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感人的故事600字左右

感人的故事600字左右

发布时间: 2020-11-19 20:42:07

A. 家庭生活中平凡又感人的故事600字

平凡到伟大的一件事
从我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爸爸您就把我当做掌上明珠,天天围着我转。真像人说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在您无微不至的关照下,我一天天地长大了。
您又在忙活了:烧饭、洗衣、洗碗……这些事您样样都包了。每当我要帮您时,您总会滑稽地说“宝刀未老。”这使我又想起了今天的特殊作业: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本来我不准备说的,但看到您忙来忙去的身影,我却有了一股莫名的勇气。我走到爸爸的身旁,刚要说却又咽了回去,那股勇气又消退了。我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满是自责:我怎么这么懦弱,不就是一句话吗?这时,爸爸看见我站在那里,还以为我在催菜,笑呵呵地说:“菜马上就好了!”我听到后大脑一片空白,这句话又坚定了我的决心。“爸,您辛苦了。”那句话终于说出来口,我如释重负。正是这平凡到伟大的一句话,平凡到伟大的一件事让这一刻的空气都凝固了,呼吸都凝固了。我的脸迅速涨到了极点。过了一段时间,您笑了,边笑边说:“哪有父母不为儿女操心的,小傻瓜。”我见您笑笑,我也笑了。笑着笑着您又哭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好样的,儿子,老爸为你自豪!”我也抽泣起来。哭着哭着,一些往事又浮在我的脑海:从伢伢学语到上学,从平凡到伟大,一堆又一堆的思想火花像过电影似的。我越愈哭猛,愈哭愈烈。“好儿子,别哭了。”我抬头一看,又是您温暖而又有力的双手。
让我们学会感恩。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从点滴做起,从平凡到伟大。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B. 《身边感人的故事》600字

Q W E R T Y U I O P L K J H G F D S AHJKUIHJM,GNGMUYKIULIULIUKLYKRKUYKYKYT Z X C V B N MZZXCXCVGFHYJHYIJHBGIUHJ

C. 最感人的故事(不少于600字)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机响了,话筒里是个稚嫩的小女孩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凭直觉,我知道又是个打错的电话,因为我女儿的声音我太熟悉了.。这年头发生此类事情也实在是不足为奇。我没好气的说了声:“打错了!”便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几天里,这个电话竟时不时地打过来,搅得我心烦,有时态度粗暴的回绝,有时干脆不接。

那天,这个电话又一次次打来,与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终未接的情况下,那边一直在坚持不懈的拨打着。我终于耐住性子开始接听,还是那个女孩有气无力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妈妈说这个电话没打错,是你的手机号码,爸爸我好疼啊!妈妈说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我,都累坏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来不了,你就在电话里再亲妞妞一次好吗?”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绝,我对着话筒响响地吻了几下,就听到孩子那边断断续续的声音:“谢谢……爸爸,我好……高兴,好……幸福……”

就在我逐渐对这个打错的电话发生兴趣时,接电话的不是女孩而是一个低沉的女声:“对不起,先生,这段日子一定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实在对不起!我本想处理完事情就给您打电话道歉的。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来就得了骨癌,她爸爸不久前又……被一场车祸夺去了生命,我实在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每天的化疗,时时的疼痛,已经把孩子折磨得够可怜的了。当疼痛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时候,她嘴里总是呼喊着以前经常鼓励她要坚强的爸爸,我实在不忍心看孩子这样,那天就随便编了个手机号码……”

“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追问。

“妞妞已经走了,您当时一定是在电话里吻了她,因为她是微笑着走的,临走时小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能听到‘爸爸’声音的手机……”

D. 我的故事 作文600字 要感人的

从小到大,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多如繁星,数也数不清。而这些故事也会给你带来一些独特的感受,怎么样?愿意结识我吗?请往下看!
我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可是妈妈说我的聪明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淘气上。这不,语文课上老师让读自己写的作文,忽然叫到了一个同学,老师让她读,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别读了,我写的不好。”老师鼓励地点点头说:“就是不好才让你读呢,这么多同学一起帮你改,你的作文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她勉强地读了起来。她的作文写的是第一次为妈妈做饭的经历。她读到:“我为妈妈做的菜是……”我在下面小声接道:“柿子炒鸡蛋”,她听到了脸红了,不再往下读,老师微笑地看着她,她小声说:“柿子炒鸡蛋”,全班人都笑了,老师也笑了。然后她接着读:“我把鸡蛋放到了锅里”,我又说:“没放油呢”,她读道:“我忘了放油了”。老师和同学又乐了。我又说:“别忘放盐”,她又笑了笑说:“我又忘放盐了”。我们又是一乐。她说:“我怎么炒的鸡蛋黑了呀?”我说:“糊了呗”!她说:“我知道了,是糊了”。我就这样一句一句地往下接,她一句一句地往下读,把同学和老师逗得实在不行了。老师笑着对我说:“你太有才了”!同学又再一次的笑了。
我还是个三国迷,一次,老师让买练习册,我到了书店,一本少年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吸引了我,价钱还不贵,才20元一本,我非常非常喜欢那本书。可我的兜里只有够买一本练习册的钱。我是来买练习册的呀?不能买三国。这时我的心里出现了理智和心魔。理智说:你是来买练习册的呀?心魔说:买了就买了呗!明天再买练习册呀?我说对呀?今天下午大家不一定都买,明天买也不迟。不买到妈妈那不好交代呀!我犹豫不决,到底听谁的呀?最后我还是我决定买练习册。三国家里不有吗?对付看吧!理智战胜了心魔。我买了练习册。你瞧瞧,我还算够理智的吧!
这就是我的故事!顽皮中又透着理智,希望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E. 感动中国人物刘胜兰感动事迹不少于600字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让我们接受震撼心灵的教育和洗礼。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胜兰……
观看这些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感人画面,几度让同学们眼泪湿润,打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表示向典范人物学习,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指南,最后学生党支部委员胡斌就本次活动给予了总结,并告知大家我支部举办活动的意义,感动中国不仅仅是霎那间的震撼,应该用心体会,从微弱之光中学习人间大爱,从内心洗涤灵魂,让这种民族正能量在党中脉动,传承。
刘盛兰,男,1922年出生,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1996年就开始拾荒助学。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由于最近腿疼得走不动,不得不暂停拾荒卖钱,但他捐资助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
2014年2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刘盛兰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8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8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最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然街坊四邻和亲戚们时常给他带点吃的,但老人还是从不舍得多吃一口。唯一的改善,就是每天到村头去买一两个馒头,偶尔喝碗豆浆。
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为多点钱捐助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因为不去养老院,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元的生活补贴。“我是一个子儿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帮学生念书。”刘盛兰说他只能供四个孩子上学,“一对黑龙江的姐妹,一对广西的兄弟。”有时候,刘盛兰还会在村里捡些酒瓶子,院子里那棵榆树下成堆的酒瓶子,都是他捡来的,“现在很少有人收了,价钱也便宜了,不过总归能换点钱。”
老人家灶台上的锅,锅里面放着四个碗,一碗是中午吃剩下的面条,一碗咸菜,一碗已蒸过多次的茄子,还有两个隔壁送的油饼。
刘盛兰卧室的墙上,一个深蓝色布袋里,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是他唯一看重的东西。他取下布袋将里面的汇款单和信件都倒在炕上,又另从床头下找出了一些。“我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仅汇款单就有一百多张,每次汇款金额在200到500元间,最多的一次1000元。与之对应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汇款后寄来的回信。“我真希望他们收到钱后给我回个信。”刘盛兰希望知道自己汇出去的钱,对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给回信的,我就觉得有点不踏实。”刘盛兰拿起一张报纸,指着一则报道说:“这里面写着一个女孩需要钱才能继续念书,我就汇了300块钱,但至今没给我回信,我真的只想知道,那300块钱到了没有。”刘盛兰之前曾在招远市当地的一家公司里看门,每月能挣三百来块钱。不过随着公司生意的不景气,到后来就一直没给他发工资。“拖了整三年,一万多块钱的工资几乎一分没给。”待刘盛兰准备离开公司时,那家公司老板只给了他三百元钱,之后就再没提工资的事,尽管多次讨要,一直未果。最终,刘盛兰走上了法庭,那一年,他82岁。
“官司赢了我就去要钱,但经理就是赖着不给。”刘盛兰回忆说,之后他几乎每天都到公司去讨要欠款,但公司经理却一直告诉他:“没钱”。
幸运的是,刘盛兰在市长接访日那天遇到了当地法院的一位主任。“那个主任一听我的情况,就赶紧找到法院的执行局。”最终,在法院执行局的多次干涉下,刘盛兰才分两次要回那一万余元的欠款。
不过,钱刚到手不久,便被刘盛兰全“挥霍”了。“全捐出去了,我留着也没用,捐给学生念书救急,怎么不比自己花强?”
在当今时代,这种与人为善的理念格外让人感动。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少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复往昔,争抢斗狠、互相算计的多了,互帮互助、和气和睦的却少了。一方面,伴随社会转型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价值观更为多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被放大;另一方面,利己主义在许多领域蔓延,许多人仅仅强调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出现了种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甚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加重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冷漠无情或是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中。有许多像刘盛兰一样慈爱善良的普通人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善了社会风气,但一些负面事件也消磨着公众的温情。无论是小女孩遭车碾轧但却无人伸手相助,还是车辆出事故后众人一拥而上哄抢物品,这类冷漠甚至是落井下石的举动,极大地伤害了世道人心,无形中也加深了人与人的隔阂。
正因为温暖、充满善意,刘盛兰老人的举动才会感动这么多人。可以说,善举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既是因为崇高的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也是因为公众内心对人与人和谐相处怀有强烈的期盼。这正是“友善”价值观的力量所在。在这方面,刘盛兰老人堪称榜样,我们应当从老人的行动中汲取营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识,学会宽容、关爱,在传播善意的同时收获温情,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F. 跪求 一篇超感人的故事 600字左右 如果是舍己为人的更好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 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罗盛教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国际主义战士。湖南省新化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除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外,经常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为战友送饭,抢救伤员。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罗盛教出早操后,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崔莹抢救上岸。他却因气力耗尽,无力浮出水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G. 写家里感人的故事作文600字

家,是一个会发生每件独特的事的地方。但不论是高兴、令人垂泪或让人气得发疯的事件,都可以拍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有朝一日,我带着分数比上次考试还要差的考卷回家,并将那张考卷藏起来。没想到,找考卷高手─我亲爱的母亲,还是将所有我藏的考卷找了出来。天啊!现在我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想要再用招数骗过找考卷高手。不过,一切都来不及了,我只能任由命运来摆布我了。妈妈问我:“为什么你将考卷藏起来也没跟我说是怎么回事?”我没回答,她便喋喋不休的说起话来,害得我无法好好吃晚餐。当时我真庆幸,爸爸还在加班,不然我会被这两台重型轰炸机给连续轰炸。
又有一次,我的生日前夕,双亲冒着风雨去帮我买蛋糕,并没有任何一句怨言。当点上蜡烛之前,我仍然坐在床上舒服的看书,并未发现爸爸妈妈正准备帮我庆生前,突然……“啊!停电了!”我叫着,说时迟,那时快,微弱的烛光微微摇动着,它照耀着房间,并清楚的照亮着双亲的脸庞。他们的嘴角上挂着甜蜜的笑容。随即我又看见了四寸大的蛋糕夹在他们中间。当时,我惊讶得把嘴巴张的如鳄鱼的嘴巴一样大,“怎么回事?”我问“许愿吧!”他们并没回答我的问题,笑着。灯光重新亮起后,我才领悟这是他们特地给我的惊喜庆生!
在社会上,有百态的事情发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连家里发生的事情也是百态的,甚至呀,还能拍成一部一部的电影呢!

H. 请告诉我一个600字左右,第一人称,感人的故事,初一写作文用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四十八分,大地一阵颤抖,天空蔚蓝退惧。刹那间,大地在哭泣,天府在哭泣。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大地震。一瞬间,教学楼到了,大厦到了,所有的楼房都到了。在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事最令我感动——那就是一位教师牺牲了自己,救了别人。
在地震前的几分钟里,在一所学校里的一个班级里,一位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突然,楼房晃动起来,老师大声叫道:“不好,地震了,同学们快下楼!”教室里混乱起来,同学们一窝蜂挤下了楼去。忽然,一块水泥板砸了下来。此刻班内只剩两名学生了,可是情况危急,老师让这两名学生钻到了桌下,自己用身子护住了桌子。有一块水泥板砸了下来,砸在了老师的身上……不知过了多久,大地平静了下来,两名学生叫道:“老师!老师!……”老师没有做声。显然,他安静地走了。被那位老师救的其中一名学生冒着余震的危险,从桌子底下钻出来,他哭了,哭泣间,他看到了老师的手表。啊!时针和分针永远凝固在了那个令人哀悼的时刻,2点48分!啊!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
等这位老师的家属发现他时都已泣不成声,可是个为自己有这样一位亲人而感到自豪。虽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世间……这位老师被埋在了自己的母校。
这是一个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人心的故事。这位老师永远留在了祖国和人民的记忆里。他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榜样。我们永远记住他赞扬他。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请采纳!

I. 感人的故事(不少于600字)

一个教导主任救了一个班的学生,可惜自己死了.
面对即将倒塌的危楼,一个解放军跪着说道:"让我再进去救一个吧."
一位母亲在楼房倒塌时用身体挡住了石块,救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死前还完成了最后一次哺乳.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女孩废墟里读书
坚强让老师哭泣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