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林黛玉生平故事作文

林黛玉生平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20 15:30:44

㈠ 林黛玉介绍作文。

泪说黛玉林黛玉,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双眼是脱俗的单纯,但那胭脂香味中举手投足倾斜下的,却是淡淡的阴郁,秋风中她迎风而立,混杂着她凌乱的思绪和无奈。 见残花落泪,观落叶伤感。或许,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吧。看见了花落而触景生情,自己,似花一般无依无靠,飘零不定。最终,泪水静落,那样地悄无声息。凄美的语调中,传来一句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可怜黛玉这朵“残花”,不喜欢封建,不喜欢循规蹈矩。但,她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这,也就铸造成了她那不同世俗的思想。 黛玉的花季已过却迟迟不开,她这样苦苦的盼等,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是孤冷和寂寞……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葬。就在自己情缘泯灭之时,一身傲骨的黛玉,孤零零的来,又孤零零的去。就这样,林黛玉成为了封建社会最完美的祭品。伴随着泪的咸苦,在飘飞的花瓣中消失…… 残花,泪,上演了她的一生,一个凄美的人生,她的悲伤或许正如她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是个性格复杂的人,《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深刻地体现出了她气质不凡,心思缜密,而又孤芳自傲的多面性。“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他去。”“步步”“时时”“一句”“一步”,这些细微准确的描述表明出她在刚进贾府时极为小心谨慎,在意留神的心理状态,“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我读出了她既担忧又极富自尊心的一面。“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段,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他人之口加上黛玉的自述,可得知黛玉从小体弱多病,像个药罐子,但又清丽脱俗,透出不凡的气质。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从宝玉的眼中看黛玉,既脱俗飘逸又显灵淑之气,可谓美若天仙又不乏灵秀之气。

㈡ 描写林黛玉的小作文

泪说黛玉林黛玉,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双眼是脱俗的单纯,但那胭脂香味中举手投足倾斜下的,却是淡淡的阴郁,秋风中她迎风而立,混杂着她凌乱的思绪和无奈。 见残花落泪,观落叶伤感。或许,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吧。看见了花落而触景生情,自己,似花一般无依无靠,飘零不定。最终,泪水静落,那样地悄无声息。凄美的语调中,传来一句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可怜黛玉这朵“残花”,不喜欢封建,不喜欢循规蹈矩。但,她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这,也就铸造成了她那不同世俗的思想。 黛玉的花季已过却迟迟不开,她这样苦苦的盼等,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是孤冷和寂寞……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葬。就在自己情缘泯灭之时,一身傲骨的黛玉,孤零零的来,又孤零零的去。就这样,林黛玉成为了封建社会最完美的祭品。伴随着泪的咸苦,在飘飞的花瓣中消失…… 残花,泪,上演了她的一生,一个凄美的人生,她的悲伤或许正如她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㈢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

1、宝黛钗初会: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黛玉10岁,宝玉11岁,宝钗、晴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

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

2、林黛玉葬花:

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旦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

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3、诗社夺魁:

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4、讽刘姥姥:

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

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21]。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5、泪尽而逝:

林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加之贾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贾宝玉婚事。

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

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十一日,林黛玉焚稿。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

㈣ 林黛玉简介写作文

可以写林黛玉的故事

㈤ 林黛玉的人物生平

林黛玉六岁,母亲一病而终。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初次见面,贾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淌眼抹泪 。适逢残冬,贾母把碧纱橱里的空间腾出来给黛玉,贾宝玉挪出来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富察明义诗曰“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便是吟咏宝黛隔着碧纱橱同室分榻而睡的场景 。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贾宝玉因与林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
林黛玉九岁,冬底,父亲重病,贾琏送林黛玉到扬州探亲 。次年九月初三,父亲病逝,归葬苏州 。十一月下旬,林黛玉、贾琏回京 ,从此常住贾府 。 林黛玉十二岁,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 。恰好贾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林黛玉要躲,贾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 。
元春赐端午节礼,独有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一样,触动了贾宝玉;清虚观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触动了林黛玉。五月初二,宝黛大吵,贾宝玉砸玉,这是二人闹得最大的一次 。至初四日,二人和好 。初六,贾宝玉在史湘云面前表达对科举仕途的不满,认林黛玉为知己,无意间被林黛玉听了去,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遂有宝黛第二次诉肺腑 。晚间,贾宝玉托晴雯带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传情,林黛玉作《题帕三绝》 。 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因那《牡丹亭》《西厢记》的艳曲而受到薛宝钗审问。薛宝钗采取了临之以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步 ,令她在钗黛之争中顿失自信,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央告讨饶。 九月初,薛宝钗又与她促膝谈心,摆明自己的强势在于有哥哥、母亲。林黛玉深感危机四伏,闷制《秋窗风雨夕》一首。
从九月初到十月中,薛宝钗坚持给林黛玉送了一个多月的燕窝。后来贾宝玉察觉了,婉拒薛宝钗好意,转而求之于贾母,悄悄叫人每日送一两燕窝。此事被赵姨娘偷听了去 ,恰应了当初林黛玉的担忧,招人嫉恨咒骂。 燕窝事件给林黛玉拉仇恨,令潇湘馆与赵姨娘结怨。果然,那段时间贾府中关于林黛玉的流言四起,诽谤她与贾宝玉私定偷盟 。
林黛玉十三岁,元宵夜宴,贾母借着说书的机会当面辟谣,严厉驳斥所有对林黛玉的造谣诽谤 。
林黛玉受审、薛宝钗送燕窝,被贾宝玉称为“孟光接了梁鸿案”,意指钗黛和好。然而与此同时,林黛玉病情日益加重,时常“自寻烦恼”“只觉心酸”“只管酸痛” 。连紫鹃都替她着急,巧用情辞试探贾宝玉真心。事后,紫鹃冷冷否定了薛宝钗这位“金兰契”,“凭人去欺负”一句更直指薛家。林黛玉明知其故,但迫于无奈,依然认了薛姨妈做干娘 。
七月十五日,林黛玉在房里设坛祭祖,作《五美吟》,分别咏怀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 。八月,薛宝钗馈赠江南土物,林黛玉睹物思乡 。 林黛玉十四岁,三月,作《桃花行》。初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但因各种琐事耽误,直到暮春之际,才开了一社,命题柳絮词 。此后又无下文,大观园诗社无疾而终。
八月十二日,抄检大观园。到了潇湘馆,凤姐安抚林黛玉,不让她起床,且说些闲话。王善保家的从紫鹃房里抄出贾宝玉旧物,凤姐淡淡地化解了 。十五日,中秋夜宴散席后,林黛玉与史湘云往凹晶馆联诗,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等过于颓败凄楚的警句 。十七日,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林黛玉从花影中走出来提出修改意见,贾宝玉最后改句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林黛玉听了,忡然变色 。 林黛玉十五岁,薛家婆子送给她蜜饯荔枝 。林黛玉、贾宝玉梦魇,林黛玉咯血 。
林黛玉十六岁,十月,宝黛参禅,贾宝玉吐露心声,誓不变心 。十一月,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 。林黛玉一面暗自庆幸金玉姻缘或许可破,一面又担心贾宝玉吉凶,因而喜忧参半,辗转难寐。十二月十九日,元春薨逝 。
林黛玉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加之贾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贾宝玉婚事。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林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贾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十一日,林黛玉焚稿。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 ,林黛玉泪尽而逝。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描绘出“冷月葬诗魂”的实景。
林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小姐相合,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诗魂”相合 。
贾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 。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宝钗生日,贾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 。四月,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

㈥ 林黛玉的生平经历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㈦ 林黛玉的人物简介作文(速快)

林黛玉的香消玉殒 终于啃完了《红楼梦》,感觉真是中华的精粹,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人是欲罢不能。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喜欢她的琴棋书画、吟诗作对的俏皮,喜欢她艳压群芳,美丽动人的秀外慧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样的可人儿,怎不叫人心疼。我喜欢她的直率不做作,不为讨好人而阿谀奉承,喜欢她对爱情的执着而感动。爱情,是让她生,也让她死的毒药。 林黛玉注定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你想想,在吃人的社会,在豪门深四海的贾府,要生存谈何容易,所以从小体弱多病的她,对寄人篱下未免多了份敏感,因此说话也未免刻薄尖酸,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这只是她保护自己的方法了。当然,这样的行为是给下人留下口舌的。 所以当有着大家闺秀的薛宝钗一来到贾府,她的笑容满面,她的圆滑世故,她讨好各方做的滴水不漏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上她了,对林黛玉更是苛刻了。 这些林黛玉是不在乎的,只是,她的宝哥哥,她的情郎,竟然也老爱往薛宝钗那里跑,这是她不能容忍的,她认为这是宝玉对她的不在乎,于是她对宝玉的愤怒,对宝玉不专一的声讨,都让宝玉急的不行,她对宝玉的冷嘲热讽简直让宝玉快疯了。 可是,宝玉怎么是不在乎她的呢?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且宝玉一开始就被黛玉的美貌惊摄住了,说她是个“神仙似的妹妹”,那份感情不但有着亲情的沉积,更有着日久生情的爱情沉淀了。只是,宝玉是个喜欢厮混于女性地方的公子哥儿,他见到为人处世都是那么大方得体的薛宝钗,怎能不喜欢。只是这喜欢是欣赏的,没有掺杂爱情的成分。 可是天性敏感的黛玉不这样认为,这些没人跟说她,她是不会问宝玉对她的感情的,更不可能对宝玉说她的无理取闹是因为妒忌,当宝玉还没领悟过来黛玉的细腻心思时,只能是被黛玉的尖酸刻薄气倒。这边的薛宝钗呢?她肯定是喜欢宝玉的,只是她知道,这份感情,她注定是败家。这样的三角关系,大家都是在煎熬着。 当然,黛玉宝玉两个的爱情阻力不单单是这些因素,还有来自家族的压力,来自宝玉母亲王夫人的反对,王夫人本来就不喜欢黛玉的多愁善感,她的不顾全局的小家气,更重要的是,薛宝钗是她妹妹的女儿,她于情于理是想亲上加亲的,于是对黛玉未免更为排斥了。 最后,好在,宝玉对黛玉表白了,送给黛玉他的手帕,这是定情物,这就是无声的承诺了,不,是有声的,因为有物为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个强大的后盾支持着他们,一个是贾母这个老佛爷,一个是王熙凤。贾母是因为疼爱外孙女,希望她有个好归宿;王熙凤呢,她可是小人之心了,她算计着,如果是林黛玉嫁给宝玉的话,贾府还是她的天下,若换成是薛宝钗呢,那就不行了,因为她知道薛宝钗是圆滑的人,贾家的大权肯定要交给她管,这样不利己的事她铁定是不同意的,所以她肯定站在黛玉这边的。 终于以为他们两个可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可是,曹雪芹的80回完了,高鹗续写的我个人认为是高位续貂,看到这里的我是欲罢不能了,只好借助电视剧的编剧了。 电视剧里的描写是,贾府走向了败落,宝玉不得不出远门去见识世面,而王夫人又谴走了晴雯这种杀鸡儆猴的做法,让黛玉感到她的爱情已经得不得世人的认可了,宝玉又在外面,黛玉感到她在这府里已经是孤立无助了,她的心病加剧的恶化了,终于,她撑不到宝玉回来了,当她香消玉殒了的时候,她手里紧紧拽住的是宝玉给她的定情物,手帕。 就这样,黛玉走了,走的凄凉,走的孤单。 可是,她的灵魂,她的形象,她的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都随着曹雪芹的笔迹,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个可人儿。或许,这是她香消玉殒唯一的安慰。 ----------------------------------------------------------------------------------------------- 黛玉,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解读着你的爱,我想,那是你心中的多少情思无处释然,只好用疑惑和挑剔掩盖心中哀愁。春来春往,花开花落,每朵花都懂你的心,每一个季节都用无尽的变化聆听你的心音,都让你哀伤无限,伴四季花香与尘世的轮回零落,解读命运给予你的不公和悲喜,多少次,你孤身一人,默默行走在大观园中,泪洒石阶,情动花容......

㈧ 以林黛玉为话题写800字作文

林黛玉,我想对你说
林黛玉,我一直想问你,你为何如此悲愁,你总认为自己在贾府孤苦无依,而宝钗有母亲呵护、哥哥撑腰;湘云家万公候豪门,伯伯们,哥哥们权倾一方。你总想“风到霜剑严想逼”“眼空蓄泪泪空垂”“明年闺中知有谁”。难怪会“抱得秋情不忍眠”而“已教泪洒窗纱湿。”
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春日美景中,宝钗在花丛中扑蝶嬉戏,湘云在芍药下畅快地午睡,连“褴外人”妙玉都在贮雪烹茶中自享其乐。惟独你,肚倚花锄,独守花冢,泪水和着“红消香断有谁怜”而涌出,叹息伴着“他年葬侬知是谁”飘向远处……
林黛玉,我要问你,你为何不快乐起来,你知不知道,正是因为悲愁让你终日以泪洗面,悲愁让你输掉了钗黛之挣,悲愁让你在凄凉中香消玉殒。
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如花般美丽的面容而快乐?
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冠绝群芳的诗章而快乐?
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深爱的宝哥哥同样深深地爱着你而快乐?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思维,你总想着悲伤的事,所以心也悲伤起来。林黛玉,我要告诉你,请你改变你的思维,让它只记得快乐的事,记得自己的美貌,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宠爱,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你将会是多么地美丽。
林黛玉,我想对你说,真的有很多人爱你,你是大家眼前的一道风景,你的
“娴静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是一道风景,连你的名字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黛玉,“黛”是一种颜色,墨绿,象征你对自由无比的向往和追求,你才是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真正美人啊!

㈨ 林黛玉的故事(简介100字)

林黛玉的故事:

林黛玉10岁被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

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9)林黛玉生平故事作文扩展阅读: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才貌双全,她不仅有诗文大才,人情世故她也都懂,不少人对林黛玉的印象大多都是病如西子。

娇弱的风一吹就到,眼泪不断,常年吃药这样的形象,但其实黛玉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天赋。原文第六十二回里。

宝玉等人生日,此时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大家自然放纵一些,饭后众人聊天的聊天,下棋的下棋,黛玉和宝玉站在一处花下窃窃私语,两个人聊到了家事。

宝玉夸探春兴利除弊的才能。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

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的这一句话,透露了她的另一个天赋,即管理天赋。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