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查什么成语故事
屠龙之技
【拼音】tú lóng zhī jì
【成语故事】从前朱评漫想学一门别人都不会的绝技,就把家产变卖出门拜师学艺。三年后学成归来,给人介绍如何杀龙的方法,大家都很羡慕他,孩子们要求看他的杀龙宝刀,一个老头说杀龙的绝技虽然好,但现在根本没有龙可杀,朱评漫这才恍然大悟。
【典故】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
【释义】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用法】作宾语;指无实用价值的本领
【近义词】屠龙之伎
【示例】屠龙之技,非日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唐·刘禹锡《何卜赋》
⑵ 请帮忙查一些有包含成语故事的成语,带解释(100个)我很急呀!今天就要
1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望梅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守株待兔: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惊弓之鸟: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完璧归赵: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走马看花:骑在奔马上看花。形容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
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画龙点睛:作画神妙。比喻写文章或讲话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
3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胸有成竹: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拿定主意。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螳螂捕蝉: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如鱼得水: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4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与虎谋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引狼入室: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5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囊萤照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曲高和寡: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6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枯鱼之肆: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瓮中捉鳖: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一毛不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马当先: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7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虎头蛇尾: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一窍不通: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8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乱加猜测出全面的判断。
魂不附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嫁祸于人: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9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望梅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混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10
白驹过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蜀犬吠日:原意是四川多雨,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黄粱美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⑶ 含数字的成语故事
一五一来十yīwǔyīshí
[释义源]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小红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近义] 原原本本 一清二楚 滴水不漏 有头有尾
[反义] 含糊不清 一塌糊涂 有头无尾 有始无终
[用法] 多用来指代从头至尾的具体情况;使语言简洁明了。一般作状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见“如数家珍”(826页)。
[例句] 他气喘吁吁地把发生的事情~地对大家讲了一遍。
⑷ 搜查三个成语故事
1.萤囊映雪
讲的是车胤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2.凿壁偷光
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3.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⑸ 请问一下有哪些带数字的成语故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
相关:孔子 儒家思想 知青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政治和文化几千年,孔子在世的时候过得并不好,所以他到处收徒弟,四处讲学,宣扬他的思想。从这时候开始,儒家思想广为传播,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来了个“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真正被封建统治者发现有利用的价值,并且成为之后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根基,是从汉武帝时候开始的,提出:“废除百家,独遵儒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儒家思想又被大大的清理了一回。
孔子在他的思想中提出“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苛政;主张“礼”,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其实很多主张到现在还是很对的,例如“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从反面又证明了老百姓的利益是不能忽视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三个代表”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那种当儿子的一定什么事情要听老子的,当老婆的一定什么事情要听丈夫的,这些东西是要不得的。
孔子一生中收了三千个人做弟子,其中有本事的有七十二个人。今天的故事就和他和他的弟子有关。
说,有一年孔子带着学生们去旅行,去宣传他的思想。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子路,他注意力不集中,掉了队,找不到孔子,急得上串下跳,看到农田边有个老头挑着农具过来了,于是他就过去问:"喂,你看见我的老师孔子了吗?"老头一脸不高兴,漫不经心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称得上什么老师!"
什么意思呢?原来是说孔子他们有手有脚,不去干活,连最基本的各种谷物都分辨不清楚,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所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主席发动了“知识青年下乡去”的活动,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过头了。那个时代下乡的知识青年就有了一个代名词“知青”,在山东的知青还创造了一种牌的玩法,叫:“勾击”,现在山东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打,哈哈。
小朋友,你们知道五谷是哪几种农作物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成语故事四十 一 数字成语故事之四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
相关:虞姬
话说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天下打仗,打了好多年,刘邦是常败英雄,屡败屡战,可是最后刘邦在张良和韩信的谋划下,终于将项羽和他的部队围在一个叫垓下(在今天安徽灵璧县)的地方,项羽在山上,刘邦在山下,项羽和他的部队断水少粮,大家都没有了斗志。
这时候,有些人开始想家了,因为他们大多是跟着项羽从楚国出来的,所以有些人唱起了楚歌,项羽也听到了,望着身旁的老婆虞姬,非常的悲伤和绝望,他对着虞姬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在说,我有盖世的英才、撼山的力气,但是我运气不好啊,连老天都不帮我,虞姬啊虞姬,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虞姬望着项羽,也对他回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意思是说,刘邦的汉军已经打到这里来了,到处都听到楚国的歌声,大王如果走到了尽头,我也决不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了这时候,剩下的只有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了。
刘邦在山下也听到了这歌声,他很高兴,赶紧叫大家一起唱楚歌,山上的项羽和部队听到后,再也没有杀出重围的勇气了,大家都四散逃走了,最后项羽和虞姬带着最后的八百人在乌江边全部战死了。
相传虞姬在死后变成了罂粟的姐妹花——虞美人。
“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到了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绝境。
那么小朋友们跟前面的故事联系起来想一下,项羽失败的原因真的是象他说的那样是老天不帮他吗?
希望能帮助你
⑹ 帮我查什么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辛苦来到邯郸要学这里的人走路。他一边观察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边学习模仿。可没有几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走越不自然。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邯郸学步:学步:学走路,比喻生搬硬套地模仿别人,闹出笑话。
成语故事二:买椟还珠
战国时,有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珠宝。他用上等的木料做成一个盒子,然后用香料来熏烤,再刻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图案,镶嵌上翡翠、珠玉等装饰物,把这个盒子装扮得无比精致,然后才把一颗极其珍贵的珍珠装在里面。不-会儿,一个买主来了,他看到这个盒子,喜欢极了。于是,他买下了它。可是,这位买主却打开盒子,取出珍珠还给商人,只拿着盒子走了。
买椟还珠—椟:木匣。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当。
成语故事三: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老是怕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他担心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吃不香,睡不好。后来,他的朋友开导他:“天不过是一团积聚起来的大气罢了,不用担心它会塌下来。”那个人听后更加担心了,说:“照你这样讲,太阳、月亮岂不都要掉下来吗?”朋友说:“日、月、星辰,不过是大气积聚而成的一些会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伤不到人。”那人听后,又问:“那么地会陷下去吗?”朋友又说:“地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泥土石块罢了,怎么会陷下去呢!”这下,那个人才放下心来。
⑺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
1.【成语】弃之可惜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 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 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楚襄王听了,便遵照庄辛的话去做,果真度过了危机,振兴了楚国。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⑻ 查一个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
⑼ 成语故事查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周处年轻时候横行乡里,到了三十多岁还是游手好闲,他家乡有两害,南山猛虎和北海蛟龙(其实是一条鳄鱼),有一次他听乡里的老人说起,决心为家乡除害,于是杀猛虎、搏蛟龙,其中最凶险的是斗蛟龙,据说在水底三天三夜都没有出来,乡里人以为他死了,于是开始庆祝。谁知道最后周处没有死,看见乡亲庆祝,于是很奇怪。一个老人告诉他:其实家乡有三害,南山猛虎、北海蛟龙、乡里周处,而三害之处犹以周处最为厉害。周处听了之后很难过,于是跑到当时的大学者陆云那倾诉自己的苦恼,说想改过自新,但是年华已老,悔之晚矣。陆云于是开导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如果早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哪怕晚上立刻死去,也是不晚的。周处听从了陆云的教诲,从此改过自新,孝敬长辈,与邻里和睦相处,“数年之后,三害并除”。同时他苦练本领,后来做了将军,最终为国家战死疆场,“终成忠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贵知过能改,只要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为晚,这样的人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http://..com/question/41885713.html?s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