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我来说800字
1.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急急急,800以上,记叙文
《家风,家教,家训》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有同类问题可以向我求助哦(≧ω≦)/】
2. 求一篇以“我的家风”为话题的800字作业。
今年春节期间,看到央视记者在做一 项非常有意义的调查,他们在大江南北, 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会问“您的 家风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当然也是千 差万别的。看着每一期调查,虽然没有记 者采访我家,但是我也开始自问自己,我 家的家风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去问 了年近八旬的奶奶 ,奶奶告诉了我,我 家的家风是什么。 奶奶给我讲了个她们时代的故事 ,在 我爸爸 和我爸爸兄弟 都很小的时候,由 于社会 正处于贫穷时期,食物极度匮乏 ,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 要养活 好几个孩子 ,更是难上加难,爷爷经常 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糊口,别说吃好的了 ,能有点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错了,奶奶说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饿,你爷爷那会 不知道啥叫饱,爷爷常常为了让爸爸和他 的兄弟们能多少补充点营养,会把攒下的 白面给他们吃,自己吃的是粗粮,在那个 时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 问爷爷,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爷爷对他的 孩子说,我胃不好,不爱吃白面,吃了不 舒服,给你们吃!爸爸和他的兄弟们那会 太小了,不会理解爷爷的意思的!最后爷 爷因为天天吃那些粗粮,得了胃癌去世了 ,后来爸爸和他的兄弟们知道了那句话的 真相!奶奶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眼睛湿润 了,我理解了爱怎么样传承的,无私的爱 无关岁月苦难,无关时间 空间! 听完这个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 长 岁月里发生在身边的家事,让我逐渐 得领悟了自己家的家风。这些年每年三十 儿,爸爸都会去邀请一个人过年的左右邻 居,亲朋好友,即使陌生人,会真诚的把 他们邀请到家里来一起过年,我很是不理 解,大过年的,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 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 出了我这点想法,他告诉我“在一起图个 热闹,多双筷子的事,人要有爱心 ”随着 岁月的积淀,越来越理解爸爸的话,不管 在哪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 爱,相信 爱是可以传递的,就像我家每 年三十儿都有不是家人的亲人来我家吃饭 ,和他们一起微笑 ,碰杯,已经成了一 种习惯 ,今年也不例外! 后来我又问妈妈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 ?妈妈因为不善言语,并不能准确表达她 的理解,但是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 我成长的记忆里,妈妈在家总是全家第一 个起床的人,睡的总是最晚的一个,以前 爸爸上班,我上学,她总是按时给我们做 好每一顿饭,从来不会怨言,不会烦恼 ,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个吃饭的人, 她的淳朴、善良 多少植根在儿女的心里 。 听完那个时代的故事,回忆 起成长中 的事,我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家风是什么, 爷爷用有限的生命 诠释了无私的爱,并 把爱传递给我了我的爸爸、妈妈,爸爸, 她他们用行为教导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 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
3. 以我的家风为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我的家风
大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老娘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我和哥哥则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父亲总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来管制我们。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贱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每当夜晚;家中从无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和哥哥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有时,全家人也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但毕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现了一切的封闭政策!收音机不让听,假日不许出去游玩,似乎想让我和哥哥成为书呆子。不,连课外书也只能在厕所或被窝里偷看。我真想对父亲说: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该改改了。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4. 《家风的故事》作文800字
这两天,央视推出家风、家规的系列采访节目。不少上点年纪的受访者除怀念以前家风的淳朴,更多在批评当代家庭在家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刚巧,春节期间在老家走亲戚,也见闻了类似的现象: 一个已经读初中的男孩子,父母安排他随车去走亲戚,这个孩子忙著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拒不理会父母的话。即便关闭了他的电脑,也照样不去;给他压岁钱,忙著打游戏的他,手也懒得接一下„„ 一个已经读初中的女孩子,也是痴迷电脑游戏,除了吃饭和讨要压岁钱,其它时候并不合群。
至於见到的那些年岁小的孩子,娇惯得更加成性的比比皆是,当父母的唯命是从,孩子成了家裏的主宰。孩子的一些劣习,在父母那边可能变成了个性。
我们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也该反思成年人的责任。的时候,还向成年男士提出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样的提问,今天似乎更有现实意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离开法规,社会的秩序很难正常。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担负著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和终身学校,其质量的合格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现在,不少孩子自私、孤僻、不懂礼节,也没有协作精神,与家庭规则的缺失有很大联系。 家庭是个小社会,要维系家庭的正常运转,家庭要同外部社会发生联系,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有什麼样的家庭规则,就有什麼样的家庭风貌。所以,当代中国家庭的家风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好坏的问题。有人把家风不好归咎於独生子女政策,这个说法有其道理,却未必凖确。换句话说,即便二胎政策推行若干年後,假若我们,新生一代身上的坏毛病可能更多,,他们就越可能是名副其实的「垮掉的一代」,而不仅仅个文学流派的代名词。
家规首先要给成年人立规矩,才谈得上约束孩子。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实际上是成年家庭成员没有自律精神的写照。就一个家庭来说,孩子一次能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孩子的礼貌问题,孩子的玩具数量,孩子的自私问题,关键是需要家长们把握好度的问题。无限制地迎合孩子,唯恐孩子不高兴。这种赎罪式的家庭教育,最终会把孩子的欲望给无限制地膨胀起来。孩子的欲望没有穷尽,家庭的供给则有限度。这样,难免让一些孩子为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危害社会。 在历史上,中国的家庭文化也颇有建树。至少,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就是例证。现在不少父母在科学哺育孩子父母用心多,对孩子言行的限制方面用力不足,导致走门串户的时候,
央视在春节期间推出家风的采访,只是外围的同题发问。这样的话题,涉及了问题的皮毛,远未触及问题的要害。希望家规建设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搞了个调查,主要就是问采访对象的家风家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选题非常接地气,有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传统节日,在这样的节日期间播出这样的节目可谓是从小处着眼挖掘 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家风家规的角度来传播、传承 我们的文化,对年轻一代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谈起家风家规, 我们家也有很好的传承 。 我们老家地处苏北徐州地区的农村,从民国时期起就从山东曹县境内迁居至此,一直以来几代人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我因为是 家族中的所谓“长子长孙”,所以从小时候起就没少听过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他们总是告诉我说:“做人要有责任心,要勤劳致富,忠厚传家 。”或许是耳濡目染吧,我从小学习就刻苦努力,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也兢兢业业,到如今已经在北京生活近20年,事业算是小有成就;特别是平时为人处世,我一向真诚、直爽,与人为善,人际关系一直很好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牢记家人的教诲,不遗余力的帮助弟地、堂弟、堂妹们,现如今他们的生活、工作都越来越好,让我这个做大哥也挺有成就感 。实际上不光我自己如此,家里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有这样的观念,我想这和 我们家的家风、家规的熏陶不无关系,和整个大家庭的教育分离不开 。
昨天晚上我到弟弟家吃饭,不经意间和弟媳妇也聊了这个话题 。 弟妹说在她们老家,家风也是很鲜明的 。 弟妹老家在安徽岳西,她们家在当地也是望族,人数不少,年轻一辈或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或是在当地做生意,整个 家族的生活也是红红火火 。 弟妹说,她父亲经常告诉她,她们家的家风家规是“穷莫忘读书,富莫忘养猪”,意思是家里的人都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我觉得这个家训也挺有意思,反应了这么多年来她们家的一种文化传承 。说实话, 弟妹嫁给我弟弟也有好几年了,从她身上的确能看到他们 家族文化的影响 。
一个人成长,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这里面家风家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如今 我们家也有了下一代--弟弟家的小宝宝出生两个月了—我觉得她长大的过程中,也肯定会受到 我们家和 弟妹家家风的影响—能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心愿吧 。
家风也好,家规也好,我觉得都是一个 家族、一个家庭生活经验的总结,是 家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这里面大多数都和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相关 。如今,家风、家规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说明
有更多人去关注传统文化对人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了,这是个好事 。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好的家风家规,国家的繁荣昌盛,天下的太平安乐又何需发愁呢?
5. 800字作文说家风
这里有三篇你看一下,不满意可以提喔,如果满意请采纳!!!!!!
第一 篇,
最近读了几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谈论到一个话题——家风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笔写上几句话,略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杜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6.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 800字 记叙文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7. 我的家庭故事 关于良好家风 作文800字数限制
学校发起家风调查。“家风是什么呢?”在回家的电梯里,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
妈妈微微笑着说:“你注意观察呀,其实,每天,你的行为,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
我怎么没有印象呢?我使劲挠了挠脑袋,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懒懒的笑着说:“回去问问爷爷。”
我无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们肯定是不会告诉我了。只好自己观察吧!
到家,爷爷已经做好了香香的饭菜,我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个时候,爸爸皱了皱眉头,说:“家风旅游去了吗?爷爷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风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去厨房帮爷爷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来,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爷爷坐好了,爷爷说:“吃饭了”,我开动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这时,老爸拍拍我的头,说:“对嘛,这才是孝顺懂礼貌的孩子嘛!”
“那我们家还有什么家风呢?”我大口嚼着饭菜,模糊不清的说。
老爸说:“食不言寝不语也是家风!不过,还有其他的家风,你练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了。”老爸说完,贼贼的阴笑了两声,我突然背脊骨发冷,掉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妈妈说:“幺儿,该练功了。”这声音像天使的声音那么温柔,可我觉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唤我一样!
“O,no!”我痛苦的呻吟了一声,极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书,慢慢腾腾的开始换衣服。
半个小时踢腿、下腰、劈叉之后,我迎来了终极的考验——靠墙劈腿!这个痛从心底里钻出来,跑到我的每个毛孔里,我痛的说不出话,连惨叫都发不出声音,我只想赶快结束这个魔鬼时刻!可是老妈说:“还有5分钟,坚持一下,艺术团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听首歌放松一下呀?”她的声音很温柔,但我真的很痛苦!为了进艺术团,我只有咬牙坚持,我忍!我开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请求妈妈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觉得痛了,我知道已经超越了今晚的极限——我的腿麻了!
这时,老爸推门进来了,他嘻嘻的笑着说:“今天不错嘛,坚持的越来越久了!看你的样子,再坚持八九十分钟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家风吗?这就是咱们的家风,吃得苦,有毅力!”
我心里一阵春风吹,偶也,原来这也是家风,我做得很不错嘛!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样的,你们家的呢?
8. 关于家风故事,800字
在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就是三代同堂,我家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家5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我家两位老人都是犟脾气的人,虽然为了某件事能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对晚辈还是很体贴的。每天大早为大家准备好饭菜,而且他们分工的很默契。甚至有时为了给我们换口味,大清早上街去买我们喜欢吃的早点,使我们每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他们也时常变换着晚饭的花样,给我们全方位的膳食营养补充。
老人心好脾气急,作为小辈自然要多多谦让,这样才能家庭和睦温馨。好在儿子是家里的纽带,虽然他给大家制造了许多麻烦,但更多的是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记得有次儿子凌晨咳嗽得了支气管炎,天还没亮我们就急着起床抱着孩子上医院看病。我们怕惊醒老人休息,尽量小声说话、整理衣物,儿子似乎理解了我们的意思,也尽量不咳出声,我们三人在没有惊动到老人后,匆匆出了门。在我们给儿子看好急诊,配好药,等护士来挂吊瓶时,天快亮了。儿子这时提醒我说:“妈妈,现在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吧,他们起床没看见我会担心的。你告诉他们我在看病,让他们不要着急,我打完吊针就好了。”儿子的提醒让我和他爸爸感到孩子长大了。我赶忙拿起手机向家里报个信。爷爷听到后急脾气马上就上来了,一边在电话里询问孩子病情,一边在电话里责备我们怎么孩子又生病了。我知道老人也是担心孩子,就忙着劝慰,也没把老人责备的话放心上。儿子听见电话里声音挺响的,就夺过电话说:“爷爷,我们现在在跟病菌作战斗,很辛苦的。你要保存实力给我们做营养的早餐的哦,我们回来要补充营养的,这样我就好得快了。”说着,电话两头都乐呵呵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