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读一个故事的故事有感

读一个故事的故事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1-20 22:18:55

① 读《诺贝尔的故事》有感 感多一点

著名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他一生中发明了炸药和雷管,在许多国家办了很多公司,死后,他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用来奖励科学领域的先驱和成绩卓越的和平战士,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从小多病多难,但是脑子活络,善于与人打交道,很有经商头脑,所以,在他17岁那年,孤身一人远赴欧美游学。他一直专心研究硝化甘油,从初识到驯服,再到实业遍天下,诺贝尔从一个年轻单纯的帅小伙到一个成熟稳重的大男人。1857年,诺贝尔因发明煤气表得到他自己的首项专利权;1863年,得到瑞典的硝化甘油专利证;1865年,得到年,发美国的硝化甘油专利证;1867年,发明的雷管得到英国的第1345号专利证;1875年,发明了炸胶;1887年,发明“巴里斯梯”无烟炸药;1886年,诺贝尔炸药托拉斯有限公司开始营业。
有一次,诺贝尔的场里发生了一场悲剧:硝化甘油突然爆炸,炸死了他的二哥,两个工作人员和一个不幸的路人,那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都议论纷纷,大家都说诺贝尔故意不让世界和平,靠杀人来赚钱。除此之外,诺贝尔还有一段十八年的爱情,那是他和一个卖花姑娘的一段爱情。后来,诺贝尔公司灾难重重,面临着破产的危机,诺贝尔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让公司恢复了正常。这个时候,诺贝尔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身体也不是怎么好了,他开始设立自己死后的遗嘱,他将自己所有的遗产都奖给了科学领域的先驱和成绩卓越的和平战士,并指定了发奖的单位和人。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别墅中与世长辞,他死后,他的两个侄子帮他完成了在遗嘱中写着未完成的心愿,顺利得把诺贝尔奖金奖给了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一直到现在。
我们不是要学习诺贝尔搞发明、研究,而是要学习他那种精神,那种不怕输,不怕累的精神。他为了他的发明、研究,宁肯终生光棍,整天东奔西跑。我们跟他比起来,要幸福得多。他小时侯就出国自生自立,我们就整天坐在家里,不是上课,就是玩耍,也不用自己搞发明、研究。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应该要好好地珍惜这种生活。

②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读《鲁迅的故事》有感(就是读后感)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无聊,就想到看一些课外书吧!于是,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鲁迅的故事>>.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那么,这本书中,会写他的哪些故事呢?我真有点迫不及待了,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每到读书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开喉咙大声朗诵.而鲁迅的读书方法却与众不同,他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熟读深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他同学背一本书需要一个月,而鲁迅用这样的读书方法20天就能背得滚瓜烂熟."读到这里,我不禁深感惭愧,想想自己平时朗读背诵的时候,不也是死记硬背吗?读书,不一定要硬塞,应该掌握一些方法,灵活地运用.这样,我们可以节约多少时间呀!看了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我想,应该改改了.
当我继续读下去时,眼前突然出现几本书的名字,<<聊斋志异>>,<<三国演义>>......再仔细一看,噢,这才知道,这些书都是鲁迅先生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的.这些书,鲁迅先生是利用了课内外的时间博览的.鲁迅先生不仅爱看书,他更爱护书,他每次去买书时,都会检查书是否有破烂,如果有破烂他就会去书店把书换一本好的。回到家,他还会把书用书套包起来,重新装订,这样书才能保存得更久。还有,鲁迅先生他从来“脏桌子不放书,脏手不翻书。”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的确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让我获得了无穷的财富!

③ 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感受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腐败,使得引起了有名的“黄巾起义”。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曹操。这时的曹操心地善良,为了给人民除害,向暴君董卓发起多次地进攻。热情对待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人民排忧解难。我认为,那时的曹操是英雄。但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曹操也有许多缺点,董卓死后,他凭着在朝廷上的地位,消灭了许多军队,试图统一汉室,对手下存有疑心,使得许多人对他不满,此时的曹操不再是以前见义有为的英雄了。最后,曹操由于骄傲自大,在赤壁之战中残败而归。尔后,他又忘恩负义,联合东吴攻打荆州,杀害了救了他许多次的关羽。那时曹操就是名副其实的奸雄。最后,因不相信华佗,把人们称为“神医”的华佗杀害了,自己也因病而死。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曹操的死亡也是验证这个道理。
1.空城记
兴平二年(195年)春天,缓过气来的曹操再次亲率军攻打吕布,迫使吕布后退。夏天,吕布反扑,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败而逃。曹操对吕布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败退中的吕布与陈宫部会合,聚集到一万多部队,转身又来战曹操。曹操大胆的采取了“空城计”虚张声势,吕布不敢贸然进攻。曹操连夜调回了大量的部队。而吕布知道曹操昨天的举动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第二天一早便主动进攻。结果曹军伏兵大出,大败吕布。吕布连夜逃走,放弃了兖州,投奔刘备。在这场战争中,曹操的表现非常出色,他在连续失败中没有气馁,屡败屡战,以燎原烈火一样的疯狂热情激励出了全军的斗志,虽然身处逆境,但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吕布,最终取得胜利。
(这个经过考证,确实是曹操的,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十分崇拜孔明,所以才编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这个也有疑惑,不过的确发生在曹操身上,确有此事。)
2.官渡之战
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衰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衰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衰将颜良,败衰军。衰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衰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衰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衰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衰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衰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衰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衰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3.赤壁之战(这个特别长,自己压缩压缩把~~)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

④ 读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有感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我感触很深。
文章主要写了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有十几户人家,他们常常去山上砍树,然后用木头盖房、造犁......就这样,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随着树木的减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的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何处了。
在生活中,我发现还有许多物品是用木头做的,比如:崭新的衣柜、精美的书桌、舒适的床......这么多物品都用木头做,那么要砍伐多少棵树木呀!我想用铅笔举个例子:每天,在我们班的课桌底下都能看到许多铅笔,在老师的讲台上,又放着许多不知名的铅笔。如果我们每天都丢一枝铅笔,那一个月要丢几十枝铅笔,一年又要丢失几百枝铅笔啊!如果每人都珍惜这一枝枝铅笔,那这个社会还要砍伐这么多树木吗?我还想对制造铅笔的叔叔阿姨们提个建议:用别的材料来制造铅笔,比如自动铅笔,可是,现在自动铅笔的质量不太好,我希望能造出质量好点的自动铅笔来供大家使用。
树木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为我们抵挡外来的噪音,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⑤ 读革命英雄故事有感 600字择优文{读一篇的}

假期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书中描写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们的光荣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色不改,宁死不屈。这些英雄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坚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岁的时候就到袜厂当了童工,后来到一所学校边工边读,抗日战争暴发后,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在一次审讯中,特务拿来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夹在江竹筠的几个手指间。大汗淋漓,疼痛难忍的江竹筠使尽全身力气喊道“你们可以整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我说出组织,永远办不到!”几天后,江竹筠伤口未愈,特务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夹她的手指,看她还是不说,就残酷地把竹签子钉进她的指尖,竹签撕裂着血肉,可江竹筠斩钉截铁地喊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然后就疼痛地晕了过去。

为了让江姐开口。国民党军统用尽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等酷刑,简直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开肉绽,但她坚贞不屈,正义凛然,关键时刻守住了党的机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困难,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畏缩不前;面对诱惑,又意志不够坚定,犯下了种种错误。我们都应该向这位英雄“江姐”学习,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放弃。

⑥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个故事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我阅读了一遍《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数百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展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上下五千年里,有的人不分是非,有的人保家卫国、兢兢业业。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屈原沉江。楚怀王是非不分,靳尚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屈原并不在意得失,就是怕靳尚会把楚国毁掉,所以屈原直谏,楚怀王便对他愈加厌恶,一怒之下,把屈原贬为三闾大夫。屈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国一天天衰败,内心悲愤不已,他把满腔的爱国热忱化为悲愤的诗句,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离骚》。公元278年,秦国派人毁了楚怀王墓,屈原悲愤难奈,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通过这些精彩的小故事,我不仅能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且还能用心来思考历史,领悟历史,从而更加了解中华,热爱中华!

⑦ 读《一千零一个故事》有感

读《一千零一个故事》有感
在前段时间,我读了《一千零一个冒险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古往今来,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在科学探索中,在安邦定国中,在争权夺利中,乃至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而这本书说的就是在古代和现在战场发生的故事。
在这1001个故事中,无论是脱险的孩子,还是探险的老翁;无论是冒险的将军,还是闯险的英雄……他们在这些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他们那种不畏艰险,勇担风险,敢于冒险,奋勇抢险的一往无前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读者学习。
从书中,我感受到了书中的主人公在遇到危险中沉着冷静,勇敢面对危险,我还知道了历史和现在中发生的鲜为人知的事,比如美国在日本投的原子弹,其实本来投了三枚原子弹,可有一枚没爆炸,日本就把它给了苏联,才使苏联在1945年就研制出了原子弹。请问这事你们知道吗?

⑧ 写一个看爱迪生故事后的感想

暑假里,我看了一篇文章是<<爱迪生读书的故事>>。爱迪生他从小家里很穷,就读过几个月的书,那么爱迪生是怎样读好书的呢?他怎么会变成一个发明家的呢?在我们的猜想中,一定是晚上熬着瞌睡,白天放弃休息,钻在书本里贪婪地读着。但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写这些人们熟知的故事,而是选择了一个绅士向他提出要有次序地阅读,并且告诉他读书的方法,因此这个故事我从中受到了启发。

我不爱看书,把看书的时间都用在了电视上了,不放过任何时间。妈妈一见我看电视,就唠叨:“你从电视里学到什么了?还不如多读点课外书,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妈妈叫我做作文,我只当没听见,妈妈大发雷霆,我无可奈何,只有“接旨”。坐到桌子前,一看作文题目:《读XX有感》,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因为我平时就不喜欢读课外书,即使读过的一些小人书也都忘记了,真是无从下手。妈妈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看!看看!平时叫你书,你不读,现在老师叫你写读后感,写不出来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地在眼前!”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有搬来一大堆作文书,左翻右翻,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不仅喜欢读书,而且是有目的的、有选择地去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假如我也像爱迪生一样,平时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才会让我终身受益!

⑨ 读完一个小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一般来要提到部分故事内容,然自后联系实际议论感慨,给你一些范文看看。
帮人也是帮自己
————读《救人》与《出门》有感
-----------胡东伟
我们不是生活在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里,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日子,而是生活在一个人口爆炸、极其拥挤的星球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不是一个可以孤立的封闭的单元,而是一个和他人联系极其紧密的空间。

帮人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这是《救人》与《出门》这两个小故事给我们的直接感悟。譬如开车在街头,倘若别人无法行走,我们也会一样;如果帮助别人把路打通,我们眼前的路也会自然通畅。何况通路的过程又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说不定还可以交到一个知己。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天堂和地狱唯一的区别就是天堂里的人相互帮助,其乐融融,因而幸福美满,而地狱里的人们则自私自利、互相攻讦,以至于饥肠辘辘。这就是帮人与不帮人的后果。姜太公说的好:“与天下同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⑩ 写出你读四大名著其中一个小故事的感受

] 无不个极其态.

虽有这些人物、许楮、典韦,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便想杀刘备,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我认为虽降了敌、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袁绍、刘表,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