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父亲问儿子麻雀的故事

父亲问儿子麻雀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9 14:01:17

A. 一只麻雀的故事的原版是写的母亲儿子还是父亲儿子

当然是伟大的母亲有孝心的儿子!

B. 关于有关麻将的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之类的!

名人与麻将
[日期:2005-10-30] 来源:<周口科技>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有人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麻将。确实,麻将自它出生以来就倍受人的青睐。笔者于历史教学之余,汇成此辑,以飨读者。
胡适的时间帐
胡适年轻时曾留学美国,拜于西方实用主义大师杜威门下,故后来成为中国最早的实用主义倡导者。他那“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观点曾拥有大批信徒。1914年他第一次到美国时,发现中国麻将已在那里安了家,成为颇为时髦的游戏。在各地的俱乐部里,几乎处处都有麻将,作为中国人的他很引以自豪。
1927年他再度游历西方各国,却发现曾经在俱乐部唱主角的中国麻将,在西洋已成为架上的古玩,极少有人问津了。前后十几年间,为何麻将遭此冷遇?胡适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答案。他算了一笔时间帐:二十年代中国社会每天至少有一百万副麻将在操作,就算每桌只打八圈,以每圈半小时计,就要消耗掉四百万小时,相当于损失十六万七千多天,约五百年的光阴。金钱的输赢,精力的消磨都还在外。 由此他评论说:“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个有长进的民族肯这样荒时废业的?麻将只能是爱闲荡、不珍惜时间的民族的‘专利品’!”
鲁迅学“赌”
《阿Q正传》中有两处对赌博作了生动描写,一处是阿Q押牌宝:“阿Q即汗流满面地夹在这中间,声音他最响:“青龙四百!”、n、“咳…开…啦!”庄家揭开盒子盖,也是汗流满面地唱:“天门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里啦……!阿Q的铜钱拿过来……!”
另一处是阿Q从城里长了见识回来:“未庄的乡下人不过打三十二长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将’,城里却连小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了。”
鲁迅自己从不赌钱,何以将牌宝、麻将、竹牌等写得如此内行?原来鲁迅也拜师学过“赌”。就是为写好赌场的场面,他找来一个叫王鹤照的工人。此人对平民生活非常熟悉,将押牌宝、搓麻将、玩竹牌的方法及赌场上赌徒们的规矩、场面,津津有味地讲给鲁迅先生听,还得意地哼了赌钱时唱的俚歌。鲁迅像倾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一边认真听,一边作记录,提问题。因此作品中的赌场场面写得形象生动,完全像一个赌博内行写出来的。
闻一多临阵磨刀
著名的爱国民主诗人闻一多,年轻时不会玩麻将。留美期间,一次到科罗拉多大学两位教授家做客,主人热情地留他吃晚饭。饭后美国教授拿出麻将来提出玩几圈。闻一多连忙解释自己对麻将是“四窍已通其三----一窍不通”,甚为窘迫。两个美国教授根本不相信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还不会打麻将,以为他有意推托。闻一多没办法,只好硬看头皮上阵,临时拿来说明书,边看边学边打。一晚上他没和一牌,甚是窝囊。此后,他在友人的帮助下,才慢慢学会了打牌,以应付类似的局面。
梁实秋爱作壁上观
梁实秋小时候父母管束很严,只有每年除夕,家中才开赌禁,也只是掷骰子、状元红为限,下注三十几个铜板而已。及到读书,他方知世上有麻将这种玩具。一次他斗胆问父亲:“麻将是怎么玩的?”父亲立刻板下面孔说:“想打麻将吗?到八大胡同去!”(当时北京八大胡同是有名的“红灯区”)吓得他再不敢提此事,心里也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麻将与污浊之事有关。
梁实秋第一次见识麻将,是在赴美留学途中,于轮船的娱乐室内,他看见几位同行者做方城戏,觉得这一百三十六张骨牌,端的变化无穷。在美国,他的很多好友像胡适、徐志摩、潘光旦等人都是此中高手,几经熏陶、耳漓目染,他才渐明其理。有几次同行硬拉他上桌,他玩了玩,还是觉得吃力,觉得打牌不如看牌轻松过瘾。以后好友酣战,他总是作壁上观,再不上桌。他解释说:“我不打麻将,并不妄以为自己志行高洁。我脑筋迟钝,跟不上别人反应的速度,影响到麻将的节奏。而一赶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机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顾不过来,遑沦揣度别人的底细?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应付大局?打牌本是娱乐,结果往往反寻烦恼、又受气又受窘,所以干脆只看的好。”

毛泽乐"平和"寓深意
1949年,蒋介石败局已定,但他不甘心,又玩弄“划江而治”的阴谋,派出代表团到北平和谈,谈完了又不愿在协议上签字。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江,彻底摧毁了蒋家王朝。当时尚在北平的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刘斐、黄绍竑等忐忑不安,去留两难。毛主席得知后接见了他们。问刘斐:“你是湖南人吧?”刘斐说:“我是澧陵人,澧陵与毛主席家乡是邻县,是老乡。”毛主席高兴地说: “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哩!”这一来,代表们的紧张心情去了一半。刘斐因自己是国民党将领,顾虑重重,吃饭的时候。大家谈到各人的爱好,刘斐乘机试探毛主席:“您会打麻将吗?”毛主席用湖南话回答:“晓得些,晓得些。”刘斐又有意问:“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主席听了,立刻明白了他提这问题的用意,笑得差点把饭喷出来,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毛主席这一寓意情深的回答,使国民党的代表们疑虑顿释,坚定了选择新道路的决心。后来刘斐还当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哩。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949年春,长江以北大部分解放,解放军正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蒋介石为了保住江南半壁河山,在南岸沿江修筑了纵深数十里的江防工事,但失败的情绪仍在国民党军官阶层中蔓延。一天晚上,蒋介石率几个贴身侍从,突然来到江防某指挥部,发现四个主要的指挥官正围在一起打麻将。蒋强忍怒气,二话没说,把输家换下,他亲自上桌。其余三家只好陪打。但谁也不敢和牌,最后三家归一,钱都进了蒋介石的口袋。他站起来,把这些钱全给了输家,然后对呆若木鸡的几个军官说:“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们不行,长江防线就拜托诸位了!”这些军官对蒋介石的宽容感激涕零,以后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渡江攻势下,都“杀身成仁”了。
柏杨妙语谈赌徒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对沉湎于赌博的赌徒有过精彩的描述,认为从朋友到牌友再到赌友是一种堕落。他说:“再要好的生死之交,一旦在牌桌上坐下,就全现了原形。平常用钱不分彼此的,为了一块钱都会面红耳赤;平常推心置腹的,届时便是欺之诈之,你投我的机,我骗你的牌;平常动则大笔款项来往,一赌起来,便是一个铜板都如临大敌。再深厚的感情,终有一天藉然无光。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气质和品德在牌桌上都会彻底曝光:“一个人的气质平时很难看出来,一旦到了赌桌上,原形便毕露无遗。有些人赢得输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别人吃张,他不高兴;别人碰张,他更发脾气。会怪椅子高,一会怪灯光暗,一会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教人心烦。一会埋怨对门总是吸烟,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瘪死。一会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么长可以吧,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赛。一会又埋怨电扇吹得太大,谁不知道我有风湿病。”他还说:“对一个人个性和品格的观察,仅从表面上判断,不容易得到结论,但若请他打个小牌,便很容易看得明明白白。有些人一夜不和牌都不动声色,有些人两圈不和牌,就像‘光隆轮’一样,浑身冒起烟来,爆炸一次又一次。”

C. 跪求两只麻雀的故事

抱歉!不知道这么个麻雀故事!我只知道这个: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麻雀一家,麻雀妈妈和麻雀爸爸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小窝,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麻雀妈妈告诉麻雀爸爸,他们要有自己的小宝宝了。麻雀爸爸很兴奋,就很辛勤地做着准备工作,叼来很多羽毛和柔软的草,铺垫出很舒适的产床。不久,麻雀妈妈生了4只蛋。变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当他们第二天出门回来的时候,他们的小窝里却有了5只蛋。当然,他们是麻雀,也没有学过数学,他们无法察觉到这种变化,还是一如既往地孵化他们的小宝宝,很多天以后,有四只可爱的小宝宝破壳而出。麻雀妈妈焦虑地看者剩下的一只蛋:他好象一点变化也没有。麻雀爸爸沉不住气了,说:看来他 是孵化不出来了,干脆放弃了吧。麻雀妈妈摇了摇头:再坚持一会儿,奇迹也许就会发生。又过了几天,那只蛋里传出一阵阵地声响,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很焦急地等待着变化的发生。终于,又一只麻雀宝宝诞生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长长得舒了一口气。因为多了5张嘴,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忙碌起来,每天一大早,就去捉虫子喂养他们的宝宝。最后出生的宝宝,显得很瘦小,麻雀妈妈就对他加倍关注,总是用最有营养的食物喂养他。他们一天天在长大,食量也在不断地增大,虽然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一直很辛勤地寻找食物,但宝宝们的食欲非常强烈,好象永远也不会吃饱的样子。让爸爸妈妈欣慰得是,宝宝们都很健康,长得也非常快,细细得绒毛正逐渐褪去,开始长出了结实的羽毛。因为最小 的麻雀总是受到特别地照顾,个头也就长得要大些,但他一点也不像他的哥哥姐姐,走路做事情总是显得呆头呆脑的样子,说话的声音很嘶哑,所以哥哥姐姐们就叫他苯鸟。当然,他们是麻雀,麻雀是不会思考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他们又很友爱,所以他们的生活一直很快乐。当他们的羽毛日见丰满,麻雀爸爸麻雀妈妈决定带他们的孩子学飞行。外面的世界真好,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色的树叶和鲜艳的花朵,太阳把满世界照地那么明亮,就连呼吸都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妈妈的带领下,小麻雀很快学会了飞翔。他们的活动空间更大了。一天,五只小麻雀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就偷偷溜出去玩耍,在浓浓的树阴里,他们一边看着树底下小朋友,一边唧唧喳喳地欢快地聊天。忽然,树底下一个小朋友指着那只黑色的麻雀说:“快看,那里有一只小燕子。”立即,小麻雀们停止了喧闹,:什么。他是只小燕子,?原来他是只燕子?晚上回家的时候,小麻雀们把他们听到的告诉了爸爸妈妈,麻雀爸爸麻雀妈妈也感到很困惑:是呀,他是有点不像其他的宝宝是有点象小燕子呀,可是,他明明又是只小麻雀嘛,没有一只小燕子可以象麻雀一样生活的,就连飞行、走路、思想都是和小麻雀一模一样的,因为,决定一只鸟是麻雀还是燕子,除了外观,更重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他仍然是一只麻雀,只不过是一只丑陋一点的麻雀罢了。当然,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可爱,无论是丑还是俊,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们的孩子。但是,在那只小麻雀的眼里,所有一切都已改变了,自己是一只彻头彻尾的小燕子了。他要成为一只小燕子,生活在优雅的、绅士的环境里。他不再满足现状,这也是一切痛苦开始的根源。所有的快乐都离他而去,再也不能像小麻雀那样过着无知、简单又快乐的生活,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对于成功者,痛苦的开始,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他决定去找到他的伙伴-----燕子。他拒绝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的挽留和劝告,因为他知道,梦想的最大扼杀者,恰恰是自己最亲近人的关心和爱护。他要成为燕子,这是他最大的梦想——这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他告别了麻雀爸爸和麻雀妈妈和麻雀哥哥姐姐,找啊找啊,终于在高高的大桥下面,看到了正在优雅飞翔的燕子们,就过去对他们说,:我也是小燕子,我想回到你们中间 去。可是燕子们却说:你虽然长得很象我们,但你却实衬在在是一只小麻雀呀,你还是回到你自己的家里去吧。他感到很委屈,是啊,他有着和麻雀相同的生活习惯,但他从一出生就和麻雀生活在一起,他的一切都是麻雀教会的,那是自己的错吗?再说,当他决定要做只燕子的时候,他就不会再回到原来的环境里。他已经无家可回了,而燕子的拒绝又让他对前途充满迷惑,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好躲在树阴里偷偷地哭泣。一只好心的喜鹊看见了,就问他:孩子,你怎么哭了?他就告诉了所发生的一切,抱怨他所遇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喜鹊仔细的看了看他说:任何人都 不应该抱怨自己的过去,因为没有人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你确实是一只小燕子,只是你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和麻雀一模一样,所以燕子们认为你不是他们的同类,当然不接受你。你要他们接受你,就必须改变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当然,你也可以不改变自己的习惯而回到麻雀那里,不过,你将永远摆脱不了痛苦和烦恼的。小燕子决定不再抱怨什么,因为抱怨对一个人不会有任何帮助,它只会令事情越来越糟。他只是认真的学习燕子们的习惯,从飞翔到捕食到语言到思想,总之,要成为一只真正的燕子,就必须放弃他以前所有的习惯,来学习和拥有燕子的一切,虽然这种学习和改变是痛苦的,但阵却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否则,他即使和燕子生活在一起,也只不过是一只很象燕子的麻雀。秋天来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一天早晨,当小燕子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身边的燕子们都不见了。他很奇怪,就去问喜鹊,喜鹊告诉他:燕子每年都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越冬,他们让我告诉你,要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燕子,就必须做出同样的事情,他们会在那里等待你。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呀!小燕子说。喜鹊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只是听他们说过,你只要一直往南飞,飞过高高的大山,宽阔的平原,还有汹涌的河流,就能到达那里,那里是鸟类的家园,总之,那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路上充满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有真正的勇敢者才会到达那里。小燕子告别了喜鹊,他要一直飞到那遥远的南方,因为他要成为一只真正的小燕子,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他。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真是困难重重,他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躲过了老鹰的猎杀,甚至还有调皮小男孩的弹弓,但是,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任何困难在梦想面前,都会显得那么渺小和苍白无力。他终于到了一个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那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鲜花盛开,这里是仙境和天堂,但他已经疲惫不堪了,昏昏睡去。在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被眼前的热烈场景惊呆了:自己正躺在铺满鲜花的床上,无数的燕子围绕着他,对他发出热烈的欢呼——他们已经正式承认他是一只真正的燕子,因为他不仅具有燕子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具备了燕子的行为模式很思考模式。在温暖的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他又会到了他的故乡,他急切的要告诉和他一起长大的麻雀们,告诉他们他看到的、学到的和想到一切,他真诚的希望他们也能和自己一样,过上舒适优雅的生活。麻雀一家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很高兴到听了他的所闻所见所想,眼神里流露出热切的渴望。小燕子最后说:你们也可以和我一样,到外面去看看呀!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很美。麻雀却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是燕子,而我们是麻雀,再说,我们也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想再做什么改变了。但是,小燕子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学会改变,自己永远只是一只小麻雀,一只有点像燕子的丑陋的麻雀。成功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

D. 一只麻雀的故事,让无数儿女落泪

一只麻雀的故事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

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

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

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

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 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

愿自己的爸妈健康长寿。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妈,一定要健康!

爸妈,我爱你,看到的人请告诉爸妈,我爱你们!

千般苦,万般苦,为了儿女苦多年,不舍吃,不舍穿,风风雨雨多艰难,苦和累,说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

儿和女,放心间,奔波劳苦病痛缠,孩子成人把家建,父母年老步蹒跚,腰弓背驼难行走,鼻涕眼泪擦不完。

都说养儿为防老,百行孝字应为先,儿女围前又围后,看似孝顺忙床前,老来伴,老来伴,老了有伴多笑颜,若有一人先离去,剩下那人多孤单。

久病床前无孝子,伺候久了都嫌烦,父母付出多少爱,儿女回报能几年,抓屎抓尿你嫌脏,怎不想想你当年,一生为你苦和累,如今无力延残喘,只叹命运多坎坷,老了难活在几年。

都把家庭事业顾,父母病痛谁人管,不用现在装为难,只把老人撇一边,不孝到头终有报,早晚轮到你眼前。

E. 一直麻雀的故事母亲认识麻雀,却反问句“那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

母亲是触景生情,她想起了同样的场景下儿子三岁时问她话的情景,自然说出了儿子当年的问话。

F. 罗斯福与受伤麻雀的故事

罗斯福的故事1: 在爱心中成长的树

美国的第32任总统罗斯福在小的时候,因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罗斯福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自己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罗斯福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突然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儿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理它。

几天后,罗斯福再去看他栽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栽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给他买了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罗斯福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罗斯福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丰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栽的那棵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他一切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自那以后,罗斯福变得更加乐观了,无论做什么事,他都用积极的心态去做。

罗斯福的故事2:罗斯福面对耻辱

罗斯福面对耻辱: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中年时患小儿麻痹,这时他已经做了参议员,在政坛上炙手可热,遭此打击,差点心灰意冷,退隐乡园。

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要表演给大家看。

原来,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阶一阶艰难缓慢的爬上楼梯。

他的母亲阻止他说:“你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给别人看见了多难看!”

罗斯福断然说:“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耻辱!”

罗斯福的故事3:罗斯福保守秘密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的故事4:以最好的方式出牌

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联合国的创建人之一,美国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十几岁的时候,罗斯福很喜欢打桥牌。懂得桥牌的人就会知道,打桥牌虽然是种娱乐,但真正玩起来就会发现,桥牌是一项包含人生智慧的游戏。

有一次,小罗斯福又在打桥牌,爸爸忙完了工作,就在儿子身边观战,他注目一看,儿子手里抓了一把烂牌,用这样的牌怎么出都是会输掉的!

可是小罗斯福还在组合自己的牌呢,他颠来倒去地算着,认真的模样可把爸爸急坏了,爸爸心想:“这么一把破牌还算什么呢?就等着输吧!”

后来爸爸问儿子:“当你手里有一把烂牌的时候你想什么呢?”(www.52article.com 成功故事)

罗斯福想了一会儿,回答说:“那牌虽然不好,但是如果仔细规划一下的话,就能以最好的方式出完它们,这样就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爸爸听了儿子的话非常佩服,他觉得自己虽然在商场鏖战多年,却不如儿子明白道理。

小罗斯福用桥牌表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就算他遇到再不如意的事情,他也会用心地规划,争取最大的成功,这也表现了他永不放弃的精神。

罗斯福的故事5:乐观的罗斯福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

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G. 续写童话故事《麻雀的故事》

《麻雀的故事》续写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接下来要学习的科目就是捕食了。今天是个好天气,妈妈带它出去学习捕食。
普季克和妈妈并肩飞着,妈妈教育普季克说:“小心一些,紧跟着我,否则就会被凶猛的老鹰吃了!”“我们的天敌为什么这么多?猫,老鹰都怕,唉!”普季克不高兴地说。普季克扇动着翅膀,越飞越稳,越飞越快,这项本领锻炼得越来越熟练了。
妈妈带着普季克飞了不远,发现地上有一片金色的东西,普季克就说:“这人太有钱了,用金子做地毯啊!”“那不是地毯,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麦田,这小麦很好吃的。”普季克听了妈妈的话,着急的要落下去吃小麦。麻雀妈妈拦住了他:“你怎么这么贪吃了,找你这样,吃不到东西还得丧了命,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那怎么办才好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妈妈。“你先去在麦田周围转几圈,看看有没有敌人。”普季克知道妈妈这是在考验他,便不声不响的去了。不久后,普季克回来汇报:“报告妈妈,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降落!”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嗯,好!开始降落!”
他俩顺利降落,普季克妈妈对普季克说:“我们只能少吃一些麦粒,不要贪吃哦,不要让那些农民发现我们!”“发现我们又会怎么样呢?”普季克不解的问。“一旦发现你,你的小命就完了,他们就会用枪把你打死!”母子俩蹲在田埂上,普季克的老毛病又犯了,对妈妈说:“我在这儿等着,你去帮我弄点过来吧!”再看麻雀妈妈,刚才的笑容荡然无存,眼睛直瞪着普季克,厉声呵斥:“自己去,要不你就别吃了!”
普季克被吓了一跳,心想:妈妈的性格怎么变得这么快。没办法,只好自己来喽!小麻雀飞到田间,啄啄这个,咬咬那个,吃得高兴极了。忽然,听见身旁的妈妈大叫:“快藏起来!”
普季克咬着满嘴的麦粒,抬头一看。有一只一只大怪物在天空中盘旋着,旁边还有一位农民端着猎枪过来了。啊!老鹰和农民啊!真是大难临头了!普季克心惊肉跳,正想喊妈妈,妈妈不知哪里去了。它急得团团转,只得按妈妈说的,一下子飞进了小麦丛中藏了起来。农民和老鹰失去了目标,老鹰转了几转,找不着麻雀了,又害怕农民那乌黑的枪口,只好悻悻地飞走了。农民望着这一片大麦田,也不知道麻雀到底在哪里。无奈之下,朝天放了几枪,回去了。麻雀母子才得以逃过一难。
从今以后,普季克跟妈妈认真学本领,克服自己骄傲的脾气。终于成了一只成熟的麻雀,麻雀妈妈开心地笑了……

H. 问一部日本儿童电影,关于男孩子和麻雀的故事

是这部:栗色小天使

介绍: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376466/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