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故事中励志的诗句

故事中励志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0-11-21 07:01:01

1. 励志的诗句古诗

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译文: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译文: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 表示“励志”的诗句有哪些

励志古诗词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戏为六绝》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 写出励志的诗句

1、立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我们应该很熟悉了。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离骚》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2、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渔夫》
渔夫
作者:屈原 年代:战国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对渔夫的理解 在文言文里面,夫通甫是读三声,含义是年老的男子,在现在的研究看来,渔夫已经成为一种隐士的代名词,这种人,应该是知识渊博,但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不美,所以选择“独善其身”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生命的纯洁。

3、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龟虽寿》
龟虽寿
作者:曹操 年代: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

4、名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
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 年代:南宋
余囚北庭,坐一土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赏析: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他在自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著名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枣树,就是相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21岁考中状元,主战拒降,屡遭排斥文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1236年生于诗书之家,1256年21岁时赴南宋国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1259年,文天祥为父守孝三年期满,正式步入仕途时,南宋已面临蒙古大军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忧心如焚的文天祥上书朝廷,揭露奸臣误国劣迹,并提议“建立方镇、各守一方”,即军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责任制,但是“书奏、不报”,不被理睬。耿直忧国的文天祥宦海沉浮20年,始终遭压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20万再次侵宋。南宋虽然有兵70余万,但主幼臣奸,一触即溃。文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募集民兵5万进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挠,解除兵权。
1276年阴历正月十八日,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相陈宜中畏敌逃遁。正月十九日,朝廷临危授命临安知府文天祥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议降。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氏授意如能谈成,可以让小皇帝向忽必烈称侄子,实在不行,称孙子也答应。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见伯颜,说自己只议和,不议降,并要求元军先撤兵,后谈判。伯颜大怒,扣押了文天祥。正月二十一日,谢氏率南宋君臣举国投降。
1276年阴历二月初九日,誓死不降的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出发前往大都(今北京)。中途在镇江停留时,文天祥与同伴共12人于二月二十九日夜设计逃脱,历尽艰险经仪征、扬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归南宋故土。在长江口绕道先北后南迂回航行时,文天祥在船上写下了赤诚感人的诗篇《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终于回到浙江温州。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员们拥立已经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为帝,建立了苟延残喘的小朝廷。南宋故土一度只靠文天祥率军独撑残局,终于寡不敌众,于1279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日在广东海丰的五坡岭兵败,再次被俘。
元军押着文天祥,走海路经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去进攻南宋小朝廷最后的基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海域)。文天祥在敌船中写下了《过零丁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在关押三年期间,书写了几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气、腐气、秽气等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慷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1283年初,元朝侦知有人联络数千人,要起兵反元,营救文天祥。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提审,作最后的劝降,并许诺授予丞相官职。文天祥告诉忽必烈:“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被杀害,终年48岁。文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5、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背景:
据载: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赏析:
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6、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是“板荡识诚臣”。整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诗句出自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赠萧瑀》
赠萧瑀
作者:李世民 年代: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赏析:

这首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极富于哲理的启示。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只有在严峻危急的关头,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显示出谁是坚定的革命者。

4. 关于励志的诗句古诗

关于励志的诗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4、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关于励志的诗句古诗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戏为六绝》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5. 有什么励志的诗句

关于“励志”的诗句有: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南宋·苏轼《杂说送张琥》

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

努力勤奋到忘了吃饭,喜悦得可以忘了忧愁,不知道时日过去接近老年。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1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6. 励志的诗句

1,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出自宋代:汪洙《勤学》

白话文释义: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文释义: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白话文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 励志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

释义: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释义: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8. 励志的诗句有哪些

励志的诗句有以下这些:

9. 表达励志的诗句有哪些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劝学》

    译文: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代:颜真卿《劝学》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代:杜甫《春望》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杜牧《泊秦淮》

    译文: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6.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7.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徐锡麟《出塞》

    译文: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8.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译文: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9.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0. 有关“励志”的诗句有哪些

1,《劝学》唐代:颜真卿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

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话文释义: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话文释义: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

原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白话文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5,《扬子江》宋代:文天祥

原文: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白话文释义: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6,《小松》唐代:杜荀鹤

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白话文释义: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