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而放弃的故事
Ⅰ 一个短暂的故事,十分长久的痛苦。
既然你那么喜欢她,就应该再把她追回来,如果她真的不喜欢你,还可以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从她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她是不是真的喜欢你,如果不喜欢你那就放手吧,总之,兄弟,挺你。。。
Ⅱ 名人的苦故事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Ⅲ 关于苦吟有哪些故事简短的
【摘要】:正“二句copy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是贾岛就“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而发的感慨。事实上,这自状吟诗之苦的诗句,不一定是对某一首诗的写作而发。以“推敲”闻名的贾岛,还有很多苦吟的故事。而苦吟的诗人,也决不仅仅只有贾岛。逗留长安期间,贾岛曾经骑着小瘦驴,在街上彳亍独行。当时,秋风凛冽,黄叶满地。于是,他缓缓的吟出了“落叶满长 【关键词】: 古代诗人 苦吟 贾岛 诗的写作 数息 长安 泪流 陈师道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唐才子传》
【分类号】:I209
【正文快照】: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 如不赏,归卧故山 秋。”是贾岛就“独 行潭底影,数息树 边身”而发的感慨。 事实上,这自状吟 诗之苦的诗句,不 一定是对某一首诗 的写作而发。以 “推敲”闻名的贾 岛,还有很多苦吟 的故事。而苦吟的 诗人,也决不仅仅 只有贾岛。 逗留长安期
Ⅳ 劳其筋骨 苦其心志的故事
[出典] 《孟子》
注:
1、【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3、【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普遍观点】
原文中先列举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
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似并无大碍。
5、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6、(四)追求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从内在到外在来鼓舞人心的,因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时候将给自己听,听完后会有充满斗志,不论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够挺过去,不是吗?
如果一个人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他会很难实现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一个短期目标,那么这个人只要付出终会有一天实现它,而不断的加难自己的目标,人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在等着我们去做,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无论是幸还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
Ⅳ 关于逆境成才的故事
1、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2、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3、《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5、《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Ⅵ 故事会中关于眼泪的酸甜苦辣而叙过的个个小故事
故事会里面的中篇小说我记得我小时候在火车上看过叫做《美人泪》
Ⅶ 关于功从苦中建的小故事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努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Ⅷ 有关先苦后甜的小故事
1、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头悬梁,锥刺股
汉朝有个人名叫孙敬,自小就喜欢读书,勤奋好学。孙敬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为了避 免发困,影响读书,他想了个办法: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一打盹,头 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这样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孙敬勤奋学习,收获很大,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大家。
3、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韩信后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4、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在一次战争中被吴王夫差打败,天天喂马。回到越国,他开始秘密聚集一支军队。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报仇,他睡在柴上,还每天在吃饭睡觉前尝一尝苦胆。同时,他专心治理国家 几年后,越国又变得强大起来,勾践抓住一个适当的机会消灭了吴国。
5、杨时程门立雪
宋代著名学者杨时,四十岁时拜程颐为师。一个下雪的中午,杨时和 他的同学在读书时产生了疑问,便去请教程颐。当时,程颐正在午睡, 他们便站在门口,静等老师醒来;待程颐醒后发现他们时,他们站得地方已在雪地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提示:尊师不是作秀,心诚能求真知。尊重知识。
Ⅸ 苦与乐小故事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希望你能采纳!!
聪明的痛苦
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科学家钱卓,在一些实验老鼠中加入额外的NR2B基因,培育出一种比普通老鼠更聪明的转基因鼠。与其他老鼠所做的对照实验表明,在学习和记忆力方面,转基因鼠大大超过了普通鼠。
这一研究成果马上引起了轰动。
有人预测,如果把这样的手段运用到人身上,就可能使人更聪明,智商更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然而,很快人们就开始庆幸没有仓促地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因为研究发现,转基因鼠变得聪明后,它们也付出了非常“痛苦”的生理代价。
研究人员把甲醛溶液注射到“聪明鼠”和“普通鼠”的爪子里,在一个小时内,两组小鼠舔爪子的次数差不多,即表明两组鼠的疼痛感觉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聪明鼠”舔爪子的次数逐渐多起来,明显超过“普通鼠”。这说明“聪明鼠”对慢性疼痛的耐受力显然要比“普通鼠”差。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聪明鼠”体内添加了NR2B基因,这个基因能控制一种叫做NMDA的受体,后者能激活神经,帮助记忆和学习,使其变得更聪明;但同样是由于NMDA受体的作用,“聪明鼠”对疼痛和伤害更为敏感。
由此可以想到人类自己。过于聪明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当不幸降临到头上时,你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加难以承受。而很多时候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你却无法容忍。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历史上的很多哲学家都曾经体会过,因此他们常常会显得疯疯癫癫,一生的命运往往也非常悲惨。也许这就是聪明人的悲哀。
数学上有一种曲线叫钟形曲线,先是由低向高,然后逐渐降落,回到原来的高度,像一座钟,也像一顶帽子或一个小山丘。
最近看到一则描绘人生成功定义的幽默,就是这样的一条钟形曲线:
四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十二岁时的成功是拥有一帮朋友。十七岁时的成功是有驾驶执照。三十五岁时的成功是有钱。(这是曲线的上半截。)
五十岁时的成功是有钱。七十岁时的成功是仍有驾驶执照。七十五岁时的成功是仍有一帮朋友。八十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这是曲线的下半截。)
可以看到人生的上半截是努力求“得”,而人生的下半截是力保不“失”。
可惜努力求“得”比力保不“失”还较为容易,因为上半截还可谋事在人,下半截往往成事在天。老和退化是人生必经之途。
看了这个钟形曲线,对胸怀大志想有一番作为的青壮年来说,可能是一瓶冷冻剂,让他们知道机关算尽、血肉横飞的厮杀之后,到头来,人老了,所谓成功不过跟四岁的幼儿一样,能够不尿湿了裤子已值得庆幸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活得幸福?与他人保持联系。与身边最亲近的人保持亲密关系;定期参加一个社团,分享你的价值和思考;富有效率地工作,并得到他人尊重。
我曾在加拿大遇见一个奇怪的病人。他叫马里奥,40岁。两年前,他买彩票中了大奖,就不再需要工作。他本以为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在佛罗里达过冬,在凉爽的魁北克避暑;他跟妻子离了婚,不用再忍受她的坏脾气;尤其是,他再也不用向邮局的老板汇报工作。他自由自在,惬意地消磨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打曲棍球、棒球;在海滩上晒着太阳喝小酒。然而,在听他说这些时,我却感觉到,他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毫无计划,只有一种彻底的孤独。正是这忧愁和混乱把他送进了医院,而他自己全然没意识到这些原因。
几年后,我遇见另一个病人。她叫埃尔西,70岁。30年前,她得了多发性动脉硬化,双腿瘫痪,只能在轮椅上度日。她的手也很笨拙,连把食物喂进嘴里都相当费劲。可这并不妨碍她参加各种活动。她有很多女牌友,常常和她们聚在一起玩牌;她教小侄女认字,随身带着小女孩的照片;她还在一家继续教育中心工作,教那些在车祸中失去双腿的人使用电动轮椅……埃尔西永远面带微笑,光彩照人。我每次看见她,都如沐春风。
美国西北大学的社会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认为,马里奥和埃尔西都是典型的例子。彩票中奖往往为人树敌,带来孤独、空虚,而非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而身体截瘫,从长远来看,不一定会影响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政治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鼓吹要提高全社会的“平均收入”。其实,平均收入的提高对生活的快乐几乎没有影响。研究显示,高居《福布斯》杂志名人榜的“全美最富人群”并不比普通人幸福。
那么,是什么真正让人活得心满意足?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指向一个因素——与他人保持联系,马里奥和埃尔西就是绝佳的例子。怎么保持联系呢?
——与身边最亲近的人保持亲密关系,包括伴侣、朋友、兄弟姐妹和孩子。
——自主地选择一个社团,定期参加活动,与团体成员交流,让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它可以是志愿者协会、合唱团、瑜珈馆、登山俱乐部、教会等等。
——富有效率地工作,并得到他人尊重。
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标准来比较各种社会模式,判断它们的优劣。有些国家实行的政策会破坏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社会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存活,但必然走向衰败。相反,那些欣欣向荣的社会,都是善于滋养和满足我们共有的深层愿望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被他的私人医生告之:“阁下,您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因为您抽的烟已经太多了。”克里蒙梭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从此开始戒烟。但他的桌子上依然放着雪茄盒,而且盖子总是打开的。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便挖苦他说:“听说阁下已经戒烟了,看来,老毛病又犯了。”克里蒙梭回答说:“胜利的喜悦必须经过艰苦的战役才能获得。将雪茄烟放在眼前,我当然会受到无法忍受的欲望的驱使,但只要能忍耐下去,就会获得胜利,就能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
人生是一场战役。很多时候,人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正是被自己打败的。因为在这场战役中,总有人经不起各种人生的诱惑,比如享乐、金钱、美色等等,他们掉入诱惑的陷阱里,热情熄灭、意志消沉、道德堕落……这样的人,还用得着别人去打败吗?他们已经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能否赢得人生这场战役,就看你能否最终战胜自我,战胜来自人生的各种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