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A. 问:因为我太爷爷是国民党军官为抗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三反五反被抓,我爷爷1958年和我太奶奶下放,
1、如果每月收入低于一定程度的,可以通村里申请低保,
2、如果是家中没有直系亲人,可以由政府送到当地养老院,
3、至于你说的照顾政策,具体可以打电话到当地或者省里的民政部门了解政策情况,他们就管这个的。
B. 我爷爷1947年当兵,参加过抗日和抗美援朝,受过伤,获得过军功章,现在爷爷去世,请问奶奶还是残疾
1947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呢,应该是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吧
C. 为什么大多数老人都喜欢听京剧或戏剧,而年轻人听的少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然而它的忠实观众还是老年部分居多,很少有青年人喜欢它,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流行了多少个时代的京剧到了21世纪就不再那么吸引我们年轻人了呢?我觉得这还是与时代有关,但是可能到了19世纪以后我们就进去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京剧的流流行与否与时代的变化必然有关系。
我们从前开始说,在以前,我们观赏音乐的方式主要是看戏,那其中的戏就指的是京剧,当然还有其他的戏剧形势,比如说像秦腔,豫剧等等,这些戏剧可以说是曾经的流行音乐,可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当我们受尽剥削的时候,外国文化也传播进来了。国外的音乐通过殖民入侵的方式传入了中国,接下来的时间,像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形势,艺术形式都流入了中国,比如说对于我们来说,国外的乐器,像钢琴,吉他之类的流入中国。可能在抗战时代,我们喜欢的音乐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似乎红歌和革命歌曲更加广为人知,被大家广为传唱。
再往后说,一些华语歌手的崛起也印在了我们的心中,比如说周杰伦,这个音乐才子,给80后,90后一些情怀,到现在也是。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势出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青年人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大多数都选择了喜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相比京剧来说,更加地通俗易懂,而且再一个方面就是说,京剧所唱的背景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许多年轻人不太了解京剧背后的故事,所以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