其它多么好看的照片,都无法代替它的位置,因为它深刻地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要等到优秀才开始,只有开始了才能优秀!
『柒』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二百字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
翻开相册,一张照片印入我的眼帘。那是一张杭州旅游照。
那是一个春天,我和奶奶一同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西湖我靠在小瀛洲岸边栏杆上。背对着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实际是小瀛洲岛前的一部分。这是明天启元年(1621)仿北宋苏东坡开浚西湖时堆置的三塔设置的。塔高2米,塔基系扁圆石座,塔顶为葫芦形,塔身呈球型,上有五个小圆孔。三潭印月有一个很美的传说。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路远迢迢到杭州来。在杭州收徒弟传手艺。鲁班正在细心地给徒弟们传手艺时。忽然一阵黑风刮过,顿时天上乌云乱翻。原来是有一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崇啦!。它就在西湖里安下家,住在那里不走了。黑鱼精在西湖里吹吹气,杭州满城鱼腥臭;黑鱼精在西湖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西湖边的柳树折断了,花朵凋落了;西湖里大水不断往上涨,把整个杭州城都淹没在臭水里了。看到这样,鲁班带领徒弟们把宝石山雕成了一个大香炉,把黑鱼精罩在石香炉下面,压在西湖底闷死了。石香炉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芦形的香炉脚。晚上,鲁班领头划船到湖中央去,在石香炉脚上那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起烛火,让大家彻夜在湖上歌舞狂欢,庆贺镇伏黑鱼精。从此,每年中秋节夜晚,湖中央那石香炉的三只脚里边便点起烛火,烛火映在湖里,现出好几个月影来。灯影和塔影,景色绮丽,使人有“半夜冰轮初出海,一湖金水欲熔秋”之感。这个地方就被人们叫做“三潭印月“。好美的景色,好美的传说啊!
看着照片,回想着风景如画的西湖,多么让人流连忘返,我一定还会去的。
『捌』 作文 照片里的故事
我的朦胧的意念中,奶奶永远是一头银丝,弯弯的两道笑眉,很迷人。父亲说,奶奶年轻时很漂亮,我相信,姑姑很好看,据说她是奶奶的翻版。对奶奶,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储存记忆中的,只有留存的一张老照片让我尚能捕捉到奶奶慈爱的身影。
据父母讲,奶奶是地道的北京人,嫁给爷爷后,也一直守在爷爷身边,没有离开过京城。没成想,爷爷过早地离开了尘世,剩下了奶奶孤影相随。
为了照顾奶奶,父亲曾几度进京,要奶奶来石同住,可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她放不下自己的家,一个装满了感情和眼泪的地方。
直到我出生,奶奶才依依不舍的告别家园,来到父母身边,帮助母亲照顾我这哇哇待哺的婴儿。听父亲讲,那时每到空闲,奶奶就会凝视北方发呆,父亲知道,奶奶想家了,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老宅。
父亲曾经一直试图寻找机会,带她回老宅看看,可天不随人愿,在我还呀呀学语的时候,奶奶就离开了尘世,带着未了的遗憾,每当提起此事,父亲的心都在痛。
记得我上五年级时,一次谈到奶奶,父亲取出了一张合影,这是一张父母与奶奶的合影,是奶奶留下的唯一纪念。
这张四寸大小的黑白照片上,奶奶一头银丝,穿着一件米色的上衣,也许是照片的视觉效果吧,白皙的脸上竟也看不出一丝皱纹,眼睛弯弯的似是在笑。父亲讲,奶奶平时给人的感觉也永远是笑的样子。
照片中,奶奶坐在前头,怀里抱着一个刚过百天的婴儿。父母说那就是我,“啊! 那么丑,怎么会?”乍听后,仔细端详着照片中的娃娃,虽然同奶奶一样的白净,但几乎找不到其他优点:前门头后勺子,小小的眼睛一道缝,不知道还以为是闭着呢,可父母偏偏说那是睁着。当时赶紧照镜子,自我审视了一下:虽然鼻子不挺,眼睛不大,但基本上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睁着决不是闭着的样子!扭过脸,看着妈妈,指着照片:“照片上是我吗?没搞错吧?”妈妈气乐了:“你这孩子,那时胖呗!你看看,那胳膊,一节一节的,跟藕段似的,脸上除了肉,也就是肉了,挤得五官哪还有地方,能有一道缝就不错了。说明奶奶把你养得好!”
养得好?我撇撇嘴,丑死了!
可奶奶呢,抱着那个是我的丑孩子,一脸的慈爱。这时,我又发现了新问题:照片上的人坐没坐相,站没站姿,奶奶后仰,父亲前倾,母亲倒是直立在父亲身边,可手却拽着奶奶的椅子,没个姿势。细看看,只有我最有照相的感觉,你看,虽然似睡非睡的,却悠然地倚在奶奶的怀里,玲珑剔透,很有玉婴的天使感。
我认真地端详着这张照片,企图从细节中找到答案:太奇怪了!以父亲的性情,不应该是这种站姿的。父亲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平时做事一板一眼,认真细致,从不含糊。对自己的仪态着装更是如此,无论衣料如何,只要穿在爸爸身上,一定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爸爸年轻时的个人照我也见过不少,都是衣着笔挺,英姿帅气。
豁然,我一下想明白了似地,惋惜地对父母说:“照相馆太不负责任了,大家的姿势还没摆好就照,为什么不提出重照呢?”
母亲听后笑开了:“不怪照相馆的,都是为了让你舒服点儿才搞成这样。那时你很胖,又逢冬季,裹着厚厚的小褥,很臃肿。你奶奶本来个子小,胳膊短,怀抱着你不敢使劲,说会搂疼你,可搂不紧又怕摔着你。”妈妈说到这儿,我内心一阵感动:自己受过这么高的待遇,竟然一无所知!真找到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的幸福感了,只可惜!那时我小,还不懂得什么是关爱。突然间,我无端的羡慕起这个是我的丑孩子来。
母亲继续诉说着当时的情景,仿佛发生在眼前一般:“照相时,为避免“抱疼”你,奶奶不敢重搂,只是尽量的使两只胳膊环出更大的圈,以至于整个身体成了后仰姿式,后背与椅背架成一个三角形,着力点放到了椅背。你父亲为了保持椅子的稳定性,只能用两只手使劲摁椅,以防凳子颠覆,结果就出现了照片的各种姿势……
照片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文字也就此收笔。不过告诉大家,很奇怪的是,自从看了奶奶的照片后,我心目中的奶奶不再是一种称谓,一个符号了。她在我的心目中充盈起来,变得美丽而熟悉。
这篇:原作
掸去相册封面上那层层灰尘,在这陈旧的外层里,装着童年扬抑的色彩,浮动着往事的痕迹,飘出了熟悉的味道。看,这一张老照片,上面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在向我们鞠躬。她是谁呢?她就是我。
“妈妈,我害怕了,我想回家!”我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用乞求的眼神看着妈妈。妈妈摸摸我的头,对我说:“宝贝,你努力练习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虽然妈妈的话让我信心大增,但始终驱赶不了我心中的胆惧。我躲在帷幕旁,全身冒冷汗。音乐像杂乱无章的噪音,在我耳边嗡嗡的响着;灯光像一只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快轮到我了,我的心“砰砰”地跳着,大豆般的汗珠从我额头上不停地掉下来。这时,妈妈慈祥的面孔又出现在我眼前,对我说:“勇敢一点,只要尽力就行,妈妈相信你。”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慢慢静下来了,不断地自我激励。我擦了擦汗,做好了准备。这时,主持人说:“现在我们请25号小朋友为我们表演舞蹈《小天鹅》。”我落落大方的走到舞台中间,向观众鞠躬,观众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随着音乐的旋律,舒展开了双手,踮起了脚尖,娴熟地跳起舞来。我的心熬游在无垠的太空,自由地远思长想。我像一颗晶莹的小水珠,从空中落到了荷叶上,我在荷叶上舞蹈,欢笑,嬉戏;又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河面自由自在地游着,展示着自己的身姿,更像一朵傲然开放的菊花,沐浴在阳光下,努力的向上生长……突然,掌声响起了,音乐停止了。我再向观众鞠了一躬,就在此刻,妈妈为我照下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张老照片,就是一份见证,见证了我的勇敢,见证了我第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当时的情景便历历在目。
潮南实验学校初三:肖鑫彤
『玖』 用照片里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阳被层层的乌云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车南站还是热热闹闹的,准备乘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一小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的入口处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用恶狼般的眼睛迅速地扫视着四周忙碌的人们。
突然,一名指挥官模样的人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喧闹的人群一阵扫射,检票口处的几个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转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坐在站台前休息、玩耍的孩子们,有的胆小的,早被吓的大哭起来;还有一些胆子大的,都向四处逃散开了。整个火车站被恐惧笼罩着,空气中凝固着阵阵杀气。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几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领结式战斗机正朝这里飞来,只见它们像几只凶恶的老鹰盘旋在火车站的上空,丢下了几颗炸弹,然后远走高飞了。炸弹如闪电般落入火车南站,一小时前还热热闹闹的火车南站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从火车南站的废墟中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稚嫩的哭声,只见一个小男孩儿正坐在溅满鲜血的地上无助地哭着。他衣衫褴褛,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大大的头,显然又是一个营养不良的穷苦孩子。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最幸运的孩子。当敌机丢下炸弹时,年轻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几分钟后,一块钢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这对夫妇的身上……
孩子醒来时,他怎么也无法从周围面目全非的尸体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最爱他的人已经离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还能做些什么。啊!这是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他浑身都是血,有的伤口被煤烟所覆盖,有的伤口已经化脓了。怪不得他那么哭。他的父母在敌机丢下炸弹时,把他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他多么幸运,是这次轰炸事件中惟一一个奇迹般幸存的人,2天后,昏迷的孩子被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搜救队员救出,他的父母已经被压死。
当时,搜救队长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获救的中国人还真不多。”现在,那个孩子已经70岁了,在俄罗斯生活,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这件事给他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此,我想对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把战争推向万丈深渊吧,把和平拉来与我们同行吧
『拾』 小学二年级照片里的故事作文怎么写
妈在电脑上整理照片,我也凑过来看: 翻卷的浪花里我和顺顺笑成一团……看着照片上快乐的我们,我的心又回了山东日照那美丽的海边……
那是第一次与大海亲密接触。一到海边我就被它的辽阔震撼了:这就是海吗?无边无际可真大啊!大的我目瞪口呆,看着排排浪花涌起的海面,我只想扑进它的怀里……
N0. 1 初见大海 追波踏浪
那天是国庆节,我们一早出发下午就到了日照,日照的空气有股淡淡的腥味,这一定是大海的味道。从旅馆步行一二百米就到了海边,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海边。啊!大海!我来也!扑进海里,浪花立刻给了我一个热情地拥抱,妈妈的阻拦也当不住我急切的脚步。虽已是秋天,可日照的阳光居然还如此灿烂,海水是那么的温暖,许多人在享受海浪的爱抚。我和顺顺一人套了一个粉红色(海滩上买的,只有这个颜色)游泳圈,又跑又跳大叫着去追逐一朵朵的浪花……
那几天,天气出奇的好,我们每天下午都泡在海水里。如果此时你面朝大海站在海滩上,会看到层层波浪向你涌来,海风轻轻吹拂着脸庞,你极目远眺想看见海的尽头,却只见水天一色,除了蓝色还是蓝色。我们追着波浪跑,一会儿被浪推倒在沙滩上,一会儿又被冲进海水里。身体随着波浪起伏,时起时落,无比快乐欢欣的我们就像回到了儿时的摇篮。怪不得人们把大海称作摇篮呢,原来如此。太阳快落山了,潮水已经涨到了岸边大堤,宽阔的沙滩被淹没了……
N0 . 2 海滩挖蟹 海岛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